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正中稻产区灰泥田最佳施肥配方并加以修正,以期更好地指导中稻施肥,进行了中稻配方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N_(13)P_5K_6)产量最高,为498.23 kg/667 m~2,产值为1494.69元/667 m~2;其次是处理2(N_(11)P_4K_8),产量为484.03 kg/667 m~2,产值为1 452.09元/667 m~2;处理1(N_0P_0K_0)最低,实际产量为396.70 kg/667 m~2,产值为1 190.10元/667 m~2。推荐每667 m~2配方施肥量为纯N 11 kg/667 m~2、P_2O_54 kg/667 m~2、K_2O 8 kg/667 m~2。N、P_2O_5、K_2O的比例为1.00∶0.36∶0.73。  相似文献   

2.
利用田间试验探讨氮钾配施对高寒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的影响,为贵州高寒马铃薯高产的科学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201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田间试验,控制磷肥的施用量一致,设置不同的氮钾运筹,研究不同氮钾运筹下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不同养分处理马铃薯产量不同,T8处理(N3P2K_2,N∶P2O5∶K_2O=270∶150∶240 kg/hm~2)马铃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30 145 kg/hm~2、33 159.5元/hm~2和29 823.5元/hm~2,高于其他处理1 294~12 967 kg/hm~2、1 423.3~14 263.2元/hm~2和2 068.3~10 927.2元/hm~2;不同处理马铃薯薯块生物量随生育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T8处理为最大,总生物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相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值,T8处理总生物量为6 619 kg/hm~2,高于其他处理;相同处理不同部位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不同,相同部位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相似,相同部位的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地上部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薯块氮素和钾素累积量随生育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总量与地上部养分累积量相似,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不同处理的氮钾养分利用效率不同,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4处理(N_1P_2K_2,N∶P_2O_5∶K_2O=90∶150∶240kg/hm~2)和T8处理(N_3P_2K_2,N∶P_2O_5∶K_2O=270∶150∶240 kg/hm~2)最大,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5处理(N_2P_2K_1,N∶P_2O_5∶K_2O=180∶150∶120 kg/hm~2)和T7处理(N_2P_2K_3,N∶P_2O_5∶K_2O=180∶150∶360 kg/hm~2)最大。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T8处理(N_3P_2K_2,N∶P_2O_5∶K_2O=270∶150∶240 kg/hm~2)可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氮钾运筹,在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钾合理运筹,促进高寒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盈江县开展冬马铃薯田间肥效试验,探讨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推荐化肥施用量减少10%~20%,同时增施微生物肥或选用缓释氮肥等不同肥料配比对冬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化肥配方与推荐化肥配方+微生物肥处理的产量达到显著差异,其他处理的产量有差异,但达不到显著水平;产量最高的是推荐化肥配方+微生物肥处理,达2 992.50 kg/667 m~2,最低的是推荐化肥配方,为2 499.92 kg/667 m~2;比较收益最高的是推荐化肥配方+微生物肥处理,达6 411.90元/667 m~2;综合来看,化肥投入量减少10%~20%,同时增施微生物肥料具有提高商品薯率、增加马铃薯产量、促进增产增效的作用,可以作为本地马铃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加强推广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4.
2018年在枝江市百里洲镇(海拔50 m)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大区对比试验,获得成功。10个新品种(系)667 m~2产量为968.8~2 609.4 kg,平均1 787.6 kg,CK667 m~2产量为2 080 kg。华渝5号产量第1名、比CK增产25.45%,华薯4号第2名、比CK增产18.67%,华恩1号第3名、比CK增产1.02%;其他品种(系)667 m~2产量低于2 000 kg,比CK减产4%以上。参试品种(系)平均商品薯率76.5%。试验中青头薯较重,建议通过栽培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开展控失尿素的最佳施用量研究,探索控失尿素在马铃薯种植上的肥效,为控失尿素的合理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经济效益随着控失尿素施入量的减少而显著降低。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控失尿素常量(22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马铃薯折合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净产值均最高,分别为32 241.0 kg/hm2、25.3%、30 148.5元/hm2,与对照施常量普通尿素(CK1)相比,分别提高了16.6%、7.6百分点、20.9%,且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分枝数、块茎数、大中薯重、大中薯率。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质量比为7∶3处理的马铃薯折合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净产值分别为30 205.5 kg/hm2、21.8%、27 792.0元/hm2,与对照施常量普通尿素(CK1)相比分别提高9.2%、4.1百分点、11.5%。控失尿素减量15%时,马铃薯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净产值比对照施常量普通尿素(CK1)分别提高2.7%、3.4百分点、3.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用量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设计马铃薯钾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比较各处理马铃薯产量,以获得马铃薯钾肥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每667 m~2马铃薯施用钾肥15 kg所获产量较高,其次为是10 kg和20 kg。