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效唑浸种对决明子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决明子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研究多效唑浸种对决明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可显著提高决明子幼苗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强幼苗根系活力.综合考虑,决明子种子经过100 mg/L PP_(333)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施用过量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效唑喷施过量田块调查结果表明:大豆喷施多效唑过重会使大豆株高、底荚高度降低、节间缩短,茎秆变细.分枝缩短,分枝教增多,叶片变黑变厚,晚熟或早衰;株荚教、粒教明显减少,秕荚教增多.结实率、荚粒数降低,减产34.4%。初花前及对多效唑敏感的大豆品种应慎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一般不应超过40g/667m^2。  相似文献   

3.
直播油菜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惠萍 《耕作与栽培》2005,(6):29-29,58
通过不同时期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和耐菌核病效果,其中以初花期喷施200mg/kg的多效唑处理效果最佳,抗病能力较强,茵核病发病株率下降1.16%,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增加最多,产量比对照增产19.5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在黔油28号杂交油菜制种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兵  饶勇  杨斌  李超  肖华贵 《种子》2010,29(12)
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母本植株生长进行调控,结果表明,薹期喷施多效唑能够抑制黔油28号母本植株的生长,使其植株变矮、分枝增多,抗倒性增强;喷施多效唑能够有效地降低母本植株高度,减小与父本的高差,有利于母本被父本飞花授粉,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
徐伟亮 《种子》2000,(1):9-10,20
大、小麦种子经多效唑与生长类物质混用的浸种或拌种处理后,发现多效唑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缓减。麦苗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多效唑与生长类物质混用有对大、小麦促进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大春作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多效唑和氮肥组合,并探讨氮肥和多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2019-2020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云薯10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多效唑为主区,氮肥为副区,研究3种多效唑浓度(0‰、1‰和2‰)和5种氮肥水平(0、105、210、315和420kg/hm2)对云薯105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多效唑和氮肥处理对云薯105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当喷施2‰多效唑和氮肥施用量为210~315kg/hm2时,马铃薯产量达最大值。而经济效益方面,当喷施2‰多效唑和氮肥施用量为210kg/hm2时,云薯105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调控技术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屈成  王鑫  杨漫  陈光辉  王悦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113-118
为了探索不同调控处理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H优518’和‘岳优91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进行了用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雾拌种、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晚稻品种‘H优518’和‘岳优9113’在烯效唑浸种处理下苗高、叶龄、成秧率、百株鲜重均相对较大,能显著提高机插质量,全生育期缩短1天,干物质重量最大,产量最高分别为7354.5 kg/hm~2和7236 kg/hm~2。多效唑喷雾拌种的处理产量次之。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处理茎基宽最大,但全生育期延长1天。综合来看,烯效唑浸种处理最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晚稻机插秧秧苗,提高插秧质量,缩短生育期,保证机插秧产量,有利于水稻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8.
油菜素内酯和多效唑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油菜素内酯和多效唑浸种可使玉米的发芽率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油菜素内酯能加快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根系长度、提高单株鲜重。多效唑有延缓种子萌发的作用,使株高降低,茎加粗,地上部鲜重7d时降低,20d时升高,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冠比。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茄子浸种处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最佳浓度,试验采用穴盘育苗,以圆茄‘京茄一号’和长茄‘京茄黑龙王’为试材,设置多效唑(100、150 mg/L)、缩节胺(600、800 mg/L)2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比缩节胺更有效降低2种茄子幼苗的下胚轴和株高,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幼苗的地下部干鲜重、壮苗指数、G值、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相对于圆茄,多效唑和缩节胺对长茄的抑制效果更大。因此在茄子穴盘育苗下,适宜圆茄‘京茄一号’浸种处理的是150 mg/L浓度的多效唑,适宜长茄‘京茄黑龙王’浸种处理的是100 mg/L浓度的多效唑。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铃薯生长中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喷施600 kg/hm2浓度为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的...  相似文献   

