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瓜蚜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为害症状瓜蚜即棉蚜,俗称腻虫,蜜虫等,属同翅目、蚜科。主要为害温室、大棚和露地的瓜类蔬菜。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尖吸食汁液,分泌蜜露,使叶片卷缩,瓜苗生长停滞。严重时蚜虫密密层层,瓜苗以致整株死亡。瓜的老叶受害后,干枯死亡,缩短结瓜期。除此之外,瓜蚜还易传播  相似文献   

2.
瓜蚜和桃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玉文 《新农业》2001,(11):40-41
瓜蚜 瓜蚜又叫棉蚜,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寄主较多,以瓜类和棉花受害严重,也可为害茄果类、豆类和白菜类.成蚜、若蚜均以刺吸式口器刺在瓜的叶背面、嫩梢、嫩茎上吸取汁液.如果瓜苗的嫩叶及生长点受害,则造成卷叶,严重时叶片卷成团,瓜苗停止发育,直至萎蔫;如果瓜的老叶受害,造成褪色、干枯死亡,使结瓜期缩短,直接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结果表明,蜀云杉松球蚜危害与海拔、坡向、树龄、林种有密切关系。随海拔升高其危害率递增,当海拔达到3 900 m以后则随海拔升高而危害率递减;阴坡、半阴坡危害率最大,阳坡、半阳坡危害率略低;树龄在11~20年危害加重,20年以上危害逐渐下降;蜀云杉松球蚜主要危害川西云杉、紫果云杉的嫩梢。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消长规律变化与温度、湿度的变化呈一定相关关系。在有效积温范围内,温度较高时,松球蚜的发育快,性成熟早,寿命短,产卵期也短;温度较低时,发育慢,性成熟晚,寿命和产卵期较长,湿度要求在60%~90%,对其发育非常有利。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越冬虫口基数越大,翌年发生量也越大,危害程度相应更为严重,反之则轻。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数量年周期变动有一定规律性,每隔3~4年大发生1次,有虫株率、虫梢率(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造成当年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1.蚜虫1.1危害特点:危害茄果类蔬菜的蚜虫主要是瓜蚜。成虫和若虫在瓜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卷缩,但提前干枯。1.2形态特征:无翅孤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多为黄色,春秋为墨绿色至蓝黑色。有翅孤雌蚜体长2毫米,头、胸黑色。1.3防治要点:喷施农药此法最常用,必要时喷洒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乳油  相似文献   

5.
<正>日光温室黄瓜常发生小型害虫,包括蚜虫、白(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和茶黄螨等昆(螨)虫。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多年以来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带来的农药和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上主要利用天敌、寄生菌、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害虫危害。蚜虫发生属于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黄瓜的蚜虫主要有瓜蚜、豆蚜和桃蚜。日光温室条件下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6.
一、分布与为害 苹果黄蚜虫属同翅目,蚜虫科.又名苹果蚜、绣线菊蚜等.此虫分布普遍.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幼芽、嫩梢和叶片、被害叶向叶背弯曲横卷,与苹果瘤蚜为害叶向背面纵卷极易区别.被害严重树新梢叶片卷缩,影响新梢生长发育,树体发育不良,对果品产量和质量均具一定影响.寄生植物除苹果外,还致害梨、沙果、海棠、山楂、桃、杏、樱桃和木瓜等.  相似文献   

7.
大豆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我县大豆产区主要害虫,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少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此虫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日光温室黄瓜常发生小型害虫,包括蚜虫、白(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和茶黄螨等昆(螨)虫。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多年以来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带来的农药和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上主要利用天敌、寄生菌、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害虫危害。蚜虫发生属于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黄瓜的蚜虫主要有瓜蚜、豆蚜和桃蚜。日光温室条件下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9.
<正>桃树蚜虫是危害桃树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大量发生时,密集在嫩梢、叶片、嫩茎、花蕾顶芽上吸取汁液,引起桃叶苍白、卷缩、畸形,最后脱落,严重影响桃果产量及花芽形成,并大大消弱树势。桃蚜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招来蚂蚁危害等,必须及时进行防治。1桃树蚜虫生活史及发生规律桃树蚜虫都为半翅目(原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腻虫,主要有以下3种:1.1桃蚜。又名烟蚜、桃赤蚜。分布极  相似文献   

10.
<正> 瓜蚜即棉蚜,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瓜蚜的寄主很多,危害多种蔬菜。 一、危害症状 瓜蚜成虫,若虫均以口针刺吸汁液,大多栖息于叶的背面。瓜苗的幼嫩叶及生长点受害,造成叶片卷缩,危害严重时,整个叶片卷成一团,瓜苗生长停滞。甚至整株萎蔫枯死。成株停止生长后受害。而提早干枯死亡,缩短结瓜期,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1.
用新梢减重法对黑盾守瓜为害龙眼嫩梢的防治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虫的成虫危害紫红色嫩梢的防治指标为4头/梢。  相似文献   

