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储存时间对沙棘雄株花粉生活力的影响,采用蓝墨水染色法对分别保存在20~22℃室温和4℃低温条件下的沙棘雄株花粉离体后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室温下无刺雄花粉存活时间最短,活性下降速度最快,离体5~11 d下降速度达到峰值,中雄花粉存活时间最长,活性下降速度最慢,11~15 d下降速度到达峰值,以花粉生活力50%为下限,阿列伊与201306可以存活9 d,中雄可以存活11 d,无刺雄存活7 d;4℃低温条件下,阿列伊花粉存活时间最长,为17 d,活性下降速度最慢,在离体15~21 d时下降速度达到峰值,无刺雄花粉存活时间最短,为9 d,活性下降速度快,在5~11 d时下降速度达到峰值,中雄与201306花粉存活时间分别为13、11 d。  相似文献   

2.
花粉的保存及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周蕴薇 《南方农业》2007,1(3):70-71
花粉在有性繁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集和贮存的花粉,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生活力的鉴定。本文介绍了花粉的采集、保存及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月  刘晃  谢正丽 《核农学报》2022,36(10):1975-1983
为研究样本预处理方式对罗氏沼虾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检测的影响,分别选用3种保存温度(常温23℃/15 d、冷藏2℃/90 d、冷冻-18℃/360 d)、2种取样方式(虾仁取样、整虾取样),以新鲜沼虾样本为对照组,对比不同样本预处理方式对罗氏沼虾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碳氮比(C/N)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取样方式对罗氏沼虾δ13C、δ15N、C/N的影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常温保存条件下的δ15N偏移量最大(1.31‰~13.16‰,平均值为6.02‰),冷冻保存条件下的δ13C偏移量最大(2.34‰~2.84‰,平均值为2.57‰),室温保存条件下的C/N显著增加(P<0.05),冷藏和冷冻保存条件下的C/N显著减少(P<0.05)。不同取样方式对罗氏沼虾δ15N、δ13C的影响还取决于保存温度,在冷冻保存条件下,整虾取样的δ15N、δ13C显著高于虾仁取样,而在常温保存条件下,整虾取样的δ15N偏移量显著低于虾仁取样。因此,常温(23℃)和冷藏(2℃)条件不适合保存罗氏沼虾、冷冻(-18℃)保存罗氏沼虾的时间不宜超过60 d,建议新鲜沼虾采集后应立即干燥并开展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检测。本研究结果为水产品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检测的样本预处理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其花粉为三核型花粉.甘蓝花粉保存体系的建立,可以(1)打破植物生长季节限制,随时提供材料;(2)节省贮存空间,便于运输和交流;(3)利于甘蓝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花粉、柱头识别反应机制研究;可以解决杂交育(制)种花期不遇问题,减少父本种植面积,为珍贵、稀有材料的种质保存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野豌豆属5个亚种植物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野豌豆属5个亚种植物在花瓣未展开时均具有较高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随着散粉时间的延长,野豌豆属5个亚种植物的花粉活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散粉初期花粉活力最低的是Vicia sativa亚种中的2号,平均为77.3%。  相似文献   

