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瑞兵 《内陆水产》2005,30(11):13-14
2004年利用10667m。池塘进行的河蟹生态养殖试验,结果产成蟹1456kg,平均125g/只,最大雄蟹个体重210g,最大雌蟹个体重165g;每667m^2产成蟹91kg,产值4681元,纯利3237元。  相似文献   

2.
采用底层充气增氧技术,在池塘进行了河蟹雌雄分塘养殖试验。经过1年养殖,雌、雄蟹平均规格分别为132g/只、250g/只,单产分别为64 kg/亩、80.25 kg/亩,亩毛利分别达4823元、15061元。  相似文献   

3.
所谓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体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大规格河蟹不仅销售通畅而且价格也比小规格河蟹高3~4倍,如规格在个体体重150g以上的河蟹市场售价为120元/kg~160元/kg,而规格在个体体重75g左右的河蟹市场售价只有30元/kg~40元/kg,如何培育生产无公害大规格河蟹成为养殖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开展以河蟹为主的生态养殖试验,养殖获得大规格河蟹,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近年来,河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有所下滑,尤其是规格小,品质差的河蟹价格一路走低,而品质好的大规格河蟹在市场博弈中已占据优势,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也一直坚挺。因此,养殖者已不再追求高密度、高投入、高产量的传统养殖模式,而是向大规格(雌150g以上、雄200g以上)、高品质、高效益的生态养殖新模式转变,这对促进渔业产业结  相似文献   

5.
张涛 《河北渔业》2006,(1):33-34
针对当前河蟹养殖生产现状与发展态势,通过运用生态学技术手段,调整养殖生态环境,降低放养密度,强化养殖病害的预防,创造河蟹栖息、生长的优良环境,以长江水系的河蟹为养殖对象,从而提高河蟹的品质和养成规格,达到优质高效之目的。我们于2003年开展了“大规格商品蟹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河蟹的规格和品质,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河蟹每667m2产58.1kg,平均规格154g,其中200g以上的大规格雄蟹13.4kg,占23.1%,140g以上的大规格雌蟹10.28kg,占17.7%,回捕率73.1%,另每667m2产鲢鳙35kg,鳜鱼3.2kg,每667m2效益2438元,总效益24万元,投入产出比1:2.28。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成蟹养殖试验平均亩产河蟹27.4kg,平均规格114g/只,体重100g以上的成蟹占68.3%,回捕率60%。稻田培育扣蟹试验平均亩产扣蟹55.2kg,平均规格27.6g/只,回捕率20%。稻田养蟹模式比单一种植水稻增效明显,按照市场产品价格计算,稻田养殖成蟹平均亩新增效益1600元,稻田培育扣蟹平均亩新增效益1666元。  相似文献   

7.
管忠勤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3):154-156, 161
为探索现代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于2013~2014年在长江口地区,利用生态湿地净化的长江水作为养殖水源,通过开挖深槽沟和种植水草等措施营造"水草森林"的生长环境,运用生态养殖技术,开展了大规格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示范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014年大规格河蟹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67.5 kg,雄蟹平均规格221 g/只、雌蟹平均规格161 g/只,回捕率在70%以上,达到了增产增量的目的。养殖的商品河蟹经2次药残检测,全部合格,达到水产品安全标准要求。生产期间采用鲜活螺蛳及冰鲜小杂鱼投喂方式大大提高了河蟹的品质,是一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在上海崇明地区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的技术,在崇明西北部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池塘开展种草生态养殖成蟹试验。试验池塘面积15亩(15亩=1 hm2,下同),放养规格为100只/kg的中华绒螯蟹蟹种500只/亩,试验期间池塘整体水草覆盖率约为70%。试验结果:养殖成蟹871.95kg,亩产58.13 kg,其中雄蟹平均壳长64.23 mm,壳宽72.03 mm,体质量194.07 g,个体200 g以上的比例为40.0%;雌蟹平均壳长60.46 mm,壳宽67.51 mm,体质量140.88 g,个体150 g以上的比例为36.7%。结果表明,采用种草生态养蟹模式,可以在崇明地区养成大规格中华绒螯蟹,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2.回捕两个池塘分别投放蟹苗1100只,经过晚捡、地笼、抽水翻塘后捕蟹量分别为594只和579只,回捕率分别为54%和52.6%。回捕的河蟹中雄蟹和雌蟹分别为691只和482只。雄蟹的残蟹率占7.52%,大于雌蟹。250克/只以下的雄蟹有198只,400克/只以上的雄蟹占3.87%;88.59%的雌蟹在150~250克/只,超过一半的雌蟹体重在150~200克/只,150克/只以下的雌蟹只占1.45%。  相似文献   

10.
雌梭子蟹与虾贝生态混养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梭子蟹养殖得到迅速发展,梭子蟹雌蟹(膏蟹)塘边起捕价格高达100元/千克以上,而雄蟹起捕价格仅为50元/千克左右,因此,如何提高梭子蟹雌蟹(膏蟹)的产量成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增长点。从2004年开始,象山县就开始进行梭子蟹  相似文献   

