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皖西大别山林区黑翅土白蚁发生类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厚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4):58-59,61
通过访问调查、踏查和设立标准地详查,对皖西林区黑翅土白蚁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类型进行了调查.基本弄清了黑翅土白蚁的发生为害情况,初步确定了黑翅土白蚁的为害类型,并根据其为害分级标准、蚁巢分布密度和蛀损值,将皖西林区划分为控制区、轻灾区和常现区3种为害类型.最后提出了工程治理的分类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自制中药粉剂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性.[方法]在室内测定中药粉剂对黑翅土白蚁的驱避性、触杀作用及毒力传递效果.[结果]自制的中药粉剂对黑翅土白蚁无驱避作用;3.125%、6.250%、12.500%、25.000%及50.000%5个系列浓度均达到100%的触杀效果;中药粉剂的毒性可在黑翅土白蚁中传递.[结论]自制的中药粉剂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防治白蚁的危害,对我县退耕还林种植尾叶桉受白蚁为害严重的林地进行调查并及时指导防治。调查结果表明,为害尾叶桉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尾叶桉受害严重的林区,受害率最高达47%,部分林地枯死严重。种植时采取防治措施,回土和定植苗时用毒杀粉混合预防,幼龄树撒施巴丹加细土以及用护林神混细土撒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根据南宁市2015年2月至6月危害25个单位(或业主)的白蚁种类及其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掌握了我市建筑和周边白蚁危害的种类为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截头堆砂白蚁、大长鼻白蚁。其中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截头堆砂白蚁和大长鼻白蚁危害建筑及其木构件较前两年均加重,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危害园林树木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明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菌圃微生物对优势真菌蚁巢伞Termitomyces heimii生长的影响,可为深入研究白蚁菌圃微生态提供实验参考,对人工栽培蚁巢伞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方法  使用寡营养培养基分离菌圃微生物。细菌方面,通过探究细菌发酵液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菌液中新生成的可溶性糖类物质,初步明确菌圃细菌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真菌方面,采用对峙培养手段探明蚁巢伞与其他菌圃真菌的互作情况。  结果  从黑翅土白蚁菌圃中共分离8种细菌及12种真菌杂菌,发现菌圃内存在大量蚁巢伞孢子。菌圃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促进蚁巢伞生长,在其影响下蚁巢伞菌丝呈现纽结凸起,菌丝生长速率相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最高提升0.033 cm·d?1(P<0.01)。而菌圃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抑制蚁巢伞生长,Burkholderia sp. (待定)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使得蚁巢伞几乎无法生长。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菌圃细菌发酵液新生成大量可溶性糖类物质,表明菌圃细菌具备降解木质纤维素并将其转化为寡糖的能力。蚁巢伞与菌圃真菌杂菌的对峙培养表明:菌圃内真菌杂菌抑制蚁巢伞生长,一旦菌圃开始消亡,真菌杂菌(如多种霉菌)将快速占领菌圃。  结论  分离的78.9%菌圃细菌可促进蚁巢伞生长,而分离的所有真菌杂菌均抑制蚁巢伞生长,可见,菌圃微生物对蚁巢伞存在明显调控作用。图5表2参18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蔗区白蚁的发生为害程度,明确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为白蚁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崇左市和北海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蔗地进行白蚁为害程度调查;在广西崇左、南宁、北海、来宾和柳州市选择18个有代表性蔗地,对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白蚁种类并计算其百分比.[结果]广西甘蔗主产区均受白蚁为害,其中以崇左市和北海市蔗区受白蚁为害最严重.调查发现危害甘蔗的白蚁有9种,属于2科8属,优势种群为黑翅土白蚁(52.89%)、小头钩白蚁(19.11%)、黄翅大白蚁(11.11%)和黄胸散白蚁(6.67%).不同蔗区危害甘蔗的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不同,崇左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小头钩白蚁、黑翅土白蚁和土垅大白蚁;北海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南宁市甘蔗白蚁种类有5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柳州市甘蔗白蚁种类有3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来宾市甘蔗白蚁种类有2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结论]广西蔗区白蚁发生较普遍,已成为蔗区重要害虫;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存在明显差异,应针对各蔗区白蚁优势种群开展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实行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白蚁种类 分布及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省范围设点普查,发现湖北省有白蚁15种,其中有6种为省内新记录,湖北省白蚁优势种有台湾泌乳白蚁、台湾黑翅土白蚁及黑胸散白蚁。