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期,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猪周期"下行的叠加影响,我国生猪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供不应求,价格暴涨,也带动了其他畜产品的物价上涨。同时,由于阻击新冠肺炎,全国的交通物流、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产生活均遭受突如其来的空前打击,也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影响。2020年是我国全面小康的关  相似文献   

2.
岳永成 《中国猪业》2021,16(6):27-29
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持续蔓延,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使我国生猪的产能急剧下降,我国生猪市场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多方的努力使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非洲猪瘟也在我国“扎下了根”,非洲猪瘟防控成为了持久战。文章回顾了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总结分析了2020年至今我国生猪生产与价格走向,从生猪市场与现状探讨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对当前形势下恢复生猪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猪周期"下行的叠加影响,我国生猪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供不应求,价格暴涨,也带动了其他畜产品的物价上涨。同时,由于阻击新冠肺炎,全国的交通物流、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产生活均遭受突如其来的空前打击,也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影响。2020年是我国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全面小康,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稳步向前。恢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家猪和野猪对非洲猪瘟均易感。各年龄段猪都有感染的可能。一旦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100%,该病被称为生猪养殖产业"头号杀手"本文浅谈了非洲猪瘟的危害并且提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防控要点,以期对我国养猪业的生产实际起到实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期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会员大会暨2020年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年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作了《非洲猪瘟疫情形势》的演讲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非洲猪瘟已经进入中国二年多,除了生物安全之外,目前尚未安全、有效、可商业化生产的非洲猪瘟疫苗,它是我国生猪产业的一场灾难,也重创了我国生猪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市场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和居民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后,我国生猪生产大幅下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上涨,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也给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由于目前仍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实现根除非洲猪瘟疫情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当前,非洲猪瘟仍然是影响我国生猪生产的重大风险因素,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是保障生猪生产恢复、增加猪肉供应的重要举措。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防范非洲猪瘟假疫苗造成的风险隐患,全力维护生猪生产恢复和产业稳定发展大局,现就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违法行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8年8月我国辽宁省沈阳市首例非洲猪瘟确定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已在我国大江南北发生,非洲猪瘟在中国肆虐一年来,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对我国生猪生产及其饲料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笔者分析非洲猪瘟流行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猪饲料发展走向,供读者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给生猪产业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给我国生猪生产敲响了警钟,要根除非洲猪瘟,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模式、产业构成,思维方式等必须要进行革命性的转变,主要借鉴中医理论的"瘦身、强筋、壮骨"等理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0):39-41
自2018年8月以来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猪育种和生猪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育种体系遭受重创。文章综述了非洲猪瘟对我国育种体系的影响、育种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非洲猪瘟形势下猪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已在我国多个省市发生,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影响很大.本文阐述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和理化特性、流行病学,分析了传播扩散的原因,明确了国际贸易和国内生猪调运、肉品污染、饲料和养殖用具污染是非洲猪瘟传播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须严格开展入境卫生检疫,全程监控饲料生产并做好定期检测是关键,加强猪场...  相似文献   

12.
<正>1921年,非洲猪瘟(ASF)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至今已有62个国家发生过非洲猪瘟。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活跃,有25个国家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我国的边境有蒙古、越南也报道了非洲猪瘟的发生。非洲猪瘟对于全球的养猪业来讲都是"一号杀手",一旦传播到某一个国家后,很难在短期内根除  相似文献   

13.
王志伟  王志刚  陈静 《猪业科学》2020,37(6):140-141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在自然环境中的病毒清除难度大。2018年8月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产生巨大且长期的影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畜产品安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难度极大,疫情预防难度大,非洲猪瘟的防控成为了行业内长期艰巨的工作。文章对规模化生猪屠宰厂的非洲猪瘟的防控提出了五点对策,以期可以为屠宰厂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已有一年时间。一年来,农业农村部关于非洲猪瘟的指导方针也有所变化,从最初的"坚决打好打赢非洲猪瘟歼灭战",到2019年1月的"确保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再到7月的"坚决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持久战"。这场疫情在冲击国内生猪养殖业秩序的同时,也在重塑国内养猪行业的新格局。猪源紧张猪价上涨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5.
<正>非洲猪瘟防控是指以保护我国养猪业安全生产、消灭非洲猪瘟疫情为目标,采取紧急预防、动态控制、风险管控等切断传播途径的严格措施,来阻止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和扩散的行为。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起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科学防控,在疫情控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防控过程出现的违法案件也影响了防控的效果。2018年12月13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联合发布了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防控的头号疫病,而荧光PCR方法是广泛用于各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首选方法。为提高相关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的准确性,针对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过程可能存在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人、机、料、法、环"等具体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或解决方案,从而为我国各级兽医实验室、屠宰场、养殖场、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疫病病原的荧光PCR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发生后,短时间在我国多地散发,使我国生猪养殖业遭受极大损失。面对非洲猪瘟疫情的考验,一些猪场损失惨重,清场停养;而另一些猪场却能够运筹帷幄,逆境重生。在非洲猪瘟发生前,我国的养猪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且专业分工不明显;养殖模式也较为传统,没有形成有主导地位的龙头育种企业。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对我国养猪生产工艺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养猪业界在经历早期惨痛的教训后便做出响应,迅速摸索出成功的防控技术。在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中,各大养殖企业对养猪生产模式进行了多个层面的升级。在后非洲猪瘟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非洲猪瘟疫情后的变化与机遇,如何进行安全、科学、智慧的生产管理成为规模化猪场盈利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猪场生产管理中的5大关键点和措施,以期保障养猪企业在后非洲猪瘟时代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到我国已经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了。养猪场从最初的恐慌、无助,到现在渐渐接受了这个外来猪病,业内也摸索出了一些防控经验。回想起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带来的各种"伤害",也能悟出其中的一些利弊。客观地说,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带来了一次洗牌。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经济不断发展,生猪养殖业已成为畜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养殖场越来越向着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生猪存栏数量呈上涨态势,但生猪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仍是阻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素。在生产实践中,生猪发生疾病不但降低了生猪的生产性能,更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据相关文献报道,距1921年肯尼亚首次发生非洲猪瘟以来,该疾病迅速席卷了欧洲、非洲、美洲、亚洲等地,对全世界范围内的生猪养殖业造成极大影响。而我国黑龙江省在2018年首次发现非洲猪瘟,各部分进行了不断地防御和实践,现对非洲猪瘟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防控管理措施,如何做好规模养殖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是当前养猪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病毒从2018年下旬入侵我国,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造成重创,导致生猪养殖的数量和规模锐减,经济损失严重,对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均造成巨大威胁。目前非洲猪瘟还会导致我国生猪的出栏量显著下降,猪肉产品价格显著提高,通过分析了解现阶段非洲猪瘟导致的影响可加强应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改善目前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方向,恢复生猪养殖生产,保障我国猪肉市场的供应。该文对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影响、应对措施及未来的展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