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通直度、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且家系内变异大于家系间。家系、单株遗传力分别在0.493 0.731、0.080 0.199之间。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材积、冠幅、侧枝粗度及通直度)估算了6年生家系育种值。分析了材积单性状选择方式、多形状联合选择以及冠幅约束选择在不同入选率下亲本家系的预测及现实遗传增益(材积及通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条件下,联合材积及通直度指标进行亲本家系选择是最佳选择方式,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2.
巨桉第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东门林场3.2年生巨桉第二代育种群主要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和早期遗传型选择研究表明:家系平均树高、胸径、高径比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0.1 m、9.3 cm、1.1和0.0446m3,且各指标在不同家系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高径比和单株材积均受到相对较弱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31、0.31、0.16和0.26,估算的遗传力均在合理范围之内。通过有效的遗传型选择,筛选出优良家系12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9%、19.5%和42.2%;筛选出优良单株300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5.4%、16.7%和36.7%,遗传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圆角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对4.4年生圆角桉第2代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参试的103个家系间D(胸径)、H(树高)、V(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两者都在0.5水平以上,表明家系受较强度遗传控制,单株均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以D、H、V这3个主要生长性状构建圆角桉家系和单株选择指数方程,用一个标准差水平选择出14个圆角桉优良家系,选择强度为13.59%,入选优良家系群体的D、H、V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30.20%、20.55%、74.51%,最优家系为Y19、Y67、Y64;用2个标准差强度水平选择出52株圆角桉优良单株,入选率为3.12%,入选单株主要分布在36个家系中,其中有50%分布在优良家系中,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31个家系樟树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适应性和生长、形质性状差异及遗传变异的持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和冠幅、枝下高、树干数、通直度差异极显著;胸径差异显著。材积和通直度、树干数家系遗传力0.5371~0.6726。以12 a林龄单株立木材积生长性状和通直度、树干数形质性状为评价指标,初选优良家系6个和单株9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9.22 m,胸径14.83 cm,单株立木材积0.0965m^(3)、遗传增益27.12%,树干较通直、分叉较少;优良单株平均树高11.44 m,胸径22.59 cm,单株立木材积0.2153 m^(3),遗传增益72.94%,树干通直、无分叉。  相似文献   

5.
通过林分调查,对11 a林龄41个家系闽楠优树子代测定林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和通直度、分枝度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树高5. 55~8. 90 m,胸径6. 92~11. 91 cm,单株材积0. 014 671~0. 050 397 m~3,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树高遗传力0. 872 5,胸径遗传力0. 791 7,单株材积遗传力0. 855 7;通直度指数3. 04~4. 86,差异达到0. 1显著水平;冠幅2. 15~2. 81 m、分枝度指数3. 14~3. 90,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以单株材积生长为依据,选出8个速生优良家系,其树高8. 22~8. 90 m,遗传增益7. 62%~15. 46%;胸径10. 86~11. 91 cm,遗传增益11. 62%~20. 40%;单株材积0. 041 936~0. 050 397 m~3,遗传增益32. 20%~55. 97%,相比6 a林龄选出的9个优良家系重复入选3个,8 a林龄选出的8个优良家系重复入选6个;选出30个速生优良单株,其树高8. 3~11. 0 m,遗传增益4. 22%~19. 62%;胸径12. 0~16. 3 cm,遗传增益19. 28%~52. 06%;单株材积0. 059 388~0. 111 401 m~3,遗传增益53. 40%~150. 05%;相比6 a林龄选出的30个优良单株重复入选14个。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8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进行优良家系及单株的选择。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利用30%和15%的入选率对参试的2个测定组进行选择,选择出20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11.31%;选择出38株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81.89%。  相似文献   

7.
对代表全分布区的29个地理种源包含147个家系的18年生巨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观测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树高以外,其他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树高家系遗传力为0.879 7,树高单株家系遗传力为0.296 2;胸径家系遗传力为0.943 4,胸径家系单株遗传力为0.662 9;材积家系遗传力为0.950 9,材积单株家系遗传力为0.747 2。通过生长性状的多重比较并结合早期纤维密度的分析结果,筛选出15个速生优良家系,其平均家系材积遗传增益67.9%;在家系选择基础上选出速生优良单株13株,其平均单株立木材积遗传增益172.2%,选出的优良家系及单株将来可以用作营建巨桉实生种子园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14年生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50个家系测定材料进行了树高、地径、新梢、冠幅4个性状的方差分析、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树高育种值和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评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研究表明,青海云杉家系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树高、冠幅家系遗传力为0.702和0.752,单株遗传力为0.655和0.534,均受较高遗传力控制,通过树高育种值选出优良家系15个,遗传增益为11.29%。采用配合选择选出来自41个家系的131个优良单株,遗传增益是37.19%。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开化县林场闽楠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了生长性状的调查。通过选取保存完整的59个家系分析了其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筛选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71%,17.78%和39.10%,高径比和冠径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36%和16.79%。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32.75%、47.11%和52.71%;优选出8个生长表现好的家系;并初选出53个优良单株。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4.14 m、5.37 cm和0.0052 m~3,比群体平均值提高了16.29%、16.99%和44.44%;优良单株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4.82 m、6.78 cm和0.0096 m~3,遗传增益8.9%、21.09%、76.16%。此次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的选择,可为今后闽楠种子园建设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杉木57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子代测定,结果表明,8 a生杉木种子园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超过对照5.82%、11.67%和31.08%,变异系数分别为20%、22.16%和58.4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间差异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6、0.35和0.36,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0.69和0.68.以材积超过家系平均值15%为入选标准,选择出优良家系13个,平均遗传增益为22.9%.  相似文献   

