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数字化车间、智能产线投入运营,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理念的使能技术和手段,已有多家企业进行了探索研究。在城轨及标动牵引电机智能装配线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智能产线制造过程监控的需求,以Delfoi Robotics仿真平台为基础搭建的智能产线制造过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Delfoi Robotics提供了完整的以虚控实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以虚预实,但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难以对以虚控实的功能进行安全管控。本文研究了如何通过Delfoi Robotics软件实现智能产线PLC、机器人及AGV等设备的数据采集进而实现制造过程的监控,包括对工作站运动仿真模型进行优化、智能产线设备信号采集、对信号与仿真模型运动关系进行匹配映射,从而实现使用物理对象的信息驱动仿真模型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2.
车间排产对提高车间的效率至关重要,智能排产可以极大提高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但传统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固定的工时数据进行产线作业时间估算,而拖拉机混流装配以工人作业为主,工人作业时间不固定甚至存在较大差异。为满足智能排产要求,提出通过数字孪生车间对生产计划进行仿真评价以增强与实际车间的交互与反馈。搭建与现场拖拉机装配线一致的数字孪生三维模型场景及人机交互界面,根据MES系统中的过点信息实现装配线模型实时驱动,建立了一个拓展性强、可灵活复用的数字孪生系统。分析了生产计划评价指标,提出通过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与孪生装配线的交互反馈,实现对基于数字孪生装配线的生产计划仿真运行及评价。通过数字孪生装配线采集到的实际工时仿真运行生产计划,可以得到优化后的生产计划。将低产、正常和高产月份各5d内的实际生产计划与本系统生成的计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系统仿真评价后得到的生产计划更优越。  相似文献   

3.
花生联合收获机智能测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花生收获过程中产量监测问题,结合4HBLZ-2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设计了一种智能测产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北斗导航车载接收系统、单片微处理器及重量传感器、德国麦希欧接触式在线水分传感器,通过CAN总线接口与上位机连接。将定量称重与网格细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收获机测产领域,相较于冲量式测产系统,极大地降低了收获机振动引起的产量累积误差。软件采用跨平台应用程序Qt完成了各传感器数据的实时接收、存储,以及对任意划定地块产量数据的查询,并且能够实现查询产量数据的平面及3D立体渐变色显示。在5种不同工况下对该测产系统进行试验,测试花生收获机工作状态下测产系统的稳定性。在发动机大油门、开动夹持输送装置工况下,产量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在田间试验情况下产量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5%。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证明了在磨削过程中连续地改变砂轮转速具有较强的抑制磨削颤振的作用,是一种提高磨削表面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种变速参数对抑振作用的影响,得出了一系列可供生产实际参考的数据和结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夹心海苔生产采用单张海苔片逐张加工导致两张海苔片难以准确对齐、夹心料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热压粘合将单张海苔片粘合成带状海苔片的加工方法,对这种海苔片热压粘合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及参数优化。首先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酒精体积分数对粘合后海苔片韧性和粘附力的影响;然后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研究了各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间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进行了海苔片热压粘合工艺参数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酒精体积分数均对海苔片的韧性和粘附力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海苔片韧性降低,粘附力增大;增长热压时间,粘附力增大,但韧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海苔片韧性逐渐降低,粘附力先升高后降低。优化结果表明,热压粘合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热压温度208.39℃、热压时间2.91 s、酒精体积分数61.52%,此时海苔片韧性可达8.86 N·mm,粘附力为1.36 N。