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随着除草剂的大面积持续使用,近年来抗性杂草种类增多,危害面积不断增加,危害程度逐渐加重。杂草对除草剂抗性问题业已成为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机制主要分为靶标抗性和非靶标抗性,非靶标抗性主要包括对除草剂解毒能力增强、屏蔽作用或与作用位点的隔离作用等机理。本文主要对除草剂的非靶标抗性机制中的P450s、GSTs、ABC转运蛋白和谷胱甘肽转运体等进行综述,并对非靶标抗性机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但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或相同机制的除草剂也引发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抗性杂草种类逐渐增加, 抗性形成机制复杂, 导致农田杂草的治理难度增加。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除草剂靶标位点基因的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的靶标抗性, 另一种是杂草对除草剂吸收、转运、固存和代谢等一个或多个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导致的非靶标抗性。本文综述了杂草对9类不同作用方式除草剂的非靶标抗性机制的生理、生化和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抗性杂草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田杂草抗药性的发生为害、原因与治理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抗药性是杂草防除最大难题之一。杂草抗药性演化速度由抗药性突变起始频度、除草剂选择压、杂草适合度及杂草种子库寿命四个因素控制。治理抗药性杂草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在农业防治基础上根据除草剂发生抗药性的风险大小,采取合理轮用、混用等措施可延缓、预防抗药性;抗性杂草发生后及早发现,控制抗性中心以防止其蔓延。  相似文献   

4.
杂草对AHAS抑制剂的抗药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除草剂在田间的重复及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杂草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其中AHAS抑制剂由于靶标单一,抗性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9年,已有103种杂草对AHAS抑制剂产生了抗药性,占19类化学除草剂总抗药性杂草生物型的近1/3。从AHAS基因突变位点及种类与杂草抗药性水平的关系、AHAS基因突变与AHAS酶活性的关系、AHAS基因拷贝数与杂草抗药性的关系以及AHAS酶与除草剂结合前后的三维结构等方面,综述了杂草对AHAS抑制剂产生抗药性的机理,旨在为AHAS抑制剂抗性研究提供参考。并对自然种群目标基因的等位基因检测技术(ECOTILLING)和衍生型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dCAPS)两种通过检测等位基因多态性的手段快速诊断抗药性杂草的新技术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延缓杂草抗药性发生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与杂草的抗药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是芳氧苯氧基丙酸类(AOPP)除草剂和环己烯酮类(CHD)除草剂的作用靶标酶,这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属于超高效型除草剂,使用范围较广,但同时也发现连续使用该类除草剂,杂草容易产生抗药性。本文概述了AOPP和CHD类除草剂的现状、作用机理及抗该类除草剂杂草的分布、危害,并探讨了杂草对该类除草剂的抗性机理、抗性控制等。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麦田草害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我国小麦田的禾本科杂草主要包括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和多花黑麦草等, 田间杂草防除主要依靠化学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市场以来, 长期用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 已经报道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产生了高水平抗药性。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一些学者就麦田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监测和抗性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小麦田抗精噁唑禾草灵杂草的发生种群、抗性水平、靶标酶抗性机理与非靶标抗性机理, 还梳理了抗性杂草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发生情况, 分析了我国在抗性杂草治理方面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 为农田杂草防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杂草对ACCase抑制剂的抗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为作用靶标的除草剂是高效、选择性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重复使用,导致了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在30个国家有37种抗此类除草剂的杂草生物型。抗药性杂草严重威胁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及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概述了ACCase抑制剂抗药性杂草的发生现状,从杂草ACCase突变、代谢解毒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杂草抗ACCase抑制剂的抗性机制,以期为ACCase抑制剂抗性研究提供参考。最后讨论了阻止或延缓抗药性发生的杂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在全世界已被迅速广泛认可和普遍使用。然而,由于ALS抑制剂的作用靶标单一,连续使用易诱发杂草产生抗药性等问题,ALS抑制剂类除草剂面临的杂草抗药性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并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文概括了目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主要品种以及杂草对该类除草剂抗药性产生的主要机理,并针对因ALS基因突变导致的抗药性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为抗性基因应用的前景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9.
