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保护城市湿地及建设湿地公园已然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湿地作为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态基础设施,其除了可实现生态过程及生态服务外,还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基于此,在阐述湿地公园植物造景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并对湿地公园植物造景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冰 《南方农业》2013,(8):23-25
晋安河公园为城市滨河园林绿地,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区晋安河两岸,目前面积18 hm2,形成一个生态廊道型综合性公园。该公园经过2011年的综合整治后,植物、环境、景观均有大的改善。介绍了其植物应用特点,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里的公园是城市生态文明的象征,也是城市发展的缩影。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旧公园面临设施更新与文化延续的问题。为了提高城市品味,扩大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经济,很有必要开展城市公园的水土资源优化利用研究。以西安市桃园路劳动公园为例,结合公园的现状景观、自然环境、文化要素等特点,对其进行了功能划分,针对各功能区域的突出问题设计了其水土治理利用方案,并对设计方案实施后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可为城市类似旧公园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景观植物配置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作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而且具有景观意义。公园植物造景不仅能绿化、美化生活环境,给人们提供休息和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给人们生活提供美的享受。基于此,调查研究西安城市运动公园部分区域的植物种类,并对其观赏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到城市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易遭受污染和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步丧失。海南省海口市白沙门公园自建成以来,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公园中恶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很难自我调节和恢复,公园的生态、经济效益难以实现。基于此,通过对白沙门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白沙门公园的生态特征及变化情况,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目标及策略,探讨了景观生态修复的工艺流程与具体措施,为热带城市景观修复与建设提供设计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园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做好公园景观的配置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社会构建工作的逐步推进,公园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因此强化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其科学可持续发展.为此,针对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要点及病虫害防治展开全面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竹类植物以其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造景价值,深得人们的喜爱,在现代园林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的竹类小游园"幽篁居"景观改造设计为例,从空间营造、道路设计、园林小品建造、植物配置等方面,总结了竹类小游园在升级改造时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将城市双修理论应用于城市道路景观营造,在分析华龙大道景观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华龙大道景观改造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要点,最终从生态、功能、景观、文化等方面落实了城市双修提倡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念。  相似文献   

9.
城市破损山体景观的生态修复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景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针对山东省济南市山体现状,以济南市金鸡岭山体公园修复为例,研究山体公园生态修复技术,总结出适合济南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的可行技术方案,为后续类似研究及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特点,制定了景观绿化措施设计的总体构思,以琉璃河生态为依托,通过分析琉璃河公园的现状景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其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即分成科普保育区、滨水休闲区、水上活动区、田园风光区,再贯穿生态治理、人水和谐的理念,对各区域合理布设植物绿化措施,最终打造集燕都文化、漕运文化、农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济南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规划布局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规划布局及构建, 是城市基本生态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景观格局模式,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途径和内容。本研究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对济南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进行了规划布局与构建: 采用以核心公园为中心、放射状园林绿带为轴线、市级公园为结点、环城绿带为结合部的多绿心、环网状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 形成“一心、三环、六带、七廊、七区、多楔、多点”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良好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免费公园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完善园区景观,满足市民、游客的需求,以济南森林公园为例,从规划定位、绿化配置模式、道路广场梳理、雕塑文化塑造等方面提出森林公园景观改造思路,以期对同类型城市公园的景观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太原市北中环汾河湿地公园的实地调研和种植设计方案为基础,探讨了北中环桥汾河湿地公园恢复工程中的植物景观营造设计原则,从植物总体布局、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生态学、美学以及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等角度对北中环汾河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湿地公园中不同分区的植物配置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城市湿地公园是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城市附属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必然要求。观赏果木构景决定着城市的综合价值,更与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息息相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总结了城市湿地公园观赏性果木景观应用及养护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应对策略,为建设我国公园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与公园景观建设成为重点建设项目,而物质条件的丰富,使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多样,对于景观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由此,主要针对山体公园的景点环境设计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明确山体公园景点环境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设计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关于雨洪管理的理念及资源化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内废弃砂石坑的水资源现状及植被景观特点,并计算了废弃砂石坑现状汇水量及容积。基于雨洪管理的先进理念提出废弃砂石坑改造设计,具体措施有清淤、防渗处理、生态护岸、植物配置,将昔日公园废弃砂石坑改造成坑塘,使其在发挥蓄水功能的同时能够净化水质,而且还具有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业》2009,(6):76-76
从西班牙巴塞罗那2009年世界建筑节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国城市公园天津桥园获得“全球最佳景观奖”,这是中国城市公园第一次获此殊荣,也是本届建筑节唯一世界最佳景观奖。该公园由天津城投集团环境建设公司投资建设,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由世界权威设计师构成的评委认为:桥园公园成功地改造和再生了城市的废弃地,建成了充满野趣的城市公园,倡导了一种生态之美,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快速发展,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营造公园景观,可以显著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城市园林建设时,植物设计与搭配至关重要。基于此,开展了乡土植物在景观营造上的研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让城市园林独具地方特色,降低城市园林建设成本,营造稳定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早期建造的公园景观设施老化、功能退化,急需进行改造提升.2019年衡水市政府提出对衡水市人民公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在对衡水市的地域文化诸要素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本次改造掌握公园的发展脉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景观要素,引用衡水的儒家文化元素,营造出具有典型特征的园林景观氛围,实现了公园的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20.
废弃垃圾填埋场主要用于堆放与填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弃物,是收纳与处理城市垃圾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为全面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城市建设工作主张针对废弃垃圾填埋场进行景观再造以及生态恢复。基于此,立足于黄岩地区景观公园建设实例,针对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