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烨捷 《农家科技》2011,(9):120-121
曾有网友在国内某知名网络社区发帖质疑“大学生当村官有多少在暗箱操作”,内容直指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父辈不是富甲一村,便是身兼一长”。而记者日前在江苏农村采访时发现,有这样一批大学生村官,他们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没有实力强劲的父辈,却凭借“踏实肯干、能吃苦”的作风把事业干得风风火火,走上了村支书、副镇长等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2.
章霁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9):19-20,12
近年来,根据中央组织部等部门的要求,各省市开始选聘大学生村官。而早在2006年6月,安徽省凤阳县即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试点和推广,深入调查凤阳县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对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察时局 《农家顾问》2014,(10):20-21
<正>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严把入口,好中选优",要"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村官的队伍结构,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未来2~3年内大学生村官将由现在的22万人降至15万人左右,由原先"一村一名"目标改为覆盖1/4的行政村。这是中组部首提大学生村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央组织部、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意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2015年全国一半以上行政村将配备大学生村官《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总体目标规划要求:一是明确选聘规模。强调要稳步推进选聘工作,不断提高选聘质量。到2015年,全国一半以上行政村配备大学生村官。二是明确培养使用目标。经过3至5年努力,平均每个乡镇有2名左右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正职,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逐步实现1/3以上的行政村有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干部;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3至5名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国家启动大学生村官工作,至今已有三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为24万名,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95%的县、市,覆盖了1/3以上的村庄。北京、山西、四川、云南等省、市已经达到一村一名或两名大学生村官,其中北京已经连续2年实现了一村两名大学生村官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正前几天晚上我看凤凰卫视记者采访一个女大学生村官的节目。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到农村当村官,女大学生村官回答说:"玩呗。"看完这个报道后,我觉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大学生村官队伍更健康的发展,对10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任职村的重视程度、培训次数、政策的落实程度等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此结果提出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完善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评价机制、退出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日,江苏省兴化市西郊镇党委作出决定,任命大学生村官高和斌为刘联村党支部书记。高和斌成了兴化市第一个担任村"一把手"的大学生村官。"经过在村副支书岗位上的锻炼,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11,(3):17-17
从2008~2010年,甘肃省选聘了231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担任村官。为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知识优势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甘肃省从财政资金和党费中筹资帮助大学生村官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3年来,甘肃省级共投入资金450万元资助了150名大学生村官创业。  相似文献   

10.
比起其他省市区,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启动时间算是较晚的。重庆市在2008年相继颁布了《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重庆市大学生到村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落实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职务等相关配套政策,《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计划5年内实现村村都有一名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大学生村官作为人才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力 量。从长远来看,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数十年的实践中来看,大学生村 官群体帮助乡村拓展了发展途径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但现实中也存在着大学生村官在认知、职业、能 力、机制上的问题弱化了其所应发挥的作用,迫切需要通过思想引领,政策扶持,多元评价,因材施教去纾解大学生村 官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参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村官的素质要求与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挑选10万名大学生到村里任职,2009年确定选聘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并下拨专项补助基金,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实施。高等院校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基于当前农村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需求,探讨高校培育村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截至2012年9月,我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达21.2万人。据《2012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到2015年,我国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40万人,覆盖2/3的行政村;到2020年,我国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60万人,进而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随着我国大学生村官数量的不断增多,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成为横亘在大学生村官面前的"三座大山"。大学生村官本土化由此进入了人们视野,从大学生村官融入当地着手,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由探索大学生村官本土化的培养使用机制逐步构建大学生村官驻村任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也存在少数大学生"村官"找不到"支点","浮"在乡镇多,入住村里少等现象。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的建立健全加深了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知,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和使用的信度,增强了"村官"们主动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农家顾问》2010,(6):17-17
江西九江县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得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使用的长效机制,防止大学生村官被“闲置”。一、适岗安排,做到“人尽其才”。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教育背景等,进行人与村的合理对接。并且半年进行一次集中了解,通过与所在村书记、群众及大学生本人座谈,全面掌握情况,综合考虑调整。  相似文献   

16.
留村任职是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的第一条。中组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规定,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担任村两委主干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留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主任的,仍纳入大学生村官体系,继续享受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是由政府选派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大学生基层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是制度引导行动者进行集体行动的一个经典范本。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嵌入出发,结合行动者的能动性,将导致大学生村官社会支持缺失的原因划分为剧烈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社会制度的强势嵌入、大学生村官社会流动的迂回选择等五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是中央实施农村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梳理了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省地方党组织引导、吸收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到村党组织中担任实职先进做法,提出了深化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实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陕西首批大学生村官任期将满,人们对大学生村官持续关注着。此次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大学生村官个人及村官。机制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可为今后相关部门在政策制订及实施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个人志向与政策目的不符;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成长时间不足;被借调情况较严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政策的指导思想被误读等.对此文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延长大学生“村官”的任期;采取就近分配的原则;禁止借调;提高大学生村官政策引导信号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