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5,(6):26-26
种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品鹅的生产,因此发展养鹅生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把好选择种鹅这一环节,加强对种鹅的饲养管理。一、雏选雏选是对刚出壳的雏鹅根据其外貌特征进行选留,选留体质健壮,绒毛光泽好,腹部柔软无硬脐,卵黄吸收良好的健雏。二、青年鹅的选择在鹅70~80日龄时,将生长速度较快,整齐度均匀,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种标准,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留作后备种鹅,淘汰不合格的个体。三、后备种鹅的选留经挑选留作种用的公母鹅叫后备种鹅,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公母青年鹅留作种鹅用;凡是杂毛、扁头、歪尾、垂翅…  相似文献   

2.
<正>(续第10期第17页)中鹅俗称子鹅,又称育成鹅、生长鹅或青年鹅,是指从4周龄起到选种用或育肥用时为止的鹅。一般30~70日龄的鹅为中鹅。将适合留作种用的中鹅选出作为后备种鹅,其他的作为育肥鹅进行短期育肥。  相似文献   

3.
胡嘉俊 《饲料博览》2003,(12):49-49
此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超过3周龄雏鹅仅少数发生,1月龄以上雏鹅基本不发生。1.雏鹅免疫:活苗免疫,未经免疫种鹅或免疫后期种鹅的雏鹅,在出壳48h内用1∶50~1∶100稀释的鹅胚化雏鹅弱毒苗进行免疫,每雏鹅皮下注射0.1mL,免疫后7d内严格隔离饲养,防止强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2.种鹅免疫:①活苗免疫。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d左右用1∶100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1mL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d后至4个月内,鹅群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病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4个月后雏鹅的保护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1、小鹅瘟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的雏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3周龄以上的雏鹅少数发生。1月龄以上雏鹅一般不发生。(1)种鹅免疫活苗免疫: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用1∶100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天后至4个月内,  相似文献   

5.
饲养技术篇     
目前将种鹅按生长发育的特点分为雏鹅、后备鹅、产蛋鹅三个阶段。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种用雏鹅与肉用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对雏鹅的选择更加严格。雏鹅一般要从2~3年的成母鹅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鹅中挑选,除体型外貌要符合品种特征外,体重与增重,(尤其是早期的  相似文献   

6.
一、严格选种 对留作种用的鹅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为确保品种纯正,种鹅健康,高产高效,应做到五选:一选品种.选择优良品种,如狮头鹅、四川白鹅等.二选种蛋.要从高产鹅群中挑选蛋重、蛋色、蛋形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蛋孵化.三选雏鹅.挑选健壮、毛色和活重符合品种特征的雏鹅留种.四选后备鹅.挑选体格健壮、体型发育良好、毛色符合品种特征的后备鹅留种,一般在70日龄进行.五选成年鹅.挑选体格健壮、体型达标、毛色纯正、生殖器官发育正常的成鹅作种鹅,一般在开产前进行.  相似文献   

7.
韩俊彦  张秀莲 《新农业》2006,(10):38-39
三、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后备种鹅是指从70~80日龄起到母鹅开始产蛋或公鹅开始配种之前的鹅。刚从中鹅选留转群的后备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与换羽期,既需丰富的营养,又要防止过肥和性成熟过早,因此,其饲养管理要点有独特之处,其核心是围绕后备种鹅的限制饲养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鸡的选择1、母鸡的选择:全黑,片羽,头小,体型清秀,鸡冠和肉髯大而油亮,肛门椭圆形,松驰而湿润,耻骨薄而软,腹部大而柔软,耻骨间间距在2~3指宽以上,耻骨至胸骨末端间距3~4指宽以上,产蛋能力强,抱性弱,产蛋休止时间短,产蛋时间长,换羽晚、时间短的母鸡留作种用。2、公鸡的选择:单冠直立,冠和肉髯大而油亮,全黑,片羽,眼大有神,羽毛紧凑,胸宽、深,肛门大而湿润,脚高矮适中,体格健壮。公母按1∶25的比例分组编号记录,分组进行人工授精,分组捡蛋上托,分组孵化出雏,出雏后分组做好记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出壳至8周龄测体重,求平均值,  相似文献   

9.
饲养技术篇     
肉用鹅生产周期分为雏鹅(出壳到3周龄)、中鹅3~10周龄)、肥育鹅(一般10周龄以上)三个阶段,雏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鹅生长发育的快慢和成活率的高低。肉用雏鹅的生理特点雏鹅出壳后,全身仅覆稀薄的绒毛,保温性能差,雏鹅达3周龄时,才能比较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因此雏鹅阶段需要人工供给合适温度,以保证雏鹅的正常生长发育。雏鹅消化系统娇嫩,消化能力弱,但雏鹅生长速度快(小型鹅初生时的体重70g左右,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3周龄的体重为初生重的10~14倍)。为此在饲养上要喂给雏鹅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性饲料(粗纤维的含量不能超过6%)。青饲料…  相似文献   

