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贮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定量地评价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与青贮玉米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氮磷钾组合方案。从青贮玉米最大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其最优氮肥(N)用量范围为308.4~365.0 kg/hm2,最优钾肥(K2O)用量范围为65.5~89.8 kg/hm2,磷肥(P2O5)用量最佳范围为100.1~117.0 kg/hm2。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极差直观分析,在闽东地区进行水稻测土施肥试验,为该地区水稻高产栽培合理施肥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①施肥对水稻最高分蘖数的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对缩短水稻生育周期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②影响有效穗数的肥料因子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施肥对穗实粒数的影响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③影响水稻产量的肥料因子的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该地区推荐最佳施肥量为N 0.33kg/hm2,P2O50.16kg/hm2,K2O 0.23kg/hm2。  相似文献   

3.
栽培因子对风沙土区小麦产量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区小麦籽粒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密度、肥料反应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为松嫩平原风沙土区小麦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风沙土区小麦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822.75万~876.45万株/hm2,氮肥(N)129.10~144.05kg/hm2,磷肥(P2O5)116.92~127.88kg/hm2,钾肥(K2O)68.28~78.30kg/hm2,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正效应,适量增加氮磷肥施用量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沙漠种稻高效技术体系,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丛距和氮、磷、钾肥等主要栽培因素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产量与栽培因素间的数学模型。经模拟寻优,决策出平均产量达500 kg/667 m2以上的最佳实施方案为:丛距12.13~12.86 cm,氮肥(N)用量13.70~14.27 kg/667 m2,磷肥(P2O5)用量6.71~7.02 kg/667 m2,钾肥(K2O)用量12.92~13.83 kg/667 m2。各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丛距。  相似文献   

5.
采用四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花用氮、磷、钾肥和栽培密度对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2095-2A杂交制种产量的综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①氮肥、密度、磷肥3因素对产量存在显著的影响,氮肥>密度>磷息>钾肥.②最佳高产方案为:施用N量为293.56~332.76 kg/hm2、P2O5为141.05~172.84 kg/hm2、K2O为130.05~188.99 kg/hm2、栽培密度可控制在26426~29382株/hm2.  相似文献   

6.
春玉米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在长沙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猪粪)不同施用量对春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了中等肥力土壤上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式,显示出5个因素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氮>钾>密度>有机肥>磷。在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产量高于12 000 kg/hm2并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移栽密度90 000株/hm2,化学氮肥(N)420 kg/hm2,磷肥(P2O5)150 kg/hm2,钾肥(K2O)375 kg/hm2,有机肥22 500 kg/hm2。同时还研究了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及高产春玉米最佳农艺组合方案的各项目标函数指标值。  相似文献   

7.
酸性硫酸盐土壤水稻氮磷钾肥推荐用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酸性硫酸盐土壤(ASS)养分障碍性因素多、水稻产量较低的状况,通过开展田间肥效试验,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及养分平衡法模拟水稻推荐施肥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养分平衡法获得的氮磷钾推荐用量更适宜ASS水稻生产,推荐ASS早稻依目标产量从4 500~7 500 kg/hm2分别施用N 67~112 kg/hm2、P2O559~98 kg/hm2、K2O 84~14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87∶1.25;晚稻依目标产量从4 500~7 500 kg/hm2分别施用N 53~88 kg/hm2、P2O555~92 kg/hm2、K2O 71~118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1.04∶1.33。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亚麻栽培技术,提高亚麻原茎产量,试验通过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分析了有效播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冬播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发现供试条件下,各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有效播种密度(X1)〉氮肥(X2)〉钾肥(X4)〉磷肥(X3),不同肥料间互作不显著。并得到优化后的亚麻高产栽培方案:有效播种密度在3454.8-3502.3万粒/hm2,N263.2-337.7kg/hm^2,P2O5用量75.5-99.7kg/hm^2,K2O用量242.5-316.8k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探讨土壤中氮、磷、钾对水稻产量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棠湾龙楼田洋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的作用大于磷肥和钾肥。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最佳经济产量为550.83 kg/667m2。其氮、磷(P2O5)、钾(K2O)肥最佳施用量依次为:6.9、1.19、0 kg/667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对油菜籽产量影响较大的4项农艺因素作为决策变量,产量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优质两系杂交油菜品种"湘杂油5号"的密度(x1)和氮肥(x2)、磷肥(x3)、钾肥(x4)的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建立了产量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解析得出各因子与产量的关系、各因子的增长速率,以及互作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利用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产量指标为2500kg/hm2的优化农艺措施为:每公顷密度在14.36万~15.31万株,施氮量241.25~250.9kg,P2O5用量134.82~142.86kg,K2O用量135.65~143.78kg。  相似文献   

