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常经过60周的产蛋鸡要进行强制换羽,其休产绝食要10~14 d,由于休产时间长,其技术多在小规模养殖场应用,大鸡场推广受到限制.为此,静冈县中小试验场在春秋对产蛋鸡进行了3~7 d的短期绝食休产.  相似文献   

2.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3.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要进行自然换羽,时间约需6个月。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育雏一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行第二个产蛋周期。1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1.1整顿鸡群强制换羽开始前,病、弱、残鸡注射疫苗,并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记载(一般一群鸡约称重50只),…  相似文献   

4.
<正> 下面介绍日本的一个强制休产试验,经济效果很好。一、试验分组供试鸡是四个月龄的蛋用鸡种,共2000羽分为两组,两组同时在20周龄绝食14天,另外试验1组在68周龄绝食14天,进行强制休产,试验2组在68周龄绝食14天,在96周龄绝食10天,进行强制休产(因绝食体重减轻30%)。  相似文献   

5.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鸡的强制换羽作为一种实用技术 ,已得到广泛重视和较多应用。对多批次商品蛋鸡和种鸡实施强制换羽 ,效果良好 ,介绍如下供参考。1 强制换羽方法选用已产蛋 9~ 1 2个月的不同批次的笼养商品蛋鸡和种鸡 ,第 1个产蛋周期产蛋高峰为≥90 %。断料开始日期按 0日计 (下同 ) ,断料后自重新喂料到 5 0日 ,供给鸡群低钙产蛋鸡料 (含钙2 0 % ) ,从 5 0日开始到产蛋高峰后供给高峰期蛋鸡料 (含钙 3 5 %~ 3 7% )。笼养预备换羽鸡群 2~ 3d内产下的蛋暂留笼架而不检蛋 ,然后挑选蛋量较多的 (一般笼内鸡多健康无病 )体型大小基本一致的无异常鸡 ,参照…  相似文献   

7.
伊莎褐蛋鸡强制换羽研究宋宣明,徐力蛟(西南农业大学,630716)换羽是鸡的自然生理现象。产蛋鸡经过一个产蛋年后,就会自然换羽,然后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但鸡的自然换羽进度很慢,从开始到换新羽长齐要3~4个月时间,且异步进行,对鸡群产蛋影响很大,为了加...  相似文献   

8.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经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 入大量的饲养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强制换羽的主要目的是延长鸡的经济寿命,充分发挥鸡的遗传潜力。自然条件下,产蛋鸡需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过程一般需经4个月左右时间,休产期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加之后期产蛋率低下,大大降低了养鸡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生产实践中,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群实行强制换羽,以终止产蛋周期和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强制换羽的意义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以加快换羽速度,控制产蛋季节,缩短休产时间,提高种蛋品质的一项技术措施。种鸭如任其自然换羽,约需3~4个月的休产期,且参差不齐,使蛋的品质下降。而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可加速换羽进程,使休产换羽期缩短在2个月内。换羽后,种鸭的耐粗饲和耐寒能力增强,产蛋整齐,蛋的品质好。对饲养两年的种鸭群,目前各地普遍实施强制换羽来提高种鸭的产蛋率。2强制换羽的时间强制换羽一般都在产蛋后期,蛋用鸭的产蛋率下降到50%以下,且羽毛零乱,个别母鸭已出现脱毛现象时进行。生产中多在秋季(9~10月)…  相似文献   

11.
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采用饥饿法对鸡只进行强制换羽。1强制换羽技术1.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拟换羽的产蛋鸡进行筛选,把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校的蛋鸡养殖场在鸡产蛋性能比较好的情况下,为了延长鸡的利用期限,对已产蛋一年的鸡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然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期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很多不便。而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休产期缩短至1个月左右,换羽后产蛋整齐、蛋重大,且能减少培育费用和提高鸡的抗病力。现就实践中积累总结的经验,将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技术介绍如下。 一、准备工作采用强制换羽应在鸡产蛋一年…  相似文献   

