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2022年在黑龙江省7个水稻主产市县开展了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六少、五省、四高、三保、两多、两增、一改善、零污染”的特点。对秧苗的株高、根长和茎基宽及百株干鲜重均有促进作用,百株鲜重增加1.00~6.15g、百株干重增加0.13~0.90g,成熟期相差0~2d,增产17.00~62.56kg/667m2,增产率在3.1%~11.4%之间,纯收益增加54.61~186.12元/667m2。  相似文献   

2.
采用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秧盘不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秧盘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质量、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发根力,以探索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结合育秧肥底部撒施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纤维膜明显提高了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相比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的处理,秧盘垫铺麻纤维膜处理的秧苗表现为秧苗壮实,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发根力均有所提高。育秧肥底部供应提高了秧苗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而降低了硝态氮含量。随着育秧肥底部撒施比例的增加(从100%秧土混施到100%秧土底部撒施),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9.2%,根冠比增大了60.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8.6%,硝态氮含量降低了8.2%;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8%,根冠比增加了2.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41.3%,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8%。水稻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均在育秧肥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方式下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相比混施于育秧土中,育秧肥底部撒施可以提高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可与麻纤维膜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  相似文献   

3.
《种业导刊》2013,(5):38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技术"在湖南沅江接受专家观摩与评议。为解决水稻机插难题,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资助下,麻类所利用麻等植物纤维研制出环保型麻地膜,并进一步改变  相似文献   

4.
探讨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常规稻‘湘晚籼13’和杂交稻‘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麻育秧膜的应用对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发育和根系呼吸酶活性带来的变化。研究表明,与无膜对照处理相比,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处理的秧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伤流强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铺膜处理秧苗根系的整体呼吸代谢水平显著上升,乙醇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和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湘晚籼13号’秧苗各项生理指标和‘Y两优1号’的品种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育秧是机插香稻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秧苗素质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采用2种育秧盘(钵苗盘和硬秧盘)、2种育秧基质(稻田土和水稻育苗基质)、壮秧剂处理(以无壮秧剂为对照)搭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处理和育苗基质育秧显著提高了香稻秧苗素质及抗性酶活性。本试验中,最优的育秧方式为基质硬秧盘壮秧剂育秧和基质钵苗盘壮秧剂育秧,这2个处理下秧苗的单株生物量最大,抗性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机插秧育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引进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新技术。对机械选择、印刷播种、秧盘育秧、秧田管理、机插秧等进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所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均匀一致、大小苗现象轻,秧龄弹性大、中苗机插返青快、成活率高,可减少用种量。经测产验收为4077kg/hm2,比人工移栽田增产11.3%,说明该项技术成熟,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付仁 《中国种业》2021,(3):106-108
为了解决机插秧育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引进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新技术。对机械选择、印刷播种、秧盘育秧、秧田管理、机插秧等进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所培育的秧苗素质好、比较均匀一致、大小苗现象轻,秧龄弹性大、中苗机插返青快、成活率高,可减少用种量。经测产验收为4077公斤/hm2,比人工移栽田增产11.3%。说明该项技术成熟,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机插秧在江苏省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2OO2年全省机插面积超过2万hm~2,本县机插面积达753.5hm~2。水稻机插秧有几种育秧方式,其中之一为双膜育秧(双膜指底铺有孔地膜、上覆增温保湿地膜),实践表明,双膜育秧可大幅降低育秧成本,是替代硬盘育秧的有效手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双膜育秧尚有一些关键技术不够明确,今年本县进行了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南地区人多地少,户均承包水田仅0.1~0.2hm2。对千家万户小规模种田的农民来说,水稻育秧是一项十分繁琐而艰巨的农事,操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烂芽烂秧等现象,插种面积不能按计划完成。从1991年起我们开展了水稻双膜育秧技术的试验研究,5年来共培训育秧大户716户。提供商品化水稻秧苗1.72万hm2。该课题获1996年度浙江省农业丰收一等奖。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床土的配制1.1土壤过筛和加沙选择土质疏松、无杂草、无污染的红壤上或黄壤土,用一般的谷筛过筛,使其粒径小于5mm。以2~3份黄泥土,…  相似文献   

