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22头35日龄健康长白仔猪分为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验组20头,空白对照组2头。按免疫时间和免疫剂量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并免疫试验组仔猪。采集免疫前和首次免疫1个月后试验仔猪前腔静脉血液制备血清,采用猪伪狂犬病胶乳凝集试剂盒检测各试验猪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比较不同免疫程序对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仔猪免疫前后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后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在试验仔猪各个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剂量组A1与A2、A3差异显著(P0.05);免疫时间组B1与B2、B3差异显著(P0.05);采用非配对双样本均值分析,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临床检测猪伪狂犬病gB抗体中的适用性,将其与IDEXX公司ELISA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对试验.对110份猪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gB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ELISA法的检测.结果显示,以ELISA法为标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猪伪狂犬病gB抗体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8.31%、100%、99.10%,Kappa=0.96,说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ELISA法的符合率较高,且其操作步骤更简便,更省时,可以用于临床猪血清样品的猪伪狂犬病gB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抗体在猪体内的消长规律,进一步为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挑选了10家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每场随机采集100份血清,采用gB和gE 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抗体。同时对gE 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用病原学F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gB ELISA检测结果免疫抗体群体平均S/N0.1、免疫合格率90%、样本间变异值15%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 gB免疫抗体S/N值OU≤0.1,样品间CV值CO≤15%,猪群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0%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综合工作实际,笔者得出结论:免疫猪场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应长期维持在90%以上,样品间CV值应≤15%;非免疫猪群,gE或gB抗体长期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达到猪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目的。  相似文献   

4.
用VN、ELISA检测断乳后仔猪伪狂犬病毒抗体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伪狂犬灭活疫苗常规免疫程序下,用VN、ELISA动态检测断乳后仔猪(23-58日龄)体内伪狂犬病毒抗体的水平。试验发现,免疫前,高水平的母源PRV抗体对保护断乳前仔猪不发生该病具有重要意义;PRV灭活苗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较弱,所以用灭活苗预防该病不合理的;该免疫条件下,断乳后仔猪体内伪狂犬病毒抗体的水平较低,表明临床上这一时期仔猪易发生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猪瘟抗体水平的6个试验组的24头猪及4头对照组猪用已建立的“ELISA间接法检测猪瘟抗体”法进行血清猪瘟抗体ELISA效价的测定,用石门系猪瘟强毒攻击受试猪测定保护力.研究结果表明,血清猪瘟抗体ELISA效价在1:30以上多数能够抵御猪瘟强毒的攻击.该临界线的确定为“ELISA间接法检测猪瘟抗体”技术在猪群免疫监测及防疫注射质量考核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间接ELISA检测伪狂犬病毒(PRV闽A株)自制的油乳剂灭活菌、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免疫山羊和犊牛的抗体效价,并以市场购买的基因缺失油乳剂灭活苗作对照,依据山羊抗体的ELISA效价找出抗体消长规律,采集犊牛、山羊血清用中和试验测抗体,试验结果表明,⑴首次免疫后抗体上升幅度低,仅2-3个滴度,且维持时间短,仅为2周;二免后抗体上升可高达12个滴度,且维持时间长达4个月。⑵试验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氢氧化铝胶灭活苗。⑶用同种疫苗免疫的犊牛与山羊具有相似的抗体水平和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情况,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今年4月份和7月份随机采集于该场的395份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规模化猪场两次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为0,说明猪场现阶段不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两次检测基础猪群伪狂犬病病毒g...