10.
<正>鹅是季节性繁殖动物,一般每年9月至翌年4月为种鹅产蛋和受精期。此时要做好后备种鹅的选育、产蛋期与休产期的饲养管理,这是提高种鹅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的关键措施,关系到全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以下介绍种鹅饲养的相关管理措施,供养殖户参考。一、后备种鹅的选育种鹅要求健壮、高产、品优,因此必须经过3次选育,才能选出生长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鹅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11.
<正>1选种鹅有两个选种方法,一是根据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选种,二根据记录资料进行选种。1.1雏鹅从2~3年生的成年母鹅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鹅中挑选。1.2中鹅宜在70~80日龄时进行,全身羽毛生长已丰满,体质健壮,留种作后备种鹅。1.3后备种鹅在130日龄至开产前进行选留。2配种配种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2.1自然交配2.1.1混群配种将选择好的公、母鹅,按一定  相似文献   

12.
提高肉用种鹅受精率是提高出雏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肉用种鹅产蛋少,一般年产蛋在30~80枚。为能当年出栏,又受出雏时间和饲养期限制,所以可利用的种蛋每只鹅只有30枚左右。只有提高种蛋受精率,才能提高出雏率。笔者在实践中采取如下措施,可提高种鹅受精率。  相似文献   

13.
雏鹅是指从孵化出壳至4周龄以内的鹅。由于其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抗寒能力差,免疫系统还不健全,容易得病。因此,加强雏鹅期间的管理工作,是提高雏鹅成活率和增重的重要环节,雏鹅期主要的管理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盖好鹅棚雏鹅体小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必须要有专用鹅棚。一般土墙、泥地的民房可代用,但要求高燥、冬暖夏凉、避雨,鹅棚附近应有水塘和草地,同时要防止鼠害。2.分群饲养1~15日龄的雏鹅应放在篮筐内或芦席折圈内饲养,以防止打堆引起伤亡或受热出汗而成僵鹅。每只篮筐可放1~5日龄雏鹅25只。20日龄后,用大的芦席…  相似文献   

14.
今年早春及去年晚冬饲养的后备种鹅,秋季己陆续开产或即将开产。往年的种鹅经过一个夏季的休产期,也即将开产,这时期要做好产蛋前及开产的饲养管理工作,使种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繁殖性能,打下良好的生产基础,确保产出又多又好的雏鹅。  相似文献   

15.
提高肉用种鹅受精率是提高出雏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肉用种鹅产蛋少,一般年产蛋在30~80枚.为能当年出栏,又受出雏时间和饲养期限制.所以可利用的种蛋每只鹅只有30枚左右.只有提高种蛋受精率,才能提高出雏率.笔者在实践中采取如下措施,可提高种鹅受精率.  相似文献   

16.
种鹅“蛋子瘟”又称传染性卵黄腹膜炎,有的地区也叫作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其特点是:专门侵害产蛋期的母、公鹅,往往在产蛋初期或中期开始发病,直至产蛋结束,病鹅治愈后也失去种用价值。该病的发生与流行,给种鹅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从危害种鹅的产蛋率、出雏率这个角度来说,该病是影响鹅业发展的第一大杀手。2008年底,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一定科学程序检验检疫,筛查和选留做种用的公母鹅统称为后备种鹅。后备种鹅的选择和分段饲养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进入鹅群的品质和生产优质的种蛋。现就后备种鹅的选择和分段饲养进行分析。1、后备种鹅的选择方式养殖场进行后备种鹅的选择需要分为三个步骤。1.1要从雏鹅阶段开始,选择出壳快、身体健康、绒毛光亮、腹部柔软无硬脐的健壮雏鹅;1.2在雏鹅生长到80日龄左右时,在进行挑选生长发育快、头中等大、眼睛灵活有神、喙甲粗短有力、颈部粗而  相似文献   

18.
居勇 《农家致富》2006,(15):38-38
一、中鹅(22~60日龄)的饲养管理 中鹅,又称生长鹅或青年鹅。一般指4周龄以上到进入育肥期前的鹅.俗称仔鹅,其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冬孵雏鹅是从立冬前后开始孵化雏鹅,冬雏鹅在春节育肥上市,肥仔鹅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欢迎。规模化孵化冬雏鹅的关键技术如下。1种蛋的选择和保存的条件严把种蛋关,既要注意种蛋来自健康无病、生产力好的种鹅,又要用光线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松凤村第六生产队王世平家住在凤凰山下,周边有池塘、有树等自然条件,于2012年4月20日买雏鹅300只,5周龄只死亡6只,成活294只,成活率为98%(雏鹅是指从出壳至5周龄的中雏和育肥前的鹅),本文主要针对饲养的方法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