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苦瓜活性组分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种仁中提取的凝集素备提物和苦瓜籽粗蛋白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5种植物病原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凝集素备提物(0.67 mg/mL)对小麦赤霉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9.12%和64.86%;苦瓜籽粗蛋白(6.67 mg/mL)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率达68.61%。两种提取物对大白菜软腐病菌、花生青枯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根癌农杆病菌等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菌活性,苦瓜籽粗蛋白(0.1 g/mL)对水稻细条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23种植物提取物对胡椒瘟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胡椒瘟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23种热带特有植物提取物对胡椒瘟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干样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圆滑番荔枝、黄皮、蔓马缨丹、益智、假蒟和酸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好,其中圆滑番荔枝提取物的抑菌率高达100%;当浓度为5 mg/mL时,圆滑番荔枝、黄皮和蔓马缨丹提取物的抑菌率仍超过50%,分别为82.94%、78.39%和74.19%,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647 1、2.966 22、.953 4 mg/mL。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植物精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8种植物精油,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精油对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驱虫斑鸠菊精油无抑菌活性,其他7种植物精油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香青兰和椒蒿精油的活性最强,在体积浓度为0.5 µL/mL时,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95%以上,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70%以上。在体积浓度为0.05 µL/mL时,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50%以上,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35%以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技术对椒蒿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a,a-二甲基-1,4-二氧-2-奈乙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占比72.17%。本研究可为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3种中药提取物及其组合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筛选出优秀的可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用不同溶剂对川芎?干姜?穿心莲3种中药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探讨3种中药提取物及其组合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采用Gowing法对提取物组合协同增效作用进行判断; 采用GC-MS?HPLC?UV对3种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和含量测定, 分析抑菌机理?结果表明, 在1∶1(m∶m)配比下, 川芎+干姜提取物在100 mg/L时对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erinum表现为增效作用, 且抑菌率均大于80%; 川芎+穿心莲提取物在100 mg/L时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抑菌率均大于88%; 干姜+穿心莲提取物在500 mg/L时对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抑菌率均大于88%; 通过GC-MS鉴定出川芎提取物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内酯类, 总含量达90%以上, 干姜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类, 总含量达70%以上, 利用HPLC测得穿心莲主要抑菌成分穿心莲内酯含量为2.67%,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川芎主要抑菌成分酚酸类含量为9.15%, 穿心莲主要抑菌成分黄酮含量为4.85%?抑菌机理分析得出, 川芎酚酸类成分和穿心莲部分黄酮类成分具有亲水性, 可打开细胞壁通道, 使川芎内酯类?干姜倍半萜类和穿心莲内酯黄酮类等亲脂性成分顺利通过细胞壁, 利用亲脂性破坏细胞膜, 阻碍细胞生长, 从而达到协同抑菌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用平板倒扣法和固体平板扩散法—打孔法测定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抗真菌蛋白对禾谷镰孢霉的抑菌活性,观察抗真菌蛋白对禾谷镰孢霉菌丝形态的影响,并用刚果红染色法测定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菌药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最高抑菌活性可达74.44%,表现增效和持效作用;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和抗真菌蛋白分别与氟环唑联用均可增强禾谷镰孢霉抑菌活性;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纤维素酶活性提高。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的增效机制是增强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对禾谷镰孢霉的抑菌活性,抗真菌蛋白活性的提高加强了禾谷镰孢霉菌丝溶解的程度,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强提高了禾谷镰孢霉空间竞争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6.
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FXj9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发病毛竹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生防放线菌菌株FXj9。根据菌株FXj9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中吸水类群的涂链霉菌(Streptomyces endus)。抗菌谱测定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FXj9发酵液对禾谷镰孢、尖镰孢、甘蔗节菱孢菌、链格孢菌和炭角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5.2%~72.6%。且菌株FXj9发酵原液对禾谷镰孢的室内药效达86.1%,效果显著优于药剂对照组。其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敏感,在80 ℃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发酵液活性稳定,不能被蛋白酶降解,初步判定该活性物质不属于蛋白质或肽类。本研究为该菌株今后的生防应用及活性物质的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龙舌兰属植物提取物对胶孢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香蕉炭疽病病菌(Calletotrichum musa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10、5 mg/m L下处理72 h,7种龙舌兰属植物提取物对两种炭疽病病菌均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中,H.11648、广西76416、有刺番麻和番麻对两种炭疽病病菌抑菌率均为100%,普通剑麻、粤西114和灰叶剑麻对两种炭疽病病菌抑菌率为77.78%~100%。毒力测定表明,有刺番麻对胶孢和香蕉炭疽病病菌抑菌效果最显著,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27 7 mg/m L和0.048 2 mg/m L,其次是广西76416,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93 4 mg/m L和0.240 9 mg/m L。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西藏特有藏药植物砂生槐内生真菌SY01对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皿内拮抗试验测定了内生菌SY01菌株及其发酵液萃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对菌株SY01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Y01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的抑菌效果很好,对峙培养8 d后抑菌率为40%,抑菌带宽度达到4mm;对小麦根腐病病菌、草莓灰霉病病菌的抑菌效果也较好,达到30%以上。菌株SY01的发酵液萃取物(200μg/mL)对供试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 d时,对小麦全蚀病病菌、猕猴桃干枯病病菌和稻瘟病病菌的抑菌效果达到55%以上;对番茄灰霉病病菌、苹果褐腐病病菌和小麦根腐病病菌抑菌率达到50%以上;对草莓灰霉病病菌和葡萄灰霉病病菌的抑菌率均达到46%以上;对马铃薯干腐病病菌抑菌率为28.89%;对油菜菌核病、甜瓜镰刀病病菌和棉花黄萎病病菌的抑菌率均达40%以上;其抑菌效果与药剂对照18 mg/mL的多菌灵溶液的效果相当。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菌株SY01鉴定为黑色毛壳(Chaetomium nigricolor)。  相似文献   

