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喷施浓度为270~1 080 g/hm2的2,4-D丁酯乳油,研究其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施2,4-D丁酯乳油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返青期用药对小麦穗粒数影响最大,对穗数和千粒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麦产量降低,且减产幅度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小麦品种对2,4-D丁酯的敏感性顺序为石新733冀丰703冀526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4-D丁酯与多效唑混用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4-D丁酯的小区杂草株防效极显著好于没有喷施2,4-D丁酯的小区;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的生长,但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这种影响明显降低.同一多效唑水平下,随着2,4-D丁酯用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减少;同一2,4-D丁酯用量下,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增加.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旗叶面积的扩大,而且处理间差异性有扩大趋势,多效唑的存在,抑制了2,4-D丁酯作用.从产量方面来看,最佳处理组合为多效唑2.25 kg/hm2+2,4-D丁酯15 g/hm2.  相似文献   

3.
《农村科技》2006,(6):38-38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72%2,4-D 丁酯乳油,75%巨干悬浮剂,6.25%使阔得水分散粒剂。小麦品种为伊农18号。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小麦田,于杂草2~3叶期茎叶喷雾,667米~2对水40升,试验设9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5米~2,随机排列。①72%2,4-D 丁酯乳油50毫升/667米~2。②75%巨星干悬浮  相似文献   

4.
云南旱地小麦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省近期育成和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地小麦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3个小麦品种及10个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小为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茎节数〉穗长〉退化小穗数〉穗粒数〉株高〉茎粗〉不实小穗数。在选育抗旱品种时应注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等性状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到茎节数、穗长、穗粒数、退化小穗数、株高等其他性状的选择。各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依次为靖麦11〉云麦50〉云麦42。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分析在旱地小麦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旱地小麦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与排序。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为公顷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公顷苗数〉株高。说明旱地小麦育种与栽培夺高产的主要手段在于有效地促进形成公顷穗数,穗长,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等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宜糜子生产的除草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田间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57%2,4-D丁酯乳油、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喷药后15和30 d 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分别为81.32%和87.92%,其鲜重防效高于57%2,4-D丁酯乳油。与喷施清水不除草处理相比,喷施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处理糜子的增产率分别为97.36%、59.61%。56%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57%2,4-D丁酯乳油。[结论]试验结果为糜子田间杂草的化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农大4号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喷施5%烯效唑粉剂、57%2,4-D丁酯乳油、56%2甲4氯粉剂、6%调环酸钙粉剂,比较各处理对水稻抗倒伏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施57%2,4-D丁酯乳油的处理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8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两种水分环境下,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用方差分析、t测验、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小麦株高降低,单株产量和千粒重下降,单株穗数、总小穗数和穗粒数减少,穗长缩短,不育小穗数增多;各性状对干旱胁迫敏感程度都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除千粒重外,各性状的环境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品种与环境互作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品种的抗旱指数差异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穗粒数〉单株穗数〉千粒重〉穗长〉不育小穗数〉总小穗数〉株高。干旱胁迫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显著,晋麦47、新旱1号和洛旱3号对干旱胁迫的抗耐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92 ̄1996年参加湖北省小麦良种试验的24个品种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高产品种产量构成要素中,各性状对产量贡献顺序为穗粒数(X1)〉千粒重(X2)〉有效穗(X3),株高,生育期对产量也有影响。提出对湖北省小麦高产有效途径应以多粒型品种为主,具体要求:有效穗25.7万/666.7m^2,穗粒数36.7粒,千粒重39.1g,株高94cm,生育期199d,同时注意多抗性与广适性。  相似文献   

10.
<正>春季除草是麦田防除杂草的重要时期,春季麦田除草剂有苯磺隆、骠马乳油、世玛乳油、使它隆乳油、2,4-D丁酯。原则上从小麦返青后到拔节初期都可施用,但一般在小麦返青期后至起身前,即3月15日以前施用,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2,4-D丁酯用药越早越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二甲四氯与尿素混用对小麦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了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要研究了除草剂二甲四氯(设5个水平)与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混施对冬小麦田小麦植株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了安全、高效的除草剂与氮肥混施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二甲四氯与尿素在冬小麦返青、拔节期间合理混施,不仅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改善小麦农艺性状,提高小麦产量,且对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文另发)。在保证小麦安全生长、提高产量和兼顾杂草防效的基础上,它们之间的优化配比量为:二甲四氯(1500-2250g/hm2) 尿素(337.5-450kg/hm2)。  相似文献   

