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饮水与喂饲技术9.1饮水1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肉仔鸡的初饮一般要求在出壳后12~24h进行,最长不超过36h,饮水质量应达到家禽饮用水标准。初饮时用5%的葡萄糖、电解多维素和抗生素交替饮用,可有效补充能量和营养,防止雏鸡低血糖病症和“净化”鸡群。肉仔鸡初饮后不应该再断水。9.2开食雏鸡的第一次采食称为开食。开食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36h进行。可用开食盘、浅食槽、硬纸、塑料布等用具,在上面撒些饲料,最好是碎玉米或小米,以防雏鸡“糊肛”。9.3饲喂喂料时应少添勤喂。料槽料桶内的饲料以容量的1/3为宜,以刺激食欲,减少饲料…  相似文献   

2.
四、肉仔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喂水 雏鸡运到鸡舍后,先喂水后喂料。因为水能促进卵黄束内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并能维持鸡体内水分代谢平衡,防止脱水造成大量  相似文献   

3.
1、用食醋水或醋米喂雏鸡,能预防雏鸡白痢病和鸡霍乱病的发生,促进鸡的生长发育,预防肠道传染病,提高抗病能力.用法:小鸡出壳后15天内,每天坚持用1份醋加10份水浸泡小米喂雏鸡,或用1份醋加20份水给雏鸡饮用.出壳后头3天在食醋中加点糖防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1.饮水 雏山鸡出壳后应先饮水后开食,在20~30小时内先给雏鸡喂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再开食。此时,雏鸡初学进食吃不饱,可在开食前每只鸡滴饮2 .~3滴鱼肝油、土霉素、酵母片的混合溶剂,或加喂5%~10%的白糖水,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出壳后腹部卵黄囊里还有部分卵黄尚未消化,这部分营养物质一般3~5天才基本消化吸收完,尽早消化  相似文献   

5.
用食用醋水或醋米喂雏鸡能预防雏鸡白痢病和鸡霍乱病的发生,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用法:小鸡出壳半月内,每天坚持用1份醋加10份水浸泡的小米喂雏鸡,或1份醋加20份水给雏鸡饮用。若出壳后头3天在醋里适量  相似文献   

6.
1 控制好适宜温度 雏鸡出壳后,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差。因此,一般在雏鸡入舍前1~2天,要对鸡舍进行预温,使之达到28℃左右,当雏鸡进入鸡舍后第一周,要使温度控制在30~32℃之间,以后每周降温2℃直到与舍外温度相差不大时才可停止控制温度。每天舍内的温度需保持均衡,切忌忽冷忽热。 2 定时定量饲喂 雏鸡的胃肠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但生长发育特别快,因此,饲料要营养丰富,饲喂的次数要适宜。一般出壳后的第二天开食,出壳10天内可用玉米等粉料,出壳5天后,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切碎的蔬菜等青饲料。10天后,喂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饲喂次数:第1周,每天喂6次,第2~9周,每天喂5次。饲料要求干净新鲜,不能喂变质、冰冻饲料。雏鸡出壳20小时后必须给以饮水。饮水最好用8%白糖水。每天要保持饮水器中有清洁的饮水。  相似文献   

7.
美国佐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刚出壳的肉用雏鸡的给食方式与肉鸡的科学管理有密切的关系。许多调查研究的结论是,刚出壳雏鸡在喂料前给予饮水是比较重要的,然而,当在雏鸡周围放置水和饲料时,它们都表现出比较喜欢食饲料。刚出壳雏鸡在喂料前先给予饮水,在最初几天其生长率明显增决,但这种增长率没有持续到上市日龄。  相似文献   

8.
冬季气候寒冷,为了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必须要把好以下五关: 一、保温防湿关:一般1~5日龄30~28℃,6~15日龄28~25℃,16日龄以后,保持在18~20℃。雏鹅期湿度以控制在50~65%最为适宜。 二、喂料饮水关:刚出壳的雏鹅,喂千分之零点五的高锰酸钾水,每100毫升此种水溶液中加入5毫升维生  相似文献   

9.
1、育雏温度:乌骨鸡体型较小,对温度要求比较高,1~3日龄应为36~37℃,4~7日龄为35~36℃,以后每周降2℃,5周后保持在23~25℃,在保持室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湿度适宜: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应在65%左右,以人感到湿热合适,不干燥为宜。 3、及时饮水:转入育雏室后及时饮水,饮水中加入8%的葡萄糖,0.01%的高锰酸钾。 4、喂料次数:饮足水后即可开食喂料,每日喂6~7次。开食时先喂点芝麻,喂两次后再喂熟蛋黄掺和小米的料,喂食量以2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5天后喂雏鸡饲料。  相似文献   

