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切花菊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过量和施肥方式不当的问题,通过比较4种施肥处理对切花菊形态指标、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最适切花菊生产的施肥体系,为切花菊减肥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切花菊‘白扇’为试材,设置分别在智能水肥一体化机设备和施肥罐机器下,追施水溶肥7次(S1、S2)和追施4次(T1、T2) 4个处理,每次追肥量相同(75 kg/hm2)。在定植后35、62和85天,调查切花菊农艺指标、花部性状、植株氮磷钾含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结果】与施肥罐机器施肥(S2、T2处理)相比,定植62天时,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机设备施肥(S1、T1处理)提高了切花菊的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T1处理的效果又好于S1处理;定植85天时,T1处理切花菊株高高于S2和T2处理,花径和出花率与S1和S2处理无显著差异。定植35天时,T1处理的植株钾含量高于其他3个处理;定植62天时,T1处理植株茎叶中磷、钾含量高于其他3个处理;定植85天时,T1处理植株根中的磷、钾含量均最高。T1处理也增加了定植62和85天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论】采...  相似文献   

2.
切花文心兰是一种极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被插花界誉为切花"五美人"之一,在西洋式插花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近年来开展的文心兰切花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总结了遮阳网大棚种植的文心兰切花一整套经济实用、成效明显的产业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热带地区文心兰切花生产企业及花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暗排技术对设施连作土壤改良及切花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土壤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状变劣、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生产性能降低这一现象,采用暗管排水排盐技术,在稻草还田(800 kg/hm~2)配套措施条件下,研究了暗管不同埋管间距(2、4、6m)对设施连作表层土(0~15 cm)有机质、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盐分含量以及切花菊‘神马’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排技术能明显增强切花菊的根系活力,对切花菊主要品质(株高、茎粗、花径、舌状花数及生物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其中4 m的埋管间距处理效果最佳;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埋管间距4 m处理显著高于埋管间距2 m和6 m处理;暗排技术对于土壤的降渍排盐作用明显,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全盐量以及主要盐分离子含量(Ca~(2+)和SO_4~(2–)),并且随着埋管间距的减小,降渍排盐的效果越明显。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结合暗管埋设初期成本投入的考虑,4 m的埋管间距处理能最有效地改良设施连作土壤及提高切花菊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稻草还田对设施切花菊品质及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设施切花菊连作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切花菊品质逐年下降的现象,研究探讨暗管排水(埋管最适间距2 m)条件下,稻草还田措施对设施切花菊‘神马’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无暗管和无秸秆还田(CK);2)有暗管和无秸秆还田(PS0);3)有暗管和800 kg/hm^2秸秆还田(PS800);4)有暗管和1600 kg/hm^2秸秆还田(PS1600);5)有暗管和2400 kg/hm^2秸秆还田(PS2400)。测定温室耕作层土壤(0 15 cm)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盐含量以及植株主要生理指标。[结果]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稻草还田量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最低,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7%、23.6%、11.4%、8.23%;除此之外,各稻草还田处理均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土壤全盐量及电导率,其中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耕作层电导率最低,为167μS/cm,相比CK下降了31.1%;各稻草还田处理使切花菊的株高、茎粗、舌状花数、花鲜重和生物量等主要生理指标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的株高、舌状花数、生物量在1600 kg/hm^2稻草还田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为本试验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其对设施切花菊‘神马’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明显,土壤肥力增加显著,切花菊品质提高最佳。  相似文献   

5.
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研究切花菊苗期养分吸收转运规律,为切花菊'南农黄蜂窝'提供苗期的最佳施肥方案.氮、磷、钾设置3个因素,氮为0、30、60、90 kg/hm2;磷为0、24、48、72 kg/hm2;钾为0、36、72、108 kg/hm2;按照"3414"方案,设计14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切花菊生长指标、土壤...  相似文献   

