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类生物菌肥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年生“贵长”猕猴桃为供试品种,以不施肥为对照,菌肥Ⅰ(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菌肥Ⅱ(含枯草芽孢杆菌)和菌肥Ⅲ(含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3种生物菌肥,设3个施肥量:3、6和9 kg/株,研究了不同生物菌肥及施肥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生物菌肥及施肥量的效果差异,并提出最优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糖酸比显著改善。3种菌肥对果实品质影响效果综合表现为菌肥Ⅰ>菌肥Ⅲ>菌肥Ⅱ,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主要表现在影响果实糖、酸含量,以菌肥Ⅰ对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影响最大,相比CK分别显著提高了63.41%、-27.11%、139.38%,相比菌肥Ⅱ和菌肥Ⅲ平均显著增加了21.00%、-15.53%、51.23%。就施肥量而言,任何一种菌肥当施用量大于6 kg/株时均会对果实品质有显著促进作用,各果品指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肥9与6 kg/株时果品指标无显著差异。因此,以施用菌肥Ⅰ6 kg/株(处理M2)品质最佳,施菌肥Ⅲ6 kg/株(处理K2)次之。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特性,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建立蓝莓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蓝莓品质合理评价和优良蓝莓品种筛选提供理论参考。以26个高丛蓝莓品种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1项品质指标(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糖酸比、维生素C质量分数、花色苷质量分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6个蓝莓品种的11项果实品质性状中糖酸比、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单果质量和花色苷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3.67%、32.25%、30.84%和28.48%。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花色苷质量分数和果实硬度可作为评价蓝莓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依据各品种的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得分排名前10位的蓝莓品种依次为‘大果蓝金’‘莱格西’‘公爵’‘日出’‘维口’‘蓝片‘早蓝’‘蓝丰’‘爱国者’‘红利’,研究结果为大连地区蓝莓品种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源GA3处理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元 《南方农业》2007,1(3):11-12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着色期外源GA3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观品质方面,各处理提高了果皮亮度和果形指数,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单果重和果皮厚度,对果皮黄色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内在品质方面,各处理提高了果实可食率、出汁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10和50mg/LGA3处理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0和500mg/L处理极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着色期较低浓度的GA3处理(如10和50mg/L)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喷施钙肥对‘夏黑’葡萄果实糖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大田条件下,喷施钙肥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等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生产上合理补充钙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果实转色期对‘夏黑’葡萄果穗喷施硝酸钙、氨基酸钙两种钙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硝酸钙溶液浓度设置为0.3%、0.5%,氨基酸钙溶液浓度设置为0.1%、0.08%,研究外源喷施钙肥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及其它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0.1%氨基酸钙溶液可促进果实成熟期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抑制酒石酸和草酸的降解,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分别增加35.71%、38.66%,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下降30.17%。外源喷施0.5%硝酸钙溶液可促进果实成熟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促进酒石酸、柠檬酸的降解,增加草酸的积累,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47.74%、7.99%和43.34%,可滴定酸含量相比对照下降28.89%。综合糖酸含量和其他果实品质来看,‘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喷施0.5%硝酸钙溶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柑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柑橘产量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最高,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柑橘果实的V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百分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苹果品种用于加工鲜榨汁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科学评价苹果品种的鲜榨汁加工适宜性,以122个单果质量在100 g以上的品种为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概率分级、层次分析、K-均值聚类、判别分析等方法建立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结果表明:果实与鲜榨汁间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5项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7、0.9393、0.8413、0.9036和0.909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出汁率、单宁含量等4项指标被确定为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评价指标。4项指标均划分为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根据指标权重和指标分级标准,建立了4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建立的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判别函数有极高的判别准确性,正确判别率达到94.74%(建模样本)和96.55%(检验样本)。筛选出的58个优良品种中,红富士、乔纳金、津轻等43个品种适于加工鲜榨汁,澳洲青苹、红玉、金冠等15个品种极适于加工鲜榨汁。  相似文献   

7.
以两年生罗江调元枣为试验材料,在盛花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进行不同的追肥处理,研究不同追肥处理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5明显提高了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22.83%,可溶性糖13.75%,可滴定酸0.21%,糖酸比65.48),植株生长健壮,果实着色好且品质优,可作为罗江调元枣幼树的参考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8.