10.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11.
春暖花开,是一年中育雏的最佳季节。要育好雏,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1喂糖水1~7日龄,每天饮用8%蔗糖水(也可饮用红糖水)。2喂醋水雏鸡出壳后至半个月,每天坚持用1份醋、10份水喂鸡。3喂土霉素每千克饲料中加入50g切成极细的大蒜末和0.25g土霉素,可使雏鸡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4治白痢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优质肉雏鸡 肉雏鸡出壳时的健康状况,是饲养成功的基础条件。健康肉雏鸡的标准:出壳适时,活泼灵敏,眼睛明亮有神,绒毛松散、光滑,色淡黄,腹部柔软,脐部收缩良好且无血迹,腿胫、脚趾粗壮有光泽,手提挣扎有力。 二、保持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 由于肉雏鸡出壳后,三周龄内体温调节机能差,无法抵御外界自然环境。所以,育雏期第一周龄鸡舍温度必须保持在33—35℃,以后可根据肉鸡生长状况每周  相似文献   

13.
1育雏鸡和拉稀病鸡不能喝水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已失去了不少水分,加之长途运输更需要水,有的农户误认为雏鸡喝了水会死亡,不给鸡水喝,造成雏鸡因脱水而死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雏鸡出壳24h后应尽早喂温开水,此后,无论气候和温度如何变化,都应保持昼夜不断地  相似文献   

14.
正在雏鸡出壳15 d内,每天坚持用1份醋加10份水浸泡雏鸡料饲喂,或1份醋加20份水饮用。若雏鸡出壳后前3d,在醋里加少量的食用糖,其防病抗病效果更好。农村散养户可用米醋浸碎米,以鸡平时的日粮量浸入米醋内,12 h沥干后给鸡饲喂,喂料后2h  相似文献   

15.
不少农户饲养雏鸡,常常不敢喂水,认为“火炕鸡不能喂水”,“喂水容易拉稀”。其实这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科学试验与生产实践都证明,在开食之前或同时必须喂水,才能取得最好的育雏效果,其理由如下:(1)可以及时补充雏鸡生理需要的水分。由于雏鸡出壳后将在孵化室的高温条件下停留一定时间,致使雏鸡机体丧失不少水分,如时间过  相似文献   

16.
怎样调配优质雏鸡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雏鸡饲料是育雏的物质基础,合理喂料与雏鸡生长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喂给雏鸡营养充分、容易消化的饲料显得非常重要。一般鸡出壳15~24小时以后就可以喂料了,先把大米煮成八分熟,再用清水淘洗,使米呈沙粒状,这样便可以喂给鸡了。喂料前可先用0.01%的高锰酸钾水给鸡饮服,也可将其拌入饲料中喂鸡。4~5天后,鸡的日粮可改为配合料。可购买雏鸡全价颗粒料直接饲喂,也可按照各种饲料所含养分和适口性多样配合。常用雏鸡配合饲料配方为:玉米40%、高粱5%、黄豆15%、麦麸15%、豆饼10%、菜子饼8%、鱼粉5…  相似文献   

17.
雏鸡喂醋好     
在雏鸡出壳半个月内,每天坚持用1价醋加10份水.浸泡雏鸡饲料饲喂;或用1份醋加20份水,直接给雏鸡饮用,可预防雏鸡死亡,提高成活率。雏鸡喂醋好  相似文献   

18.
(1)雏鸡出壳第1天,饲喂5%~8%的蔗糖溶液,可延长蛋黄及进食营养物质共同供应时间,对雏鸡早期生长有利。(2)如喂防治鸡球虫病的克球粉后发生中毒,可饮用5%~10%糖水或葡萄糖水,  相似文献   

19.
二、购置饲养设备 (-)喂料设备 喂料设备的种类及规格很多,但最适于喂肉仔鸡的只有2—3种: 一种是喂料盘,又叫开食盘。是塑料制成园型和长方型的浅盘。盘底上有防滑突起的小包和线条,以防雏鸡进盘里吃食打滑或劈腿。每盘可供80—100只雏鸡使用。若饲养数量少,用塑料薄膜或水泥袋纸代替开食盘较为经济。 另一种是喂料桶,又叫自动喂料吊桶。最适于两周龄以上的肉鸡用。料桶有塑料和镀  相似文献   

20.
乌鸡出壳后,反应比其它鸡迟钝,不知饥饱,怕惊吓,对温度要求较高。1周龄白天为32℃,晚上34℃,以后每周下降1℃~2℃,待2月龄脱尽绒毛长出新羽后方可脱温。刚出壳的雏乌鸡应先放在暗光下休息,10~24小时后给予强光饮水、开食,以后把光减弱,用一个15W白炽灯即可。饮水先用0.2%的高锰酸钾水,如有光叫不吃食的,可往它嘴中滴几滴糖水,等拉下胎粪就会吃食。农户最好在火炕上育雏、炕面可铺上3厘米厚的细沙。开食先喂八成熟的小米或玉米细粒、芝麻粒等。3~5天可放上食槽,改喂小鸡料。以后每隔5天喂1次高锰酸钾水或大蒜水用以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