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效苯胺降解菌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选择性富集、筛选,得到3株可以利用苯胺作为惟一碳源生长的菌株,经初步鉴定,它们分别为黄杆菌属(Flavobaclerium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sp.).经过混合菌种处理苯胺,在48h中204mg.L^-1苯胺的去除率达94.2%,染料废水中的苯胺(148mg.L^-1)去除率为81.6%。效果良好。可以认为,筛选出的  相似文献   

2.
禽-鱼立体混合养殖是全球罗非鱼养殖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该模式可能存在着致病菌由禽向鱼类沿养殖链和食物链传递的风险,被认为会对罗非鱼的健康养殖造成危害,但目前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通过连续采集某鹅-鱼养殖场中罗非鱼鳃、鹅粪便、池塘水体及底泥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其中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发现,在5次采集的鱼鳃、鹅粪便、池塘水及底泥样品中,平均分别鉴定到细菌22门和169属、27门和176属、38门和206属、60门和205属,菌群丰富度最高的为底泥样品(Shannon指数6.64).在门水平,鱼鳃、底泥、池塘水的菌群组成较稳定,其优势菌群依次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蓝藻门.鹅粪便则在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在属水平,鹅粪便和鱼鳃上没有发现共同的致病菌.但值得注意的是,鹅粪便中含有众多病原菌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和空肠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鱼鳃上则发现有丰富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同时也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daceae)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病原菌.底泥中发现的大部分细菌为厌氧菌,如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地杆菌属(Geobacter).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来源样品的细菌组成相似性很小.结果表明立体养殖池塘中各类样品的菌群组成在属水平差别较大;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病原菌会由鹅水平转移至罗非鱼.  相似文献   

3.
澳洲坚果优良品种HAES800的茎顶,于培养基MS+BA2mg/L+IBA0.2mg/L+CM100ml/L+Sucrose3%+agar0.5%中培养至25天时,于第二轮叶的叶尖产生白色愈伤组织和畸胚。将它们接种到培养基MS+BA1-7mg/L+KT1-7mg/L+IBA0.1-0.5mg/L+A.C.0.2%+Sucrose3%+agar0.5%上,愈伤组织能不断增殖并分化出畸胚;畸胚自身也以出芽方式增殖,且由白逐渐转绿,并分化出丛芽。将单芽切下,于培养基1/2MS+IBA2mg/L+A.C.0.2%+Sucrose2%+agar0.5%中诱根60天后,将无根苗放在沙床上炼苗60天,可以获得生根良好的种苗。  相似文献   

4.
苯胺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长期受苯胺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2株对苯胺降解能力很强的细菌,分别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p.ZD-13)和芽孢杆菌(Bacilussp.SA-9)。2株细菌均属中温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0,在含低浓度苯胺培养基中生长比高浓度的好。在选定的最适条件下,测定了2株细菌的生长及其对苯胺的降解能力。在含200mg/L、500mg/L苯胺的培养基中,28℃下振荡培养48h,苯胺降解率均为100%,而在含1000mg/L、1500mg/L、2000mg/L苯胺的培养基中,28℃下振荡培养48h,苯胺降解率分别大于80%、60%和40%。  相似文献   

5.
从22批土样中分离到270余株能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细菌,经变色圈法初筛,摇瓶复筛,获得产眠酶水平较高的菌株9043,初步鉴定为肠杆菌属菌(Enterobactersp.).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进行诱变育种,得到产酶水平为0.34U/ml的脲酶产生菌株9043C12.模拟黄酒中应用试验表明,该菌所产豚酶在25℃,pH5.0条件下,只需向含乙醇20%(v/v)和尿素30mg/L的模拟酒中添加6.0U/L就可在36h内使尿素的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魔芋不定芽的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取花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K.Koch)长1.5cm的不定芽在附加1mg/L6-BA和0.05~0.1mg/LNAA的MS-NH^+4培养基上,4℃黑暗保存180天后,存活达100%,不定芽在低温保存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培养基添加甘露醇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幅度变小,而可溶性糖含量进一步增加,保存后的花魔芋不定芽能快速恢复生长,甘露醇有利于芽的低温  相似文献   

