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根据作者的实地调查及有关资料,阐述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着重库木库勒盆地)的自然环境和动物资源,论述了该区的生态环境分类及地域分异,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对库木库里盆地高寒草原采用聚类和排序方法进行数量分类,划分出草甸化高寒草原、典型高寒草原、荒漠化高寒草原三个群落亚类型。它们在X轴方向的分布与盆地由东向西逐渐变干的趋势一致。两种方法的分类结果基本相似,与用传统分类法野外实际样方记录的吻合率均大于75%,表明数量分类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寒草原群落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一、沙漠分布库木库里盆地中分布着我国海拔最高的五小片沙漠,总面积为3054平方公里,占盆地面积的6.78%。各种沙丘形态组成本区内具有特色的地貌景观,其沙漠的分布独具特点:新月形沙丘链、金字塔沙丘等分布在两山夹持的谷地中,而半固定沙堆和平沙地等,则分布在开阔的湖积平原和开阔谷地上,可见沙丘类型的分布是受风力和下伏地形地貌制约的。根据沙丘分布的集中情况,可将其分成五片小沙漠(见表1):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小沙子湖湖积剖面的年代学、沉积学、地球化学与矿物学分析,探讨了湖积剖面的建造与库木库里沙漠发育的关系,认为,在该湖积剖面建造中,沙漠尚未出现,库木库里沙漠的形成在距今6000年前以后。  相似文献   

5.
车尔臣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最大的一条河流,主要依靠雪冰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上游山区由于有库木库里盆地和吐拉盆地对径流的调节,水量各季节变化比较平稳,特别是春季占全年径流量的29%,是新疆春季径流所占比例最大的河流之一,春灌基本不缺水。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各占水资源总量的一半。绿洲虽不断扩大,但中游地下水位仍较高,植被未发生明显退化,同时还向台特玛湖输送一定水量。因此,对车尔臣河水资源利用应保持原生态状况,不宜人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由于车尔臣河出山口有巨大的洪积冲积扇,渗漏量占出山口径流量约3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天然地下水库,所以今后经济发展用水应以开发地下水为主。  相似文献   

6.
深圳输美、加木包装熏蒸杀虫检疫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朝森  郑文华 《植物检疫》2000,14(3):168-170
输美、加等国木包装熏蒸杀虫检疫处理是当前我国植物检疫的重点工作 ,木包装材料熏蒸杀虫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配备规范的仪器和设施 ,二是严格规范操作。熏蒸杀虫效果及安全性与熏蒸库体的气密程度、气流搅拌装置、排气装置、检测仪器和操作程序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  相似文献   

7.
木霉菌厚垣孢子形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与目的厚垣孢子是抗逆能力极强的一类真菌繁殖体,大规模生产真菌厚垣孢子是突破生防真菌产业化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克隆和分析厚垣孢子形成相关基因,对阐明真菌厚垣孢子形成的遗传机制、真菌生长发育的遗传机制、生防真菌产厚垣孢子工程菌的构建以及病原真菌初侵染原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根据作者已研究出的木霉菌大量快速产厚垣孢子的液体发酵产孢培养基和发酵控制工艺,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方法,建立哈茨木霉或绿色木霉的插入突变体库,然后通过所发明的产厚垣孢子特异培养基筛选T-DNA插入突变体库,筛选出产厚…  相似文献   

8.
马尔柯夫过程预测焉耆盆地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遥感和MAPGIS的支持下,由焉耆盆地两个时期的遥感图像和地形图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确定土地利用/覆被的初始状态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据此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焉耆盆地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X2检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木吻合,因此用该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是可靠的。结果表明:天然植被、盐碱地持续减少,而耕地面积、水域、以及城市居民点继续扩大,说明焉耆盆地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正处在一种变化状态,这预示着未来时期焉耆盆地绿洲区人为干扰仍然是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的主要方面。根据模拟结果可调整各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可为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规划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东部环境演化对古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晚全新世柴达木盆地气候进一步向干旱化方向发展,气候的干旱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变化对盆地古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新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柴达木盆地古人类文化的出现、发展与衰亡。地层剖面测年与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诺木洪文化兴盛于约3300aB.P.,衰亡于约2900aB.P.,诺木洪文化在这发展过程中受气候波动的影响曾出现一次文化断层,由此可将诺木洪文化分为前后两期。环境变化是柴达木盆地史前古人类文明兴衰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19日,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由省农业厅植保站、种子站、川农大玉米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李晓研究员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陈捷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的利用生防木霉菌颗粒剂防治玉米纹枯病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田间现场考察,经充分的质询和讨论,通过了鉴定。木霉菌颗粒剂按5g/667 m~2剂量与底肥混合施入土壤,后期不再进行纹枯病防治,田间人工接种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4种盐生植物耐盐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准噶尔盆地4种盐生植物体内的无机离子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盐盐生植物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和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的含水率、肉质化程度及体内茎叶中的K~+,Na~+,Cl~-等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其地下部分,也高于泌盐盐生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琵琶柴(Reaumuriasoongorica);而多枝柽柳和琵琶柴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囊果碱蓬与盐节木。说明在盐渍生境下,囊果碱蓬和盐节木主要通过体内地上部分离子积累和区域化作用降低盐胁迫;而多枝柽柳和琵琶柴则是通过泌盐,将过多的盐分排出体外,同时在植物体内积累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来降低盐胁迫。  相似文献   