12.
<正>1危害情况1.1松沫蝉。以若虫为害松树嫩梢基部组织,吸食树液,同时由肛门排出白色泡沫,掩护虫体,故俗名"吹泡虫"。嫩梢被害后,轻的影响新梢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重的则使嫩梢弯曲或下垂,甚至枯萎。成虫羽化后,吸食嫩梢基部树液,进行补充营养,但为害比若虫轻,也不排出白色泡沫。此虫多发生在油松人工纯林。近年在北京市延庆县四海乡、密云县大城子乡均发现此虫为害。也分布于山  相似文献   

13.
苹果绵蚜主要为害根、茎、叶、果.每年一般发生12~14代,主要以若虫在伤口、裂缝、虫瘤、残体、根部越冬.第2年4月,当平均温度达到8.4℃,越冬若虫开始活动.苹果绵蚜幼虫在树上有3次迁移过程,第1次在5月上旬,爬到越冬场所附近的嫩梢、叶腋、嫩芽处;第2次5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自当代生枝条基部爬到枝干伤疤边缘伤口处;第3次迁移在6月上中旬,此时若虫可爬到嫩梢顶端.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穗蚜又名腻虫、蜜虫,主要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等,因其最喜欢在小麦嫩穗上吸食汁液而得名,小麦穗蚜生长的最适气温为16~25℃,相对湿度为50%~80%。是小麦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小麦穗蚜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世代重迭极其严重,在小麦灌浆期以成虫、若虫吸食小麦汁液而为害上部叶片和小麦嫩穗,从而造成小麦植株叶片、嫩穗枯黄发黑,  相似文献   

15.
一、苹果绵蚜 危害性及发生规律:苹果绵蚜又叫苹果绵虫.有的果农称其为“白油虫”。成虫、若虫群集危害,取食树体汁液.新梢、枝干和根部因受刺激产生肿瘤和裂缝,造成树势衰弱.严重的造成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绵蚜又名苹果绵虫、赤蚜、血色蚜虫,俗称棉花虫、白毛虫。它以无翅胎生蚜、若蚜刺吸危害2~3年生枝干病虫伤口、剪锯口、老皮裂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实梗(萼)洼、果柄、根处着床繁殖;果树受害后逐渐形成瘤状突起,并产生白色棉絮状蜡质物或瘤状虫瘿,破裂成为大小不同的伤口,易招致其它病虫对寄主的危害,严重时寄主枯死。一、加强检疫加强苗木出入境检疫,坚决杜绝带病种苗流入市场;所有种苗均实行"一签两证"制。  相似文献   

17.
香梨茎蜂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梨茎蜂又名折梢虫、截芽虫,属膜翅目茎蜂科。主要危害梨,严重地区新梢被害率达80%-90%。成虫产卵于新梢嫩皮下刚形成的木质部,从产卵点上约3-10毫米处危害春梢,幼虫于鞘内向下取食,致使受害部枯死,形成黑褐色的干撅。  相似文献   

18.
<正>斑衣蜡蝉是同翅目蜡蝉科的昆虫,别名"樗鸡""花姑娘"、"椿蹦"、"花蹦蹦"、"红娘子"等。分布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华南以及台湾等地区。本地随着千头椿栽植量增加,危害逐年加重。1危害特点主要危害臭椿、葡萄和苦楝,其次是杨树、楸、榆、珍珠梅、海棠等花木。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梢上刺吸危害,栖息时头翘起,有时可见数十头群集在新梢上,排列成一条直线;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许多农民朋友都反映棉田的伏蚜很难防除,用吡虫啉、啶虫脒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轮番喷施也治不住.棉花伏蚜,是指在伏天高温条件下快速繁殖而形成的一类蚜虫群体,由于它颜色发黄,也叫"黄蚜".与其他时期的蚜虫相比,它繁殖速度快、发生量大、暴发危害性也大.随着抗虫棉的推广,伏蚜危害快速上升,近年来已成为难防难治的主要害虫.伏蚜主要集中在棉叶背面或嫩梢上吸食汁液,在黄河流域棉区,其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可造成棉花上部嫩叶卷缩,中部叶片出现油叶,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要想根治伏蚜,首先要弄清其为何难治,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蓟马在自然界中的种类很多,危害我们江干区蔬菜的主要是棕榈蓟马,该虫在1992年开始在杭州大爆发,经过广大菜农与干部的共同努力,今年该虫的发生比前二年略轻,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虫口,特别是九月份以来,气温适宜,虫口蜜度大增,据我们在白石村四季豆上调查,百叶虫量达2410只,应该及时防治。该虫别名为瓜亮蓟马,南黄蓟马,在我区危害的蔬菜种类有长瓜、黄瓜、莴苣、茄子、甜椒、豆科蔬菜及十字花科蔬菜。其危害特点是成虫和若虫吸取瓜类嫩梢、嫩叶和幼瓜的汁液,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