9.
辽细辛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清 《植物保护》2008,34(2):53-57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辽细辛根的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粗提取物和精油对引起黄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细辛不同溶剂提取物和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石油醚提取物和精油的抑菌效果较好,对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77.44 mg/L和159.98 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73.23 mg/L和125.29 mg/L;试验还显示细辛所含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易被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所提取。  相似文献   

10.
黄瑞香提取物对小麦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黄瑞香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小麦根腐病原菌(Helminthosporium sorokinanum Sacc.)和小麦纹枯病原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瑞香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75%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较好,对3种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均达到50%以上;提取时间1 h以上、提取温度70℃以上时,所得提取物抑菌效果较佳。而且加热处理对所得黄瑞香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mg/mL时,红茴香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65.3%;补骨脂乙醇提取物除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早疫病菌外,对其他10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63%以上,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最大,达到74.9%.在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0mg/mL时,红茴香和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对多数供试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在60%以上,特别是对油菜菌核病菌,两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8.3%;此外,在此浓度下,金钱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蓼子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也在60%以上.可见红茴香和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活性最高,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卡枯醇衍生物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2-酰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类(2a~2n)化合物,其结构经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mg/L下,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 2b和2d 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茜草等25种中药材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赡光  杜丰玉 《植物保护》2015,41(4):111-116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5种中药材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mg/mL时,大部分中药材的甲醇粗提物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知母、青蒿、细辛与白鲜皮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5%,而茜草与姜黄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广泛的抑菌谱。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得到的茜草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饱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相,表明茜草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等及大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5种中药材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 mg/mL 时,大部分中药材的甲醇粗提物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知母、青蒿、细辛与白鲜皮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5%,而茜草与姜黄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广泛的抑菌谱。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得到的茜草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饱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相,表明茜草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等及大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金银花的花、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蓝桉果实和黄柏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的组分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测定。以黄柏果实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金银花的花。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金银花的正丁醇组分、黄花蒿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蓝桉的水部分、黄柏的正丁醇组分。当培养基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浓度分别为8g/L时(对应的pH值分别为10.24和7.71),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和79.68%。如果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10.00,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0.58%。说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改变了培养基的pH值,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抑制了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18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公丁香、八角茴香、姜黄、川芎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公丁香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好,对所有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黄岑、羌活、知母、当归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其中4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大于60%;青木香、白术、地榆、萆薢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较好,对其中2~3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大于6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公丁香、八角茴香和黄岑提取物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为100%;川芎、羌活和知母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均在90%以上;防己、莪术和白术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均在70%以上。公丁香、八角茴香、川芎、姜黄、黄岑、羌活、知母和当归等8种中药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嘧啶环的半乳糖苷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碳谱 (13C NMR) 和高分辨质谱 (HRMS) 等方法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葡萄座腔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psis sp. 均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 4m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8.67 μg/mL,与对照药剂烯酰吗啉 (EC50值8.34 μg/mL) 活性相当。此外,该类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也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竹红菌甲素对1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hibition of Hypocrellin A (HA) against 18 pathogenic fungi by mycelium growth rate in light and dark condition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0 mg·L-1 HA exhibited antifungal activities against all of 18 pathogenic fungi under luminous intensity of 12 000 Lx.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HA to Lecanosticta acicola, Fusarium graminearum, Valsa mali and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were all higher than 90%. The EC50 of HA to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and Lecanosticta acicola was 0.60 mg·L-1 and 0.77 mg·L-1 respectively. However, HA showed weak and even no antifungal activity in dark condition.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potential of HA could be as a new kind of photoactivated biopesticide.  相似文献   

19.
黄皮甲醇提取物的抑真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mg/mL的浓度下,黄皮果核、树皮、枝叶和花索的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83%、84.61%、72.23%和50.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4.34mg/mL。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层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6.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2.37mg/mL。  相似文献   

20.
土壤拮抗放线菌s-930-6菌株活性产物抑菌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自秦岭太白山区土壤中分离出的拮抗放线菌s-930-6菌株,其发酵液粗提物对供试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作用最强,EC50为2.6g/L.用孢子萌发法测定,该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04、0.02g/L.用D101大孔树脂对粗提物进行提取得到精提物,它对5种供试病菌的菌丝生长在500mg/L浓度下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超过85%.精提物在500mg/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作用为76.39%,对黄瓜霜霉病保护作用为82.38%,治疗作用为78.31%.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精提物得到4个组分,其中B组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达到94.14%,初步鉴定B组分为氨基糖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