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胸腺肽基因转化生菜及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d苗龄的美国大速生生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 将胸腺肽基因(thy)导入生菜。研究结果表明,含有卡那霉素75 mg·L-1的MS1-1培养基(MS+0.1 mg·L-1 6-BA+0.05 mg·L-1NAA+Cb500 mg·L-1) 为最适子叶外植体转化后诱导芽再生的培养基,经抗性筛选,将抗性芽切下于MS1-2培养基(1/2MS + Kan50mg·L-1+Cb100 mg·L-1)上诱导生根。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胸腺肽基因已经整合到生菜基因组中。RT-PCR  相似文献   

2.
柚杂交胚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王官溪蜜柚和度尾文旦柚互交产生的杂交种幼胚为材料,研究离体胚再生植株的技术.结果表明:幼胚在MT培养基上直接成苗质量最好;子叶在MT附加0.25mg·L-16-BA+0.5mg·L-1ZT+0.01mg·L-1NAA固体培养基中产生不定芽;带子叶胚轴在MT附加1mg·L-16-BA+0.2mg·L-1IAA+1mg·L-1GA3的固体培养基中可提高其萌芽率,繁殖系数扩大了20倍以上;分化的丛生芽是试管微芽嫁接的良好接穗材料,将芽苗转移到1/2MS+0.5mg·L-1IBA+0.5mg·L-1NAA的固体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壮苗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幼胚为受体材料,开展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揭示影响香榧遗传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香榧幼胚遗传转化体系。  方法  以香榧种子突破种鳞后第8周至第11周的幼胚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比较受体胚龄、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潮霉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及GFP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对遗传转化香榧幼胚培养物进行阳性筛选。  结果  随着胚龄的增加,香榧幼胚抗逆性增强,污染率降低,成活率提高,第10周和第11周幼胚成活率分别为52.1%和52.3%。农杆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均对香榧幼胚的污染率、成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以及体胚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菌液吸光度[D(600)]为0.5时,香榧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体胚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7.9%和17.3%;侵染时间为10 min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体胚发生率为最高,分别达17.5%和17.1%。羧苄青霉素对于受体材料的农杆菌脱除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羧苄青霉素质量浓度为300 mg·L?1时,成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体胚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60.5%、15.8%和17.5%。潮霉素对于香榧幼胚培养物的阳性筛选具有良好的效果,当潮霉素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成活率为30.5%。  结论  不同胚龄香榧幼胚遗传转化效果不同,突破种鳞后第10周香榧幼胚遗传转化效果良好;当农杆菌菌液D(600)为0.5,侵染时间为10 min时,转化效果最佳;300 mg·L?1为羧苄青霉素脱除农杆菌的最佳质量浓度;100 mg·L?1是潮霉素阳性香榧幼胚筛选的最佳质量浓度。图3表5参37  相似文献   

4.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后60,75和100 d的幼胚为外植体,金属硫蛋白(MT)复合维生素+ 20 g·L-1葡萄糖+10 mg·L-1腺嘌呤+500 mg·L-1水解酪蛋白作为基本培养条件,研究山核桃幼胚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基本培养基对山核桃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花后60 d的幼胚培养56 d后未形成不定芽,花后100 d的幼胚比花后75 d的幼胚诱导产生的不定芽多而且长;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山核桃不定芽诱导以0.010 0 mg·L-1 4-氨基-3,5,6-三氯吡啶羧-酸(Picloram) + 3.0 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为启动培养基较佳;当6-BA质量浓度一定时,随Picloram质量浓度增加不定芽数量差异不显著;当Picloram质量浓度一定时,随6-BA质量浓度增加,产生不定芽数逐渐上升,但当6-BA达10 mg·L-1时,不定芽出现明显玻璃化现象;2,4-D的添加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产生;MS(Murashige and Skoog)是最佳基本培养基。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5.
玉米组织培养及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玉米A188幼胚在2,4-D浓度为2mg·L-1的N6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出愈率为100%;将愈伤组织转入5mg·L-1 6-BA的N6分化培养基中,分化苗频率在80%以上。当潮霉素浓度为10mg·L-1,可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用农杆菌浸染A188幼胚愈伤组织,GUS瞬时表达检测发现,3.5%的愈伤组织显示蓝斑,说明根癌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已经被导入玉米愈伤组织细胞中。  相似文献   