验证试验显示,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所建参数优化模型可靠,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SMT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产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SMT电子产品中表面贴装元件的小型化,以及表面贴装电路板的高密度和快速组装,在SMT生产加工中必须采用AOI设备进行检测。目前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都会使用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因此AOI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将在提高成品率和改进产品生产线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FANUC机器人种类多、性能优良,在汽车和电子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一旦机器人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条产线生产的连续性,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文章对FANUC机器人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为提高FANUC机器人工作的可靠性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核算方法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是环境领域重要的基础数据,当前在选取产污系数上差异很大。文章通过分析国内不同畜禽的产污特点,将猪、鸡和牛的产污系数进行合理整合,系数简化,只须统计各畜禽的存(出)栏量,便可得出产污量,结合某大城市的养殖业进行验证和预测。案例预测结果表明:在畜禽种类中,根据确定的猪、鸡和牛的产污系数(COD,TN,TP),估算出该市产生粪污量最多的是牛,占该市主要畜禽粪便产生量的61.2%,其次是蛋鸡13.1%,猪12.3%,肉鸡6.3%,与目前文献中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稻秸厌氧消化纤维制取乙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利用厌氧消化纤维制取乙醇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索了不同温度、总固体质量分数等厌氧发酵条件对厌氧消化纤维产乙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低浓度(37℃,6%)厌氧发酵得到的厌氧消化纤维,在预处理过程纤维素损失较低,酶解过程葡萄糖得率较高,为33.17%,乙醇产率为41 g/kg。为提高乙醇产率,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酸、碱预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厌氧消化纤维产乙醇采取碱预处理更为有利。在温和温度(60℃)条件下,采用1%~3%的Na OH预处理6 h至24 h后,失重率降低至22%~56%,纤维素回收率高达80%以上,酶解葡萄糖产率升高,乙醇得率显著提高。通过优化预处理参数,3%Na OH在60℃预处理6 h可以获得最大乙醇产量(87 g/kg),有效地提高了厌氧消化纤维产乙醇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光合、厌氧细菌混合菌群为对象,研究了混合菌群共发酵产氢过程中产氢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混合菌群生物共发酵产氢过程中关于菌体质量浓度、底物利用及产氢量的动力学模型。将光照因素引入混合菌群产氢动力学模型中,采用同伦摄动法(HPM)对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混合菌群共发酵产氢过程中菌体质量浓度、底物利用及产氢量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模型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共发酵产氢过程中产氢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建立的3个动力学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的相互关系及其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动力学参数中最大比生长速率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最大,最大比生长速率对菌体质量浓度影响的变化量达到79%,对底物质量浓度影响的变化量达到118%,对产氢量影响的变化量达到98. 4%。  相似文献   

11.
太阳光中包含多种不同波长的光 ,而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光能转化为电能。美国劳伦斯·伯克国立实验室的科学家 ,使用一种“氮化镓铟”的半导体 ,用改变不同层中铟和镓比例的方法来调节其能带隙范围 ,从而研制出了能吸收 5 0 % ,甚至更多阳光能量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由于以前的实验数据表明 ,氮化镓铟能带隙很窄 ,因此其作为太阳能电池材料方面的应用一直不受重视。在这次实验中 ,科学家使用了非常复杂且昂贵的方法 ,以每次生产一个原子层的方式生产出纯度极高的氮化镓铟晶体 ,大大地拓宽了其能带隙。由于其制造方法十分昂贵…  相似文献   

12.