6.
辣椒素类物质在烤制加工和储藏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辣椒素类物质在烤制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该文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处理以及不同储藏条件下(常温和冷藏,真空和非真空),野山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烤制加热温度(80~180℃)及其时间(2~16 min)对辣椒素类物质的影响均显著(p<0.01);不同储藏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野山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9个月后,真空包装冷藏的辣椒粉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降低了16.44%,非真空包装冷藏的降低了17.00%,真空包装常温储藏的降低了23.58%,非真空包装常温储藏的降低了24.11%,真空包装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低温更有利于保存辣椒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辣椒干储藏是干辣椒生产、贸易、消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给辣椒干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指导,本研究以线辣椒品种(系)“L14”和“陕椒2006”为试材,在冷藏、常温遮光,常温不遮光条件下储藏8个月,定期观测其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L14”和“陕椒2006”果实中的辣椒素、辣椒红色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前3种物质的保存率均为冷藏> 常温遮光> 常温不遮光,可溶性蛋白质的保存率为常温遮光>常温不遮光>冷藏;可溶性糖的含量则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上升,其增加率两品种(系)均为常温不遮光>常温遮光>冷藏。对试验数据两两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温度对储藏期间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光对辣椒红色素、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各品质指标考虑,低温、遮光是辣椒干储藏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卵叶牡丹花粉萌发力准确测定的适宜培养基及高效保存方法,解析花粉在不同温度贮存下花粉萌发率变化的生理机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卵叶牡丹花粉表观特征,用离体培养法对卵叶牡丹花粉进行了4因素(蔗糖、硼酸、Ca(NO_3)_2、GA_3含量)3水平正交试验,并研究了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花粉萌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活性、丙二醛(MDA,Malondialdehyd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叶牡丹花粉畸形、瘪粒率达19.50%,是卵叶牡丹新鲜花粉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影响卵叶牡丹花粉萌发的因子依次为:蔗糖,硼酸,Ca(NO_3)_2,GA_3;花粉萌发力检测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10g/L蔗糖,45mg/L硼酸,55 mg/L GA_3,30 mg/L Ca(NO_3)_2;2、-20℃分别适宜1~6个月花粉的短期贮存,-80℃适合花粉1 a左右的中期贮存,-196℃适合花粉的长期保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花粉萌发率与3种保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3种保护酶活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次序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不同贮存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敏感性不同,室温下,POD为敏感性保护酶;2、-20、-80℃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花粉丙二醛含量及3种保护酶活性基本稳定,氧化代谢保持平衡,是卵叶牡丹花粉在-196℃下贮存长久保持高萌发力的内因;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不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生理代谢失衡是卵叶牡丹花粉在室温、2、-20℃下贮存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茶花粉酶法破壁工艺提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多酚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蜂花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索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的关系,该文研究了破壁用酶、提取溶剂、超声波处理对茶花粉提取液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花粉经纤维素酶破壁后其上清液具有较高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温水和酸处理相比,纤维素酶破壁沉淀物经乙醇提取后,溶液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茶花粉不同提取方式多酚含量与2种抗氧化活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8685及r=0.7600)(p>0.05);与乙醇提取和水提取相比,纤维素酶破壁处理结合乙醇提取将茶花粉的多酚含量、还原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1.82倍、2.17倍、1.4倍和1.56倍、1.38倍、11倍,且二者对混合物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多酚含量的贡献比例分别为1.6:1、3:1、1.08:1。该研究结果可为花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HF 污染对植物的花粉离体萌发没有影响,但却极大的抑制了花粉活体的萌发。这是因为雌蕊柱头对 HF 高度敏感,大量积累在柱头上的氟使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和生长受到阻碍。Pack 和 Sulzback研究了氟对13种重要农作物花粉管的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后也得到相同的结论。即氟化物能使某些作物  相似文献   

