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杨树是造林绿化树种之一,为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树种单一、林相单纯常引起以杨舟蛾、杨尺蛾、杨树天牛等虫害和新造林出现大面积枯死等病害日趋加剧,经常大面积暴发成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发展的现状。1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1.1发生原因近几年,周边地区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严重,成活率较低,有的地块甚至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杨树新造林病虫害发生原因,介绍了杨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指导杨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杨树烂皮病与杨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杨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11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更多适合在洞庭湖区造林的优良杨树无性系,对引进的11个杨树新无性系与南林-95和南林-895在洞庭湖区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对7年生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11个无性系中,有4-6、7-40、1-20、7-45、2-2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超过了南林-95和南林-895.其中无性系4-6最具生长...  相似文献   

5.
冀东山区多干早缺水,造林时浇水非常不容易.造成造林成活率低下.挫伤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影响山区绿化的进展。特别是板栗根系再生能力差.2.0min以上的根系受伤后需1个多月才生新根.为了提高板栗造林成活率,抚宁县驻操营镇龙泉庄等山区村广大群众在多年的荒山绿化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不浇水栽植板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在近2年的退耕还林中,该丰寸采用不浇水法裁接板栗10万株,  相似文献   

6.
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始终是困扰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质量,创新造林技术已成为植树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环节。根据天津及周边地区近8年的严重干旱和树种具有的特性,探索出速生杨扦插造林实用技术。采用此项技术造林成本低、质量好、成活率高、节水高效,可较快推进林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造林成活率达不到规定的验收标准,是长期以来摆在林业部门的一个难题。特别是近2年来,气候持续高温少雨,气象因素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给林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顺应气候条件的变化,按照客观规律组织造林生产,才能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DJS造林法与普通浇水造林法对比,山杏、刺槐、大枣和大扁杏4个树种的造林成的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25—28个百分点,造林保存率平均提高3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从种子采收、播种、苗期管理、造林、新造林管理、中幼林管理、近成熟林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青杨截杆造林较植苗造林好,成活率提高31.5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38.0个百分点,生长量也优于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成本费用是截杆造林的3.5倍。在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还草中,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利用当地优势,大力提倡青杨截杆造林,减少境外和远距离大量调苗,可大大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对加速生态环境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年降水量在180mm以下,年蒸发量近2000mm以上,干燥度≥4的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应用常规技术造林,苗木板难成活,应用容器造林技术造林,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2.
在近自然经营理念指导下,通过在河北省木兰林区多年实践,总结出从整地、栽植到幼林地管护的一整套近自然造林技术模式。该模式造林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成本低,对提高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青海高原的自然特点,选择了美洲黑杨×青杨进行杂交育种,从F1代203个无性系中,初选出西丰6号、西丰18号、西丰17号、西丰77号、西丰21号等五个优良无性系.营造了拥有88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种质资源试验林,为全面改良提供了技术依据和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特殊天气(干旱)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在干旱、半干旱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东马场林场荒山地段,选择阴坡和阳坡各6.7 hm2,于2021年4月中旬完成了造林试验,观测干旱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在造林荒坡地段利用森林多功能近自然营林技术和高质高效便捷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进行造林。[结果]从阳坡和阴坡栽植的6种树种的成活率来看,均为阴坡(87.66%)高于阳坡(69.90%);降雨量和气温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极强;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各坡位样地土壤含水率总体均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加,且下坡土壤含水率相对于上坡较高;当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为10.2%时,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影响差异较大,栽植深度为20 cm左右时造林成活率效果差,栽植深度高于30 cm,造林成活率效果最好。[结论]降雨量、气温、土壤含水量和栽植深度是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林业必行之路,是当代林业人的责任,积极推广林业新科学技术,能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工程造林科技含量高,已替代了以往常规造林,近年来随着造林面积迅速扩大,不断提高造林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不近人意,问题多半就出在造林苗木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的荒山荒地和采伐迹地更新造林逐年减少,而各类生态造林工程却在逐年增加,造林地块近70%为林冠下造林。为了提高冠下造林质量,总结吉林市多年冠下造林经验,认为红松、水曲柳为吉林市最佳林冠下造林树种,并对林冠下造林从地类选择到清林、整地、栽植以及抚育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杨树新植林和幼林地杨树烂皮病频繁发生,已经导致大面积杨树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加强防治确保杨树健康成长,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飞播造林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本文从试验、推广、发展、科技生产4个阶段,阐述了云南省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充分肯定了飞播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云南省飞播造林规划,展望了今后飞播造林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灭荒与灭谎     
时下,为迎接国家林业部对长防林工程的检查,我省不少乡镇都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消灭荒山的工作。说到消灭荒山,也不是近一两年的事,早在5年前,在很多地方就组织了有目标的灭荒造林工作。然而,在不少乡村,年年灭荒年年荒、年年造林不见林,旧的荒山未灭,新的荒山又增...  相似文献   

20.
抗旱保水剂在干旱山区造林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唐山博亚科技工业开发公司生产的抗旱保水剂,在干旱荒漠地带进行造林试验,以高干苗木株施20~30g,低千苗木株施10~15g效果最好,当年造林成活率可提高55个百分点,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