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漳平市早、晚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低温影响发生三寒,即春寒、5月寒和秋寒,春寒发生在早稻播种育秧阶段,苗期抗寒力差引起烂种、烂秧,不仅浪费种子、劳力,而且延误了季节,不利晚稻栽培。5月寒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梅雨季节,早稻正处于孕穗、抽穗阶段,尤其是减数分裂期对低温敏感,造成空秕粒增加,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省秋作物生长期间,气候十分异常,降雨量较往年多1~2倍,8~9月份长期阴雨连绵、低温寡照,对秋作物生长极为不利。为掌握特殊气候条件下各种秋作物品种在大田生产中的表现,科学筛选及鉴定优良品种,为2004年各地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河南省种子管理站于2003年9月下旬组织省农业厅、农科院、农业大学的专家,对全省部分市、县的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大田、品种试验田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参考各市种子管理部门的品种考察报告,对全省秋作物品种利用情况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旱地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南属于黄泛冲积平原的边缘部位,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分两种地形,一是低山丘陵:包括荒山岭坡、近山阶地、山前倾斜平原;二是黄泛冲积平原,包括微斜平地、缓平坡地、洼地.该区历年平均降水量650mm左右,且降水分布不均,再加上水利工程建设跟不上,致使低山丘陵和平原旱地因浇不上水而使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据气象资料统计,旱年占30%,基本上是三年一遇.春旱机率大,占50%,平均两年一遇,影响小麦生长和春播的正常进行,初夏旱影响夏播,伏旱影响秋作物正常生长,秋旱影响秋作物的成熟和冬小麦的适时播种,秋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比春旱还大,故有"秋旱如刀刮"之说.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于2007年9月中下旬组织"三农"专家到全省部分市、县的主要农作物种子基地、中间试验点、示范展示点和引种试验点对秋作物主要品种进行田间考察,根据品种的田间表现、产量预测和各省辖市种子管理部门的考察总结,我们对2007年秋作物主要品种做出评价,提出下年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引进的西芹 ,以硕大的株型和脆嫩、青淡的香味 ,倍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经 1 999— 2 0 0 1年对 2 0个西芹品种对比试验证明 ,西芹一号是优良的芹菜品种。西芹一号是台湾第一种苗公司培育的优秀西芹品种。植株高大 :株高 70 cm,生长旺盛 ,叶柄宽厚 ,叶片肥大 ,株型紧凑 ,色泽亮绿。单株重 1 .5~2 kg。品质优良 :实心 ,纤维少 ,质地脆嫩 ,食味清香 ,商品性好。抗逆性强 :抗寒、耐热、耐弱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 :定植后 1 1 0天左右采收 ,适合大棚秋茬、日光温室秋冬茬和秋露地栽培 ,高产稳产 :丰产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6.
寒兰又称冬兰,其花季大多在寒露和小雪期间(10~11月),具有凌寒怒放、幽香飘远的特色。寒兰花期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四季都有花开,故寒兰又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冬寒兰之分。其产地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浙江、四川等。加强遮阴野生寒兰多生长在浓密的阔叶林、混交林下,阴蔽度高,与春兰、蕙兰有很大差异。家养寒兰要模仿其原生地的环境,必须阴养,增加遮光度。光照强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遮阴,遮  相似文献   

7.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苜蓿(Medicago sative)秋眠性(Fall dormancy)是苜蓿在秋季因日照长度变短和气温下降时的一种适应性生长特性,这种生长特性与苜蓿的抗寒性和生产性能相关[1]。自20世纪20年代Oakley发现苜蓿秋眠性以来,国外许多学者相继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的生长习性、根系形态、生产能力、抗寒性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秋眠性苜蓿秋季刈割后顶端生长长度很短,产量低,但越冬性增强,非秋眠型苜蓿则相反[2,3]。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将苜蓿的秋眠性分类标准定为9级3大类,即秋眠(1、2、3级)、弱秋眠(4、5、6级)和非秋眠(7、8、9级),现已成为全美苜蓿评价和商业化生产的第一评定指标[4]。随着对苜蓿生产区域化的要求,国外对苜蓿秋眠性的研究日益加深,在苜蓿秋眠性的遗传、生理生化以及秋眠性测定和不同秋眠性苜蓿的生产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但对苜蓿秋眠性的激素调控研究报道很少[6]。  相似文献   

