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芬 《南方农机》2023,(18):174-177
【目的】为了解决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单一化”等问题。【方法】笔者结合学校服务中原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和新工科建设需求,提出了“行业+企业+专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人才培养“升本、就业、创业”的培养目标,探讨了该专业面向智能电网方向的专业特色,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群,详细论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方法。【结果】解决了新工科背景下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升级改造的瓶颈,打造了新兴产业下面向智能制造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工科产业向创新化和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转型需求,各职业院校加快了对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系与中联重科共建中联产业学院,基于产教融合的自身优势,初步打造了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教师团队。该文阐述了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教师团队的重要意义,并基于学校智能制造系的实践成果与总结经验,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专业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工程综合能力为主线,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为例,从"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智能工程学科群构建、学科群建设要素体系、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实训平台搭建、智能制造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以面对新经济的"新工科"建设和落实《中国制造2025》为背景,针对机械类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三本并入二本招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时代趋势,依据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范和"深化改革、稳中求进、内涵发展、特色办学"工作目标,构建"一个模式,六个结合,一个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改造整合重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注重综合实践与数字化设计制造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新方案的初步实践,实现课程内容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机械相关专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晓艳 《南方农机》2023,(3):161-163+184
由于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首要任务。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技能体系滞后、技能培养单一化以及实践环境与企业岗位脱节等问题,结合高职高质量发展对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要求,围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健全评价机制3个方面提出“1+X”证书制度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以个案学校为例,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聚焦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施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多维保障机制改革4个方面举措实施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房晓丽  彭晖 《南方农机》2023,(9):185-188
【目的】新工科人才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跨界整合、领导和实践等综合能力,属于复合型优秀科技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电子设计类专业特色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方法】电子设计类课程群建设应综合考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将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整合作为建设重点,实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结合电子设计类专业的特点,主要将课程群合理划分为理论课程群、实践课程群,同时在理论课程群中合理创建核心课程,如通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在实践课程群中,积极创建基础型、深度型、探究型实验实训。不仅要根据新工科建设目标,同时要切合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出理论和实践教学、核心和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之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课题组主要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电子设计类课程群进行研究和实践,旨在提高电子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理念,很多中职学校对模具制造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紧密联合企业以服务于企业为宗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向。本文以中职模具专业校企合作为例,探讨实践教学校企结合新模式的构建及方法,并作为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核心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中高职系统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其中智能制造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同时,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需求和挑战。本文遵循“群体培养与多元发展相统一、工程实践与科学思维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工程训练实践项目教学新模式和构建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等方面探索技术融合和系统集成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是我国典型的农业工程类交叉学科特色专业,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为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会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牵头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在组织方式、竞赛主题、竞赛环节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创新了交叉学科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机制,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实践教育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探索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改革,通过建立"基础+运用+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夯实工程能力培养基座,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实践模块,丰富活动载体,整合学校企业政治资源,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动了"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改革,提高了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娟  马军 《农业机械》2022,(3):70-73
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双创培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本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结合专业、注重实践”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5个角度阐述如何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更好地将双创教育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多环节渗透创新创业精神和技能的培养,真正做到“专创融合”,本课题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职制造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从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培养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技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深入剖析了产业技术链的应用、人才链需求,结合高职机电专业建设现状,认为以专业集群的方式培养人才更加有利于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同时,文章还提出了高职机电专业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科融合的实训基地、构建"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立"的专业课程体系等策略,以期更加高效地为产业发展培养适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双高”建设及“十四五”规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组建绿色智造专业群、深度对接并主动服务区域主导产业,以实现专业群高水平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课题组从国家制造业发展趋势和绿色化发展趋势出发,结合绿色智造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剖析了绿色智造维度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色智造维度的“双元三融六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双元三融六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专业群基础课程的底层互通,打造专创融合标准与创新评价指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并引领同类专业群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要求、新工科建设要求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课题组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内容,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机械制造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分析实习实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现状,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对策,以期...  相似文献   

16.
智能制造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工科类专业改造升级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知识领域过于单一、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工程创新欠缺实践等问题,构建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从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建设、“3+1”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创新体系,开展多途径的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有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加侧重多学科融合。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新时代建设的当代,社会建设需要一大批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新工科的培养理念也由此诞生。因此,将多学科进行融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将专业与创新融合,才能实现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工科高职院校将学生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有机结合,将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有机结合,积极践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未来大国工匠,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本文在确立构建工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由创新创业理论教学方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等构成的工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服务“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制造高端产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一所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充分吸取智能制造思想和核心控制技术,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平台,师生可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学习、实践和研究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同时该平台也为学校在专业建设、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输出的人才适应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结合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智能制造专业工匠型高职人才"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多种人才技能培养手段,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