12.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 3个小麦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 ,选用 9种培养基 ,研究了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都存在基因型效应 ;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也是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重要因素。在愈伤组织诱导中 ,较低的2 ,4-D浓度 ( 0 .5~ 1 .0mg/L)也能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 ,但 2 ,4-D最适宜的使用浓度为2 .0mg/L ,细胞分裂素KT或 6-BA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燕  彭涛  成东梅  司清林  赵伟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81-2081,2084
采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参加2004~2005年河南省区域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高稳系数,结果表明:产量的高产稳产性有赖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发展;在成穗数相同的条件下,在影响品种产量的高产稳产性方面穗粒数大于千粒重;参试品种中,周99343、郑农17、许农5号、04中36、鄢陵22的高产稳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2.4-D丁酯与百草敌复配防除麦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樊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16-5517
[目的]更好地防治麦田各类杂草。[方法]设计48%百草敌与72%2.4-D丁酯复配、单用48%百草敌和72%2.4-D丁酯、清水对照4个处理,研究2.4-D丁酯与百草敌复配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结果]药后15 d,2.4-D丁酯与百草敌混用对麦田杂草的株防效达59.7%,药后30 d的株防效达73.8%。药后15 d,百草敌和2.4-D丁酯单用的株防效分别为56.2%和54.7%,药后30 d的株防效分别为66.2%和69.3%。药后45 d,2.4-D丁酯与百草敌混用对问荆、节裂角茴香、薄蒴草、遏蓝菜、猪殃殃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0.6%、71.5%、69.2%、65.3%、67.8%。2.4-D丁酯与百草敌混用的增产率最高,达19.2%。[结论]2.4-D丁酯与百草敌复配防治麦田杂草的效果很好,在大田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播期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群体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参照四水平五因素正交L16(45)设计,研究品种、播期与密度对小麦总茎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密度对小麦基本苗影响最大,播期对分蘖数和总茎数影响最大;春季,品种对单株茎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影响最大。品种对产量三要素影响显著,播期对穗数和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密度对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均不显著。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品种,密度影响最小。适宜的播期在10月4日至10月10日,随着播期后移,小麦产量明显下降,中麦895是本试验中获得高产的最优品种。合理的种植密度为210万~270万/hm2,小麦处于最佳品种、播期、密度组合时,小麦冬前、春季群体总茎数最多,小麦获得最高产,产量达9 000kg/hm2。  相似文献   

16.
“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档  赵小庆  张德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43-10445
[目的]验证“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小麦品种喷施“美洲星”叶面肥后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穗数变化不大,小麦生育后期喷施“美洲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8个品种平均增产2.4%;不同喷施时期都使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有效穗数变化不大;产量以喷施3次处理最高。[结论]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喷施美洲星复合液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6%左右,在小麦拔节、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919.0 kg/hm2,是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中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8.
10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永辉  李强  杨泽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37-2238
以扬麦158为对照,对引进和选育的10个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YD249产量最高,比对照扬麦158增产23.3%。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发现每穗小穗数、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盆栽喷雾法对几种玉米苗后化学除草剂杀草谱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2,4-D丁酯、莠去津杀草谱有较大差异,烟嘧磺隆与2,4-D丁酯混用、烟嘧磺隆与莠去津混用可以弥补各自杀草谱的不足,具有一定混用价值。通过田间药效试验,4%烟嘧磺隆悬乳剂50 mL/667m2+72%2,4-D丁酯乳油25 mL/667m2、4%烟嘧磺隆悬乳剂75 mL/667m2+72%2,4-D丁酯乳油30 mL/667m2、4%烟嘧磺隆悬乳剂50mL/667m2+38%莠去津悬乳剂100 mL/667m2、4%烟嘧磺隆悬乳剂75mL/667m2+38%莠去津悬乳剂150mL/667m2,药后30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治效果分别为94.06%、97.83%、94.84%和98.12%;对阔叶杂草株防治效果分别为92.49%、97.35%、92.62%和97.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