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拱棚结构简单,投资少,在近几年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早春甘蓝-番茄-大白菜间墩菜豆拱棚四作四收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既保证了早春甘蓝生产所需的棚内温度,又能够在夏季采用防雨防虫措施,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拱棚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十字花科蔬菜关键害虫的生态控制方法,研究甘蓝分别与大蒜、番茄、茼蒿3种非十字花科蔬菜间作对春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与大蒜、番茄、茼蒿间作对春甘蓝主要害虫菜青虫和菜蚜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甘蓝与大蒜间作对甘蓝害虫的控制效果最好,同时可显著提高春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和多样性,在甘蓝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春甘蓝即冬前播种栽培,次年5—6月份收获。这期间生长的甘蓝往往会发生先期抽薹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前,种植蔬菜不但讲求高产优质,还要有高效益。在赣南,甘蓝品种采取春提前、秋延后的栽培方式,错开蔬菜集中上市档口,抓好栽培管理技术,同样能获取很高的效益。栽培上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花菜适应性较强,可分春、秋两季栽培,既可露地生产,也适合保护地生产,特别是秋季栽培较为容易,生产成本较低,更能体现黑龙江省的特色和优势,适合大面积规模化生产,将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和南方市场,颇具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6.
杂交甘蓝商9509高产、优质、不易裂球、抗先期抽薹、冬性强、较耐寒,适于越冬栽培,在黄淮以南地区,正常年份露地越冬栽培可安全越冬,气候异常年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亦能获得较理想的产量,春淡季节上市繁荣蔬菜市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一、对品种需求细化南方的四川、云南、广东、福建、湖南等甘蓝主栽省份,原来秋甘蓝栽培面积较大,近年来随着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外销基地的建立,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对春、夏和越冬甘蓝品种都产生需求,在类型上可细分为大球、小球、圆形、扁圆形,以及球叶深绿色、鲜绿色等;北方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甘蓝主栽省份,一直以中早熟春甘蓝栽培为主,主要是满足周边城市需求,近年来又增加了北菜南运、西菜东调、出口外销等多种销售渠道。市场需求的细化,加速了对品种需求的多样化,并引发了对优质型、耐裂型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番茄的筋腐病是果实显症的生理性病害。常见有两种类型:褐变型和白变型。番茄筋腐病的发病时期,根据栽培方式的不同有所差别。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2、3穗果大量发生,冬春栽培的番茄多在第1、2穗果大量发生。病果在转红期暴露病症。  相似文献   

9.
发展城郊型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城郊农业的主要形式是保护地栽培模式,种植品种以各种果树蔬菜为主。农十二师地处乌鲁木齐城郊,从2000年开始,在保护地桃树种植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不断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了适宜保护地栽培的一整套完整的优质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0.
鲜食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演变及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长江下游地区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从平床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春提早栽培到深冬栽培技术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了采取多种栽培技术、多品种类型集成的"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可产鲜穗2.7万kg/hm2,效益达到10.5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1品种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要选用休眠较浅,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果实口味佳、特别是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种。目前栽培面积较大,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选用浅休眠的早熟品种熏如丰香、静香、宝交早生、春  相似文献   

12.
潍春白1号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适宜早春保护地栽培的大白菜一代杂交种,亲本BZ-07×BZ-09。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早熟、抗病、晚抽薹、品质好等优点,可在山东省作为保护地和早春小拱棚以及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各地可代替韩国类型春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甘蓝是我国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春甘蓝栽培对于解决我国北方夏初蔬菜淡季供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甘蓝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以外,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覆膜条件下施用钾肥能够改变种子萌发时生理生化效应,提高种子活力和种子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表明:泰州地区春甘蓝的最高施氮量宜控制在20kg/667m^2,K2O用量可达20kg/667m^2;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高钾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商品产量;氮肥用量增加可使甘蓝NO3^-含量提高,对Vc无显著影响,钾肥用量增加可相应降低甘蓝NO3^-含量,增加Vc含量;氮、钾肥用量对叶球商品性状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贵州高原及相邻山区省份高山甘蓝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仅贵州省京丰 1号栽培面积每年达 1.3万hm2 以上。黔甘 1号是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经两个“五年计划”的攻关 ,成功选育出的适合高山栽培的春甘蓝新品种。它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390 1和 6 4 0 5配制的杂交一代种 ,叶球扁圆 ,结球紧实 ,单球重 180 0 g左右。不仅冬性强 ,露地越冬栽培不易先期抽苔 ,而且产量高 ,比京丰 1号早熟 ,风味品质佳 ,经济性状优良。它较好地解决了冬性与熟性、产量、品质之间的矛盾 ,1999年通过了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了向市场提供无公害、优质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春甘蓝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生产实际中,有些菜农为了片面追求春甘蓝早熟、早上市,违反甘蓝本身的特性,人为提早播种期,再加之栽培管理不当及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甘蓝未熟抽薹现象时有发生,成  相似文献   

17.
由于春甘蓝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生产实际中,有些菜农为了片面追求春甘蓝早熟、早上市,违反甘蓝本身的特性,人为提早播种期,再加之栽培管理不当及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甘蓝未熟抽薹现象时有发生,成为春甘蓝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18.
<正>棚室栽培莴苣最易受到两种病害的危害,那就是灰霉病和菌核病。它们都是莴苣的常见病害,因为保护地栽培时棚内湿度大,易诱发这两种病害发生,露地和保护地栽培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保护地栽培,因连续阴雨天气病害多发,不及时防治对产量损失更大。灰霉病。该病分布较广,通常在保护地栽培区发病较重,莴苣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症状:苗期发病,叶片和幼茎呈水渍状腐烂,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定植后发病多始于近地面的叶片和茎  相似文献   

19.
日本葡萄占全国果树保护地栽培面积 70 %以上 (草莓在日本被划归蔬菜未计入 )。日本早在 1886年就在冈山县栽培有温室葡萄 ,品种为亚里山大。目前全日本 4 7个县均有葡萄保护地栽培 ,主要是巨峰、亚里山大、蓓蕾 - A、Delaware、Pione、Neo等。最近红色大粒品种已在温室中发展。在葡萄保护地栽培迅速发展中 ,福冈县农业综合试验场园艺所为葡萄保护地品种选育的指定单位。针对巨峰在保护地栽培时落粒严重和产量不稳等问题 ,从 1974年开始杂交育种 ,于 1992~ 1997年育成 4个保护地葡萄新品种 :博多 White、宝满、翠峰和阳峰 (表 )。它们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几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了在唐山山区阳面建造的阴阳型日光温室中甘蓝和桃树的高效栽培模式,旨在为阴阳型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提供参考。其中,阳面温室栽培桃树,阴面温室栽培甘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