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林业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这说明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是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生态建设就难以为继;没有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也难以巩固。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即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除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兼有产业属性外,其余五大工程都是生态建设。这些工程…  相似文献   

2.
浙中低山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浙中低山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结症,结合森林多种生态功效,提出多种林业生态建设的工程载体及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新疆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规模和主要林业工程财政投入情况,分析林业生态建设财政投入的效果,提出林业生态建设除了要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外,还要实现财政投入主体多元化,扶持林业生态建设后续产业,使建设资金由“输血”变为“造血”方式,以维持生态建设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小熊 《中国林业》2011,(10):70-72
四川省南江县是天保工程建设重点县和全国示范点之一。自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南江县按照"生态建设立位、林业产业强位"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特色化、特色产业效益化”的工作要求,立足核桃、金银花、生态旅游三大产业,狠抓了工程质量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通过10年的建设,南江县天保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实现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生态建设与经济绿色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5.
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不仅能有效解决木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而且对于缓解林业产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影响,保障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巩固林业工程建设成果,促进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协调发展,实现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和林区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业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林业的形势和任务紧迫,要全面加强林业建设,落实领导干部生态建设责任制,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制度,搞好生态建设工程;减轻发展林业产业的税费负担,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森林由于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得到了重视,同时也赋予了林业新的使命。在充分认识低碳经济的内涵、林业和低碳经济的关系以及河南林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河南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低碳经济政策两个方面阐述了低碳经济对河南林业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河南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为河南省林业在低碳经济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家口市依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以林果产业增效、农民群众增收目标,发挥独特的气候和区位优势,在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的同时,积极发展林果富民产业,特别是葡萄、杏扁两大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业经济乃至中国林业的基本问题,可概括为资源、经济和体制三者及其关系问题.森林资源是现象,经济是本质,体制是根源.解决问题的总思路是从体制变革入手,建立完善的与我国国民经济及林情相适应的林业市场经济体制,以林业产业为载体,推动森林资源培育,政府通过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经济增长的方式来推进生态建设,全面实现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对策是林业发展产业载体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论和林业关系协同论.  相似文献   

10.
加强苗木监管体系,确保造林工程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苗是林木遗传基因的载体,是森林资源繁衍的重要基础,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林木种苗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林业重点工程的成败和国土绿化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森林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有重点林区担负着生态、社会、经济多种功能。由于国有林区长期依赖林木采伐的思想,使人们的经营理念受到限制,制定林区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将成为我省森工林区加强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系统建设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构筑黑龙江省森工对俄林业经济合作的新格局,是黑龙江省森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黑龙江省森工对俄合作的现状,从诸多方面论述了现存的基础优势及俄方战略调整带来的新机遇,都为构筑新格局提供了可行的条件和保证;阐明了森工行业要想与俄构筑合作新格局就必须向开放型经济升级;并提出了面临新形势、新发展的新要求和总体设想,为实现森工又好又快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步伐,小城镇建设成果日趋明显。本文对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的小城镇发展进行综合研究和探讨,以形成合理的林区人居环境体系,推动林区小城镇的有序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地球之肺"。贵州林业建设的战略定位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而发展速生林是实现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50%的重要手段。"美国竹柳"被称为天下奇柳,具有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等多种特性,是发展贵州林业产业的重要新品种。大力推广以美国竹柳种植为主的"速生生态林",是克服威胁人类生存十大环境问题、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为主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定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及TOPSIS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631 4,其经济发展处于攻坚阶段。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距目标差距较大的现实,提出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接续产业建设等措施来加快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发展状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林业资源的发展要求与当前林业资源的缓慢增长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本文从我国目前的林业生态建设状况和所面临的制约其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与促进,制约与依存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是森工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提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industry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areas in Heilongjiang is introduced,and the fact that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industry ecology"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inevitable choice of forestry industry is stated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林业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不断推进,森工企业将面临着降产、减员、设备闲置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寻求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外向型林业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林业经济合作的步伐势在必行。同时必须把握机遇,利用双方合作的有利条件,制定近期发展战略,促进双边林业经济合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超 《林业科技情报》2011,43(2):20-21,24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能为社会提供"新鲜空气"的"低碳经济大户"林业行业来说,真正迎来了凸显竞争优势、大力打造龙江森工生态产业向更高更好发展的历史机遇。作者从龙江森工产业生态的自然优势和发展空间规模等方面,论述了应该如何抓住全球低碳经济的大好时机,打造龙江森工生态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制定并执行的法律法规,阐明了为发展低碳经济林业能够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更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又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对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而言,要进一步实施好天保工程,合理经营森林,定向培育,大力发展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合理布局;发展森林旅游业;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确立几个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立局立厂项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林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