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病(sphacclotheca reiliana)系甘洛县玉米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它危害玉米雄穗、雌穗,使其全部变成黑粉,导致玉米整株绝收。近年来,由于菌源量累积及玉米品种抗性弱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病害在甘洛县流行成灾,已上升为制约全县玉米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为了摸清玉米丝黑穗病在甘洛县流行的原因,有效的做好防治工作,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义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丝黑穗1、症状只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一、发病症状1、玉米丝核菌穗腐病:早期在果穗上长出橙红色霉层,后期病果穗变为暗灰色,在外苞叶上生出白色至橙红  相似文献   

5.
玉米黑粉病是在我国普遍发生的一种玉米病害,常危害玉米叶、秆、雄穗、雌穗等部位,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1症状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雄花及果穗等的幼嫩组织都可被害。产生各种形状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青饲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都用于家畜饲料的玉米品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种植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丹东地区青饲玉米生产中经常遭到病虫危害,主要病害有6种,虫害有5种,现特将其防治关键技术做一介绍。1病害防治1.1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俗称灰穗、火穗。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典型病症是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发病后期形成菌瘿,菌瘿破裂后散发大量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时个别地块甚至达到60%以上。因此,研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减轻病害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控制和自然干旱条件下就玉米雌穗和雄穗生长发育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玉米植株上部节间、雄穗穗柄和雄穗长度不同程度地缩短,雄穗抽出缓慢或不能抽出,导致部分花粉在玉米植株顶部叶片形成的封闭筒内散落而成为无效花粉。干旱胁迫下雄穗分枝数和小穗数大幅度下降及雄穗长度的缩短造成的玉米雄穗花粉量明显减少,可供授粉的花粉量不足。与此同时,玉米雌穗生长发育亦受到干旱胁迫的严重影响,雌穗变短变细,基础物质不足,“库”容量显著缩小,而且,玉米雌穗花丝伸长速率下降或不能抽出。干旱胁迫下玉米雌穗和雄穗生长发育方面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玉米花期不遇,授粉受精不良,产量不可逆下降。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苞、灰苞、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因玉米丝黑穗病危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玉米丝黑穗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通常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重病地块可达60-70%。病穗全部为黑粉.由此导致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丝黑穗病多发生在低温冷凉地区,在北方地区,近年来黑穗病的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那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1.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穗腐病不仅因果穗腐烂而导致直接减产,而且可使带菌的种子发芽和幼苗成活率均降低,造成进一步的损失。此外,玉米穗腐病的部分病原菌产生大量真菌毒素,严重威胁人畜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2.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穗腐病不仅因果穗腐烂而导致直接减产,而且可使带菌的种子发芽和幼苗成活率均降低,造成进一步的损失。此外,玉米穗腐病的部分病原菌产生大量真菌毒素,严重威胁人畜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玉米丝轴黑粉菌侵染玉米雌穗和雄穗的一种病害,传播途径是通过土壤带菌传染,是近年来大面积发生的一种主要玉米病害.  相似文献   

14.
玉米疯顶病是一种突发性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潜在危险性病害。病状表现为雄穗或雌穗的花丝变异成簇状叶片,状似扫帚。其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穗粒腐是我国各个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真菌性病害,已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玉米穗粒腐的分布与危害、病原菌、病害循环和抗性遗传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玉米穗粒腐病的抗病育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玉米疯顶病的症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08年秋进行土壤养分调查时发现:无极县无极镇张村村东南一片约30亩的玉米地有一种罕见的玉米病害,病状表现为雄穗或雌穗花丝变异成簇状叶片,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种植区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一种多发病害。它是由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病害。玉米丝黑穗的病原菌属担子菌纲,黑粉菌目,轴黑粉菌属。为害雌、雄穗,使病株全无收成。一、发病症状玉米在雄穗抽穗后,小花基部膨大,或花器变形,内有黑粉。有的雌穗变短,变粗,初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落的丝状物。二、发病情况调查松山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区重要病害。在我国大部分玉米生产地区普遍发生。最明显的症状是从玉米第4—5叶期开始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条纹1-4条,最终使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1发病症状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多在出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显症,在4—5叶上生1—4条黄白条纹;另一种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叶片变硬、上挺如笋状;还有一些二者兼有或6—7片叶显症。雄穗发病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有的花器变形增生,颖片增多、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丝黑穗菌生理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妇人指等5个玉米自交系作鉴别寄主。鉴别来自新疆等9个省的玉米丝黑穗菌的致病力及其酸性磷酸酯酸脂酶和脂酶同功酶试验,初步认为玉米丝黑穗菌在我国至少存在5个不同生理小种,其中1号小种分布较普遍,为优势小种,其他则较少。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产区重要病害。该病只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受害前期表现为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条型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雌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