1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092-5097
山栏稻是海南特有地方稻,其稻米价格较高,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山栏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株高较高,易倒伏,严重威胁产量。本研究以乐东山栏稻‘LD-1’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水平肥料与多效唑处理下山栏稻株高、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筛选能够大幅降低株高的施肥水平和多效唑使用浓度。不同水平施肥主要通过影响每穗实粒数导致产量改变。多效唑处理主要通过降低株高和增加单株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在不同肥料水平和多效唑处理同时作用的情况下,虽然每穗实粒数呈现显著降低,但‘LD-1’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降低株高、增加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每亩施复合肥20 kg,并于播种后35 d喷施225 mg/kg的多效唑进行处理(A3B3),株高比对照降低了25.29%,单株有效穗数增加了34.28%,产量提高33.64%,该处理为最佳的浓度组合。本研究为山栏稻高产稳产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氮肥及多效唑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酒泉地区研究氮肥和多效唑(PP333)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氯量达到90kg/hm^2时,种子产量便开始下降,而喷施多效唑后,有效提高了生殖枝数/m^2、小花数/小穗和种子数/小穗.最终影响了蓝茎冰草的实际种子产量。灌施多效唑对实际种子产量的效应不及喷施效果好.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戚桂禄 《种子》1991,(6):64-65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在水稻上正在推广应用。它主要具有促根、增蘖、矮化的作用,深受农技人员和农户的欢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某些不足,如成本偏高,易受田间排水状况及气候影响等,给全面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地克服田间用药的不足,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了多效唑室内浸种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多效唑  相似文献   

14.
范桂泉  叶继标 《种子》2003,(1):71-72
通过多次试验,多效唑使用于红麻留种的浓度以250-300mg/kg较好,种子产量平均增产19.6%。表证试验和大田圈割测产也表明,喷多效唑的红麻留种产量增加。通过试验调查,喷多效唑生产的种子质量较好,无变异现象。每667m^2多效唑成本3.5元。实践证明是一项有利种子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项试验是采用200PPM的多效唑药液于晚稻种芽下田之前浸种芽2分钟后即播种下田,并用同等浓度和药量于秧苗2叶1心时喷施。结果证明,浸种芽的秧苗素质高,增产效果显著,又省工省时提高药效,使用方便利于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琳 《种子》2007,26(7):62-63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0 mg/L、200 mg/L、400 mg/L、600mg/L、800 mg/L)对高羊茅种子进行浸种,以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均表现出显著抑制高羊茅草坪草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的效果,800 mg/L的多效唑处理使高羊茅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使高羊茅草坪草的密度显著增加,明显促进高羊茅的分蘖。  相似文献   

17.
刘玉皎 《作物杂志》2003,19(5):15-16
采用饱和D-最优计划设计研究了多效唑浓度、剂量和施用时期与蚕豆株高、主茎荚数、结荚密度、经济系数等指标的关系,建立了各指标与多效唑浓度(X1)、剂量(X2)和喷药时期(X3)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分析表明,施用多效唑能够有效的控制蚕豆中后期营养生长,提高了结荚性和经济系数,促进了产量的提高。在蚕豆盛花期至结荚期施用200~300mL/L的多效唑100~150L/hm2调控效应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处理对直播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阳光2009与沣油520为材料,于封行期及蕾薹初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测定倒伏、角果抗裂性及产量相关指标,研究多效唑对油菜产量和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为高产及机械收获条件下油菜的多效唑调控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均显著提高2个油菜品种的抗倒性、抗裂角性及产量,蕾薹初期喷施300 mg L–1多效唑后油菜抗倒与抗裂角指数增量大,封行期喷施150 mg L–1多效唑则后产量的增量大。多效唑处理降低每角果粒数,但增加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及千粒重,故而增加产量;且可通过增加油菜根颈粗、鲜重根冠比及抗折力降低株高和倒伏指数,提高油菜抗根倒与抗茎倒能力;通过增加角果含水量、延缓角果成熟度、增加角果皮干重提高油菜角果抗裂性。本研究认为封行期喷施150 mg L–1的多效唑是最佳喷施时期与喷施浓度,既可显著增强易倒伏而减产油菜田块的抗倒与抗裂角能力,最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又可满足油菜机械化生产模式所需的高产、抗倒及抗裂角要求。  相似文献   

19.
花生调控技术的合理应用对花生生产有着较大影响。文章主要综述了花生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2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烯效唑在调节花生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提高抗逆性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滥用多效唑和烯效唑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降低药剂残留的方法,为今后花生调控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用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于 9月 1 0日早播 ,1 0月8日早栽 ,追纯氮 2 0kg/ 6 6 7m2 的高肥情况下 ,在封行期用2 0 0kg/ 6 6 7m2 的多效唑水溶液喷雾控制 ,其冬前冬后菜苗单株绿叶数分别达 1 5~ 1 6片和 2 2~ 2 3片 ,叶片大小适中其最大叶长为 36~ 42cm ,叶面积系数 2 .8~ 3.6 ,群体生长稳健 ,封行而不拥挤 ,光合生产率高 ,干物重的积累在冬前、冬后和初花均比不喷多效唑的高 5 .8%~ 1 4 .4% ,单产达 2 5 3kg/6 6 7m2 ,比相应不施多效唑的处理增产 2 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