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以下简称伪狂犬疫苗)对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效果,对天津市某猪场引进的约2000头后备母猪分阶段注射伪狂犬疫苗,引进前第4周和第10周各注射1头份,引进后15d注射1头份,并对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伪狂犬疫苗能使猪群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后ELISA检测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极显著提高(P<0.01)。经过免疫的后备母猪针对伪狂犬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均上升,且免疫前后针对伪狂犬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该研究所用伪狂犬疫苗无论是针对经典毒株还是变异毒株均能为猪群提供更好的保护力,且对变异毒株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更高,保护力更强,适用于我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成本低廉、效价高的抗抑制素抗体,将6只2.5—3kg的健康大白兔分为3组(n=2),分别皮下多点注射100μg纯化的抑制素质粒pCISI(T1、T22组)或100μg生理盐水(S对照组),T1组加强免疫1次,而T2组加强免疫2次,每隔10d采血1次,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抑制素抗体水平,以P/N值〉2判为阳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T1、T2组血清中均检测到抗抑制素抗体,效价为1:6400。研究结果表明,抑制素质粒pCISI免疫大白兔可产生较高效价的抗抑制素抗体,且只须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监测犬免疫狂犬病疫苗后的保护效力,以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糖蛋白的主要优势抗原表位区G3蛋白(RV G3)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确定抗原最佳包被量为8 mg/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的稀释度为1∶3 00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抗原不与犬瘟热病毒、犬腺病毒、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平均变异系数都小于10%;敏感性达1∶1 280.此方法检测134份血清样品的结果与美国SYNBIOTICS试剂盒相比,总符合率达95.6%.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免疫增强剂VA5对猪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VA5与灭活疫苗混合并制成疫苗。通过常规Bartha-K61株灭活疫苗、含免疫增强剂灭活疫苗和Bartha-K61活疫苗3组免疫效力对比试验,首次免疫后14和35 d对猪进行采血,并且进行中和实验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能够显著地提高猪伪狂犬灭活疫苗血清中抗体产生,同时能显著提高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IL-2和IFN-γ mRNA表达。交叉中和试验表明,VA5能够显著地提高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对伪狂犬流行变异株的中和作用。试验表明,VA5能够显著提升猪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体液与细胞免疫,为研制免疫效果更好的灭活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NCDV标准毒株接种恒河猴肾细胞(MA-104),制备病毒抗原液,制成油乳佐剂灭活疫苗进行3月龄以内的犊牛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OD492 nm平均值为0.6,免疫40 d后达到峰值1.5,免疫后60、90 d仍维持较高的抗体效价,OD492 nm平均值分别是1.4和0.9.中和抗体效价在二次免疫时、二次免疫40、60、90 d平均值分别为56.668、413.025、314.9、104.64.实验评价OD492 nm值和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关系,相关性很大,并证明这种疫苗对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犊牛腹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禽流感免疫程序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从汉中市某规模化养鸡场采集罗曼蛋鸡的血清样品,检测不同时期的抗体水平。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后,检测用不同剂量的疫苗免疫后雏鸡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1d雏鸡平均母源抗体效价为8.9,在19d降到4.3。免疫36d后,平均抗体效价达6.37,保护率为100%。免疫85d后,抗体达最高值。免疫9周后,平均抗体水平降至4.17,保护期约为2个月。禽流感的首免时间应在出生后19~22d。首次免疫85d后,HI抗体水平逐渐降至临界值。建议在3月龄左右进行第2次免疫,剂量可增大到0.5ml/只。[结论]鸡场应建立抗体效价监测手段,应对抗体水平偏低或空白的鸡群及时再接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PRRS免疫猪场和非免疫猪场抗体水平差异,采集福建各地区64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本1 742份,其中免疫猪场40个共1 059份血清,非免疫猪场24个共683份血清;采用美国IDEXX公司PRRS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其抗体阳性率、CV值及S/P区间分布值.结果显示:免疫猪场抗体阳性883份,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了解广西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流行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于2013年6月~2016年8月从广西12个地市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阳性组织样品473份和血清样品5041份,通过PCR和ELISA分别对组织样品和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和野毒抗体检测.