探求不同施肥量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最佳施肥量,分析施肥量对猕猴桃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猕猴桃萌芽期一次性施入复合肥料0 kg/株(对照)、0.25、0.5、0.75、1 kg/株,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产量、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有效提高猕猴桃平均横、纵径,施肥量为0.75、1 kg/株的平均横、纵径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均可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5.10%、12.55%、27.21%、13.08%,其中,施肥量为0.75 kg/株的处理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施肥能提高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施肥量为1 kg/株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肥量为0.5 kg/株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145.29 mg/100 g;施肥量为0.75 kg/株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18%和6.04%,均高于其他处理。(3)整个生育期间,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总体均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及果实的氮磷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整个生育期内各器官氮含量顺序为叶>果,其中叶氮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氮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各器官磷含量顺序为叶>果,叶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不同施肥量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效果以施肥量为0.75 kg/株最佳;整个生育期间,果实干物质含量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器官氮磷含量为叶>果,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比试验,探索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沙糖橘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沙糖橘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处理均明显提高沙糖橘产量,较CK平均增长11.78%;提高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但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变化没有规律;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土壤pH值,较CK明显提高。不同有机肥配施处理都达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综合比较,配施花生麸对提高沙糖橘产量和果实综合品质,改良土壤板结,提高肥力等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收成熟度对晚熟W.默科特柑橘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W.默科特(Citrus reticulataBlanco)是中国重要的晚熟柑橘品种,为探究成熟度对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以7个不同采收期(分别为11月25日,12月10日,12月24日,翌年1月7日,1月21日,2月7日以及2月19日采样)的W.默科特果实为试验材料,对采收点及冷库贮藏期间(0~150 d)的色泽、糖酸组分、抗坏血酸含量、含水率、硬度、失重率及腐烂率等进行测定。在采收点,2月7日采收的柑橘果实完全转黄,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均最高。冷库贮藏期间,11月25日采收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转色较慢;12月下旬和1月上旬采收的果实在贮藏期间未发生腐败变质,失重率均在5%左右,其中12月下旬采收的果实硬度降幅最低且抗坏血酸含量比其他采收期高。研究表明,鲜销及冷藏的W.默科特果实的较佳采收期分别为翌年2月上旬及12月中下旬。研究结果为柑橘果实适时采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 (海藻提取物含量60%、海藻酸6.5%、腐植酸5%、pH 6.7、密度为1.15 g/mL) 对桃果实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筛选其最适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的施用量,为开发海藻水溶肥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以‘中桃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两年定位田间试验。从桃萌芽期至成熟期,共进行4次追肥。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 (简称复合制剂) 施用量处理按照每次追施氮磷钾养分与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总量 (w/w) 的0% (CK)、5% (T1)、10% (T2)、20% (T3) 和40% (T4) 设置,复合制剂与氮磷钾水溶肥一起施用。于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果重、产量、果实品质、色泽和养分含量。  【结果】  随复合制剂用量的增加,桃产量和品质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9和2020年T2处理桃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最高,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31.77%和40.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10.67%和7.20%,且T2处理桃产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2处理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2019和2020年较CK分别降低了11.11%和50.00%。2019年,除T1处理的可溶性糖外,T2~T4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低于CK,且T3、T4处理与CK间差异显著;2020年,除T4处理外,T1~T3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高于CK,其中T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较CK分别显著增加20.55%和166.29%。连续两年施用复合制剂处理的果实钾含量和果皮色泽饱和度均高于CK,其中,2019年T2处理和2020年T3处理的桃果实钾含量最高,较CK分别显著增加16.70%和11.94%。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连续两年均以T2处理得分最高。  【结论】  在施用氮磷钾水溶肥基础上配施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能够提高桃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促进钾养分吸收,以配施相当于氮磷钾水溶肥量10%的复合制剂对产量、品质和钾养分吸收的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构建及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构建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该文以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为试验因素,按照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番茄盆栽试验,监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 6项单一品质指标,根据主观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熵权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番茄单一营养品质评价指标权重,次序为:番茄红素糖酸比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通过近似理想解法,构建番茄果实综合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番茄综合营养品质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对水肥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各水肥因子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主效应表现为:施磷量施氮量灌水量施钾量。当其他因素为中间水平时,番茄营养品质随灌水量或施氮量的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随磷肥用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型变化。