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解宗方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8):1793-1799,1810
[目的]以河南省为例探讨粮食作物的育种方向。[方法]优良品种是粮食增产的基础,而正确的育种方向对选育优良品种至关重要。根据河南省省情和粮食生产实际需要,利用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当前粮食作物育种的方向。[结果]在河南省粮食总产增长过程中,主要是依赖于粮食单产的增长,而且主要是由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影响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有:气象灾害频繁,抗灾能力不强;化肥投入过量,物质转化效率下降,并且加剧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和分布不平衡;作物育种过程中重视产量性状,忽视相关性状;种质资源狭窄,导致主导品种单一;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粮人数减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产性、高效性、适应性、抗逆性、专用性和安全性的作物育种方向。通过育种方向的调整,提高粮食作物育种水平,培育优良品种,实现粮食生产的土地集约利用,物质集约节本,劳动集约替代,环境集约减损,技术集约高效,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的第一大作物,育种是玉米种植业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玉米育种适应机械化发展趋势、增产为主体以及优质专用型育种的三大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针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的第一大作物,育种是玉米种植业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玉米育种适应机械化发展趋势、增产为主体以及优质专用型育种的三大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针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玉米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种质资源、自交系选育、杂种优势模式、基础研究、科研体制五个方面做了分析,指出提高玉米育种水平的重要性,建议扩增种质资源,加强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广东省主要粮食作物,占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稻作科技进步为广东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育种经历了矮化育种-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优质稻育种一超级稻育种一优质超级稻育种若干阶段,育种水平不断提高,为确保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贵州烤烟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了当前贵州烤烟育种及品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贵州烤烟品种工作应坚持优质兼顾产量的育种目标,构建限制产量的烤烟品种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培育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核心亲本;促进育种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融合,实现定向化和精准化育种;加强工商研合作,加快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品种工作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雷公藤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资源学特性,提出以速生性和高药用成分含量为选育目标,以地理种源研究为基础,采取基础研究与现实应用相结合、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有性育种与无性利用相结合的育种策略,论述了雷公藤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种源试验、无性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及良种繁育等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芦笋具有低糖、低脂、高纤维、高营养价值等特点,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是深受全球各地消费者喜爱的蔬菜。目前,国内外在芦笋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作者通过对芦笋育种进行综述,并提出后期芦笋育种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芦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强自身育种基础理论学习,掌握全国全省的育种动态,结合自身实际,理清思路,确定正确的育种方向,找准育种目标,突出重点。一是主攻高二半山整体玉米产量的提高;二是平坝一般山区建立健全食用玉米粮食基地;三是加强特用玉米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西藏小麦含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作物,在粮食生产中仅次于青稞占第二位。西藏小麦育种工作始于和平解放初期,小麦育种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选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西藏的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国际挑战计划项目(GCP)概况的基础上,综述了集成育种平台(IBP)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集成育种平台是国际挑战计划项目建立的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其初衷是无偿地为传统和现代育种活动提供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优质服务,加速作物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应对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集成育种平台提供完整的植物育种决策,如软件工具(育种管理系统)、网上论坛、超过10种作物的产品和信息(包括诊断标记和性状手册),其中育种管理系统(BMS)是集成育种平台的核心产品。育种管理系统是一套综合的相互兼容的应用软件,能帮助育种者和研究者管理科研项目,搜集、存储和分析研究数据。集成育种平台(IBP)的使用将成为突破传统育种瓶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使用育种机构与未使用机械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育种机构化对于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大育种规模,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育种试验的精确度,增加对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机会。认为在育种工作中,应在强调基因资源、育种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同时,实现育种机械化,扩大育种规模,以提高育种效率。在我国实现育种机械化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我国蔬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静  陈号  田晋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06-6108
蔬菜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位居第2位的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细胞工程育种和分子育种两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育种以及生物技术育种的应用,并对我国蔬菜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蔬菜种植大国,每年用种需求量极大。然而,我国蔬菜育种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文章针对现实情况,分析了我国蔬菜育种研究的优势,并提出建立市场化的育种体系,以准确选择育种突破点、完善育种产业链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管理》2015,(6):77-79
文章以我国正在构建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为背景,分析了种业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不对称性,提出了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即提高对水稻育种基础公益性研究的认识,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水稻育种基础公益性科研投入,做好技术储备;启动水稻育种专家培养和保护工程,做好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7.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与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及实施条件,结合超级小麦育种工作的积累和育种目标,综述了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重点及主要内容,为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培育超级小麦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柠条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04-2405
柠条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灌木,几十年来在培育、抗性生理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见到有关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从育种的角度出发,对柠条的生长性状、材性、饲用和药用等开展的基础工作进行综述,并针对柠条育种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云南山茶是云南重要的特色花卉品种,在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很多的园艺品种,近年来,云南山茶的育种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怎样培育出新颖奇特的云南山茶花园艺品种也成为越来越多园艺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从育种的基础工作出发,探讨了新的育种方法,为云南山茶花的育种工作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提高玉米育种效率,需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首先,要有正确的育种目标、育种策略和丰富的材料等。其次,要掌握一套切实可行的育种方法。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育种者需根据各自的基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