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原产于热带,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玉米制种基地大多分布在西北、华北及东北,在春季播种季节经常遇到低温冻害,不是影响幼苗生长,就是影响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从而降低制种产量甚至绝收.因此,解决杂交制种玉米苗期低温障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玉米覆膜制种增产提质原理与技术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种子公司赵凤龙,宋立民我公司于1991~1993年在良种场玉米覆膜制种5360亩,平均亩产456.5公斤,比不覆膜制种亩增产143.9公斤,种子含水量降低4.3%,发芽率提高13%,百粒重增加3.4克,...  相似文献   

3.
玉米制种试验是玉米良种繁育的基础,为大面积玉米杂交制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而决定玉米制种试验成败的关键在于保证试验品种苗全、苗齐。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修正,总结了玉米制种试验地春季保全苗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立华 《作物杂志》1995,11(1):39-39
覆盖地膜对玉米制种产量的作用王立华(吉林省通化市种子总站134001)地膜覆盖玉米杂交制种田(简称地膜制种)增产效益十分显著。我们在中单2号(mo17×330)制种田设覆膜与不覆膜(CK)试验区,获得覆膜区比对照提早成熟10天,种子产量(每亩281....  相似文献   

5.
2003年甘肃河西地区玉米制种冻害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3年10月12-15日,一次突如其来的强降温天气过程,使甘肃河西酒泉、张掖等地区大部分玉米制种遭受严重冻害.据气象部门测报,连续4天气温降到-6℃~-8℃.酒泉市2003年玉米制种面积9800hm2,受冻害面积6080hm2,占全市玉米制种面积的68.6%,损失惨重,教训深刻.现将2003年玉米制种冻害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西地区玉米制种低温冻害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生江 《种子科技》2006,24(4):60-61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的祁连山脉和北山山地之间,地处欧亚大陆中部腹地,是甘肃的传统优势农业区。地区内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海拔在1000~1600m,无霜期160d左右,有效积温2800~3000℃。尤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病虫危害轻,十分有利于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近几年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种子企业的青睐,以玉米制种为主的制种产业在河西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玉米制种面积的增大,新品种的增加,突变预警系统不健全,预报能力弱,调控技术滞后,应急措施不到位,冻害给制种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发生在河西地区的冻害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践总结,得出冻害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孙慧杰 《种子世界》2014,(12):44-45
<正>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玉米制种的成功经验。从1998年开始在甘南县良种场进行覆膜制种,制种产量与未覆膜相比,成倍增产。大垄覆膜主要功能就是增温、保水、增产。选茬整地,改垄夹肥玉米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和轮作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从茬口的选择上,除甜菜茬、向日葵外均可种植,这两个作物的茬口属硬瘦茬,不适于种玉米。选地要选择排水良好,不积水的地块种植。要求做到伏秋整地,规方连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中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蒙受损失.在分析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优质生产措施,将对把甘肃河西走廊建设成全国玉米杂交制种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的环境因素 1.1 气候环境 尽管河西走廊为玉米杂交制种适宜种植区,但年度间的气候变化也会给玉米杂交制种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在河西走廊恶劣的天气已经成为影响玉米杂交制种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杂交玉米的制种环节出现的恶劣气候环境主要有冻害天气、干热风、降雨、沙尘等.  相似文献   

9.
覆膜育苗移栽技术在山区杂交玉米制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巴山区生态气候特殊,玉米生产制约因素很多.为提高山区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分析了覆膜育苗制种的优点,提出了以品种选择、基地选择为基础,以适时早播、覆膜育苗为主要方法和采取规格移栽、合理密植、全田制种、科学错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一系列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指针式喷灌条件下,玉米制种是一项高效的种植模式。为调节亲本花期,提高喷灌水分利用效率,确保玉米制种产量,常采用覆膜。本文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对制种玉米覆膜的追肥方式及追肥量进行了试验,得出:在玉米播前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25kg的基础上,尿素的追施量(x)与产量(y)回归方程为Y=291.0+29.2x-0.689x^2;亩追施量为21kg时产量最高,为602kg。并对喷灌覆膜玉米的追肥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文渊 《种子世界》2007,(12):45-46
汇德丰1号是由山东省汇德丰种业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近年在酒泉杂交玉米制种中,父、母本表现出喜肥、对热量条件要求高、双亲播种错期长、母本易稀植等特点,且稳产高产、抗病虫、品质优。深受种子公司和制种农户的欢迎,现总结出其在当地覆膜制种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玉米制种异地取雄授粉技术陕西省千阳县种子公司(721100)杨玉文在玉米制种过程中,由于受异常的自然因素或受土壤、栽培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花期不遇现象,特别是父本偏晚。有时花期严重不遇,采取常规的控促措施已无济于事。为此,我们尝试采用“异...  相似文献   

