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保无人机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精准作业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但是无人机的植保作业质量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价,因此航空变量施药监测技术显得尤其重要。对植保无人机变量施药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无人机变量施药监测技术,分别从无人机飞行参数监测、施药参量监测和药箱液位监测进行阐述,展望航空变量施药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为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航空植保无人机飞防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以航空植保为主导的无人机应用产业,有利于航空植保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在推广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主要是以"共享,共建"的思想,在小麦、水稻、棉花、果树等植保上解决无人机施药技术。一、当前航空植保飞机发展情况受管理体制、机制、政策和空管约束以及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影响,全省植保无人机飞防应用技术发展较晚,到2018年底,无人植保仅占耕地面积的3%左右,而美、日等国家已达到50%以上,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3.
航空静电喷雾技术现状及其在植保无人机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航空应用是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大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航空静电喷施技术作为农业植保技术领域先进的植保技术,大大改进了传统施药和地面施药器械施药的缺点与不足,航空静电喷雾系统的静电作用能有效提高药液雾滴在靶标表面的附着率和分布均匀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抑制雾滴飘移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农业植保作业方式的不足进行了论述,深入剖析了航空静电喷施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航空静电喷施技术上开展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对航空静电喷施技术在农业植保技术领域的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航空静电喷雾技术应用在植保无人机飞行航空作业上所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以期为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植保无人机静电喷施技术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特点与变量施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是我国农业无人机植保的新方式,近年来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体现出了显著的作业优势,通过对现阶段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业特点进行分析,说明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时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植保无人机应用变量施药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研究与总结,说明了在植保无人机上应用变量施药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施药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适应性广和操控人员安全等显著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产业。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针对田间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病虫草害状况,按需对作物喷施农药,可显著提高施药作业效率、增加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并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精准施药技术得到了植保行业的高度重视。该文从无人机机体、无人机飞控导航避障技术、田间作物信息获取和航空变量施药技术方面,综述实现无人机精准施药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在指导实际田间无人机精准施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缺乏针对具体作物和病虫害的药剂及药量配方指导、所需雾化特性参数和应有的飞行参数的系统研究,提出应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有效引入无人机精准施药系统中,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使农业从业者容易操纵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系统,推动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尽快得到应用、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病虫害是制约作物良好生长、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当前尚缺乏有效预警手段和物理防治方法的情况下,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为此,介绍了植保无人机相比传统地面施药的优势和特点,对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与发达国家精准施药技术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在施药关键技术和施药配套装备与技术方面的不足,并简要介绍了无人机振动源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植保无人机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铺垫。同时,指出了无人机低空施药技术将会大幅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暨农用无人机检测中心平台成立会议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专家委员会由航空植保行业相关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和企业的专家组成,将为航空植保联盟的发展战略决策、技术发展方向、计划与重点项目等提供咨询意见,并参与联盟项目的立项、论证、评审、验收等工作。本次会议还宣布成立农用无人机检测中心。据悉,该平台旨在突破农用无人机喷洒不均匀、作业不稳定、施药安全保障差等方面的瓶颈,实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具有高效、适应性广和操控人员安全等特点。文章从无人机结构、无人机定位导航技术、无人机航迹规划技术、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和变量施药技术4个方面对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针对多机协同作业技术和喷洒减漂技术,探讨了植保无人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一、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以有人固定翼飞机为主的航空喷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07年,我国开始探索植保无人机领域;2010年,我国正式开始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和使用。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目前市场中植保无人机机型数量约为230个,其中单旋翼占比27.5%,多旋翼占比72.1%;电池动力约占80.3%,油动力占19.7%。无人机主流有效载荷从5Kg到30Kg不等。截止到2015年底,植保无人机总作  相似文献   

10.
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虫害是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防治手段升级,我国作物病虫害情况更是呈现出多样性、抗药性和爆发性趋势,这对防治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控中已表现出明显优势,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本文对国内外植保无人机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旋翼风场下雾滴运动规律研究不足、作业参数优化结果分散、静电施药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及无人机专用喷头性能亟待提高。同时阐述雾滴分布模型、施药专家系统、多机合作是植保无人机技术未来几大发展趋势,此外介绍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病虫害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丘陵山区果园植保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陵山区是我国水果生产的主要地区,病虫害防治是果品生产中重要的管理作业之一,我国丘陵山区果园植保机械化率较低,已严重制约我国果品产业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丘陵山区果园新型植保机械与装备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外"智能喷洒、精确喷洒、选择喷洒"等先进喷雾技术和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及应用,对国内丘陵山区果园植保机械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国内植保机械与国外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并提出了未来我国丘陵山区果园植保机械发展的几点建议:研发小型轻便的、适用于丘陵山地果园的智能化植保机械;无人机的推广与使用正能有效地解决我国丘陵山区果园施药的各方面问题;学习国外先进植保技术,将精准对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变量施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植保机械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安徽全椒县为例,探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植保无人机及其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使用无人驾驶超低空作业的植保轻型直升飞机(本文简称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效率高、单位面积施药液量小、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机动性好等优点。植保无人机可以远距离摇控操作,从根本上避免了作业人员暴露在农药中的危险,改善了操作者的劳动条件。植保无人机在水田、高秆作物间作业和应对爆发性病虫害等方面已经表现出突出的优势,而且可以应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近年来发展迅猛。日本等国在植保无人机及其施药技术的研究方面已比较成熟,而我国在此方面还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航空应用的发展,植保无人机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农业户外环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磁干扰源,对植保无人机的安全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的安全性,引入了无人机抗电磁干扰技术。通过分析国内植保无人机作业可能面临的复杂环境,着重探讨了植保无人机抗高压线电磁干扰的问题,并仿真研究了植保无人机在高压输电线下的安全距离,展望了植保无人机抗电磁干扰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该文可为植保无人机抗电磁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志国  郑强 《农业机械》2023,(11):64-66
无人机植保作业利用植保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遥感和图像传感器,实时获取农田信息,精确制定施药方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浪费。本文以山东省泗水县植保无人机发展为例对植保无人机作业的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泗水县在植保无人机应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植保无人机应用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制约小麦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的重要因素。通过两年连续利用植保无人机与传统人工施药进行对比分析,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实践证明植保无人机在单位面积土地施药成本、产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植保无人机技术适合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沈阳地区水稻植保环节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传统防治方式比重偏大且效率偏低、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亟待推广应用先进高效植保施药技术。从满足农机化战略需求、防控突发性病虫害、填补农村劳动力短缺等方面,分析水田无人机施药作业的技术需求和综合效益,为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植保主要分为人工植保、自走式植保机械,随着逐步发展与农田集约化发展,未来提高质保效率,逐步开始进行航空植保机械;按照药物颗粒不同,可以分为喷雾法、喷粉法、喷烟法、超微量法等。通过对目前植保机械的主要组成及发展新装进行分析,以我国农业生产为研究背景,详细论述了管道喷雾、风力辅助喷雾、变量喷雾、静电喷雾技术和航空施药等植保机械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我国植保机械在设备研制、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方面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均比较落后。阐述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现状,提出发展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推动无人机飞防、播种和施药等技术。但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刚刚起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植保无人机良莠不齐,影响了用户体验和植保效果。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不断加大补贴力度、促进植保无人机推广的同时,急需把无人机质量检测和认证作为入围补贴的重要条件。目前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大多通过自行寻找检测机构,送检并获取检测报告作为入围补贴的质量凭证。对主管部门而言,这种方式存在耗时长、确认不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