7.
将澳洲坚果的优良品种HAES800的茎段于培养基(MS+BA2mg/L+IBA0.2mg/L+CD100mL/L)中培养,产生了白色愈伤组织和畸胚,将这些愈伤组织和畸胚接种到培养基(MS+BS1~7mg/L+IBA0.1~0.5mg/LAC0.2%)上,愈伤组织分化出畸胚,畸胚也以出芽方式增殖,并分化出丛芽。将切下,于培养基(1/2MS+IBA2mg/L+AC0.2%+Sucrose2%)中诱根6  相似文献   

8.
不同VA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接种VA 菌根真菌Glom usm osseae,G.sp.和G.caledonium 对玉米营养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严重抑制了植株的生长,但对VA 菌根真菌侵染能力影响不大。接种VA 菌根真菌不仅提高了植株磷和总氮含量,而且明显改善了植株的水分状况;接种株多种光合参数优于对照株,显著提高了接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植株干物质量,增强了玉米的抗旱性。3 种真菌中,以Glom us m osseae的接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枣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树嫩茎切段接种于Ms培养基上,附加6—BA2mg/L和NAA0.5mg/L,可以促进顶芽与腋芽的生长和分化。继代培养中,附加6—BA4mg/L,NAA0.1mg/L,其芽增殖率大大增加。将2cm高以上小苗转接于含IBA1mg/L的Ms培养基中,生根率达92%。生根苗移入装营养土的营养钵中过渡大田,平均成活率为94.5%。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李(PrunussalicinaLindl.)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悬浮培养物为材料,在适宜的酶解液中酶解12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分别达到3×107个/g和95%.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初期加2,4-D1.0mg/L,BA0.5mg/L,培养30d后将BA调至1.0mg/L,以0.55mol/L葡萄糖调节渗透压,在2×105个/L的植板密度下液体浅层培养50d后形成了微愈伤组织。微愈伤组织转至固体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1.
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pH7.85、水温8℃条件下,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强,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5.85、35.26、27.24、24.92mg/L,安全浓度为2.492mg/L;非离子氨对白斑狗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613、0.471、0.364ms/L、0.333mg/L,安全浓度为O.033mg/L。  相似文献   

12.
利用16S rDNA文库随机测序法分析了草鱼肝胰脏和胆汁细菌菌落组成,结果表明,在肝胰脏中共鉴定出19种共生细菌,分别隶属于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摩根菌属、不动杆菌属、弧菌属和变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优势属,气单胞菌属的丰度为36.17%,假单胞菌属为31.91%。其中,气单胞菌属的GZ16和假单胞菌属的GZ9菌株丰度最高,均为12.77%。在胆汁中共鉴定出10种共生细菌,分别隶属于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摩根菌属和变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优势属,气单胞菌属的丰度为35%,假单胞菌属为27.5%。其中,变形杆菌属的DN1菌株丰度最高,为25%。肝胰脏中只有10.5%的细菌群落与胆汁的细菌群落相似,胆汁中只有20%的细菌群落与肝胰脏相似,表明草鱼肝胰脏和胆汁有各自特有的共生细菌群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肝胰脏和胆汁共生细菌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菌与宿主草鱼之间的协同进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氯化铵、亚硝酸钠和硫化钠水平对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存活的影响,共3个实验:实验1研究了氯化铵水平(0、100、158、251、398、631、1000和1585mg/L)对缢蛏存活的影响,发现随氯化铵水平的升高,缢蛏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515.65、163.44、104.99和85.48mg/L,安全浓度为4.93mg/L。实验2研究了亚硝酸钠水平(0、4、10、25、63、158、398和1000mg/L)对缢蛏存活的影响,发现随亚硝酸钠水平的升高,缢蛏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713.00、217.07、87.90和23.61mg/L,安全浓度为6.04mg/L。实验3研究了硫化钠水平(0、13、25、50、100、200、398、794、1585、3162和6310mg/L)对缢蛏存活的影响,发现随硫化钠水平的升高,缢蛏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3843.18、2072.71、1011.95和306.30mg/L,安全浓度为180.87mg/L。  相似文献   