6.
小麦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以小麦幼胚为转化受体,转化后快速成苗的体系.筛选出适合于不同小麦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mg·L-1 2,4-D+0.4mg·L-1 IAA+0.2mg·-1 KT,愈伤诱导率达94.87%~99.04%.幼胚接种后,暗处理与弱光、强光合理配置利于绿芽的快速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g·L-1活性炭或1mg·L-1多效唑利于小麦再生苗的正常生长,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以虎耳兰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上,筛选出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和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1+NAA0.1 mg·L-1;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1 +NAA0.1 mg·L-1+0.2%活性炭(AC);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 +0.2%AC.试管苗先移入基质(4/7泥炭+2/7珍珠岩+1/7蛭石)中炼苗一周后,再移栽入基质(1/3泥炭+2/3沙壤土)中,成活率可达到100 %.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提高农杆菌侵染效率的最优制备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 104’为转化受体,分析比较YEP固体和液体培养基,AB液体培养基制备的农杆菌EHA 105(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 3301)瞬时侵染幼胚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AB液体培养基制备的农杆菌瞬时侵染率达到100%,染色面积超过30%的幼胚占比约为40%,显著高于YEP培养基制备的农杆菌(P<0.05);AB液体培养基侵染的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的比率为49%,显著高于YEP培养基制备的农杆菌(P<0.05);AB液体培养基侵染产生的转化苗阳性转化率显著高于YEP液体培养基的阳性转化率(P<0.05)。因此,AB液体培养基提高了农杆菌侵染幼胚的转化率,获得了更多的胚性愈伤,保障了较高的阳性遗传转化率,优化了玉米自交系‘B 104’遗传转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郑58’的幼胚为材料,用农杆菌介导法对诱导培养出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三价植物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同时对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浸染液和共培养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150mg·L-1时,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显著提高17.39%;在菌液浓度D600为0.3、浸染时间为20min、共培养时间为60h、共培养温度为22℃、共培养培养基pH为5.4以及头孢霉素浓度为400mg·L-1的试验体系下,有利于提高玉米抗性愈伤组织的获得率,其获得率最高可达17.26%.  相似文献   

10.
以芍药为研究对象,建立芍药高效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试验筛选最佳结果为:以茎段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15min,基本培养基为1/2MS,抗坏血酸(100mg·L-)1,诱导愈伤阶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配比为ZT(2.0mg·L-1)+IAA(0.4mg·L-)1,胚状体分化阶段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生根阶段为IAA(0.4mg·L-)1。抗性筛选时适宜的卡那霉素Km浓度为4mg·L-1,遗传转化受体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1.
圆齿野鸦椿叶片的植株再生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圆齿野鸦椿茎段继代繁殖或种子继代繁殖的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组培育苗试验,建立叶片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在WPM+1.0 mg.L-1N6-异戊烯基腺嘌呤(2ip)+1.0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形成黄绿色的愈伤组织,3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5.7%;丛生芽的增殖系数随2ip和NAA含量的增加而加大,2ip含量为1.5 mg.L-1,NAA含量为0.3 mg.L-1时,增殖系数达3.5,WPM+2.0 mg.L-12ip+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是最适的增殖培养基;不定芽在1/2WPM+0.5 mg.L-1IBA+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再生植株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圆齿野鸦椿种子外植体的快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齿野鸦椿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组培繁殖育苗技术,以筛选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激素种类和含量对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不同,BA含量为0.5-2.5 mg.L-1时,种子的成活率随BA含量的升高而下降,而NAA对其影响不大,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BA+0.3 mg.L-1N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2)在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芽的增殖系数随着生长素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MS+1.0 mg.L-1BA+0.5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培育基上,发芽率达50%,增殖系数为3.70,芽饱满健壮;(3)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适当的配比是芽增殖的关键,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BA+0.3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增殖倍数达5.0;(4)一定含量的NAA有利于诱导长根,而IBA则不同,培养基中NAA的含量为0.1 mg.L-1,IBA的含量为0.5 mg.L-1时,生根率达95%,根长为3.51 cm.  相似文献   