13.
钾肥对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华  刘敏  张久宇 《种子科技》2002,20(2):102-103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在施用不同数量钾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幼苗生理素质的变化、钾肥施用量与种子产量及其幼苗生理素质的关系,得出在北方白浆土中等肥力条件下,亩施K2O 0-25kg范围内,玉米杂交制种的种子产量及其幼苗生理素质与钾肥的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的测验结果,并测验出在亩施K2O 15kg时种子平均亩产比对照增产27.7%,达到显著水准,是其最佳施用量,同时,测定了在施用钾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的光合作用性能,籽粒灌浆速度和植株与籽粒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证明了定量施用钾肥对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及其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和生理功效,其生理学机理在于钾肥既能影响光合作用,又能影响氮磷钾营养的吸收,输送,供应和积累,从而影响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4.
兴垦3号是由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出的抗倒、抗病、高产、高淀粉国审玉米新品种。2005~2007年连续3年在赤峰地区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超过6000kg/hm2,最高产量可达9000kg/hm2,深受制种户喜爱。现将覆膜制种高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蔡成雄 《种子世界》2004,(12):31-32
根据多年玉米制种经验,详细分析了新疆地区玉米制种的优势和不利条件,比较了新疆地区与川渝地区玉米制种技术措施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地区玉米制种应注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玉米单株等距离破膜播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自1987年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以来,主要是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办法。着随推广面积的扩大,这一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不易掌握播种深浅,播得过深,地温低,幼苗生长细弱,出土困难,容易造成出苗晚而不齐,三类苗多,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播种过浅,易造成炕种炕芽而缺苗。(2)在播种期间遇到干旱不能及时覆膜。(3)水分过多易闷种闷芽。(4)土块过大易压伤种苗。(5)破膜接苗工作量较大,地块较宽的农户难以接受,若破膜接苗不及时易产生烧苗现象,破膜洞口过大影响地膜的保水保肥和增温保温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进行了地膜覆盖栽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制种的花期预测和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海军 《种子科技》2005,23(2):101-102
玉米杂交制种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也是决定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气候、种子活力、栽培管理等问题,常常导致花期相遇差,制种产量低,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芽、苗、叶龄等来预测花期相遇情况,并及早采取相应调控措施,以确保花期良好相遇.  相似文献   

18.
1小麦冻害的主要形式小麦冻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越冬冻害,春节前后发生的冻害。初冬温度骤降导致小麦冻害,幼苗未经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那些苗质弱、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缺墒的麦田叶片迅速青枯,早播旺苗可冻伤幼穗生长锥。冬季持续低温并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  相似文献   

19.
冬性品种,幼苗葡匐,苗期叶片偏窄,起身晚,但两极分化快,起身拔节后,株型直立,下部节间为实心,茎杆粗壮,长相像竹,叶片宽大,叶色浓绿,叶片厚,带蜡质,像竹叶,属大穗型品种,由于其起身晚,避免了冻害及春天的倒春寒冻害。  相似文献   

20.
玉米制种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也是决定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由于气候、纬度、温度、播期、墒情、种子活力、种植密度以及栽培管理等问题,常常导致花期相遇差,制种产量低,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玉米制种过程中,应视芽、苗、叶龄等经常检查、预测花期相遇情况,并及早采取相应调节措施,以确保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