台湾泌乳白蚁和台湾黑翅土白蚁对城乡房屋建筑、生活树木、江河堤防及水库堤坝等造成严重危害。进行白蚁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为更有效地防治白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柏主栽区的9个工区调查黑翅土白蚁的危害与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柏主栽区9个工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黑翅土白蚁发生,其中,安溪下镇工区的受害率最高(56.7%);(2)上坡位的福建柏受害率高于中、下坡位;(3)黑翅土白蚁通过修筑蚁道接近福建柏,并先啃食地径部位,随后扩散到根部和树冠等部位,导致植株衰弱甚至死亡;(4)1 a生福建柏受害率显著高于2、4 a生福建柏;(5)黑翅土白蚁的危害高峰期为5—9月;(6)黑翅土白蚁对1 a生福建柏的不同家系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金属离子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消化代谢过程的影响,挖掘黑翅土白蚁对含有金属离子的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潜在价值。【方法】根据浓度梯度法,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Al3+、Ca2+、Fe3+和Mg2+的饵料供给黑翅土白蚁,确定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金属离子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的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明确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虫体内及新建菌圃内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法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漆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确定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Al3+、Ca  相似文献   

10.
白蚁的分布极广,种类很多,我国发现的有80多种,多分布在南方各省。按白蚁的生活习性,大体上可分为土栖白蚁、木栖白蚁和土、木两栖白蚁3种,其中土栖白蚁对堤坝有较大危害,而土栖白蚁中又以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对土坝的安全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1.
白蚁对农林作物、房屋建筑、家具、水库、江河堤坝、国防用品、电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对蚌埠地区白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蚌埠地区有8种白蚁危害,隶属2科3属。分别是散白蚁属圆唇散白蚁、黑胸散白蚁、拟尖唇散白蚁、肖若散白蚁、弯颚散白蚁;土白蚁属黑翅土白蚁、囟土白蚁;乳白蚁属上海乳白蚁。其中,圆唇散白蚁、黑胸散白蚁在蚌埠及市辖3县(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各地区内均有分布,为蚌埠地区白蚁优势种,肖若散白蚁分布于怀远县找郢乡及附近地区,是近几年新发现种;黑翅土白蚁、囟土白蚁分布于怀远县大洪山及蚌埠市郊各山林内;上海乳白蚁为2010年蚌埠某企业从广东顺德通过木质包装箱带入。通过对蚌埠市2007—2011年的白蚁出飞记录统计,发现蚌埠市白蚁出飞上报户数由2007年最多的91户降至2009年最少的49户,后2010年反弹至79户。白蚁危害最为严重的多在木门框、木窗和门套处。随着近2年家庭装修趋于豪华高档,木质材料使用增多,为白蚁提供了良好的食材,创造了白蚁易滋生的环境。针对2012年白蚁出飞情况调查,所有的出飞点都在淮河以南,并主要集中于龙子湖区和蚌山区。蚌埠地区白蚁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实施工程治理技术获得成功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经该技术治理的林区,已取得良好防效,不仅有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且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进行研究。[方法]以台湾金线莲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和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和浓度、不同接种密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诱导台湾金线莲的最适外植体为基部茎段外植体,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为2.0 mg/L 6-BA+1.0 mg/L NAA,最佳接种密度为每瓶8~10个外植体。