曹先洪 《南方农机》2019,(8):113-114
由于结构复杂、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严格,导致影响冲压成形的因素很多,汽车车身罩盖决定了冲压过程中变形过程的复杂性。在汽车产品中,封面部件的市场生命周期很短,尤其是车身盖部件最短。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提高车身板件的制造精度,降低模具成本,缩短车身板件的开发周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文章基于正交试验对汽车冷却风机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鼓励和支持沼气工程发展的政策。在实际沼气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沼气产气量计算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关系到一系列主辅设备的选型及项目整体经济性。目前常用的几种沼气产气量计算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实际工程项目存在一定偏差。针对实际工程中存在部分参数无法收集、部分推荐参数取值范围广导致计算误差放大、实际工程运行条件与理论计算存在差异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思路。同时,充分考虑了不同种类畜禽的单只生物粪污排放量、粪污含固率、固体物质产气率、产气速率、养殖方式、清粪工艺、清粪周期、发酵周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厌氧发酵时长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自然发酵时长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养殖规模与粪污总固体含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后,提出优化后的沼气产气量计算模型。最后,利用实际工程数据对优化后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校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非常接近,误差率较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对奶牛产犊过程中自动化监测和预报设备缺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翘尾特征的奶牛产犊预报设备。设备包括记录待产奶牛尾部加速度数据采集节点,数据上传无线组网和云端数据存储平台,并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产犊预报算法,实现了奶牛产犊的自动预报。尾部数据采集节点采用STM32L151CBT6A单片机控制ICM42605传感器实现加速度数据采集,在完成数据整理与本地存储后,通过LoRa网络将数据上传至网关。网关通过WiFi网络,按照MQTT协议将数据传输至腾讯云物联网开发平台,并将数据同步存储在腾讯云数据库中。在算法开发试验中,本文基于25头奶牛产犊前的尾部加速度数据,开发了基于Man-Kendall趋势检验和基于集成学习思想的多SVM产犊预报模型,完成算法性能验证后,将开发好的模型部署在腾讯云服务器。验证试验表明:牛尾节点测量的加速度信号与振动传感器校准仪设定的输出信号相关性良好(r=0.938,P<0.01),节点监测模块可连续工作24 d,无线传输网络最大丢包率为1.3%,满足应用需求。设备进行部署后,完成了11头奶牛产犊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设备对9头牛(81.82%)在产前12 h内成...  相似文献   

15.
采棉机测产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收获过程中自动实时采集产量数据,并通过应用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产量数据分布图是精细农业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介绍进口采棉机自动测产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棉花测产系统在实际收获中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准的稳步提升,机械水平逐渐成为了衡量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拖拉机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这一生产工具的普遍运用,让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改善。通过简要的概述拖拉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故障及检修方式,然后深入分析了拖拉机使用中的日常保养以及维修技术要点,旨在全面优化拖拉机的功能,延长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立铣刀是数控机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铣刀,立铣刀的圆柱表面和端面上都有切削刃,它们可同时进行切削,也可单独进行切削。主要用于平面铣削、凹槽铣削、台阶面铣削和仿形铣削。立铣刀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纹路,俗称刀纹,从而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针对智能制造生产中立铣刀产生纹路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活塞裙部直接影响着敲缸、窜气、噪声等问题,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是中凸型线,但其具体型线函数没有定论。本文通过AVL EXCITE PR软件对某V6发动机进行活塞动力学分析,对裙部型线进行优化,对比两机型的窜气量、磨损功、活塞摆角,优化裙部型线降低5.51%的磨损功,并提高稳定性,为活塞纵向型线设计提供利用指数方程构造的优化方案,并指出教程在定义缸套时使用2条经线的结果与真实变形缸套的结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数控机床实际加工轨迹与理论轨迹存在误差的现象,提出利用六轴联动数控机床冗余联动特点优化该误差的方法。建立了一类六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并研究了其冗余联动特点。根据刀具接触点运动规律,以冗余旋转联动轴的运动优化刀具中心点运动轨迹误差和刀具轴线转动轨迹误差,从而实现加工轨迹误差的优化。在实际六轴联动数控机床上进行了抛光加工实验,通过应用所提出的轨迹误差优化算法,减小了抛光过程中的加工轨迹误差,降低了工件表面粗糙度,且保证加工后表面具有较高的均匀一致性,提高了抛光表面质量,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果采摘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圆形果实图像几何特征的提取问题,提出线性扫描构建结构数据法。结构数据为[线号][头号][起点][终点][长度],通过对结构数据的计算可快速地提取图像中的几何参数,该方法与构建多维参数空间的Hough变换相比,极大地减少数据量,降低时间复杂度,同时增加控制的实时性。通过该方法成功实现存在枝叶遮挡白粉桃果实图像几何圆特征参数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