6.
从品种选择、大棚结构、培育优质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7个方面阐述了甜查理草莓无公害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指数施肥方式对切花菊生长及其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根据矿质稳态营养的理论对连续种植切花菊的施肥方式进行研究,讨论了指数施肥方式对连续种植的切花菊品质、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整的生长期内,指数施肥处理(EF)产量高于一次性施入全部肥料处理(MCK)、直线施肥(SF)、平均施肥(AF),分别为28.04%、13.23%、14.2%。土壤性质变化结果显示,指数施肥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氮素残留。养分吸收结果显示,各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并显著提高切花菊植株N、P、K等养分含量,其中指数施肥处理对切花菊生长的促进作用的效果最显著。本文通过对指数施肥的研究提供了切花菊的规模生产养分高效利用的新思路,并发现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土壤富营养化问题,减少土壤连作危害。  相似文献   

8.
四种主栽切花菊品种的养分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不同切花菊品种的养分需求特性,本研究选取4种引进主栽品种对其养分需求特性进行比较,以期为设施切花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切花菊品种蒙娜丽莎白、乒乓白、罗马红和丹特紫为材料,在云南富民丰岛花卉设施大棚中进行田间试验。于菊花移栽后15 d (根生长期)、30 d (茎生长期)、45 d (花芽分化期)、60 d (现蕾期) 和80 d (收获期) 进行采样,测定植株干重及氮磷钾含量,于收获期测定观赏性状。【结果】四种切花菊品种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存在显著差异。罗马红和丹特紫的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平均为634.63 g/m2,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丹特紫的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和鲜重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分别为50.5 g/m2、67.10 g/plant;乒乓白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相对较低,为丹特紫的61.9%,鲜重以蒙娜丽莎白相对较低,为47.32 g/plant。蒙娜丽莎白和罗马红氮、钾累积量均显著高于乒乓白和丹特紫。罗马红磷累积量显著高于蒙娜丽莎白和丹特紫,而乒乓白磷累积量略低于罗马红,差异不显著。四个菊花品种的N、 P2O5、 K2O阶段累积速率最快的时期均出现在30~45 d (茎生长期~花芽分化期) 和45~60 d (花芽分化期~现蕾期),养分需求量平均为N 4.40 g/m2、P2O5 2.08 g/m2、K2O 7.35 g/m2和N 4.53 g/m2、P2O5 1.35 g/m2、K2O 3.62 g/m2;在80 d (收获期),养分需求量平均为N 2.84 g/m2、P2O5 0.69 g/m2、K2O 1.31 g/m2,分别占总需求量的19.4%、13.5%、7.8%。【结论】不同品种切花菊氮磷钾的吸收、累积和分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个主栽切花菊品种养分需求量以罗马红最高,乒乓白最低。蒙娜丽莎白和罗马红氮、钾累积量均显著高于乒乓白和丹特紫。罗马红磷累积量显著高于蒙娜丽莎白和丹特紫,而乒乓白与罗马红的磷素累积量差异不显著。对于切花菊罗马红,尤其应重视花芽分化期的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9.
从设施、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效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武威市钢架大棚多层覆盖韭菜越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番茄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有机酸等,营养丰富、口感好、果菜兼用,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促进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使番茄高产稳产优质,增加农民收入,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栽培季节、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8个方面介绍了设施番茄高效生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切花菊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挖掘优异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评价83个切花菊品种苗期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通过关联分析探究抗寒性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位点并筛选抗性品种资源。结果表明,83个切花菊品种的LT50在-10.99~1.86℃之间,变异系数为79.81%,说明切花菊抗寒性差异较大;依据LT50的聚类分析将83份供试品种分为抗寒、中抗寒、低抗寒和不抗寒4种类型,分别占21.67%、22.89%、32.53%和22.89%。基于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1个等位变异位点(P<0.01),表型效应值为-3.51~0.83,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1.54%~18.83%;其中8个变异位点表现为增效,特别是携带E7M12-13位点品种的耐寒性显著(P<0.01)高于未携带该位点的品种。此外,根据增效位点挖掘到南农金柠檬、Qx097、QD028、Qx049、Qx153和Qx008等6个抗寒性强的品种资源。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菊花耐寒性的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切花菊茎秆性状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生长动态和遗传特性,本研究以亲本茎秆性状差异较大的寒小白×蒙娜丽莎白(MH)和亲本茎秆性状差异较小的QX097×蒙娜丽莎白(MQ)两个杂交F1群体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定植后15、30、45、60、70 d时的株高、茎粗和节间数,比较分析切花菊茎秆性状的生长动态、杂种优势和主基因效应。结果表明,两个组合的茎秆性状生长动态基本一致,与亲本性状的差异程度关系不大。其中,株高和茎粗总体符合S型生长曲线,而节间数的生长曲线不明显;各茎秆性状的相对生长速率在定植后45 d前均较快。MQ组合株高、茎粗和节间数等茎秆性状的平均值在大部分测定时期均高于MH组合;而MH组合株高和定植45 d后节间数的变异系数都高于MQ组合,但是在茎粗性状上没有明显规律性。各茎秆性状的中亲优势率在MH组合中多表现为正值,而在MQ组合中,除了定植后15 d时茎粗的中亲优势率为正值,其他各时期茎秆性状的中亲优势率均表现为负值。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在MH组合的株高和MQ组合的茎粗上检测到2对加性主基因效应,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7.12%和9.33%,而在其他组合或茎秆性状上未检测到主基因效应。本研究结果为菊花营养生长期栽培调控和茎秆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金丝皇菊在清水地区的适宜定植期和摘心次数,以株高15 cm、地径0.3 cm的健壮扦插苗为材料,采用5个定植期(主区)和4个摘心次数(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定植期及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定植期处理间株高和冠幅差异显著,不同摘心次数处理间株高差异显著,冠幅差异不显著。定植期为5月20和5月30日、摘心次数为2~3次的处理,特级花占10.4%,一级花占19.4%,产值较高。定植期为5月10和5月20日的处理,初花期均为10月20日;定植期为5月30日、摘心1次的处理,初花期为10月20日,摘心2次的处理延迟5 d,摘心3次的处理,延迟8 d;6月9日以后定植的,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多,初花期显著推迟。说明定植期为5月20日和5月30日、摘心次数2~3次为金丝皇菊最佳定植期和摘心次数。  相似文献   