14.
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标准菌株ATCC7966和分离自养殖水环境及患病鲫鱼的气单胞菌(Aeromonas)为试验菌株,通过肉汤二倍稀释法研究二氧化氯的抑菌及杀菌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气单胞菌的生长增殖,高浓度时能杀灭细菌,其对ATCC7966、T1、T3、T4、T5、T6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 mg/L,对T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4 mg/L;二氧化氯对ATCC7966、T1、T3、T4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96 mg/L,对T2、T5、T6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为384 mg/L。研究结果能为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龙  宋坚  何舟  宁军号  庞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33-12934,12949
[目的]为合理调控刺参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在pH8.O、水温20℃条件下研究氨氮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氨氮对刺参幼参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18.6、288.2、244.5和212.1mg/L,安全浓度为21.2mg/L;非离子氨对刺参幼参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2.00、10.86、9.21和7.99mg/L,安全浓度为0.80mg/L。[结论]刺参幼参对氨氮的耐受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药物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以淇河鲫仔鱼为受试生物,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结果]:①在同一暴露时间,随着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增大,淇河鲫仔鱼的死亡率逐渐上升;②硫酸铜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8、2.5、1.6mg/L,安全浓度(SC)为0.16mg/L;高锰酸钾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14、3.95、3.04mg/L,安全浓度(SC)为0.304mg/L;③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淇河鲫仔鱼疾病防治中,硫酸铜和高锰酸钾都应慎用或者适当降低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在水温24~27℃条件下,研究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花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硫酸铜对花幼鱼的LC50(24h)、LC50(48h)、LC50(96h)、安全质量浓度值分别为0.242、0.196、0.196和0.0 386mg/L,高锰酸钾对花幼鱼的LC50(24h)、LC50(48h)、LC50(96h)、安全质量浓度值分别为1.83、1.37、1.19和0.23mg/L。2种药液对花幼鱼的毒害作用都比较大,使用时存在中毒风险。花鱼幼鱼对硫酸铜的敏感度大于高锰酸钾,在水产生产中不建议采用硫酸铜,高锰酸钾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异恶草酮对三叶浮萍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叶浮萍为对象,研究了异恶草酮对其生长及体内色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异恶草酮对浮萍生长抑制的24 hIC50为8.86 mg/L4、8 h IC50为5.21 mg/L7、2 h IC50为1.92 mg/L、96 h IC50为1.66 mg/L,对浮萍体内叶色素的影响作用呈良好的浓度(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浮萍体内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减少,且叶绿素a/b值也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研究8种药物对蟹寄江氏伪钟虫(Pseudovorticella jiangi)的杀灭效果,并探讨苯扎溴铵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各药物对江氏伪钟虫24 h LC5o依次为:结晶紫0.18 mg/L,苯扎溴铵0.26mg/L,高锰酸钾1.53 mg/L,月苄三甲氯铵1.81 mg/L,硫酸锌2.31 mg/L,亚甲基蓝3.53 mg/L,磺胺甲氧嘧啶钠5.96 mg/L,甲醛23.04mg/L.苯扎溴铵对江氏伪钟虫2 h LC50为6.57 mg/L;对大眼幼体2、12、24、48、72、96 h LC50分别为54.78、14.81、5.5、3.64、2.78、2.94mg/L,安全浓度为0.48 mg/L;对Ⅰ期仔蟹12、24、48、72、96 h LC50分别为21.46、14.7、7.78、5.44、4.02 mg/L,安全浓度为0.65 mg/L.依据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和方便性为渔药选择原则,苯扎溴铵最适合作为河蟹养殖生产中江氏伪钟虫的防治药物,建议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阶段采用泼洒浓度为0.35 mg/L进行防治,大眼幼体阶段也可采用药浴浓度为8.0 mg/L、时间为2h的药浴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3种水产药物对新疆裸重唇鱼的急性毒性,为新疆裸重唇鱼苗种培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水温(12.2±0.2)℃,pH(8.6±0.1),溶氧(8.4±0.3)mg/L的静水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甲醛、食盐和高聚碘对体质量(75.23±5.08)g新疆裸重唇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在甲醛、食盐和高聚碘中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9.27、13 580.67 和、44.89 mg/L;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9.21、13 010.59、38.46 mg/L;72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6.23、12 824.48 和、34.74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8.07、12 621.56 和、32.42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2.48、3 582.37和、8.47 mg/L;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对3种药物的敏感性为:高聚碘>甲醛>食盐,均为防治新疆裸重唇鱼幼鱼疾病较好的药物。【结论】高聚碘、甲醛对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属中毒性药物,而食盐属低毒性药物,在幼鱼疾病防治中,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浓度及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