交互作用表现为,灌水量与施氮量、磷与钾肥用量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表明灌水量、氮肥用量过高不利于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提高,合理增施磷肥和钾肥可有效提高番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磷、钾营养对柑桔果实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采用田间试验以柑为材料研究了连续4年施用磷、钾肥后对柑桔果实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肥,尤其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柑桔果实的单果重和产量,以及采收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柑桔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和烂果率,减缓糖分、酸度和Vc含量的下降。磷钾营养对于提高柑桔果实的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施钙对芒果果实钾、钙、镁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田间试验研究了花前土施不同用量硝酸钙对芒果果实钾、钙、镁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钙相比,土施钙肥可明显提高果实糖酸比,其原因主要是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可显著提高果实Vc含量,降低贮藏期果实发病率,在土施钙150 g/株时产量最高,增产率为14.25%。(2)在一定钙用量范围内,土施钙肥可显著提高果肉钙含量,使果皮、果肉与果核的钾、镁含量下降。(3)果皮、果肉及果核钙含量与钙肥用量呈正相关,钾、镁含量与钙肥用量呈负相关。(4)果实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及糖酸比与钙肥用量呈正相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失重率、发病率与钙肥用量呈负相关。土壤增施钙肥有利于提高芒果果实品质,提高果实耐贮性。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匮乏与土壤肥力不足一直是阻碍新疆红枣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探究不同氮磷用量对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给红枣树合理施肥提供指导。在南疆阿里尔市枣园,以主干结果型灰枣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施磷量下灰枣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等品质指标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吊干枣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高于鲜枣,但鲜枣的Vc含量和糖酸比却均明显高于吊干枣。随施氮量增加,吊干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以施N 690.0 kg/hm2时吊干枣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糖酸比较低;施N 495.0 kg/hm2时吊干枣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糖酸比较低;施N 592.5 kg/hm2时鲜枣Vc含量较高,糖酸比较高,吊干枣产量最高,为8 061 kg/hm2。各施磷处理鲜枣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低于吊干枣,但鲜枣的Vc含量明显高于吊干枣,糖酸比波动较大,变化无明显规律。随施磷量增加,鲜枣和吊干枣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糖酸比鲜枣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趋势,吊干枣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施P2O5 517.5 kg/hm2时吊干枣可溶性糖含量和鲜枣Vc含量较高,吊干枣产量最高,为6 983 kg/hm2。施P2O5 435.0 kg/hm2时吊干枣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综合可见,施N 495.0 kg/hm2、P2O5 517.5 kg/hm2 为南疆枣园最优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优良杏品种库车小白杏和树上干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选择最佳采收成熟度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小白杏和树上干杏的3个成熟度果实品质研究,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总糖、果胶、还原糖、总酚、纤维、维生素C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方差分析,得出2个杏品种3个成熟度总糖、维生素C、总酚、硬度、SSC、纤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模拟酸雨对龙眼落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研究模拟酸雨对 8年生龙眼落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pH≤ 3 5的酸雨处理显著增加落果率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糖酸比显著下降。pH为 2 5的酸雨处理果实出现伤斑 ,单果重和可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钾镁锌硼钼肥对椪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成龄椪柑桔园连续3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镁、锌、硼和钼肥对椪柑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红泥土和河沙土上氮磷钾平衡施较不施钾显著增加椪柑产量,分别增产14.3%和13.5%。在施用氮磷钾基础上施镁、锌、硼和钼肥,可使红泥土上椪柑果实产量依次平均增产8.6%、7.9%、7.4%和2.7%,可使河沙土上的椪柑果实产量依次平均增产4.3%、4.2%、3.1%和2.2%。施钾能增加果实的维生素C、全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能降低全酸含量和糖/酸比。在施用氮磷钾基础上施镁、锌和硼能增加椪柑果实的维生素C、全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钼肥导致果实中全酸含量的提高和糖/酸比的降低。在红泥土和河沙土上施钾使椪柑果皮增厚,施镁使果皮变薄,施锌硼对果皮影响甚微,施钼能明显地使果皮增厚。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用于‘京沧1号’枣的叶面肥种类,提高其采前品质及货架商品性,探究不同叶面肥处理对‘京沧1号’枣生长发育及果实采后货架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叶面肥处理组‘京沧1号’枣叶片、果实生长情况及枣果货架期内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喷施叶面肥处理的‘京沧1号’枣叶片横径和纵径分别提高7%~10%和5%~6%,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提高3%~5%和10%~12%;各叶面肥处理组‘京沧1号’枣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且以果满田复合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佳,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2.8%和1.4%,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采前叶面肥处理有效延缓了‘京沧1号’枣货架期内果实品质的下降,但不同叶面肥处理组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满田复合叶面肥整体效果最优,至货架期末,该处理组‘京沧1号’枣果实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率分别为57.39%、7.14%、9.79%,显著低于对照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总酚、类黄酮含量分别为34.11%、0.39%、1.08 mg/g、1.75 mg/g、2.07 mg/g、4.08mg/g,...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大田条件下,施镁对缺镁葡萄叶片糖、淀粉和蛋白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主区设4个土施硫酸镁梯度,为0、112.5、150、187.5 kg/hm~2,副区设3个叶面喷施硫酸镁浓度,分别是0%、0.2%、0.4%。结果发现:土施和叶面喷施镁肥能够显著提高叶片镁含量,提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促进淀粉转运,减少其在叶片中的积累,最终增加果皮花色素含量,使果皮显著变红,并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土施150 kg/hm~2同时叶面喷施0.4%硫酸镁肥时,叶片镁含量处于适量标准,硝酸还原酶活性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高,果皮红,果实糖高酸低,施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