[结论]该研究为实现台湾金线莲的工厂化育苗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金线莲增殖和生根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金线莲(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增殖和生根培养条件,将金线莲无菌苗的顶芽和带节茎段接种到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以及添加物组合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以筛选出最适合金线莲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金线莲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6 mg/L+玉米素(Zeatin,ZT)0.8 mg/L+香蕉泥100 g/L,顶芽和腋芽的增值倍数分别为3.82和3.13;生根培养基以MS+NAA0.5 mg/L+IBA 0.5 mg/L最好,生根率达8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6月龄棚栽不同种源金线兰及近缘种的农艺性状、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金线兰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对照种福建金线兰百株鲜重和百株干重均最高,分别达284.75、45.885g;来源于广西百色的金线兰多糖含量最高,含量达169.61mg·g~(-1) DW,比对照种增加36.56%;来源于福建省沙县南阳乡竹山村的金线兰(7号)总黄酮含量最高,含量达9.18mg·g~(-1) DW,比对照种增加34.74%。台湾银线兰多糖含量低于金线兰和野生齿唇兰,总黄酮含量高于野生齿唇兰,并与对照种福建金线兰相当;来源于福建沙县南阳乡竹山村的金线兰叶脉无线种(7号)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引诱效果持久、不易霉变的白蚁Termitida饵料,比较了纯纤饵料、松纤饵料、桉纤饵料和松木块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取食选择性的影响。以虫螨腈为药剂,比较了经室外埋设1个月和未经室外埋设对不同饵剂药效的影响。制成的纤维素装置埋设于园林绿地和房屋建筑周围8个月,观察对白蚁的长期引诱效果。研究发现:台湾乳白蚁对纯纤饵料的取食量显著多于松木和松纤饵料(P < 0.05),与桉纤饵料无显著差异;室外埋设处理未影响虫螨腈对台湾乳白蚁的诱杀效果;长期野外埋设,纤维素装置未发生霉变,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等均有较好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纤维素饵料对白蚁有较好的适口性,存放时间较长,对多种白蚁有较好的引诱作用,适用于白蚁的长期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17.
吴荣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71-20573,20591
[目的]研究在自动化、低成本的生物反应器内大量扩繁金线莲。[方法]把金线莲丛状芽培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3 L球形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加入花宝(20-20-20)1 g/L+花宝(6.5-4.5-19.0)1 g/L培养基,同时添加蛋白胨2.0 g/L、蔗糖3%和颗粒活性炭0.5 g/L,比较了凝胶培养基与不同条件下生物反应器(浸没式、接触式和潮汐式)培养的金线莲丛生芽的生长情况。[结果]植株生长(干重、茎高、叶数、根数和根长)在接触式生物反应器中相对较好。当外植体数目在60~90个、通气量在0.06 vvm时测试结果(鲜重、茎长、叶数、叶面积和根数)最好,再生苗拥有良好的根系且在温室易驯化成功。[结论]利用生物反应器扩繁金线莲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不同药物处理方式对台湾棘带吸虫引起的鲤鱼幼鱼急性鱼鳃传染病(开放性鳃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在试验初期,将1620条鲤鱼幼鱼(70日龄)鱼鳃自然感染台湾棘带吸虫,随后分成4组,分别采用CuSO4、福尔马林和吡喹酮不同方式处理6周,与对照(自然喂食、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比较防治鲤鱼幼鱼急性鳃传染病的效果.[结果]感染台湾棘带吸虫的幼鱼生长缓慢,其身长和体重增长均较慢.施药后,幼鱼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感染强度减少.在每千克饲料中分别添加50和75 mg吡喹酮喂食幼鱼5d,可以杀死鱼鳃中所有的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且鱼鳃恢复正常;面使用25 mg吡喹酮,仅有35%的后期囊幼虫死亡.所有不同浓度CuSO4处理(0.3、0.4和0.5mg/kg冲洗浸泡24 h及以3.0、4.0和5.0 mg/kg冲洗浸泡10m)和福尔马林处理(20、25和30 mg/kg冲洗浸泡及200、250和300 mg/kg短时间冲洗浸泡)均不能杀死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结论]经普通化学药剂CuSO4或福尔马林冲洗浸泡,不能防治由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引起的鲤鱼开放性鳃病,但50~75 mg吡喹酮/kg饲料可以在5d内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的3 种土白蚁15 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域基因进行了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并结合 GenBank 中的数据,构建进化树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3 种土白蚁种间同源性为92.5%~95.1%,遗传分歧为 5.1%~8.1%;黑翅土白蚁和海南土白蚁CO域基因不同种群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99.9%和98.4%~100%,遗传分 歧分别为0.1%~3.0%和0%~1.6%。崖城的一个未知种群Odontotermes sp. 与来自日本的O. javanicus 同源性最高 (95.4%)。土白蚁CO域基因序列中AT 含量为61.4%,高于CG 含量,碱基变异的主要形式为颠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