13.
费菜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费菜的嫩茎进行了无性系建立和快速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MS+BA0.5 mg·L-1+2,4-D1.2 mg·L-1是诱导嫩茎形成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1/2 MS+NH4H2PO450 mg·L-1+AgNO31.0 mg·L-1+BA1.0 mg·L-1+NAA0.1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 MS+NH4H2PO450 mg.L-1+AgNO31.0 mg.L-1+BA1.0 mg·L-1+NAA0.1mg·L-1+GA31.0 mg·L-1是费菜不定芽继代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以1/2 MS+NAA0.1 mg·L-1+IAA0.3 mg·L-1为生根培养基,变温、自然光是费菜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条件;试管苗扦插成活率为94.5%,移植成活的试管苗株型大而整齐、根系发达,当年可正常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4.
丰花月季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丰花月季叶片、叶柄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丰花月季诱导愈伤组织最佳激素浓度配比是1/2MS+2,4D 5 mg.L-1+BA 1 mg.L-1;所得到的愈伤组织在MS+6-BA1 mg.L-1+2,4D 2.5 mg.L-1+GA3 1 mg.L-1的培养基上继代保存两个月后于MS+NAA 0.02 mg.L-1+TDZ 1.8 mg.L-1+KT1 mg.L-1上分化出不定芽;不定芽在1/2MS+IBA 0.5 mg.L-1上的生根率为91.25%。  相似文献   

15.
大花萱草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取大花萱草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对于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并探索了最适于产生愈伤组织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有利于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NAA0.05mg·L-1+30g糖+8g琼脂;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生芽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30g糖+8g琼脂;适合幼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是1/2MS+NAA0.5mg·L-1+30g糖+8g琼脂。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为组培诱导四倍体育成无籽小西瓜提供基础条件,进行小型西瓜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菌苗子叶近轴端为小型西瓜组培诱导丛生芽最佳外植体,最适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1 mg·L-1;丛生芽在培养基1/2MS+6-BA 2.0 mg·L-1上增殖系数高;分化的小型西瓜不定芽在1/2MS+KT 0.2 mg·L-1+IAA 0.01 mg·L-1的培养基上苗伸长好且苗壮,经壮苗培养的小型西瓜幼苗在1/2MS+IBA 0.3 mg·L-1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优化百合离体培养条件,以亚洲百合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鳞片部位、不同激素配比对亚洲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内层下部分化率最高,鳞茎中层下部鳞片污染率低,是亚洲百合适宜选取的外植体材料。6-BA 0.5mg·L~(-1)+NAA 0.1mg·L~(-1)鳞片分化率最高为75.00%,鳞片分化数最高的激素配比为6-BA 2.0mg·L~(-1)+NAA 0.1mg·L~(-1),分化数为3.05。在6-BA和NAA配合使用的情况下,6-BA 2.0mg·L~(-1)+NAA 0.1mg·L~(-1)增殖效果最好,增殖数为13.4个。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理想激素浓度配比为MS+6-BA 2.0mg·L~(-1)+NAA 0.1mg·L~(-1)+PP_(333)4.0mg·L~(-1)。  相似文献   

18.
三个南方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性及其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单盐系列溶液,以MS培养基为基本成分,附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2,4-D、6-BA、KT、NAA和蔗糖,对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Victoria’‘CW787’和‘Millennium’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性和再生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紫花苜蓿品种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均逐渐降低;下胚轴作为外植体的诱导效果较好;愈伤诱导以2.0 mg.L-12,4-D+0.2 mg.L-16-BA的配比最佳;0.5 mg.L-1KT+0.05 mg.L-1NAA的激素组合对体细胞胚的发育和幼苗的形成效果最好;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1NAA+20g.L-1蔗糖+7.5 g.L-1琼脂;‘Millennium’的耐盐性和植株愈伤再生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9.
非洲菊离体快繁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非洲菊无菌苗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比较各种不同激素组合、浓度大小对非洲菊芽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8-1.2 cm的非洲菊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可以不通过愈伤组织途径,直接诱导出芽。非洲菊带节茎段诱导芽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 mg.L-1+NAA0.1 mg.L-1。较高浓度的6-BA有利于增殖系数的提高,但容易出现玻璃化现象,高浓度的NAA会使芽苗叶色退绿,故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1+NAA0.3 mg.L-1。非洲菊芽苗生根的浓度范围较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  相似文献   

20.
以番木瓜的幼胚、下胚轴、叶片和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激素配比、附加物以及培养方式和条件对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幼胚是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的好材料.幼胚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10 mg·L-12,4-D+5 mg·L-1NAA+2 mg·L-1KT+0.5 mg·L-1 BA;最适合的增殖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