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现如今,为了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和提供足够工业用材,很多地区进行了杨树造林。杨树在我国众多地区都有分布,随着我国近十年来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我国的杨树造林面积逐渐扩大,成为世界上杨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杨树的种植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种植初期还是受到了病虫害的影响,降低了树苗的存活率。基于此,对杨树造林方式和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桉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我国多地都有广泛种植,特别是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更是桉树种植的主要产区。但是,在当前桉树种植中,还存在着病虫害多发、产量不高等一系列种植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桉树生长,提高桉树种植经济效益,相关种植部门与人员还需加强对桉树造林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桉树造林成效。基于此,分析桉树造林技术措施及造林效益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桉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具备种植周期短、市场效应好、应用领域广等优点。基于此,探讨提升桉树种植效率和质量的造林技术,以科学、规范的造林技术扩大桉树种植规模,发挥桉树造林带来的经济作用;并研究桉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促进桉树种植质量的提升,使桉树造林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桉树是一种速生的经济树种,当前已在我国实现大面积种植。随着现阶段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加大了对病虫害发生关系的探究。现阶段桉树病虫害实际发生类型多样化,为人工造林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探析桉树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从分析病虫害发生现状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应用技术,更好地维护桉树有效种植,扩大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种植品种、种植密度、种植时间、肥料选择、病虫害防治、抚育除草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台风多发区桉树新造林和萌芽林的标准化营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杨树嫁接造林 实现快速成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嫁接造林技术是根据喀左县特殊的气候条件,对低产林改造和主伐更新造林所采用的一项技术,嫁接造林的生长量明显高于更新造林,嫁接造林能实现当年成林,比更新造林提前3~5 a成材;嫁接造林除不用育苗,节约土地外,且比更新造林节省投资4 200元/hm2。杨树嫁接造林是低产林改造和主伐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桉树造林技术分析及其病虫害防治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生长速度快、生长期短,且用途广泛,既能在园林绿化与环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可用作家具材料与工程原料,同时,桉树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广西作为我国桉树栽种的主要地区,桉树种植面积较大,但就实际造林情况来说,桉树的栽种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效果差,极大地影响了桉树造林成效。为此,结合广西地区的桉树造林情况,对桉树造林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究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对策,以提升桉树林的经济效益,为林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杨树是重要的培育树种,为了提高杨树种植技术水平,技术人员要科学制定更加完善的种植技术方案,从而开展种植技术实践与创新研究,以不断提高杨树种植技术研究能力。基于此,对杨树种植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不断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从而为杨树种植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松树是人造林中常见的树种之一,想要通过松树种植获得更多的效益,还需掌握科学的造林技术,并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基于此,从前期准备、播种育苗和养护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松树造林技术要点,并对松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确保松树能够健康生长,从而维持林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风沙干旱区进行杨树造林,通过细致整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及一次浇水或二次浇水等技术措施,可有效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在风沙干旱区进行杨树造林,通过细致整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及一次浇水或二次浇水等技术措施,可有效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滩地杨树人工林抑螺效果与碳汇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滩地综合治理、植树造林对抑制钉螺滋生的效果,在洞庭湖区有螺滩地采用南方型黑杨营造杨树人工林,对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以及林分生长状况等的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人工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随林龄增加,其下降幅度增大.在外滩造林不经冬季间种的粗放经营条件下,若以造林第2年春季的螺情为分析基准,12年生滩地杨树林内的活螺密度下降85.2%~100%,活螺框出现率下降80.3%~100%;而同一洲滩,植被为苔草-芦苇的非杨树人工林滩地的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在11年内分别增加108.2%和120.1%,且杨树人工林内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具有很大的碳汇功能(19.42t·hm-2),对科学评价滩地综合治理的效果及林分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是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确定最佳采伐周期、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是提高生物量的关键技术.经多年定位观测试验得出杨树造林密度为2 m×2 m,采伐周期为5 a生物量最高;杨树生物量结构为树头占23%~26%,树干占50%~52%,树根占22%~26%;树根生物量约有80%~90%分布在0~40 cm土层内.杨树不同密度单株生物量和单位面积生物量不同,密度增大,单株生物量减少,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加.生物量结构和生物量估测模式的研究,为深入研究杨树栽培技术、木材加工业等提供相关参数.本试验选取了5年生杨树不同部位生物量的估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在人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林业防护造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同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国家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林业造林工程不能和过去一样,强调规模效益,而忽视造质量管理,因此在加强质量管理时要从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规划设计、加强抚育工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严控资金使用及强化监督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造林工程的质量管理。只有确保质量,才能保障造林工程的效益真正落到实处,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苹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阐述了苹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分析了苹果种植技术中的土壤处理、施肥、品种选择,针对苹果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作物中,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将直接对小麦的质量及产量。当前,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小麦种植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应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给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其健康生长。就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油松种植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入侵问题,会直接影响油松的种植效果,进而影响森林建设水平。因此,需要根据油松种植的具体情况对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病虫害的相关对策。此外,还要根据油松的生长情况及种植特点提出提升油松种植水平的相关措施,这对提高油松的整体种植效率,保证油松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营林造林工作中,营林措施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必须并重。但现下很多地区对于营林造林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并没有尽职尽责,尤其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控制不到位,继而导致森林资源深受威胁。基于此,浅谈营林措施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治理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营林造林举措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突出作用,望对日后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壤地类造林树种选择与配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5年实验研究 ,观测了杨树、沙棘、柏树、刺槐、元宝枫纯林和沙棘与杨树、沙棘与柏树、刺槐与柠条的混交林在风化岩沫土土壤、红胶泥土壤、黄绵土土壤上的成活率、年枝条生长量、5 a林冠面积、5 a郁闭度 ,分析得出了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壤类型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的模式。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区造林常见树种及其混交形式在不同土壤类型上呈现不同结果 ,风化岩沫土适合柏树纯林和沙棘与杨树混交、沙棘与柏树混交 ,红胶泥土壤最佳树种为沙棘、刺槐纯林及沙棘与杨树混交 (阴坡 )、沙棘与柏树混交、刺槐与柠条混交 ,而刺槐、柠条纯林和沙棘与杨树混交、沙棘与柏树混交、刺槐与柠条混交适合于黄绵土土壤。此外 ,在各种土壤类型上混交林都优于纯林 ,建议黄土丘陵区造林应乔灌混交为主。该项研究技术在延安市山川秀美工程中推广 ,效果明显 ,建议在黄土丘陵区推广该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板栗的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板栗种植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探索板栗的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具体方法,分别从板栗的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