褐飞虱抗药性机理及其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褐飞虱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对许多杀虫剂都产生了抗药性。化学药剂的大量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主要包括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本文对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虫的抗性治理进行了探讨。褐飞虱的抗性治理策略应包括抗性监测、使用新型药剂、合理使用杀虫剂及抗虫品种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草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化学防除仍然是治理水稻田杂草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水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雨久花、野慈姑、异型莎草、耳叶水苋、眼子菜、节节菜、萤蔺等多种杂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双草醚、噁草酮、乙氧氟草醚等多种常用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面对日趋严重的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危害,对抗药性杂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我国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抗药性水平、靶标酶抗药性机理、代谢酶抗药性机理和其他抗药性机理,归纳了抗药性杂草的交互抗性、多抗性发生情况以及抗药性治理现状,分析了我们在杂草抗药性研究与治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几种抗药性杂草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田化学除草已成为全球性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草剂的长期和大面积使用给农民带来巨大好处,但杂草抗药性问题逐渐突出。为解决抗性杂草,国际上专门成立了治理除草剂抗性的组织,如除草剂抗性治理委员会(HRAC)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除草剂应...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安全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可在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活性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伤害的特殊用途化合物,有关安全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新安全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除草剂安全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4种观点:1)影响除草剂在作物体内的吸收和转运;2)与除草剂竞争靶标位点;3)影响靶标酶的活性;4)增强作物对除草剂的代谢。文章对近年来安全剂作用机理及安全剂对杂草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安全剂的作用机理及新安全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抗药性杂草与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药性杂草对农田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随着长期、大量使用相对有限的化学除草剂,全球抗药性杂草发展迅猛,目前已有217种杂草对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我国抗药性杂草发展也十分迅猛。本文在介绍杂草抗药性基本概念、抗药性杂草发展过程、抗药性杂草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抗药性杂草治理策略,以期为我国抗药性杂草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野慈姑是我国稻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以黑龙江稻田采集的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inn.)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分子克隆技术,对野慈姑的吡嘧磺隆抗性水平进行检测,并从靶标位点突变的角度解释抗性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采自哈尔滨稻田的2个野慈姑种群N03及N06均为高抗种群,抗性达到4倍剂量以上。经比对2个抗性种群的靶标酶ALS基因发现,Pro197的脯氨酸分别被亮氨酸、丝氨酸取代,该位点的突变可能是野慈姑种群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浅议我国化学除草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而对杂草进行有效化学防治过程中,草害草害治理中出现一些新情况:随除草剂品种的更迭而农田杂草种群发生演替;外来恶性入侵杂草蔓延迅速,危害加重;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问题抗性机理复杂;除草剂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加剧,作物轮作风险增加;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引进和发展,耐除草剂基因漂移等对环境安全及作物产量影响的风险加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丰富草害治理与杂草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田杂草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除草剂的过度依赖和长期使用,使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已有262种杂草(152种双子叶和110种单子叶)的512个生物型对23类中的167个除草剂产生抗性。激素类除草剂作为除草剂的重要成员,为禾谷类作物田的杂草防除提供了保障,然而在使用了几十年后,44种杂草对此类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本文对激素类除草剂的分类应用、除草机理、抗性现状、抗性机理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激素类除草剂的应用和抗激素类除草剂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已经成为一类广泛使用的除草剂。综述了杂草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抗性机理、抗性基因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抗性产生机理主要有杂草对除草剂代谢能力增强、ALS基因突变导致对除草剂敏感性降低和ALS含量提高等。  相似文献   

18.
除草剂销售额占全球农药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然而,除草剂长期、大量的使用,导致杂草的抗药性日益严重。因此,除草剂新分子靶标或新作用机制的发现就显得尤为迫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现有除草剂分子靶标的种类、生物化学功能和三维结构的研究进展,以及代表性商品化的除草剂。在此基础上,对除草剂分子靶标发现的现状以及新技术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可为除草剂分子靶标的发现以及绿色除草剂的创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杂草抗药性生物测定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除草剂抗性杂草的生物测定方法,阐述了抗药性杂草的检测鉴定体系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在抗药性杂草监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药性的产生历史与发展现状、抗药性机理以及抗性基因的利用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类除草剂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