11.
为获取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在物种间的分类和进化关系,分析其在基因结构上的保守性,更好地研究该基因在植物花粉发育中的功能,根据白菜花粉发育相关基因BcMF20 DNA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分别从十字花科芸薹属和萝卜属18种材料中克隆了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BcMF20的同源序列。经序列比对分析,BcMF20同源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柳州地区周边天然林区引种6属18种木兰科植物,营建木兰科专类树木园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经过30年的栽培,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保存有6属16种,其中14种生长良好,说明乡土木兰科植物在树木园的引种是成功的,为木兰科植物的造林和园林观赏绿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剌攻又名黄刺梅,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产于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朝鲜也有分布.其花色艳丽,花期较长,是重要的春季观花灌木,在园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盐碱土中AM真菌的多样性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  黄艳辉  盛敏  张峰峰  肖文发 《土壤学报》2007,44(6):1105-1110
在内蒙古盐碱土13种主要植物分离到3属26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22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是该区域盐碱土中的优势种。13种主要植物均能被AM真菌侵染,其中玉米和马蔺的侵染率最高,达100%;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范围为29~182个g-1烘干土,其中稻的孢子密度最高,达182个g-1烘干土;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其规律为草甸盐土>碱化盐土>盐化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以碱化草甸土最高(101个g-1烘干土),其次为碱化盐土、草甸盐土和盐化草甸土。相关分析表明,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与菌根侵染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立地类型多样,榕属植物资源丰富.调查发现,在大理州分布的榕属植物有21种15变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有13种9变种,其中乡土树种仅有6种.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的榕属植物绝大部分为常绿乔木,配置形式丰富多样,景观现状良好,但在园林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榕属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云堂 《核农学报》1999,13(6):330-338
本文对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低温( - 2 ±1 ℃) 贮藏能延长大蒜的适宜辐照期,冷藏至当年底出库辐照,仍然具有良好的抑芽效果;冷藏至翌年3 月辐照,其抑芽效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在大蒜适宜辐照期内,辐照后冷藏与冷藏后再辐照的抑芽效果一致;但冷藏时间过长( 至翌年3月) ,辐照的抑芽效果不如先辐照后冷藏的效果好;3辐照大蒜幼芽及芽鞘褐变的主要原因是贮藏温度过高引起的,而在低温条件下( - 2 ±1 ℃) 贮藏不会产生褐变;辐照大蒜、辐照后冷藏大蒜和冷藏后辐照大蒜进入常温贮藏后,幼芽及芽鞘很快就会产生褐变。  相似文献   

17.
宏基因组学探究原料乳冷藏过程菌群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原料乳4 ℃冷藏期间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使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原料乳冷藏期间微生物变化及功能注释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原料乳中的微生物在数量和种群构成上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冷藏72 h期间,优势菌群由不动杆菌属、链球菌属、无浆体属和梭菌属向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乳球菌属逐渐演替。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复制重组修复、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发生、细胞壁/膜的生物发生、脂质代谢在冷藏前期相对丰度较高。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与代谢在冷藏后期相对丰度较高。其中脂质代谢与不动杆菌属显著相关(P<0.001),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与假单胞菌属显著相关(P<0.01)。表明冷藏原料乳中不动杆菌属及假单胞菌属对乳成分影响较大。通过控制冷藏原料乳有害微生物繁殖,能够维持乳成分稳定。该研究结果可为生鲜乳保藏、液态乳灭菌控制、奶酪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绿豆、小豆种质资源清除自由基的潜力,本文对我国26份绿豆品种、18份小豆品种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不同种质间清除DPPH·、·OH、02·-自由基的活性及还原力差异较大,2种豆清除·OH的活性和还原力基本相当,绿豆擅长清除02·-,小豆则擅长清除DPPH·,清除DPPH·的活性主要在种皮中,种皮与子叶清除·OH的活性差别不大;绿豆、小豆提取液于100℃煮30min或p H1.5下放置5h,清除DPPH·的活性分别保存95.2%~105.4%和85.4%~152.8%,清除·OH的活性分别保存93.6%~105.3%和37.6%~73.4%,小豆的稳定性高于绿豆;豆皮提取液常温下贮藏266d,其DPPH·清除活性保存81.5%~106.8%。本研究为我国绿豆、小豆种质的利用、加工以及清除自由基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西昌市域内的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西昌市自然分布的凤仙花属植物有15种,除菱叶凤仙花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农田沟边外,其余14种分布在海拔2 300~3 200 m山区,人为干扰较小的阴湿疏林下、沟边、山谷及灌丛中;地理分布特有性明显,其中13种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占总数的86.7%,4种为四川特有种。  相似文献   

20.
基因枪介导转化水稻花粉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花粉是一种理想的植物遗传转化材料,利用转化后的花粉授粉,借助于植物胚胎的自然发育获得转基因种子,从而简化转化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基因枪是花粉转化的较理想工具,目前基因枪介导的花粉转化只在烟草、油菜等少数作物中获得成功.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建立一个高效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对于水稻的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