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998年在山东省桓台县的试验表明,超过常用量50%(2.7kg/hm^2)的赛类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 ̄4d,在作物中为1 ̄2d,在收获期的土壤、玉米秆和籽粒中,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2.
李书鼎  张少兰 《核农学报》1995,9(2):113-119
土壤薄板层析测定苯并(α)芘(BaP)的Rf值小于0.1,在土壤中BaP属于不迁移性有机化合物,土壤中BaP被降解成极性化合物(占总^14C-BaP23.5%)水溶形式(占1.7%)和非极性形式(占38.4%)。土壤^14-Bap组合态占36.4%。土壤表层(0~1cm)^14C-BaP为0.1%,水稻苗期对BaP吸收速度快,且数量大,拔节期间吸收转缓,分蘖期后吸收达平衡。水稻体内^14C-BaP  相似文献   

3.
硫双威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订硫双威在棉花上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双威在棉叶上和土壤上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硫双威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d和9d,施药量(有效成分)为675g/hm^2和337.5g/hm^2,施药3次,未次施药距采样间隔30d,硫双威在棉籽中残留量分别为0.075-0.103mg/kg,和0.055-0.069mg/kg,在土壤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植物有效锰的形态分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种方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锰含量,并加以比较和评价,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土壤有效锰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种顺序浸提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土壤的供锰状况,锰组分及其相应浸提剂为:易溶态锰(0.05ml/LCa(NO3)2)提取、弱吸附态锰(pH8.5,CaDTPA-B4O7)、碳酸盐束缚态锰(石灰性土壤,用1.6mol/LHNO3快速浸提)或专性吸附态锰(非石灰性土壤,用1.6mol/LHNO3快速浸提)或专性吸附态锰(非石灰性土壤,pH4.4,0.05mol/LCa(NO3)2+0.05mol/LCu(NO3)2提取)和氧化锰(pH2.0,0.1mol/LNH2OH.HCl)。由盆栽试验辣椒吸收的锰与土壤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易溶态锰是植物最易吸收的锰,其回归方程为:Y=-14.409+21.658X,r=0.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主要蔬菜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背景水平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应用一般环境背景值研究方法调研子上海地区青菜、芹菜、甘蓝、花椰菜、番茄、甜椒、黄瓜、茄子、土豆、刀(菜)豆、大白菜、茭白、洋葱和蒜头等14种蔬菜,镉、锌、铜、铅、镍、汞、铬和砷的背景水平。14种蔬菜重金属背景含量顺序以毫克/千克鲜重计为:Zn 1-5;Cu 0.2-2;Ni 0.05-0.5;Pb 0.01-0.3;Cr 0.02-0.2;AsND-0.05;Cd 0.001-0.03;Hg ND  相似文献   

6.
应用样品一个稀释度间接ELISA法对产蛋母鸡及其小鸡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效价测定,同时用病毒中和试验(VN)作比较检测。结果表明,该ELISA法比VN法敏感、精确、简便,所有样品只测定一个稀释度的P/N值,再根据线性回归方程(r1=0.8898,P≤0.05)计算抗体效价,达到省时省力、节约材料、减少试验误差和一次可进行大批样品检测的目的。2种方法相关性较高(r3=0.8492,P<0.01),小鸡母源抗体衰减与日龄呈线性关系(r2=-0.8758,P<0.01),IBDV母源抗体半衰期为6.3d。  相似文献   

7.
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晓男  毛东明 《土壤肥料》2000,(1):30-31,34
18个供试土壤平均有效硼含量为0.53mg/kg。油菜NPKB处理平均产量为1872.3kg/hm^2,NPK区(无硼)相对产量为66.1%,施硼油菜平均增产611.4kg/hm^2,增产率达48.5%,生产百千克油菜籽需硼量为5.07g,土壤供硼率为62.7%。硼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3%,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无硼区油菜籽相对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5991,n=18;与油菜施硼增产量之间达极显  相似文献   

8.
用丙酮提取,经水-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FPD检测器的P滤光片测定嘧啶氧磷的水稻土壤,水中的残留量,其回收率为:糙米95.0-97.0%,稻杆86.4-96.7%,稻壳83.2-91.7%,土壤89.5-96.5%,水80.0-80.7%。土壤中半衰期为6.23-7.93天,稻田水中0.85-3.93天。测得终点残留量糙米≤0.08mg/kg,稻壳≤0.5mg/kg,稻杆≤0.24mg/  相似文献   

9.
代森环在黄瓜上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鲁生  邵泽启 《农业环境保护》1995,14(4):172-174,166
本文对代森环及其有毒代谢物乙撑硫脲在黄瓜及土壤中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代森环在黄瓜上的残留半衰期为2-6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3-10d,黄瓜及土壤样品中均未检测到乙撑硫脲残留,水洗后黄瓜中代森环残留平均去除率达88.46%,结瓜期喷施70%代森环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5次,间隔3d后,黄瓜中代森环残留量不会超过3mg/kg的残留标准。  相似文献   

