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特征适合多种蝶类生存。对保护区的蝴蝶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地区眼蝶科(Satyridae)昆虫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眼蝶科昆虫2亚科16属26种,其中3属12种为保护区新记录属、种,但原来有记载的4种未采集到。提供了现有14种的雄性外生殖器解剖图和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图,另8种因腹部缺失或标本不完整,仅提供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图或仿其他研究者的图,标本保存在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2012-2015年5月-9月,通过走样线和广泛采集的方式首次对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蝶类标本共计681号,经整理鉴定共有136种(亚种),隶属于8科74属。其中凤蝶科1属3种、绢蝶科1属13种、粉蝶科8属32种、眼蝶科14属19种、蛱蝶科21属32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20属25种、弄蝶科7属9种。其中,粉蝶科和蛱蝶科为优势种群,灰蝶科和眼蝶科为次优势种群,绢蝶科和弄蝶科为常见种群,凤蝶科和蚬蝶科为罕见种群。136种蝶类中,属于古北界的有95种,占69.85%;东洋界的有5种,占3.68%;广布种有36种,占总种数的26.47%,即古北界分布的种类占绝对优势。通过研究该保护区的蝶类资源对于甘肃及我国蝶类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粉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5个林场:(a)官滩沟林场,(b)麻家寺林场,(c)兴隆山林场,(d)马坡林场,(e)上庄林场做为样地,共采集粉蝶标本306号,对粉蝶科(Pieridae)昆虫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粉蝶隶属于3亚科6属12种。其中豆粉蝶属(Colias)4种133只,云粉蝶属(Pontia)1种28只,粉蝶属(Pieris)3种66只,绢粉蝶属(Aporia)1种4只,钩粉蝶属(Gonepteryx)2种74只,小粉蝶属(Leptidea)1种1只。即豆粉蝶属的种类和数量均为最多、粉蝶属次之。小粉蝶属和绢粉蝶属均只有1种,是该保护区的稀有属种。首次计算并分析了保护区5个林场中粉蝶科昆虫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不同林场之间各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生境的变化对粉蝶科昆虫乃至蝴蝶的多样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蝶类新记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5~2009年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的甘肃省蝶类新记录38种,隶属于6科30属,其中粉蝶科2种,眼蝶科11种,蛱蝶科10种,灰蝶科10种,弄蝶科4种,斑蝶科1种。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蝶类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分布于小陇山林区的甘肃省蝶类新记录36种,隶属于5科26属,其中粉蝶科1种,眼蝶科11种,蛱蝶科9种,灰蝶科9种,弄蝶科6种。  相似文献   

6.
马雄  马永生  马怀义  马正学 《草业科学》2011,28(12):2200-2202
2008-2010年连续3年7-9月,对天祝夏玛林区的蝶类进行了研究。采集到蝶类标本2 000余号,经鉴定整理出蝶类71种及亚种,隶属8科50属。其中粉蝶科有9属20种,占总种数的28.2%,为优势类群;蛱蝶科有15属15种,占总种数的21.1%,眼蝶科13属14种,占总种数的19.7%,为次优势类群;绢蝶科1属9种,占总种数的12.7%;灰蝶科8属8种,占总种数的11.3%,为常见类群;弄蝶科2属2种,占总种数的2.8%,凤蝶科1属2种,占总种数的2.8%,蚬蝶科1属1种,占总种数的1.4%,为罕见类群。单种属有43个,占总属的86%,包含的种占总种数的61%;多种属有7个,占总属的14%,包含的种有28种,占总种数的39%;属种比值系数为0.86。结果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单种属为主。  相似文献   

7.
蝴蝶属眼蝶科,昆虫纲。蝴蝶的种类繁多,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就有400多种,其中木生蝶、阔尾凤蝶、清金小灰蝶、皇蛾阴阳蝶、金凤蝶、五翅姬淡青斑蝶等,都是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品种。 蝴蝶的幼虫为茴香虫。味甘、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功效。据医药研究发现,眼蝶科蝴蝶的幼虫中还含有异黄嘌呤成分,可用于肺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珍贵蝴蝶十分走俏,我国为蝴蝶资源丰富之国,不仅数量多、品种多、分布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珍稀品种。蝴蝶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前景远大,是农村养殖中的一种稀有项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掌握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蛾类资源,于2013年6-9月份对保护区蛾类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云雾山蛾类昆虫16科102属153种,其中以夜蛾科(Noctuidae)38属75种为最优类群,卷蛾科(Tortricidae)12属18种次之;菜蛾科(Plutellidae)、草蛾科(Ethmiidae)、麦蛾科(Gelechiidae)、枯叶蛾科(Lasiocmpidae)均1属1种为云雾山保护区的稀有种类。种-多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通过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蛾类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夜蛾科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8814, 0.5529, 4.3175;优势度指数以波纹蛾科(Thyatiridae)最高为0.9451。  相似文献   

9.
刘晶  郑发科 《野生动物》2006,27(5):38-40
笔者于2005年8~9月对四川省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首次报道竹巴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蝶类计20种,隶属于6科10亚科19属。蛱蝶科和粉蝶科主要分布在2800-3100m之间的干热河谷灌丛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眼蝶科分布于3000~3100m的落叶阔叶林带和稀树灌丛林带,凤蝶科和娟蝶科的种类则主要分布在海拔3100m以上的稀树灌丛林带和亚高山针叶林带。其中豆粉蝶属及大紫琉璃灰蝶分布最为广泛,在各生境及海拔高度均能采到。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