10.
掌握应用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并培育壮苗,是保证水稻机械满插、夺取高产的关键,而用沼肥自制营养土进行机插秧育秧,有利于形成壮苗。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民在育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培育壮秧、防止烂秧和死苗方面提出水稻育秧技术措施,为广大农户进行水稻育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及免耕抛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以及免耕抛栽效果。结果表明,无盘旱育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延长秧龄弹性,从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出发,采用无盘旱育替代塑盘旱育是今后水稻抛秧育秧方式发展的主要趋势;4种育秧方式产量水平均较高,但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秧苗素质好,根系带土量大,发根力强,抛栽后易于物理立苗和生理立苗,本田早生快发,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是在试验条件下效果最好的一种育秧方式;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纱窗垫底秧苗起秧方便、植伤轻、发根力强,但根系带土少,免耕抛栽后部分秧苗立苗困难,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有待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育秧新技术应用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作与栽培》1992,(2):62-64
近10年来,我国水稻育秧技术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培育多种类型壮秧的育秧配套技术,北方建立起以旱育秧为主的培育壮秧的系列技术,南方发展到以地膜育秧、温室育秧、两段育秧、湿润育秧等为主的多种育秧技术,把我国水稻育秧技术推向一个新阶段。现将我国目前重点推广应用的水稻育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陈晓亮 《种子科技》2019,(12):33-33,3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人口转移等情况日益明显,因此,对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培育适合机插秧的水稻幼苗、保障栽种质量,是确保机插秧技术稳定发展的前提。从杂交水稻的播种顺序着手,研究杂交水稻的机插育秧技术,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蓝膜育秧效果好李劲松,李勋远(湖北省长阳县农技推广中心443500)1994年我县在水稻育秧上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微膜覆盖技术试验,以摸索不同颜色地膜的透光性、升温性和保温性,从而筛选出适合我地水稻育秧生产最佳地膜类型,达到保温育秧、培育壮秧的目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机插秧草帘薄膜覆盖育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水稻机插秧育苗多采用塑料软盘拱棚育秧方式,这种育秧方式投资大、成本高、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尤其是育秧时温度难掌握,容易造成烧苗。江苏省农垦临海农场农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摸索出草帘薄膜覆盖育秧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培育出的机插秧不仅省工、省时、省钱、节本,而且技术易掌握,操作简便,没有烧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顾松平 《种子科技》2001,19(6):355-356
繁种水稻采用机插技术 ,可以避免因人工紧张而耽误繁种水稻播种时间 ,影响产量。一般选择机械流水线作业加田间双膜育秧比较经济实用 ,操作也很方便 ,很容易掌握。1 种子准备及处理根据繁种水稻机插后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 ,选择大穗型或穗粒并重型品种作为机插繁种对象比较适宜 ,注意繁种稻生育期要适宜 ,确保安全抽穗。基础种要籽粒饱满 ,发芽率和发芽势强。基础种一般每亩大田需备足 5 kg左右 ,选择晴朗天气扬晒 1~ 2 d后用机械清选 ,去除枝梗、杂质、瘪粒 ,再用比重 1.1的盐水或黄泥水 (即用 5 0 kg水加盐 10 kg或黄泥 2 0 kg)选种 …  相似文献   

18.
2014年6月-9月,针对水稻机插盘育秧土营养培肥的要求,采用蚕沙作为水稻盘育秧土的养分,进行水稻盘育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盘育秧土中添加蚕沙能有效的增强盘育秧苗素质。育秧土添加蚕沙显著增加了3叶1心期水稻秧苗叶片含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同时降低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试验提出水稻育秧土添加蚕沙的量以30g/盘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正>1育秧方式1.1按温度管理方法分类按温度管理方法的不同,水稻育秧可以分为露地育秧、保温育秧和增温育秧3种方式。1.1.1露地育秧直接在地表进行播种育秧,没有任何保温措施,通常在温度较高地区或晚育晚插地区采用。1.1.2保温育秧指运用一定的保温措施,如塑料布、无纺布等覆盖,进行提前播种、保温增温的育秧方式,通常在温度较低的地区为争取阳光资源而采用。保温育秧因栽培方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杂交晚稻可降解秧盘育秧所需的适宜播种量,以杂交晚稻品种‘天优华9’为材料,设置每盘干种60,70,80 g 3个播种量水平,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量对可降解秧盘育秧的秧苗素质具有显著影响,供试水稻的叶龄、单株根数、倒二叶SPAD值、苗茎基宽、苗干重等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均降低,株高增加,叶、茎、穗的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减小;播种量越少,根系生长速度越快,分蘖早发,70 g/盘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多;不同播种量育秧对水稻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各处理间差异较小,播种量为60 g/盘和70 g/盘的实际产量分别比80 g/盘增产237.75 kg/hm2和228.1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2.97%和2.85%。综合考虑各指标结果,杂交晚稻可降解秧盘育秧的最适播种量为60 g/盘。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双季杂交稻机插育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