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确定菜用大豆最佳钾肥施用水平,为广西菜用大豆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在氮、磷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按不同钾肥施用水平设4个处理,K2O施用水平分别为对照(K0):0 kg/667 m2、K1:2 kg/667 m2、K2:4 kg/667 m2、K3:6 kg/667 m2,结果表明在氮磷肥施用量相同基础上,处理K2施用K2O 4 kg/667 m2产量最高,比对照K0增产23.81%,比处理K1施用K2O 2 kg/667 m2增产8.57%,比处理K3施用K2O 6 kg/667 m2增产3.17%,由此说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菜用大豆鲜荚产量,但不是施钾肥水平越高鲜荚产量高,而是钾肥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菜用大豆产量不再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单株粒数、单株鲜粒重增加,是菜用大豆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增加产量,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考虑,施钾肥量建议控制K2O用量为4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2018年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海拔高度300 m)开展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对比试验获得成功。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667 m~2产量1920.7~2976.8 kg,每667 m~2平均产量2 377 kg。CK产量第二名,每667 m~2产量为2 556.8 kg;华渝5号产量第一名,比CK增产16.42%,达极显著水平,08CA9728-04产量第三名,每667 m~2产量为2 529.7 kg,其他品种(系)667 m~2产量低于2 400 kg,比CK减产8%以上,达显著水平以上。参试品种(系)平均商品薯率77.8%。建议华渝5号、08CA9728-04继续开展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达薯1号为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是达州市马铃薯主推品种之一。对达薯1号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达薯1号产量影响显著,以A2B3处理(即种植密度为6 064株·667m~(-2)、复合肥施用量为90 kg·667m~(-2))最优,其产量、出苗率、商品性都居高。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土壤性状和番茄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2017,(3)
本试验以南方地区设施黄棕壤为供试土壤,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番茄的产量品质等指标,研究生物质炭施用量对菜田土壤性状及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在蔬菜栽培中合理使用生物质炭提供依据。试验设3个生物质炭施用量处理,分别为200(T1)、400(T2)、600 kg/667m~2(T3),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能提高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番茄生长前期,以T1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但3个处理的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到生长后期,T1处理的蔗糖酶活性依然保持最高,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也逐渐提高且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生物质炭可提高番茄单株坐果率,降低单株僵果率,以T1处理的单株坐果率最高,T3处理的单株僵果率最低。3个生物质炭施用量均可提高番茄产量,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5157.99、4539.05和4610.31 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20.44%、5.99%和7.65%,以T1处理产量最高。在本试验中,以生物质炭施用量为200 kg/667m~2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灌漠土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功能性肥料对制种玉米田物理性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CO(NH2)2>(NH4)2HPO4>抗重茬剂和聚乙烯醇。因素间最佳组合是:A3B2C1D1(即抗重茬剂30 kg/hm2,CO(NH2)2 600 kg/hm2,(NH4)2HPO4 350 kg/hm2,聚乙烯醇30 kg/hm2)。功能性肥料施用量与制种玉米田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微生物数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制种玉米田体积质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功能性肥料施用量梯度的增加,玉米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功能性肥料施用量在1 350 kg/hm2的基础上,再增加337.50 kg/hm2,收益出现负值。经回归统计分析,功能性肥料施用量与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 = 3 782.61 + 1.650 5x - 0.000 378 7 x2,功能性肥料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x0)为1 350.01 kg/hm2,玉米理论产量(y)为6 700.99 kg/hm2,计算结果与最佳施用量试验处理5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陕北榆林风沙土马铃薯灌水施肥不合理及水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的灌水频率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科学地对马铃薯进行水肥调控,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年5—10月在陕西省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进行,试验设置了3个灌水频率D1 (4 d)、D2 (8 d)、D3 (10 d)和3个施肥量(N、P_2O_5、K_2O)水平,即F1 (100、40、150kg/hm^2)、F2 (150、60、225 kg/hm^2)、F3 (200、80、300 kg/hm^2)组合,共9个处理。在生育期对马铃薯生长指标进行观测,收获时统计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1)同一灌水频率下,F3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显著高于F1和F2处理,肥料偏生产力在F1处理下最高,而水分利用效率受施肥量的影响不显著,养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小。F3处理的产量达41518 kg/hm^2,比F1和F2处理分别提高11.75%和8.52%,F1处理下肥料偏生产力为128.12 kg/kg,比F2和F3处理的高出45.67%和78.99%。2)在同一施肥量下,马铃薯的生长指标、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均在D2处理达到最大值,D2处理下的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42932kg/hm^2和105.88 kg/kg,而D1处理下水肥利用效率最高,但D1和D2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从水肥交互作用来看,D2F3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44870 kg/hm^2,107.39 kg/(mm·hm^2),D2F1的肥料偏生产力最高,为142.02 kg/kg。【结论】合理的灌水频率与施肥量不仅能维持马铃薯较好的生长特性,而且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综合产量与节水节肥因素,D2F3处理(8 d,N 200 kg/hm^2、P_2O_5 80 kg/hm^2、K_2O 300kg/hm^2)可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灌水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黄瓜产量,研究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黄瓜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对瓜重、瓜长都能产生显著影响,较喷清水每667 m~2增产328.8 kg;每667 m~2增加纯收入507.96元,投入产出比为1.00∶10.96,增产效果极显著,经济效益极明显。  相似文献   

14.
