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农户抽样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甘肃省主要春油菜种植区施肥现状。结果表明,海拔1 800~2 400 m的地带以种植晚熟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为主,海拔2 300~2 800 m的高寒地带以种植双低优质白菜型春油菜为主。油菜种植户施用有机肥的比例极低,仅为4.00%,秸秆还田率为0;化学肥料主要施用氮、磷肥,多采用常规肥料尿素、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油菜专用肥和新型肥料使用较少;不重视钾肥、硼肥,农户无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习惯。祁连山北麓沿线冷凉区的施肥水平较洮岷二阴山区、临夏和甘南高寒阴湿区高,且在春油菜生育期内基本无追肥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为了鉴定农作物供试品种在重庆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给推荐重庆市的区试参试和审定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业认可、操作可行的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试验鉴定程序和品种评价标准。但在新形势下,该项工作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对概述重庆市农作物联合品比试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导和技术培训、调整区域试验结构、加强试验记录记载、优化试验实施方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之外,施肥也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氮肥。本文就不同氮肥品种、不同施用量对油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蔬菜施用氮肥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棚内进行。供试土壤为潮棕壤。供试材料为油菜,品种为苏州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南川区双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重庆市南川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2017年在海拔560 m的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三秀居委6组进行了10个双低油菜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鼎油杂3号、广源68、渝油28、庆油1号、绵新油58和天油97等6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抗性较好,适宜在南川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氮胁迫与正常供氮条件下的子粒产量比值作为氮效率系数,探讨了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供试5个油菜品种的氮效率有显著差异,其氮效率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37~0.69。在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品种的植株含氮量与氮素累积吸收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茎叶可溶性糖含量与硝态氮再利用量高于氮低效品种。在正常供氮条件下,高潜力品种的植株含氮量低于低潜力品种,但由于其生物量较高,氮素累积吸收量并不低于低潜力品种,甚至苗期的氮素累积吸收量高于低潜力品种;高潜力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茎叶可溶性糖含量与硝态氮再利用量高于低潜力品种。说明上述4种生理指标均可作为评价油菜氮效率及增长潜力差异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9-2011年重庆市23个油菜品种区试的试验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全株角果数〉株高〉每果粒数〉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枝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全株角果数和株高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全株角果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株角果数和株高高效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探究消费级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水稻氮营养监测建模精确度和普适度的影响,对于实现区域水稻氮营养精确管理与应用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别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遮镇(供试品种:云粳37)与重庆市北碚区(供试品种:极优6 135)2个试验点设置不同氮水平田间试验,利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无人机于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采集水稻冠层多光谱图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水稻植株冠层氮含量(canopy nitrogen content,CNC)并计算地上部氮累积量(plant nitrogen accumulation,PNA);分别利用植被指数、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对单一试验点、单品种和不同试验点、多品种水稻建立氮营养监测模型并探究模型的迁移能力。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模型精度较高(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或近红外归一化植被指数NNVI,R2为0.68~0.88),而分蘖...  相似文献   

8.
旱地春大豆地膜覆盖增产节水效果及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北方大豆多在旱地种植,因受水分因子限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突破[1,2]。为此试验研究了旱地春大豆地膜覆盖增产节水效果及密度效应,为旱地春大豆增产节水提供依据。1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试验于2002年5~9月在国家攻关(寿阳)旱农试区中心试验田进行。试区位于北纬37·  相似文献   

9.
试验重点分析了双低油菜品种在湖南省祁阳县种植情况,根据种植试验结果,总结出双低油菜品种目前在湘南区域祁阳县中的种植效果相对良好。亮油9号的产量可以达到210.75 kg/667 m~2,排名第一。该品种与其他品种进行对比分析时,其自身的抗性相对较好,可将其作为祁阳县油菜推广中的重点品种。  相似文献   

