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林业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有效措施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消耗问题,在林业事业中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让林业资源发挥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其中,在技术投入方面,苗木造林与移植造林技术得到了广泛利用,不仅提升了苗木成活率,同时也对林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基于此,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意义入手,讨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及苗木移植造林技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视,当前林业造林工程不断推进。而整个造林过程中需要重视育苗环节,并通过给予相关的技术支持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基于此,介绍了林业育苗的理念以及容器育苗技术,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林业育苗技术水平与苗期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推动我国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崇轩 《南方农业》2022,(4):99-101
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在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基础上,有效涵养水土,改善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并缓解水土流失现状.其中又以集雨技术、咸水滴灌技术、储水灌溉技术、覆盖技术及抗旱保水技术应用最为频繁,在取得一定的林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水资源和土质问题、植被选择和模式问题、造林技术应用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北方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也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要求幸福度,对于城市中的林业绿化也开始逐渐关注。城市绿化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环境状况,进而影响人们的心情和生活质量,我国城市林业绿化大多采用移植的方式,在移植的过程中如果某个步骤或细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树木的成活率,基于此,针对城市林业绿化的相关知识对林业绿化树木的移植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我国的绿化面积也越来越大。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的成活率是评价绿化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在实际苗木移栽过程受诸多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影响,苗木移栽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枯死、假活等现象,严重影响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因此研究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移栽前、移栽中及移栽后三个方面分析苗木移栽技术,旨在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提高造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热量资源丰富,但降水资源有限,这也使得生长在该地区的树木在长期发育过程中逐渐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形成了较强的耐旱能力。相对于西部与北部地区而言,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大,但春季仍然存在干旱现象。春季是树木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同时也是造林工程最佳移植期,如果该时期树木缺乏水分,将会导致根系发育不完整,从而降低树木的成活率,影响造林工程整体效果。基于此,针对树木抗旱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林业资源的科学开发及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实践中,为了高效利用林业资源,提高对这类资源的正确认识,则需要了解前期现状,并对有效的林业造林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提升我国林业方面的实践生产水平提供保障。基于此,分析了林业资源现状与林业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漏斗式集流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漏斗式集流造林技术是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旱作林业的一个创新,主要表现为造林成活率高,树木生长量大、土壤水分利用率高,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抗旱与集水,成活与生长的核心问题,在黄土高原同类地区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业工程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提高育苗及移植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树苗成活率,为生态保护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技术支持。为此,对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中重要环节的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林业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益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与企业管理工作相同,林业造林管理工作在管理期间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与技巧。因此,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式,剖析了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意义,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而林业的有效发展离不开先进的造林技术。基于此,分析造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对林业造林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强化造林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朝阳地区的石质山岩体属性大多为石灰岩,岩体光秃,立地瘠薄,植被恢复慢,造林条件严苛。技术人员通过对朝阳地区石质山水土保持造林技术探索,利用春季造林、雨季补植和兔害防治技术,调查树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土壤理化性质、兔害啃噬率等变化,得到了朝阳地区石质山水土保持造林绿化修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存在的水资源不足、树种选择不当、操作不到位及林业管理有待改进等问题,结合抗旱造林的主要技术如幼苗抚育、容器苗造林、覆膜造林等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抗旱造林措施,旨在提高树苗存活率,提升抗旱造林效果和林业工程的各项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分析造林与抚育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和现状,提出在造林工作当中要贯彻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良种壮苗管理机制,注重生态造林技术的应用,提升人工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并针对抚育技术中的苗木培育、苗期管理、中龄树木抚育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木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林业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基于此,从科学开展整地清理工作、合理选择苗木、科学确定移植时间、选择适合的苗木移植方法、后期管理措施5个方面分析提高林业树木种植成活率的措施,从而保证林业的生态稳定。  相似文献   

16.
加强造林体系建设,合理使用林业资源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对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从发展空间大、资源储量低和资源破坏严重3个方面对我国林业造林发展现状进行解析,并以造林营林工作中常见的林业造林方法为依据,提出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能改善生态环境并起到绿化作用,同时林木还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当前我国林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还较低,无法实现林业建设总体效益的提升,因此必须重视提升林业造林技术,通过相应的措施解决目前林业造林技术存在的不足点,不断提高我国林业造林技术水平,促进林业建设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于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重视度的逐步提升,林业资源培育成为林业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园林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作为林业资源保护的基础内容,完善园林育苗技术与和造林技术,对于林业建设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基于此,对园林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林业建设和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各项造林技术有所提高,造林工程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塞罕坝气候条件恶劣,机械林场的幼林成活率偏低,新造的幼林在成活后的几年时间内呈现树体矮小、生长缓慢等状况。基于此,结合塞罕坝的环境因素对幼林抚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塞罕坝的幼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造林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手段,导致最近几年大部分地区苗木成活率出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对山西省关帝林区实施荒山绿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相关造林技术人员对目前现状的发展非常堪忧,容器苗造林技术,采取了营养造林的手段,大力提升了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由此,针对山西省关帝林区造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