14.
标本菊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又称独本菊、独头菊或品种菊。从品种选择、培养土配制、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标本菊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飞燕草是较好的切花材料和背景材料,观赏价值很高。从飞燕草的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种苗挑选、定植、杂交授粉、采收,以及光照、温湿度、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和温室管理等环节多方面论述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前,莴笋露地生产存在错季死苗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错季红叶莴笋高效栽培技术。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建塘镇湿地上选红叶莴笋,从品种选择、播种和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收获期和病虫害防治7个方面研究高效栽培的播种和育苗技术。错季红叶莴笋高效栽培技术的重点在于对红叶莴笋生长发育期的管理、成长期间的定植、种植中虫害的有效防治及治理等。  相似文献   

17.
春节期间生产芍药切花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菲 《南方农业》2008,(3):68-69
芍药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很多品种都具备花梗硬直、花色鲜艳、花朵芳香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已经作为一种高档切花进入千家万户。但是芍药的花期较为集中,开花时间短暂,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芍药促成栽培技术的日渐成熟,在春节期间生产出优质的芍药切花已经成为可能,本文介绍芍药切花春节促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集成了橄榄的建园技术、定植技术,果园管理技术等,总结提出了适宜重庆长江沿线的橄榄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切花菊优化施肥组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三因子四水平正交试验,以切花菊“春黄”为试材,对不同氮磷钾配比(因子A)、不同发育阶段的元素配合(因子B)以及整个生长周期不同施肥总量(因子C)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筛选,结果发现,切花菊“春黄”的施肥以N:P2O5:K2O为20:9:18,生长前两个月施NP肥,以后施NPK肥,总施肥量240g/m^2组合为最佳。同时还发现,在本试验施肥水平条件下,植株的形态考核指标(综合评分)与营养生长期叶片  相似文献   

20.
黄秋葵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传统栽培以直播为主,易导致黄秋葵出苗不齐、缺苗,加上配套设施少,水肥管理不科学,常造成黄秋葵产量低、易早衰。广东珠三角地区黄秋葵露地栽培宜采用穴盘育苗,提高定植成活率;采用高垄银黑地膜覆盖栽培,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科学水肥管理,可有效延长黄秋葵采摘期,提高产量,适宜在拥有固定场地的规模化专业种植合作社推广应用。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黄秋葵露地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