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原因及对策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为速生用材树种,为我国解决用材短缺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片面追求速生丰产,营造大量杉木人工纯林,导致了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下降,林地地力衰退,尤其是在多代连栽杉木林地上,林地地力衰退问题就更加突出和严重。文章综述了我国杉木多代连栽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以及防止地力衰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在人工林中占据重要地位。杉木多代连栽造成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加剧,严重地影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杉木人工林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出发,探讨了杉木人工林持续经营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地力衰退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落叶松和杉木等人工林连栽作业引起地力衰退的研究表明,生物循环失调,栽培技术不当是引起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人工林地力衰退主要表现为土壤剖面逆向发育,土壤理化性质变差,有机质和养分状况恶化,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等,指出调整林分结构、保护林下植被,营造混交林,科学经营是缓解人工林地力下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杉木林地力衰退成因 杉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但多年来出现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问题.近些来年,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实践表明,造成地力衰退的主要成因是: 1.随着连栽次数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逐代下降,是导致杉木林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林地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栽杉次数的增加呈负相关.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养分含量平均下降10%~20%;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C/N(碳氮比)等的差异都达到显著的水平.第三次与第一次相比,养分含量下降40%~50%,各项指标值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这表明,杉木连栽次数越多,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下降亦随之剧烈.  相似文献   

5.
杉木迹地更新经营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研究了杉木连栽人工林生长量下降,土壤物理性质变差,土壤肥力下降,微生物数量减少等杉木地力明显衰退现状,提出杉木连栽幼林施肥,营造混交林,回心土造林,萌芽更新等可持续经营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CO_2互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具有CO2 互补作用机制所产生的正效应 ,根据杉木马尾松需光特性的差异 ,采用合理的混交林结构 ,能有效地调节混交林间CO2 的能力 ,可以相互促进 ,有利于群体光合积累 ,能够改善林分生态条件 ,维护地力 ,减少种间和种内矛盾 ,有利于杉木生长 ,利用CO2 互补施肥 ,解决杉木连栽地力衰退和林地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杉木作为我国重要速生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其地力衰退问题日益显露,已引起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文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特征,如土壤酸化、缺磷、富铝和化感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如酸沉降加剧、不适宜的营林活动、肥料施用不当等;提出了一系列维护措施,如轮作、营造混交林、追肥等;概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结果表明:杉木连栽引起林地肥力减退,土壤地力衰退程度与前茬林生长周期有关。头茬杉木林周期短(14a)的二耕土上连栽的杉木长势较好,头茬杉木林周期长(24a)的二耕土上连栽的杉木幼树长势极差。林地施肥后并没有促进杉木幼树恢复生长。原因在于杉木幼树根系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质毒害,根系腐烂,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建议采取生物工程措施解决杉木连裁地力减退问题。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杉木与枫香拥有相对协调的种间关系,二者能够形成相对优良的混交组合,积极开展杉木枫香混交可有效解决过往杉木连栽可能导致的地力衰退问题。通过杉木枫香的混交造林试验,深入透析其研究调查方法,基于不同混交方式对杉木、枫香的混交造林指标影响进行了研究,深入探析了杉木枫香的混交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杉木林二代更新的树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南方各省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至今杉木纯林连栽造成地力衰退,炼山全垦造成水土流失,杉木价格税收现行政策造成成,过熟林增加。该文对此提出了杉木林二代更新的树种选择及其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的实践观察,应用“死活相克”原理,提出“菌根遗毒”的假说,剖析杉木连栽引起地力衰退问题的一些原因,这将对该问题认识的深入与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套种砂仁对杉木林土壤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见到许多有关种植杉木造成土壤地力衰退的报道。因而,如何提高杉木林下地力,就成了大面积种植杉木时亟待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13.
杉木林迹地不同树种更新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杉木人工林连栽容易引起产量下降和地力衰退等问题,对杉木林采伐迹地采用火力楠、湿地松和马尾松进行更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火力楠为更新树种形成的人工林生长快、蓄积量大,林下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较大的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快。火力楠是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较为理想的树种。  相似文献   

14.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状况,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依据森林土壤组成、结构、性质与功能一致性原理,揭示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机制,并从理论和林业生产实践上提出了防治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人工林种植的主要树种和重要速生用材树种,由于片面追求丰产、经营措施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南方大面积经营的杉木人工纯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的问题,直接威胁到造林质量、林木生长和产量,进而影响到林分多功能效益的发挥和可持续经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为恢复和重建退化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杉木林地力衰退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栽培制度及造林技术不当等问题,引起杉木林的地力严重衰退,目前全国杉木成熟林平均蓄积量仅78.9米~3/公顷。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杉木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并从改善栽培耕作制度、调整林分结构、控制杉木林分发展规模等方面提出6项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从森林土壤条件、杉木人工林的营养循环特点和人为经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提出营建人工复层林、林地施肥、适当延长轮伐期,加强植被管理和进行定位观测等措施防止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8.
魏阳琼 《四川林业科技》2012,33(1):56-58,34
针对杉木林地连栽时有发生,同一养分匮乏,地力衰退明显的现象,对毛竹林替代杉木林的三种更新方式的生长效益、土壤肥力变化等经营效益差异的比较,探索一条林地更新的良好途径:毛竹林以诱导扩鞭成林最理想;林冠下更新毛竹是可行的,经营效益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类经营措施的不合理,致使世界范围内人工林地力衰退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主要造林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落叶松(Larix spp.)、桉树(Eucalyptus spp.)等存在地力衰退现象[1-4],其中田大伦[5]、杨玉盛[6]、叶绍明[7]等分别对杉木、桉树连栽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得出连栽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林下植物、枯落物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等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山区杉木无节良材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特有用材树种,用途广泛,分布遍及南方省(区),是我国南方用材林基地的主要造林树种。然而普遍面临着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和多代连栽、木材材质下降等问题。考虑到杉木的生长速度及自然整枝能力一般,修枝切口的愈合速度较快等生物学特性,希望通过人工修枝,采用目标树培育技术,将杉木定向培育成为速生、大径级的无节优质木材,为山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