11.
河蟹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大规格河蟹受到市场的热捧,尤其是2012年河蟹上市之初,大规格河蟹出现了脱销,价格也一路飚升.常熟市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沈金龙,充分利用科技入户这一平台,认真吸取知识,勇于实践,根据池塘生态学原理和河蟹生物学特性,采取种草投螺营造环境、选择优质蟹种进行科学投喂、泼洒生物制剂改优水质底质、利用生物食物链作用获得生态综合防病,经2012年的养殖试验,53×667 m2(成蟹养殖39×667 m2,扣蟹养殖14×667 m2),养成商品蟹的回捕率达80%,规格为200 g/只以上占25%、175~200g/只的占30%、150~175g/只的占20%、125~150g/只的占20%、125g/只以下占5%,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市沿江江滩养殖户利用江水养殖优势,从外地购进大规格河蟹进行暂养,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每千克净利润少则20元,多则60-80元。但是,由于大规格(150-250克)蟹较少,因此收集时间长、储存时间长,容易引起河蟹脱水或病变,暂养蟹的死亡率较高。据调查,我市河蟹暂养户从安徽安庆、和县等地购进7000多千克河蟹,平均规格225克/只,雄蟹达到200--250克/只、雌蟹150-200克/只,运输死亡1%,暂养平均死亡率20%。  相似文献   

13.
<正>河蟹养殖是昆山市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借助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优势,相比其他河蟹产地昆山市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走上了"高大上"路线:"高"是指投入高、品牌高端、价格高;"大"是指放养大亲本河蟹培育出来的大规格扣蟹、养出的成蟹规格大;"上"是指河蟹品质优、以只论价、上档次。随着河蟹养殖水平的逐步提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养殖高效典型,2018年昆山市巴城镇新开河村养殖户姚木生10亩池塘共收获河蟹3257只,产量859.5千克,销售收入653090元。雌、雄蟹平均规格264克/只,平均亩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起,利用黄浦江上游周边的池塘进行了大规格中华绒螫蟹的生态养殖,雄蟹的平均规格200 g/只,雌蟹平均150 g/只.文章总结了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螫蟹的池塘条件、放养模式、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关键技术以及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池塘养殖河蟹进入微利时期,我区滨海镇渔民大胆尝试,进行河蟹鲈鱼套养,取得了成功。平均每1/15hm。产成蟹lOOkg,规格100g/只,鲈鱼30kg,规格1kg/尾。平均每1/15hm^2产值2500元、效益约1000元。每1/15hm^2增加效益300~400元。这种高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形成了鱼蟹共存互惠互利的复合生态系统,发病率降低,极大地提高了商品蟹的上市质量。下面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苏蟹一号”F3代选育群体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连续3代的群体选育,"苏蟹一号"F3代选育群体呈现长江水系河蟹特征,表现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良经济性状。F3代选育群体雌蟹呈现二元分化,平均体重为150g、120g,雄蟹平均体重150g。11月上旬的养殖河蟹雌性群体可食部分分别占体重的35.05%、36.78%,雄性群体为29.56%。雌蟹肥满度、成熟系数、性/肝指数分别为0.54、9.69%、155.47%,0.55、10.51%、166.58%;雄蟹分别为0.59、2.31%、41.48%。雌蟹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21.62%、20.85%,脂肪含量10.37%、8.43%、氨基酸含量19.07%,、19.83%;雄蟹分别为15.20%、7.05%、13.78%。  相似文献   

17.
陈义 《科学养鱼》2003,(6):35-35
之三据统计2002年浙江省年产河蟹13626吨,产值57553.1万元,年平均售价42元/千克,低于浙江省农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平均交易价58元/千克。成蟹以内销、批发市场销售为主。人们期待春节后的蟹价反弹现象没有出现,致使大量扣蟹滞留池中,鲜有人问津,苗价从0.50元/只下降到0.20元/只,持续走低,亏损面加大,2003年我省河蟹养殖形势更加严峻。一、河蟹市场特征市场反映,近年来河蟹产量逐年增加,价格不断下跌。但只要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河蟹产量增加,其实主要是100克左右的小规格蟹增加了,200克以上的大规格蟹相对越来越少。2002年100克左右的小公蟹…  相似文献   

18.
大水面蟹鳜混养,不但蟹鳜生长快,病害少,方便上市,而且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沿湖乡镇农民养殖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铁河乡进行大水面蟹鳜混养技术试验,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河蟹经207d养殖,共收获成蟹18899kg,平均规格150g/只,回捕率21%;鳜鱼经170d养殖,共收获成鱼13998kg,平均规格0.5kg/尾,成活率56%。河蟹产值151×104元,鳜鱼产值83×104元,每667m2经济效益1200元。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受冷空气影响,苏州气温明显下降。天气转凉,河蟹的质量越来越好,肉满膏肥,蟹黄饱满,当前河蟹的上市量比较充裕,价格也较为平稳,但雌、雄蟹的价格相差悬殊,有100~150克的公蟹是39元/千克,母蟹则是84元/千克;125~150克的公蟹是55元/千克,母蟹则是121元/千克。水产区内本地白虾少量新鲜上市,到货量1.5吨,批发价在40~46元/千克。天气渐冷,虾类中草虾进入落市阶段,上市量日趋减少,价格自然性上涨,目前批发价每千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农垦临海农场渔场河蟹养殖户于利忠在多年的养殖中,总结出一套河蟹雌雄立体分养经验技术,2009年他养殖的河蟹平均亩产达82千克,回捕率达98%,其中雌蟹重量100~180克/只、雄蟹155~255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河蟹重量、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于利忠河蟹雌雄分养的技术是:养殖的蟹塘水深要保持在1.5米左右,塘口坡比1∶3,水源要充足,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