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宛麦1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由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采用回交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2.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号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种子科技》2008,26(3):65-65
皖麦5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号杂交后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52号;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相似文献   

3.
刘富启 《中国种业》2022,(1):123-125
中麦8号的亲本组合为核花971-3/冀Z7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团队于2001年进行杂交,经过多年选育成功的小麦早熟高产品种。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麦2010002;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6017。该品种广适性强,田间落黄好,籽粒外观品质好,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亚麦1号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520。从植物学特征、产量表现、抗逆性、品质等方面介绍了小麦新品种亚麦1号的特征特性,提出针对性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许农5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5005;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7010。在河南省及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生产试验中均比当前黄淮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对照品种产量高出5%以上.增产效果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岱麦366(岱麦4366)是山东岱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泰农8968/泰农18,属高产、中强筋、大穗小麦新品种。2019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90015;2022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20042)。2018年3月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021年12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授权,品种权号:CNA20180732.1。该品种适合在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区域种植,并可作为优质小麦订单种植。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淮麦2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8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周麦13/新麦9号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09.  相似文献   

8.
漯麦 47 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漯麦 6010 为母本、远缘材料一粒葡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湖北省审定,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为进一步了解漯麦 47 的生产特性,以 2018-2020 年 2 年度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与区域试验同步)、2019-2022 年 3 年度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共 6 组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漯麦 47 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漯麦 47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豫麦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豫麦31豫麦31(原郑太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大谷核不育小麦,通过转育与系统选择培育出的高产稳产小麦斩品种。199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较豫麦18(矮早781),豫麦17(内乡182)增产45...  相似文献   

10.
糯小麦是一种特用新型小麦,不仅在食品领域有较大利用价值,而且有重要工业用途。现有糯小麦育成品种(系)农艺性状差、产量低,很难大面积生产推广和供食品企业规模化开发应用。利用农大糯麦 1 号和高产、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潍麦 8 号为杂交亲本,通过与潍麦 8 号 3 次回交和多代自交,常规选育结合生化标记鉴定,创制出农艺性状优良且高产的糯小麦新品种山农糯麦 1 号,2018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 20186028。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实打验收,创国内外糯小麦高产记录 10424.4kg/hm2,为新型食品开发提供了优质糯麦原粮。适宜在山东省中高产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淮麦29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9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淮麦20/绵阳04254通过有性杂交,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突出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  相似文献   

12.
<正>中麦629(曾用名CA062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组合为30095/中优9701,2013年4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津审麦2012001。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近十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优质专用小麦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多数优质小麦品  相似文献   

13.
正春丰0017是以兰考906为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6001,2016年3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100947.0。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湖北省西北部麦区及生态条件相近麦区中高肥力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众麦99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众麦998于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8010。介绍了众麦998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潜力,从精细整地、适期播种、冬前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众麦998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天麦 178 是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郑麦 366/ 矮抗 58 的 F1 为母本、周麦 22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大穗、高产、优质、抗倒、广适。2016-2020 年参加河南省丰收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试验,2021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210065,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刘伟 《中国种业》2021,(12):105-106
中垦麦616(原名隆垦616)于2021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09,是集高产、稳产、大穗、抗逆于一身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以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好的弱春性小麦郑麦9023为母本,以广适、抗逆、大穗型小麦扬麦158和宁麦13的后代为父本杂交配组,经多代选育而成。对中垦麦6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突出优点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内麦11系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高抗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07002,组合为品5X94—7。生产上表现株高适中,穗大、粒大、饱满等特征,深受西南地区小麦种植户喜爱。自审定品种以来,  相似文献   

18.
中麦41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组合是京411/贵农11//京411。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10016。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小麦皖麦18皖麦18是安徽农业大学以百农3217为母本,安农8108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于199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和1995年两年在江苏省兴化市多点试种,产量5730~7725kg/hm2,比扬麦……  相似文献   

20.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