11.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自由授粉的81个子代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在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表现稳定性分析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家系间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材积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4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079、0.027、0.048,均属低等遗传力。以材积为指标,采用综合法选择优良家系,共选出7个优良家系,30株优良单株,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到18.26%。  相似文献   

12.
1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1年生90个家系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计算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力。11年生时入选的28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11.7 m、15.0 cm、0.099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3.3%、13.4%、31.8%;在优良家系内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入选103个单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2.4 m、17.7 cm、0.1440 m3。遗传增益分别达4.7%、23.9%、69.1%。可显著提高马尾松用材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营建的4年生光皮桦155个家系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在15%、树高、胸径遗传增益在5%以上作为优良家系的选择依据,从155个家系中初步筛选出32个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6.3 m,平均胸径6.1 cm,平均材积0.0106 m3,平均冠幅为3 m,其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1%、16.2%、39.7%;以形质优良,绝对生长量大为主要指标,共选出53个优良个体,其平均树高7.6 m,平均胸径8.2 cm,平均材积0.0214 m3,平均冠幅为3.7 m,其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6.9%、22.9%、96.0%。  相似文献   

14.
杉木种子园子代优良无性系测定及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55个杉木无性繁殖品系的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遗传力变化范围树高为0.389~0.771,胸径为0.169~0.703,材积为0.377~0.674。3个生长性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对树高、胸径和材积按10%的入选率进行单性状选择,树高遗传增益平均为4.27%,胸径平均为6.36%,材积平均为15.56%。与对照平均值比较,树高的遗传增益平均为8.09%,胸径的遗传增益平均为13.11%,材积的遗传增益平均为23.17%。经过选择能取得较高遗传增益的杉木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设置在福建南平国有来舟林业试验场马尾松高产脂半同胞家系测定林,研究其产脂力与生长、树冠性状在家系间的遗传变异以及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并进行脂用马尾松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选择。结果表明,马尾松产脂力与生长、树冠性状皆存在显著的家系差异,相对于生长、树冠性状,产脂力变异较大,变异系数高达61.91%,具有丰富的选择基础。产脂力受中度遗传控制,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2和0.31,表明对马尾松产脂力通过家系和单株选择可取得较好的改良效果。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家系产脂力与胸径、树高和材积呈较高的正遗传相关,表明在遗传育种进程中可同时对生长性状和产脂力进行改良。此外,产脂力与冠幅、冠高、轮盘数、活枝数也呈较高的正遗传相关。综合生长、树冠性状的遗传力以及与产脂力相关程度,认为胸径是高产脂优树间接选择的最佳指标。以单株产脂量和单株材积生长作为综合选择指标,共选出20个优良家系和16株优良单株,选出的优良单株产脂力遗传增益在52.54% 154.40%,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在0.22% 31.85%。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优良的藏柏用材和防护树种种质资源,对来自云南境内的35个藏柏优树家系建立的9 a生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家系间各性状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选育潜力。林分树高、胸径、冠幅、冠高比、单株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52、0.60、0.79、0.76、0.50。以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过群体平均值5%、10%、30%选择优良用材林家系,入选5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6.55 m、12.82 cm、0.063 m3,估测遗传增益分别为5.13%、13.96%、29.68%;以冠高比、冠幅分别高于群体平均15%和20%选择防护林家系,入选5个家系冠高比、冠幅的平均值分别为0.355、2.32 cm,估算遗传增益分别为24.52%、21.95%。建议在家系选择基础上进行优树选择,建立嫁接无性系种子园,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营建及其优树子代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园与子代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在位于滇中的石林林场建立了含102个优树(家系)的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从中探讨了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的营建途径。对该种子园的52个墨西哥柏自由授粉优树子代测定的结果表明,墨西哥柏速生,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04 m、1.43 cm、0.009 6m3和0.22 m。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家系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结实量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6、0.66、0.68、0.74和0.65,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7、0.16、0.18、0.23和0.16,其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呈显著的负相关。从该种子园中评选出了9个优良家系,22个优良单株,其材积遗传增益平均为13.47%和25.2%。此外,还揭示了墨西哥柏10年生期间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8.
7年生短枝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南2个试验点上各含17个无性系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方差分析,并估算出6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力及指数选择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除了主干分叉习性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01)。当不考虑无性系和地点互作时,无性系间不同性状的重复力均较高,为0.35 0.85,其中,树高重复力最高,主干分叉习性最低。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之间的表型及遗传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5%、4.8%、10.9%、3.7%、1.5%和8.1%,筛选可获得明显的遗传增益。通过Smith-Hazel指数选择并按20%的入选率,选育出编号17、21和20三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及二代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型相关均为极显著相关。以家系树高育种值为选择指标,共选出8个优良家系。采用配合选择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选出来自21个家系的102个优良单株,其树高比群体均值高出36.25%,期望遗传增益是27.97%。说明配合选择具有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遗传基础的优点。这些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作为营建青海云杉二代种子园试验林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柳杉一代种子园5年生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子代林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等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家系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平均值分别为11.64 cm,6. 75 m,0. 040 3 m3,2. 07 m,27个参试家系材积生长量均大于对照;生长性状总体变异系数为材积胸径冠幅树高,家系内变异系数大于家系间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表明,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冠幅差异不显著;柳杉半同胞子代林胸径、树高、材积、冠幅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为0. 41,0. 16,0. 36,0. 16,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 78,0. 60,0. 76,0. 33;各性状期望遗传增益分别为6. 75%,0. 47%,11. 79%,0. 52%,现实增益分别为16. 47%,2. 92%,32. 76%,3. 27%,27个家系生长表现优异。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子代林生长变异规律,一代种子园管理、杂交育种、优良家系(无性系)评选,及下一代育种群体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