11.
湖北江北农场小麦肥效试验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相应增产率为17.5%~69.5%,纯增收入为917.2~2 464.1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160kg·hm-2,P2O550~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点进行"3414"肥料试验,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拟合,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单株粒数受磷施用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受氮磷施用量影响较大。推荐的高产施肥量为:N75~85kg/hm2、P2O565~70kg/hm2、K2O45~55kg/hm2,比例为:N:P2O5:K2O=1.60:1.35:1;经济施肥量为:N65~75kg/hm2、P2O545~50kg/hm2、K2O30~40kg/hm2,比例为:N:P2O5:K2O=2:1.36:1。  相似文献   

13.
在龙岩市新罗区进行了水稻宜优673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区中低等肥力田块种植宜优673最佳经济施肥量是纯氮162.6 kg/hm2、五氧化二磷90.6 kg/hm2、氧化钾225.0 kg/hm2,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佳产量为10 511.7 kg/hm2,其他杂交稻品种可参照施用。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对花生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12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花生荚果数增加,产量提高。120kg/hm^2用量下,花生产量最高3639.88kg/hm^2,比不施氮肥增产18.61%。0~150kg/hm^2范围内,施氮量提高促进氮磷钾吸收和植株生长及粗蛋白...  相似文献   

15.
红壤旱地花生“3414”肥料试验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配方施肥对红壤旱地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施用氮磷钾肥的施肥效应,可以为当地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N 12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50 kg/hm2)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4302.0 kg/hm2和28393.2元/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111.38 kg/hm2,P2O5 89.40 kg/hm2,K2O146.51 kg/hm2.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红壤旱地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施肥量为N 112~121 kg/hm2,P2O5 90~98 kg/hm2,K2O 147~156 kg/hm2.  相似文献   

16.
麦套花生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麦套花生N、P、K施肥与花生产量间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1)N、P、K三种肥料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且互作间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因此,N、P、K需配合使用。(2)公顷产量4500~5250kg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109.5~147kg,P2O5133.5~186kg,K2O243~348kg;最优组合为:每公顷施N139.6kg,P2O5174.3kg和K2O323.3kg,最高产量可达5260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种类与数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氮磷钾配合施用条件下,大豆产量大幅度增加,大豆产量可达3260kg/hm^2;磷钾配合施用条件下,产量可达3160kg/hm^2。施用氮肥、磷肥的增产效果显著、肥效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肥施用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探讨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对杂交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2001~2003年在湖南省宁乡县回龙铺镇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施氮处理的氮肥用量为100~120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38.9%~47.6%,产量增加0.48~1.48t/hm^2,增幅6.32%~27.3%,减氮增产的效果显著;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氮肥用量为99~147.5kg/hm^2,成熟期氮素吸收量为146.9~194.3kg/hm^2。改进的施氮处理AEN平均为10.6~14.3kg/kg.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7.0~10.7kg/kg;PFPN平均为65.2~96.8kg/kg,比农民的习惯施肥增加34.1~65.7kg/kg;REN平均为68.5%~76.2%,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4.1%~21.8%,增幅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析了氮肥用量对植株干物质在茎秆、叶片和稻穗分配的影响,讨论了植株后期对氮素的奢侈吸收而导致减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