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蓟马在新疆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蓟马在新疆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孔祥伟,黄丽叶,李家胜,万慧,赵富强新疆奎屯农科所833200棉蓟马是棉苗早期害虫,主要为害棉苗生长点及幼嫩组织,为害重棉田受害率可达60%~80%,子叶期生长点受害易成为无头棉,真叶期生长点受害易形成多头棉,...  相似文献   

2.
《江西棉花》2012,34(3)
1早放苗。晚堵孔当50%的棉苗出土后,子叶平展转绿时即可分批放苗,并掌握“晴天早、晚放,阴天全天突击放”的原则。若放得偏晚,棉苗在膜下待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高脚苗和病苗,且遇中午高温棉苗易受日灼而死亡。在土壤湿度较大时,晚堵放苗孔进行通风晾晒,是防棉苗发病的有效措施。2间苗、定苗棉苗基本出齐后应立即间苗,穴播的可留2株健壮苗,条播的间苗时要做到叶不挨叶。播种量小的可间苗、定苗一次完成。如果苗病较重或是盐碱地棉田,定苗时间应适当推迟,以出现3-4片真叶时定苗为宜。  相似文献   

3.
一、棉花多枝改双枝试验山东省梁山县农业试验场为了研究解决棉花脱落问题,1958年在密植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枝改双枝”试验。棉田为沙质壤土,深翻1.5尺,同时施基肥,冬灌保墒。品种为岱字15号,4月8日播种,行距7—8寸。4日23日定苗,株距3—3.5寸,每亩植株2万棵以上。当小苗长出4个真叶时(5月28日)开始捋去子叶,6个真叶时(6月7日),捋去1—2个下部真叶和腋芽。当棉苗出现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当地棉农经常反映棉苗生长不旺、迟滞 ,甚至死苗 ,检查棉农送来的棉苗 ,根部病害并不严重 ,但须根很少。对此笔者深入各县区棉田进行了初步调查 ,发现是受根蚜为害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棉根蚜发生分布据调查 ,在全市 8个县区中有 4个县区发现棉根蚜危害 ,共抽样调查棉田 317块 ,有蚜地块 34块 ,占调查棉田的 10 .7%。棉根蚜在田间分布差异较大 ,沙土和壤土棉田发生重 ,黏土地棉田发生轻。连作棉田发生亦重 ,6月 17日调查 5块连作 5年以上棉田 ,均有棉根蚜发生危害 ,蚜株率 17%~ 2 8%。在同一地块棉根蚜则为聚集分布 ,一般顺垄连续发…  相似文献   

5.
经验交流     
一、破除土壳棉田于播种后遇雨,使地表土壤结成硬壳。若不及时破除,则可使表土迅速干涸;形成土壤内通气不良,湿度大、地温低;不利于棉种及棉苗的生长发育,而有利于病菌的发生,侵害棉种及幼嫰棉苗的根茎;以致发生烂种或病苗和死苗,造成棉田严重的缺苗,重者以致棉田废弃;即因受病而未死者,生长发育均缓慢,棉苗瘦弱,形成三类苗,致使减产。因此,迅速破除雨后所结成  相似文献   

6.
4、5月份,正是南疆棉区棉苗发芽生长的关键时期。但是,这期间常常会出现风雨或低温等灾难性天气,降雨低温会造成重盐碱地区棉田泛碱和棉苗烂根,造成棉苗大量死亡。多年来,农二师库塔垦区各团场几乎每年都在抗灾保苗,每次遭灾后,团场职工苦苦抗灾自救,起早贪黑地进行大量的破碱壳和补种劳作。有些条田甚至复播和补种4~5次。但是,补种后棉苗的生育期至少要比正常播种的晚2叶龄,同一块棉田棉苗的长势错落不齐。所以,虽然保苗株数在补种后有所提高,但中后期棉田管理困难,收获期推迟,单产和总产受到严重影响。2006年3月起,库尔勒垦区30团、29团农…  相似文献   

7.
鲁北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棉铃虫为主的鳞翅目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刺吸式害虫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棉田绿盲蝽发生逐年加重,成为棉田主要害虫之一。1危害症状绿盲蝽,别名花叶虫、小臭虫等。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使子叶期棉苗顶芽焦枯变黑,长不出主干;真叶出现后,顶芽被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变成多头棉,或被害顶芽展开成为破叶丛,称“破头疯”;幼叶被害,叶展开成破叶,称“破叶疯”。幼蕾被害,由黄变黑,2~3天后脱落;中型蕾被害,苞叶张开成为张口蕾,不久脱落。幼铃被害,轻的被害处呈水渍状斑点,重的僵化脱落。顶心和旁心被害,枝叶…  相似文献   

8.
棉花矮秆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陆地棉 C1 1 9- 2的棉苗分离群体中 ,发现子叶与真叶卷缩并极度矮化的个体 ,其数量约占该群体的 1 /3左右。与正常个体相比 ,矮缩棉苗真叶分化的速度较慢 ,出苗后 ,株高基本不伸长 (图 1 )。将矮缩棉苗移栽至大田 ,移栽后 1个多月 ,植株基本没有增高。后采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喷雾 ,经 GA3处理的植株出现明显增高现象 ,但花芽分化明显比正常棉株推迟 (图 2 )。继续采用赤霉素喷雾处理 ,8月上旬陆续开始现蕾 (图 3) ,再采用萘乙酸涂蕾 ,8月份 2 0日左右有 2个单株开始开花 ,花粉正常 ,但所结棉铃不饱满 ,比较空瘪。单株结铃后不再喷赤霉素…  相似文献   