12.
托木尔峰地区系指我国天山山脉最西端的山汇地区。其范围东起南、北木扎尔特河,西至中苏边境,南止阿克苏以北的低山山麓地带,北达昭苏盆地的特克斯河。位于北纬40°41′—42°41′,东经80°00′—81°00′之间,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本区在气候上属于温带的南缘。由于作用于本区的大气环流和天山的屏障作用,致使山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阿尔金山地区的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阿尔金山地区,分布有鸟类96种,分属14目27科。其中,中亚型占28.1%,高地型26.0%,北方型16.7%,广布种29.2%。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5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资源鸟类52种。该地可划分为四个小区。六种生态环境。在各小区和各生境中,分布的鸟类显然有别,并形成相应的生态地理类群。该地处于蒙新区与青藏区的交汇处,鸟类区系特征呈现中亚型与高地型广泛渗透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阿尔金山地(中亚型26.3%,高地型31.6%)与玉树甫谷地(中亚型24%,高地型28%)亦即两大区的界线所在。高地型的分布不达阿尔金山北麓平原,中亚型的分布直抵库木库勒盆地。可见,高地型鸟类是适应高寒环境的特化类群,中亚型种类则具有较大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以1:500000地质图为基础,利用Map GIS对柴达木盆地进行数字化.根据Google Earth的卫星图和Google Maps的地形图,结合野外考察,进行柴达木盆地现代沙漠范围的勾画.从数字化的地质图中提取盆地内全新统(Qh)和上更新统(Q3)的风成堆积层,结合已有文献资料,绘制出全新世大暖期和末次盛冰期盆地内沙漠的分布图.特征时期沙漠分布图显示,全薪世大暖期盆地内沙漠范围大大收缩,比现代沙漠范围小,对暖湿的气候有着很好的响应;末次盛冰期盆地内沙漠范围迅速扩张,比现代沙漠范围大,对干冷的气候有着很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汾渭盆地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汾渭盆地全新世土壤的野外考察以及磁化率和高分辨率CaCO3 的分析 ,揭示了该区域土壤成壤过程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表明 ,汾渭盆地全新世的S0 地层形成于全球性的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约从 85 0 0aBP土壤开始发育 ,形成较厚的S0 层。约从 310 0aBP起始 ,气候发生变化 ,干旱和沙尘堆积形成了黄土L0 层和现代表土层。土壤剖面磁化率与CaCO3 指标反映 ,由于地带性因素存在 ,全新世汾河盆地古土壤S0 的成壤强度远远低于渭河盆地。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两地气候和环境的差异扩大 ,而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期间和全新世其它主要阶段 ,两地气候和环境的差异相对减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量平衡法、实地勘查和遥感影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生态输水后河道输水方式变化对河床渗透性能演变、不同输水方式下水环境响应特征;分析了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耗水率和河床透水性规律以及生态闸后近自然漫溢下的MNDWI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持续输水河道的波涌灌效应会增强,减少对地下水补给量;(2)以库木吐格为...  相似文献   

17.
进境原木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标记的黑条木小蠹带疫原木及松墨天牛危害马尾松原木作为样木,采用投药剂量80 g/m3、72g/m3、64g/m3、56g/m3,密闭时间12h、16h、20h、24h双因素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下,温度高于15℃,密闭时间12h除害效果小于100%,表明12h内溴甲烷未完全穿透原木而发生作用;投药剂量56g/m3,密闭时间大干或等于20h可保证100%对蛀入深度5~10cm的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或投药剂量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16h亦可保证:100%对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但对蛀入深度超过10cm的松墨天牛幼虫,投药剂量应大于或等于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20h方能100%达到除害处理效果.因此,熏蒸库帐幕遮盖常压熏蒸的最低投药剂量应大干或等于64g/m3,密闭熏蒸时间应大于或等于20h,能保证对蛀入深度0~15cm害虫的除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北缘植被生活型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晓玲   《干旱区研究》1989,6(4):28-33
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区共记录野生植物123种,在其生活型组成中,地面芽植物居首位,达35.6%,次为一年生植物占22.7%,表现本区植被具有温带荒漠的特殊属性。塔里木盆地为我国最干旱的内陆盆地。这一区域的环境及生物群的特点曾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兴趣。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普热瓦尔斯基、别夫佐夫、罗布拉夫斯基等曾先后在新疆进行考察,斯文赫定和斯坦因曾对胡杨作过描述,谢彬曾论及胡杨的分布。1957至1958年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考队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和植被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此后  相似文献   

19.
酒泉东盆地与张掖盆地之间的地质接触关系,至今为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酒泉东盆地与张掖盆地之间的水力联系一直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分析区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地质和电性特征研究工作,对比了地质接触关系与电性特征的符合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酒泉东盆地与张掖盆地的地质接触关系和水力联系。电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酒泉东盆地与张掖盆地地质接触关系及其电性特征存在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研究结论认为酒泉东盆地与张掖盆地的地质接触关系为北西-南东向的古近系新近系泥岩、砂质泥岩隆起,且该隆起导致酒泉东盆地与张掖盆地在中、南部地下水水力联系比较微弱,而北部基本无水力联系。研究工作为黑河中游地下水水资源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蔬菜保护地木霉菌rDNA-ITS序列和UP-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ITS序列比对的方法,研究蔬菜保护地土壤中木霉菌种群分布和遗传多样性。木霉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共获得397株木霉菌,鉴定出11个种,分别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深绿木霉T.atro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粘绿木霉T.viren、微孢木霉T.minutisporum、拟康木霉T.pseudokoningii、黄绿木霉T.aureoviride、非钩木霉T.inhamatum、棘孢木霉T.asperellum、长孢木霉T.longipile和螺旋木霉T.helicum。经ITS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后,将木霉菌分为5个组。用5条通用引物经UP-PCR扩增后,扩增出4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3条,占总条带数的93.5%。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当相似系数为0.80时,可将24个菌株划分为9个组。UP-PCR与ITS序列相比,更能体现木霉菌种间和种内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可以作为木霉菌分类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