探索苦荞新品种黔苦5号在贵州省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得到:黔苦5号在每667 m~2施纯N 2.0 kg、P_2O_5 9.1 kg、K_2O 5.9 kg时,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95.99 kg/667 m~2;每施用纯N 1.8kg、P2O5 7.2 kg、K_2O 4.6 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为193.6 kg/667 m~2,每667 m~2纯收益694.6元;P、N、K三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PNK。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CK(膨润土3.6 kg/m~2)、YJ(膨润土3.6 kg/m~2+有机肥0.4 kg/m~2)、JG(膨润土3.6kg/m~2+玉米秸秆1.0 kg/m~2)、CT(膨润土3.6 kg/m~2+草炭1.0 kg/m~2)4个处理,研究膨润土与肥料配施对科尔沁沙地花生连作根际土壤生化特性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膨润土与肥料配施显著增加了科尔沁沙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JG处理下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脂肪酶和微生物量碳、氮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膨润土与肥料配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花生产量。与CK相比,JG处理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58%、348%、64%,花生产量提高了10.91%;而CT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数量;(3)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具有相关关系。综上,在施膨润土3.6 kg/m~2条件下,配施1.0 kg/m~2玉米秸秆更利于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物种丰度,丰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对科尔沁沙地土壤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渝马铃薯7号"设计了不同的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及不同施肥用量(有机肥、复合肥)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极差值的大小,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每667 m~2施用复合肥有机肥密度。底肥以有机肥2 00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密度以4 400株/667 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黄瓜上的增产效果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在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河口村进行了黄瓜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效果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有利于改善黄瓜的农艺性状,增加产量。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加黄瓜的果实长度和单果质量,平均667 m~2产量2 901.2 kg,比喷施清水的对照增产161.9 kg,净增收入130.48元,投入产出比1∶2.0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肥料用量,同时筛选适合于西北旱作区马铃薯生产绿色增效肥料,本试验以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常规复合肥1200kg·hm^-2(T1)、T1+420kg·hm^-2黄腐酸菌肥(T2)、70%T1+420kg·hm^-2黄腐酸菌肥(T3)、70%T1+300kg·hm^-2黄腐酸菌肥(T4)和不施肥5种施肥处理,探讨了黄腐酸菌肥对马铃薯根系形态、干物质、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肥料与黄腐酸菌肥的合理配施能够增强马铃薯的植株长势,改善土壤酶活性,减轻连作带来的病菌侵害程度。T3处理下马铃薯根系各指标表现最好,维持根系活力,且与对照CK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T3、T2与T1、T4及CK处理在70d后马铃薯植株增长幅度较大,其中,在110d,T3处理下地下部干物质比T1处理增长了77.2%~96.7%,比CK处理增长220%~273%。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为T3>T2>T4>T1>CK。在T3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均保持较高的稳定性。T1与T4处理下的各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处理CK,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各指标表现情况,本研究推荐复合肥与黄腐酸微生物菌剂配施作为底肥的最佳用量为撒可富复合肥840kg·hm^-2+黄腐酸菌肥(有机质≥45%)420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粳型糯稻新品种‘安糯2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该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插秧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产量与各因素间的数学模型:Y=513.31-12.83X1-20.03X2+4.12X3+8.85X4+3.69X12-13.68X22-6.25X32-0.55X42-0.24X1X2+3.55X1X3+1.33X1X4+1.61X2X3-4.11X2X4-0.70X3X4。进一步分析得到影响该品种产量的4个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施氮量栽插密度施钾量施磷量。通过频数分析得出‘安糯2号’获得500.32 kg/667 m~2产量以上的优化方案为:栽插密度(1.145~1.230)×10~4穴/667 m2,667 m~2施纯N4.144~4.893 kg、P_2O_5 8.249~9.752 kg、K_2O 11.575~13.15 kg。  相似文献   

20.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单子叶植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较多。在生产上,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种植水稻,可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2016年早造在廉江市石城镇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稻谷产量以最佳施肥处理(N_2P_2K_2)最高,为570.9 kg;每667 m~2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 9.0 kg,P_2O_5 3.5 kg,K_2O 9.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