9.
棉花僵苗是指棉苗生长二、三片真叶后到现蕾前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理失调,生长停滞的病态苗(包括通常所称的老苗、瘦苗、弱苗和  相似文献   

10.
棉田冬前或早春深耕在20cm以上,比一般浅耕15cm以下播种的棉花,表现出生长快,抗苗病,生育期提前的优势。我们通过对滨州市博兴县实验农场附近9农户,9块同类土壤同品种棉田进行了调查,得出相同结论:深耕棉田棉花出苗快而整齐,遇中等强度降雨后,地面不积水,棉苗基本无病,且苗全苗壮;而浅耕者,同等雨量地面积水难于下渗,除出苗与深耕相同外,棉苗则表现为生长慢,苗病重,死苗多并造成严重缺苗断垄,据调查,深耕者棉株生长快,叶片与果枝数明显增多,而浅耕者则表现晚发、晚育,不利于高产稳产。深耕棉田棉花表现出各方面优势,其机理可大致归纳为…  相似文献   

11.
棉蚜。棉苗出土后至三叶期,平均单株有蚜30~50头时防治,如灭敌与蚜虫比例在1∶15时也可不治。棉苗4~7片真叶时的防治指为单株蚜80头,卷叶株率30%。伏蚜的防治指标为单株三叶200头左右,棉株下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1976年开始连续四年进行了棉田化学除草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1978年和1979年全场化学除草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并推广到花生、早大豆等作物上。实践证明,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有效地调剂了劳动力,避免了草、苗争光、争肥矛盾,节省了肥料;同时减少了因为人工锄草时剔除棉苗蔸间杂草而伤苗的现象,保证了棉苗密度,促进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全场棉  相似文献   

13.
安阳市棉田绿盲蝽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 ( Lygus lucorum Meyer- Dür)为安阳市棉盲蝽的优势种群 ,占棉盲蝽发生总量的 80 %~90 % ,近年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2 0 0 3年 ,百株虫量1 2~ 35头 ,最高达 2 38头 ,蕾被害率 5 0 %以上 ,棉株花叶率近 1 0 0 % ,蕾、铃严重脱落 ,甚至形成无蕾铃株 ,发生面积 1 870 0 hm2 ,产量损失 5 %~ 30 % ,对棉花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1棉花受害特征1 .1顶尖受害。子叶期 ,生长点枯死 ,长不出主干和真叶 ,俗称“公棉花”。真叶期 ,顶芽、侧心枯死 ,不定芽丛生 ,俗称“扫帚苗”。1 .2嫩叶受害。呈失绿斑点 ,随叶片伸展 ,斑点变为不规则孔洞或…  相似文献   

14.
我市稻棉轮作棉田约占总棉田面积的2/3,但皮棉亩产仅50公斤左右,对全市棉花平衡增产影响很大。大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稻棉轮作地区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栽培技术不配套,表现为前期发苗迟,中期旺长,后期早衰。针对这一问题,1984~1986年,在稻棉  相似文献   

15.
棉盲椿在棉花子叶期和真叶期危害能造成无头苗、多头苗和大量破叶;在蕾期危害嫩头,造成破头疯长,并直接危害幼蕾造成大量脱落;在铃期危害幼铃,形成僵铃和畸形铃,产量明显降低。三年来根据棉盲椿发  相似文献   

16.
黄地老虎的发生特点与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地老虎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普遍而严重。其一代幼虫截食棉苗主茎、嫩枝与叶柄,致使棉田缺苗断垄或出现多头状的扫帚苗。尤其是近年来北方棉区越冬油菜面积逐渐扩大,黄地老虎亦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多年来,我们根据黄地老虎在棉田的发生特点,采取了棉田适时中耕锄草,铲除其适生环境;查找棉叶新危害孔,扒土捉虫;降低防治指标,辅之化防,消灭残虫等综合防治措施,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雹灾残苗棉高产栽培技术探讨①徐其芳江西德安县棉办3304001995年6月11日下午4时,德安县突降一场从未见过的大雹灾,使该县11个乡、镇1917.5hm2正处于现蕾期的棉田,70%以上棉苗主茎被冰雹打断,棉叶被打落成光杆。面对灾情,县委、县政府领...  相似文献   

18.
冰雹是新疆棉区的重要灾害之一 ,给冰雹多发棉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轻则损伤枝叶 ,影响棉株的正常生长 ;重则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严重减产。棉花苗期遭受雹灾 ,则损失更加惨重 ,常因毁苗而大面积重播或补播 ,给棉农和植棉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 998年 5月 1 2日下午 6点 45分 ,农七师 1 2 9团 1 333hm2棉田遭受冰雹袭击 ,部分棉田棉苗的胚轴或叶片被完全打伤。雹灾后第 2天 ,在团党委的领导下 ,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及时查看了受灾棉田 ,评估了灾情 ,组织了抗灾自救工作。仅用 4天 ,就全部完成重播和补种工作。并于灾后及时对受灾棉株进…  相似文献   

19.
施氮肥量对转双价基因棉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施氮肥量对转双价基因 ( Bt+Cp TI)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低、中、高三种施氮肥水平处理条件下 ,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 ,转双价基因棉田棉铃虫落卵量和幼虫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棉苗蚜、伏蚜、棉叶螨种群数量减少 ,发生危害减轻  相似文献   

20.
地老虎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移栽棉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地老虎为害,棉苗断茎率达2.03~3.74%。过去对直播棉地老虎采用毒土、毒饵等措施,都能收到较好防效。现在育苗棉于“立夏”前后移栽,此时棉苗2.6~3.1片真叶,地老虎处于高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