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加剂输送管道中,油样为密闭带压输送。在非密闭状态下进行长时间加剂原油管输模拟试验时,轻组分会挥发,分析了轻组分挥发对加剂混合原油低温粘度及原油凝点的影响,轻组分的挥发加剧了中低速剪切作用的影响,即掺入适当轻质油可进一步改善加剂原油的耐剪切性能。因此,在进行慢速降温的管流剪切模拟试验时,应使用密闭耐压罐。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出疆原油管道设计的需求,对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分别进行了添加降凝剂的评价试验。在快速降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管输工况下添加降凝剂输送和罐内储存的模拟试验,并确定了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适用的降凝剂、理想的热处理温度、加剂浓度及加剂站点,论证了两种原油通过一站加剂热处理之后实现常温输送和储存的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应用新型高浓缩降凝剂的设想并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安云朋  敬加强 《油气储运》2012,31(8):588-590,647
实验评价了BZ28-2S混合原油加剂前后的析蜡特性、流变特性与粘温特性,结果表明:BZ28-2S混合原油对SW3流动改进剂具有良好的感受性,扩大了管道输送的安全温度范围。在高温段(35-65℃)混合原油加剂前后的粘温曲线基本重合,均表现为牛顿流体;在低温段(15-30℃),混合原油表现为非牛顿流体,此时,在同一温度下,加剂后混合原油的表观粘度和反常点显著降低,低温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此外,通过添加流动改进剂,混合原油的静屈服值大大降低,提高了海底管道停输再启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以2008年西部原油管道加剂输送吐哈和哈油时油头油尾出现油品凝点超高现象为例,应用DSC热分析技术分析了加剂油品物性突变原因,测定了原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点、析蜡热焓等特性参数,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了原油含蜡量.  相似文献   

5.
任京输油管道加降凝剂正反输现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任京输油管道加降凝剂正反输现场试验测量结果证明 ,当加剂原油达到要求的处理温度时 ,正反输运行不会使加剂处理效果明显变差。以改变了输油方向后的原油温度及输量估算了管道有效管内径 ,并根据管道运行中等效传热系数和加剂原油流动性改善效果估计了采用加剂单向输送所要求的最低输量。对加剂输送和正反输运行作了初步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湛茂管道添加降凝剂运行的室内研究情况。考察了加剂原油的静态稳定性,对于快速降温的影响以及用加剂油护管停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湛茂原油管道采用加剂换热工艺能更好地保证热处理温度,降低原油凝点,实现管道安全间歇输送。  相似文献   

7.
苏丹六区块生产的高粘度原油需输送至730 km之外的喀土穆炼厂进行处理,为了确保长输管道安全运行并满足油田生产外输量大幅增加的需求,根据原油性质和生产实际,应用使稠油烃类发生分解、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叠合、烃化等多种反应的裂解法降粘工艺,使稠油降粘起到良好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项降粘技术能够明显改变高粘度原油的流动性,增强管道的原油输送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稠油降粘技术.  相似文献   

8.
BEM-5 P原油降凝剂试验效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港油田混合外输原油添加BEM—5P原油降凝剂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的情况,分别在两条长输管道上进行了现场加剂试验,BEM—5P原油降凝剂对大港混合原油的改性效果得到了验证,同时预测评价了大港油田低输量长输管道降凝输送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靖惠原油管道的输送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靖惠(靖安-惠安堡)原油管道在输油设计中存在外部依托条件差、油源分散、进油点及出油点均较多和进油量不确定等不利条件,提出采用多支线原油管道密闭输送自控技术、原油加剂输送及原油自动计量等工艺技术。实践表明,靖惠原油管道输送工艺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确保了管道一次投运成功,为滚动开发油田原油外输管道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李锦昕 《油气储运》1999,18(9):32-35
研究了苏丹原油加剂时的处理温度、处理中的温升、原油含水量、处理过程听轻组分的挥发等因素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凝点、高粘度的苏丹混合原油,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原油粘度降低幅度增大;在原油处理过程中,温度回升将抑制化学剂的改性效果;原油中水含量减小,加剂生效果明显;在非密闭处理装置中,原油轻质组分的挥发是影响加剂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在慢降温处理过程中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苏丹Hehlig油田生产的稠油对CNPC型降凝剂的感受性变差,改性效果不佳,为了保证客道的安全运行,研制开发了适合当前苏丹混合原油输送的新型高浓度粉末分散型降凝剂,并进行了室内改性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型降凝剂在降凝、降粘及抑制蜡析出等性能均超过了苏丹现在所使用的CNPC型降凝剂。  相似文献   

12.
低速剪切影响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室内模拟管流低速剪切流动参的测试和蜡晶显微观察,研究了低速剪切对不同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及对蜡晶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组成的原油,低速剪切对蜡晶的影响不同,低速剪切既能破碎蜡晶聚集体,又能形成蜡晶聚集体。管道流动过程中的“恢复”现象实质就是管流低速剪切改善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的表现,其机理是管流的低速剪切使得高速剪切后破碎的蜡晶聚集体重新形成。  相似文献   

13.
苏丹油田管输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苏丹原油高含蜡的特性,研制出了以乙烯一醋酸乙烯醋为主料,以丙烯酸高碳醇酯和胶质改性剂为辅料的降凝剂。通过对国内外多种原油降凝剂的对比评价试验,研制出的CNPCNo.9A降凝剂对苏丹油田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非常显著,性能优于国外其它多种降凝剂,同英国Champion公司研制的WM1310降凝剂一起被GNPOC业主选择为现场用剂,并成功地应用于苏丹外输管道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河南油田双魏管道加剂运行的实验研究内容,实验结果表明,BEM—6N降凝剂对于双魏管道输送的不同比例原油均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对秋、冬季管道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管道加剂后可以实现唐河2号站越站运行,能满足管道低输量运行的需要,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苗青  石蕾 《油气储运》2004,23(7):53-58
研究考察了加剂大庆原油在结蜡模拟过程中流变性的变化和影响加剂大庆原油结蜡的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出加剂大庆原油的结蜡模型.重点研究了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结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大庆空白原油与加剂原油的结蜡试验结果,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原油管道添加流动性改进剂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降凝剂的作用机理,研制出对洪荆管道输送多种原渍具有较好性性效果的BEM-7H降凝剂,介绍了洪荆输油管道添加BEM-7H降凝剂的现场试验情况,探讨了重复加热对加剂原油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段光才 《油气储运》2001,20(2):23-26
针对洪荆输油管道低输量、压力不稳定、油品复杂的特点,采用了加剂和加温的输送工艺,通过室内评价和现场运行情况分析,讨论了CE降凝剂对洪荆管道所输西江油和长庆油的改性效果,阐述了加剂运行中出现初凝现象的各种原因,并对CE降凝剂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苏丹黑格里格油田至苏丹港长输原油管道沿线自然概况,研究了管道沿线膨胀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给出了塑性指数、体积变化、膨胀压力和膨胀潜势的关系及苏丹管道膨胀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指出要充分认识膨胀土对管道的潜在危害性,并提出了具体设计和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