13.
产蛋母鸡完成一个产蛋周期后,需经过换羽休产阶段,方能恢复生产。自然换羽的鸡群,时间前后参差不齐,换羽早的休产较久,换羽迟的,其产蛋后期蛋壳较薄,蛋重减小,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降低,而且在此期间耗费饲料,增加成本。为解决上述矛盾,目前国外一般采取强制换羽的办法,即在个别母鸡开始换羽、产蛋量下降后,对全群采取限制给饲、绝水绝食,迫使全群换羽,尽快恢复生产。这一阶段一般约  相似文献   

14.
产蛋母鸡在第一产蛋期过后,均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休产才能进入第二产蛋期,依产蛋母鸡在第一产蛋期内生产成绩及体况条件,不同个体的母鸡开始休产的时间及休产期的长短有很大差别,通常按母鸡正常的自然休产期在3~4个月左右,况且休产后再开产的时间不一致,这样对于大群鸡来说,产蛋将很不一致。强制换羽就是利用非正常的生活条件打乱鸡体内正常的生理节奏使鸡体迅速渡过休产期,从而达到大群鸡基本上同期开产的目的,本人在1989年5月利用滨白42蛋鸡进行了强制换羽试验。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条件下 ,蛋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后便开始换羽。自然换羽要 3~4月 ,鸡群换羽不整齐 ,会严重影响产蛋量。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仅需 1个月左右蛋鸡又恢复产蛋量 ,周期短 ,换羽后产蛋较整齐 ,蛋大质优 ,破蛋率降低 ,延长蛋鸡的生产利用年限 ,显著提高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一、鸡群的选择 实行强制换羽应是第一年产蛋的鸡群。要求蛋鸡健康无病 ,病弱鸡在断水断料期间会很快死亡 ,应及早淘汰。二、换羽方法1 药物法。在饲料中添加氧化锌或硫酸锌 ,用量为饲料的 2 %~ 2 5 %。连续供鸡自由采食 7天 ,第 8天开始喂正常产蛋鸡饲料 ,第 1 0天…  相似文献   

16.
关于鸡舍类型对强制换羽鸡群产蛋性能的影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SC)皮德蒙特试验场对商品蛋鸡用3种不同类型的鸡舍进行了比较试验。这3种鸡舍分别是高床武、水冲式(鸡舍用水冲洗)和无窗鸡舍,供试鸡全部采用笼养,每只鸡平均占有面积为54平方英寸。试验用鸡共2300只,从63周龄开始全部采用 NCSC 的强制换羽方鸡。逐只观察,直至体重减少到规定指标,或经过22日的绝食后重新开始饲喂。一、对体重的影响强制换羽前体重、体重减少率及强制换羽期间的死亡率,各种不同类型鸡舍产无明显差异(表1)。达到目标体重需要的绝食  相似文献   

17.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一般母鸡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约需4个月的时间。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地改变鸡的生活条件),可缩短一半时间,只需8—9周,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蛋的质量好。一、强制换羽的方法强制换羽一般在母鸡产蛋12—14个月进行,也有在产蛋8—10个月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强制换羽可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节省培育新母鸡费用,提高蛋壳品质等。常用的方法有绝食法、低钙、低钠及高锌日粮法,而后一种方法引起普遍关注,因为它比常用的绝食法引起的停产更快。为研究高锌日粮及绝食强制换羽法对母鸡以后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试验把800只60周龄的产蛋母鸡(产蛋率约70%)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重复25只。其中,两组鸡分别喂以含2000ppm锌的日粮4天和10天;另两组鸡分别绝食4天和10天,绝食期间,自由饮水。试验期24周。试验期间光照制度为8明:10  相似文献   

19.
赵聘  赵云焕 《水禽世界》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1强制换羽的目的和应用条件1.1强制换羽可以解…  相似文献   

20.
赵聘  赵云焕 《山东家禽》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