10.
普通小麦不同品种生态型生育期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普通小麦的春型强春性、春型春性、春型弱春性、过渡型4个品种生态型在我国纬度和海拔各不相同的10个试验点进行多年同期春播试验;还用过渡型、冬型弱冬性、冬型冬性、冬型强冬性、冬型超强冬性5个品种生态型在纬度和海拔各不相同并且有小麦越冬期的10~12个试验点进行多年同期秋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品种生态型的普通小麦,其播种至成熟的生育天数与纬度和海拔皆呈极显著正相关。春播条件下,海拔不变时,纬度北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适的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是提高东北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关键.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东北半干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乾安县开展田间试验,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农华101为供试材料,在覆膜滴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燕麦品种在甘肃省不同生态地区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筛选适宜不同产区推广种植的品种,本文从2011—2013年采用7个燕麦品种在甘肃省天祝县、通渭县、夏河县、岷县、安定区、榆中县、合作市等7个不同生态区进行了为期3年的田间试验,分析参试材料干草和种子产量、生育期、株高、有效分蘖、穗长、穗粒数、穗粒重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利用GGE-Biplot双标图法对供试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的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7个试验点中通渭县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为5 671.3 kg·hm-2,安定区种子产量和干草均最低,分别为1 709.7 kg·hm-2和3 301.2 kg·hm-2。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差异很大。‘陇燕2号’和‘陇燕3号’在天祝县、岷县、通渭县和榆中县种植可收获较高的青干草产量;‘陇燕1号’、‘陇燕3号’、‘青引2号’在合作市、通渭县、岷县种植可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白燕7号’适宜在通渭县生产种子。7个试验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通渭县和岷县,通渭县适合干草生产,岷县适合种子生产。GGE-Biplot双标图法可以简便而直观地分析不同燕麦品种在不同利用目的下、不同生态区域的生产性能及其稳定性和试验点的代表性,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连续两年种植并翻压春油菜绿肥,研究不同春油菜品种翻压对土壤锌形态变化规律及有效性的影响,揭示锌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选取9个春油菜品种进行翻压还田后,采集玉米收获时的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形态锌含量和其它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春油菜翻压均显著降低了土壤pH;中油肥1804和中油肥1901翻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还原性物质总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1.60%和45.02%、11.65%和11.04%、264.36%和252.87%;中油肥1804翻压后土壤有效锌含量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73.99%;与CK处理相比,中油肥1804和中油肥1901翻压后土壤交换态锌、有机结合态锌含量分别提高了168.86%和156.60%、48.47%和44.87%;春油菜翻压均显著提高了土壤锌的转化因子,降低了氧化物结合态锌;不同春油菜品种翻压对残渣态锌影响不显著。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春油菜翻压通过多方面影响土壤锌的形态分布,其中土壤pH和春油菜含锌量为重要因素。综上,华北地区种植并翻压中油肥1804和中油肥1901是提高土壤锌有效性的最佳生物强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的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9个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冠油杂812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4 15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14.46%;其次是华油杂137,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9.23%;圣光167、黔油早1号平均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85%、4.54%。4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丰产及适应性好,可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以下的高寒阴湿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以氮胁迫与正常供氮条件下籽粒产量的比值作为氮效率系数,探讨了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所测定的8个油菜品种氮效率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37~0.69;氮胁迫与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植株氮素累积吸收量、生长后期茎叶氮素转运率及氮素生理效率的比值不同,氮效率高的品种,其比值高,反之亦然;在氮素供应水平低的情况下,氮效率高的品种具有较长的根长、较多的侧根、较高的茎叶硝态氮再利用量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湖北省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基于GIS的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方法,由湖北省81个气象站的气候数据推算全省无测站区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以县为单位对气候要素和油菜单位面积产量作相关分析,发现苗期降水量和蕾苔期平均气温与油菜单位面积产量的相关性较大,以二者为区划指标将湖北省分为三大油菜种植适宜区,得到两幅精度不同的综合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湖北省除西部高山地区外均适宜种植油菜,东北部和东南部为一般适宜区,中部和北部平原为最适宜区。  相似文献   

17.
为了鉴定、筛选出抗旱的芥菜型春油菜材料,为抗旱品种选育以及当地推广耐旱品种奠定基础,以芥菜型春油菜(Brassica juncea L.)晋油12号、78-1、内引2号和自选X0为试材,设置65%~75%(CK)、40%~50%(中度干旱MD)和20%~30%(重度干旱SD)3个水分梯度,给予持续12、19、24、33、38 d 5个时期干旱处理,研究苗期干旱对油菜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造成春油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干质量和叶面积的明显下降,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明显;4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随干旱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丙二醛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升高。4个油菜品种苗期抗旱能力排序为晋油12号78-1内引2号自选X0。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临夏种植的彩色油菜新品种,丰富当地油菜花色,对引进的4个观赏型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观赏型油菜品种TH折合产量较高,为2 656.2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3号减产1.62%,减产不明显;但其花期长达40 d,平均单株花朵数多达298.4朵,且花序紧凑、花色纯度高(88%)、单株盛花量大,经济性状良好。综合考虑认为,观赏型油菜品种TH适合临夏州及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 — 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复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2016年上旬,重庆市的油菜栽培种植面积达到了24.87万hm~2,高油双低优质的新品种推广面积也较之去年进一步得到了增加,机播机耕机收等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也得到了大量增长,相应的油菜种植大户也得到了大量增加,总体来说重庆的油菜栽培种植呈现持续上升的状态。从品种选择、播种技术、土地整理及油菜秧苗移栽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施肥、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技术几个方面简介了重庆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