[结果]广西地区规模猪场的组织样品和血清样品PRV阳性率分别为26.43%和24.50%,且组织样品PRV病原阳性率与血清样品野毒抗体阳性率基本一致,以2015年的PRV阳性率最低、2016年的PRV阳性率最高.在广西地区一年四季均能检测到PRV,且组织样品的PRV病原阳性率和血清样品的野毒抗体阳性率均以第三季度(秋季)最低,分别为19.80%和14.95%.除了梧州市和防城港市的检测样品未检出PRV外,其他10个地市的检测样品均能检出PRV,说明广西规模猪场普遍存在PRV感染,且以南宁、玉林、北海和桂林等地市较严重.[结论]广西规模猪场普遍存在PRV感染,尤其是2016年PRV阳性率明显上升.因此,要求养猪业发达的地市应加大对PRV的防控力度,实时监控PRV的流行趋势,避免混合感染,并做好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采自成都市牧星蛋鸡场免疫鸡群的294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H5、H9亚型禽流感抗体免疫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2943份血清样品中,tt5、H9亚型HI效价≥410g2的样品数量分别为2455、2738份,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3-4%、93.1%,免疫后抗体高峰维持7log2以上的时间达63d以上。超过蛋鸡场免疫合格标准,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一种更具针对性、更为可靠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间接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广西某猪场的90份已超免的不同阶段仔猪血清进行抗猪瘟E2抗体和猪瘟全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在间接ELISA试验中,阳性样品数为86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5.56%;间接血凝试验结果效价在1:16以上(含1:16)的血清样品为88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7.78%,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仔猪血清中确实存在具有保护性的抗E2抗体,以间接ELISA检测抗E2抗体来监测猪瘟免疫水平是可行的,这为猪瘟免疫水平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一种更具针对性、更为可靠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间接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广西某猪场的90份已超免的不同阶段仔猪血清进行抗猪瘟E2抗体和猪瘟全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在间接ELISA试验中,阳性样品数为86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5.56%;间接血凝试验结果效价在1∶16以上(含1∶16)的血清样品为88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7.78%,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仔猪血清中确实存在具有保护性的抗E2抗体,以间接ELISA检测抗E2抗体来监测猪瘟免疫水平是可行的,这为猪瘟免疫水平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其临床特征,在不同规模养殖场共采集1164份血清样品,利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其猪瘟抗原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原PRRSV,猪伪狂犬病PRV gE抗体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特异抗体。结果表明:各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群存在一种及两种以上的病毒混合感染,四重感染相对较少。从全年看单独感染占39.10%,PCV-2感染率最高,其次是PRV,PRRSV和CSFV;二重感染占26.13%,以PCV-2+PRV最常见,其次是PCV-2+ PRRSV、PRV+PRRSV;三重感染占8.05%,PCV-2+ PRRSV+PRV最常见;有四重感染出现,仅占1.57%。从季节来看,春季和夏季混合感染最高,分别为76.53%和60.74%,冬季和秋季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9.50%和53.55%。从年龄和性别看,育肥猪的混合感染率高于仔猪,分别为68.66%和61.11%,种公猪的感染率高于母猪,分别为70.00%和55.51%。说明4种病毒有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推测其中PCV-2在混合感染中可能充当免疫抑制的角色,混合感染使PRDC症状更明显,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20.
荧光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草鱼的免疫保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患病草鱼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制备甲醛灭活全菌苗、高温灭活全菌苗、可溶性蛋白及外膜蛋白疫苗。经腹腔注射草鱼后,研究这些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疫苗均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抗体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组、外膜蛋白组、甲醛灭活全菌苗组及高温灭活全菌苗组;而抗体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甲醛灭活全菌苗组、高温灭活全菌苗组、可溶性蛋白组及外膜蛋白组。细菌攻毒实验显示,4种疫苗免疫后均产生明显的保护效应。其中,高温灭活全菌苗相对保护率最高,达到75%,甲醛灭活全菌苗、外膜蛋白以及可溶性蛋白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0%,70%和65%,说明这些疫苗均可用于预防草鱼赤皮病。此外,实验亦显示血清抗体水平与疫苗保护效应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