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倪莹聃 《河北农机》2023,(22):37-39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92.5%为山地和丘陵,耕地破碎化且分散、坡度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本文从农业机械化的内涵、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在山地特色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贵州省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提供参考。文章旨在推动贵州省农业机械化与山地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要闻动态     
丽红  小玉  丙成  井林 《当代农机》2011,(10):52-53
2011年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论坛在贵州安顺召开10月7日,2011年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学术论坛会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刘恒新指出,此次安顺市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  相似文献   

3.
鲍向东 《农业机械》2011,(15):38-40
本文主要研究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该文通过研究小型多功能作业机在丘陵山地的应用试验,提出采用适应多种田间作业需要的通用底盘。通过集成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应用,为加快丘陵山地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因地制宜推动贵州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季节性劳动力严重短缺,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使得丘陵山地种植业人工作业成本超过了机械作业成本,迫切需要发展农机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本文主要研究贵州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推动我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实现现代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贵州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农机化水平较低。基于此,课题组主要阐述了贵州2022年发展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效,分析了贵州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机具作业地形条件差、现有农机具适应性弱、农机与农艺匹配性差、农机服务能力差距大、农机管理机制不畅、安全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发挥农机化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机化的关键环节、抓好农机化整体水平提升三方面提出了贵州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期为贵州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言献策,不断提升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整体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是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贵州省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机装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正在加快,适用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将成为未来农机市场的热点,本文重点分析农机装备在贵州农业生产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围绕丘陵山地的特点,研究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适合丘陵山区烟草移栽的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叶生产机械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向,烟草移栽是烟叶生产机械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根据贵州丘陵山区地质地貌、田块小而分散等特点,结合配套的育苗技术研究,通过田间机械化移栽试验,探索适合丘陵山地烟草机械化移栽技术,提出适合丘陵山区烟草移栽配套作业机具,解决人工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区域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此,研究了新时代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贵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问题,阐述了今后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一、研发的必要性、研发的必要性复杂的山地山原高原等地貌类型形成的多样耕地形态,给贵州省田间作业机械化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丘陵山地田块小,不规则,坡陡弯多,经济水平较低,适用稻麦收割机具短缺等问题,研发适应山地作业的稻麦收割机非常必要。2014年,研究所向省科技厅申请并立项《贵州丘陵山地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研制》项目。该项目重点解决贵州丘陵山区小田块,坡地机械化稻麦全自动收割作业技术难题,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研发筛选结  相似文献   

12.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迟缓。基于此,笔者针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畅通农机通行道路、提高农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加大农机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研发力度等对策,以此为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丘陵山地机械化的现状如何?面临难题有什么应对措施和方法?水稻、玉米、果业机械化在丘陵山地发展面临什么问题?继微耕机后,什么机具将成为下轮热点?10月7日,由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和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论坛"在安顺市举行。论坛上,专家们激情洋溢,旁征博引,为丘陵山地机械化发展献计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农业装备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五”以来,贵州丘陵山地农机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和农机总动力持续提升。但受地理条件限制,贵州农机化发展仍存在农业装备能力较弱、结构发展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农业装备研发能力不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加快贵州耕地宜机化整治,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机械、小型农机向大中型农机发展、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机械的发展,逐步迈向山地特色全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助力贵州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的农业生产环境以及适用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尽相同。基于此,文章以提高贵州山地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对该区域内的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文中分析了贵州区域的农业地势以及其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并论述了推进贵州山地农业机械化模式优化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装备支撑。当前,毕节正处在从传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时期,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本文结合近几年毕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旨在为提升毕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服务于毕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技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是丘陵山地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川省大多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在丘陵山区,丘陵山地地形复杂,许多传统农业运输机械难以进入,农副产品、农药化肥及农用设备难以运输,大多采用人工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本文介绍了丘陵山地农业运输机械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四川省以及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农业运输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期,我国平原地区的大宗粮食作物种植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然而,我国虽幅员辽阔,但地形较为复杂,平原作为农业发展的最优地形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2%。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发展山地丘陵地区的现代化农业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丘陵山区的农业发展及机械化水平愈发重视,在政策扶持的带动下进行科技攻关、技术引进、合理改造,持续为丘陵山区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助力蓄能。目前,丘陵山区地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亟需攻克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该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降低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丘陵山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探讨了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光龙  黄玉芳  周宁  杨睿  钱阳平 《南方农机》2021,(7):I0001-I0001,1,2,7
农业装备是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的重要物质基础,贵州省农业装备产业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农业装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贵州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对贵州38家大中小型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了调研,详细分析了贵州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较全面地掌握了贵州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并立足贵州农业装备产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贵州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贵州省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径,贵州省目前主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可以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