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袁隆平,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杂交水稻育种学家,被广泛地公认为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在国际上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盛誉;先后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长江大学学报》2015,(34):34-34
<正>11月24日上午,"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做客长江大学"长江讲坛",讲授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并欣然受聘长江大学"双聘院士"。袁隆平表示,非常高兴能为湖北省的水稻科学研究和长江大学的发展献计献策。对长江大学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他深表赞许,并指出"江汉平原是我国  相似文献   

3.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如今,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印度...  相似文献   

4.
<正>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经指出:“杂交水稻育种的突破,使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破解。”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袁隆平院士对此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20世纪60年代起,袁隆平院士就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直至2021年年初,袁隆平院士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筑梦田头七十春,育来穗上千寻浪。袁隆平院士一门心思研究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湖南农业发展,为中国农业发展,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是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发起人,并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于1999年6月成立的上市公司.“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公司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有一位闻名世界的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被同行们盛赞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全世界只有一个,但是像袁隆平一样,具有雄才大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在育种领域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的农民科学家,又岂止袁隆平一个?玉米雄性不育世界难题攻克者、泰安市农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华利就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正>袁隆平水稻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主任。他带领团队以1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为突破口,先后攻克了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等"五道难关"。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138736万平方米,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他主持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  相似文献   

9.
正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袁老倾其一生,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应秉承袁隆平院士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杂交水稻更加优质、高产,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本期策划关注杂交水稻育种及发展方向,介绍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以期让杂交水稻产品更加高产、优质,从而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2007,(8):5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4月11日,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隆平高科亚华种业研究院院长杨远柱研究员等陪同下,考察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海南水稻育种基地。袁院士认真听取了亚热带生态所肖国樱研究员关于基地开展水稻耐逆境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实地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同志,是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30余年来,他在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研究成果,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前不久成立了首家"种粮专业合作社","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聘请为名誉理事长。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湖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袁隆平凭借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即"野败")而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话,那么与之对应的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母"的人,就是江西省农科院原院长,2007年年底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颜龙安.  相似文献   

15.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技推广》2010,(6):47-47
<正>5月中旬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山东金正大集团。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在山东临沂为中心授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中心题词。中心  相似文献   

18.
提起杂交水稻.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但许多人并不知道,1981年国家颁发籼型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时.受奖人是袁隆平和他的弟子李必湖,以及其他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19.
<正>"种三亩超级杂交水稻,可产现有四亩田粮食!"在长沙举办的2010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说:"力争10年后,第四期杂交水稻667米2产可达千千克左右!"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亿。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守住12000亿平方米耕地的红线。粮食安全始终牵动着国民的心。在粮食九连增的背后,粮食安全存在哪些隐患,气候变暖究竟对粮食影响如何?记者专访了来自辽宁的全国人大代表陈温福。陈温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超级稻育种"课题。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起,共同书写"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人类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