10.
黑土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过15年长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黑土在产量3.7-4.2t/hm^2条件下,平均每年施P2O5100kg/hm^2,就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磷的需要,并且磷在土壤中有积累。土壤全磷含量平均增加0.311%-4.67%,有效磷平均增加3.92-14.25mg/kg。  相似文献   

11.
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自然条件下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的消解规律与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消解较为缓慢,苹果上的半衰期21.9-23.6d,土壤上的半衰期为21.2-27.8d。在使用浓度为100-200mg/L,施用2次的情况下,苹果和土壤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5和0.05mg/kg。  相似文献   

12.
用^14C-氢醌和^15N-尿素为标踪剂,通过棕壤盆栽试验,研究了氢醌在土壤中分布,存在形态及迁移机制。氢醌的残留量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增多,平均土壤残留量为0.041mg/kg土。由于土壤理化和生化作用,约有13%的氢醌分解成CO2和水。残留于土壤的^14C,49%进入土壤主子有机化合物,不能再被溶剂所提取。实验测定了水稻对氢醌的吸收,分配和代射,糙米和茎叶中氢醌的含量分别为0.07mg/kg  相似文献   

13.
被土壤吸附的六价铬的最佳提取剂的选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土壤中磷酸盐与Cr(Ⅵ)的竞争吸附作用,查明0.1mol/LKH2PO4-K2HPO4溶液是提取被土壤吸附的Cr(Ⅵ)的最佳提取剂。  相似文献   

14.
于凤义  张萍 《核农学通报》1996,17(1):33-34,21
利用^14C-PP333研究了它在不同土壤70%田间最大持水量及淹水情况下的降解动态。结果为两种处理的^14C-PP333均按指数衰减,半衰期分别为128-161d和144-224d。降解半衰期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在淹水情况下与土壤物理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汉文  周志红 《土壤》1998,30(1):51-52
本文用离子色谱法直接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和NO^-2,为避免土壤中氯离子对测定NO^-2的干扰,采用载银树脂直接加入试液中除氯。在选定条件下含氯量50μg/ml的标准试液经除氯处理,氯残留量〈2μg/ml。用2μg/mlNO^-3和0.5μg/mlNO^-2进行标准回收试验,回收率分别为100%-105%,88%-98%.  相似文献   

16.
苹果花期根外追^10B的运转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花期用含^10B250μg.g^-1的H3^10BO3溶液涂布20年生红星/海棠的短果枝叶片,结果表明,涂布后2d叶片中的^10B已运向短果枝各个部位,以果台副梢输入最多,随时间推移,标记叶中的^10B不断下降,至12d已下降60%,幼果与木质部中的^10B逐渐上升,但其量仅占全硼量的10%~13%,与^10B直接接触的器官(标记叶),在短期内(4d)可获得较大数量的硼,其量可占全硼的30%,因  相似文献   

17.
淮北地区夏播玉米制种优化施肥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兰云  陈现平  陈洪俭 《土壤》1999,31(3):161-163
本研究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玉米夏播制种的氮,磷,钾肥料,进行优化量比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产量作用顺序是:氮-磷-钾。获得高于3600kg/hm^2制种产量需施纯氮(N)231.2-262.5kg/hm^2,磷(P2O5)130.5-154.5kg/hm^2,钾(K2O)119.7-148.6kg/hm^2三者的合理配比为:1:0.58:0.54。  相似文献   

18.
三唑锡在柑桔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菁  赵华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2):65-67,7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三唑锡在柑桔上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HPLC法测定了桔皮,桔肉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锡在柑桔上的半衰期为3.1-3.9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6-10.3d。桔园喷施20%三唑锡胶悬剂1000倍和2000倍液各2-3次,每次施药间隔30d,末次施药后30,60,90d,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理均低于1.0mg/kg。  相似文献   

19.
阔草清在大豆土壤及豆秸内残留动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除草剂阔草清在大豆、土壤及豆秸样品内的提取、净化以及气相色谱的分析测定方法并对阔草清在环境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阔草清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6d,施用建议剂量为1~2倍剂量,即60g(a.i)/hm^2和120g(a.i)/hm^2,收获后大豆及豆秸内均未测到阔草清残留。  相似文献   

20.
混合固氮菌剂-水稻联合体系的固氮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敢南京土壤条件下混合固氮菌剂-水稻联合体系的固氮特性。结果表明,紫香糯稻接种混合菌剂后,稻株利用的固氮量为1.03kg/666.7m^2,固氮率6.7%;拔节期-齐穗期是固氮高峰期,日平均固氮量达24.31mg/m^2·d,这阶段固氮量占整个生育期固氮量的40.9%;拔节期-成熟期的固氮量占整个生育期固氮量的70%以上;节肥能力为每666.7m^2 113.3kg硫铵;稻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