8.
菠菜性耐寒,其生长喜冷凉的气候,故我国各地主要在秋、冬、春季栽培;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种植菠菜难度很大.除在高纬度、高海拔夏季气候冷凉地区可栽培外,其他地区则难以种植。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南省秋作物专业委员会及三农相关专家对秋作物大田生产、新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考察情况,结合各地市种子相关部门系统考察统计结果,现就2022年河南省秋季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品种利用情况和2023年度布局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大巴山南麓,自然灾害频繁,常年都有春寒、伏旱和秋涝,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常年总降雨量为1000—1400毫米,但分布很不均匀,伏前雨量一般为600毫米左右,集中在春末夏初,造成低温多湿,整个伏天雨量只有100多毫米,多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吸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下根系生长、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研究了8个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的吸水规律。结果表明:休眠和半休眠苜蓿品种的时空变化特征表现出一致性;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递减趋势;年刈割3茬,地上生物量与苜蓿耗水量密切相关,呈“V”字型分布;生育期内,分枝期历时最长、耗水最多,开花期耗水速率最快;3年内,苜蓿根系主要分布在60 cm土层,侧根主要发生于0~40 cm层,60 cm层下无侧根发生。根系主要依靠侧根在120 cm土层内吸收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2.
结合各省辖市种子管理部门的品种考察总结和“三农”专家的考察情况对2011年秋作物主要品种作出评价,提出2012年度品种初步布局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各省辖市2015年秋作物考察总结,结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秋粮、经作等专业委员会对全省各地品种试验、品种展示进行的综合考察,对2015年秋作物生产形势和2016年秋作物品种布局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茭白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 ,2 0 0 1年全市种植面积 2 0 0 0hm2 ,主要种植品种有“河姆渡双季茭白”、“浙大茭白”等。近几年来 ,在引进茭白新品种 ,推广茭白栽培新技术的同时 ,我们根据茭白利用无性繁殖 ,极易退化分离的特点 ,加强了对茭白品种提纯复壮的技术研究 ,建立了茭白种苗繁育基地 ,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市茭白生产的周年四次精选提纯复壮法 ,有效地解决了茭白的退化分离现象。1 茭白品种提纯复壮方法茭白一般生长周期一年至一年半 ,当年春季种植可收“梅茭”、“秋茭”二季 ,第二年还可收一季“夏茭” ,茭白品种的提纯复…  相似文献   

15.
雒峰 《种业导刊》2009,(12):10-12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于2009年9月中下旬组织“三农”专家到全省部分市、县的主要农作物种子基地、中间试验点、示范展示点和引种试验点对秋作物主要品种进行田间考察,根据品种的田间表现、产量预测和各省辖市种子管理部门的考察总结,我们对2009年秋作物主要品种做出评价,并提出下年度品种初步布局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6.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六二一,下半年是八二三。节气的划分依据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  相似文献   

17.
夏秋保护地育苗,主要是为夏秋菜提前栽培提供甘蓝、花椰菜、秋莴苣、早芹菜、秋番茄、秋辣椒等秧苗。这些蔬菜一般在20~30℃条件下生长良好。种子发芽温度15~25℃.如露地播种,则需在9月下旬到10月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根据各地市的考察总结,综合专家的考察意见,分析了2014年河南省秋作物生产形势及品种利用情况,提出2015年河南省秋作物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于洞庭湖区气候条件下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方法]本试验于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洞庭湖区对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播种第一年共刈割5茬,第一茬干草产量为全年最高,随着茬数的增加干草产量呈现递减的趋势;全年平均株高与秋眠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秋眠级高的品种株高显著高于秋眠级低的品种。所有供试品种干草品质均达到特级或一级标准,[结论]其中WL525、55v12、吉利、南苜701、WL656等5个品种各项指标表现较好,综合排名靠前,适宜于湖南洞庭湖区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8月7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也是禾谷成熟的时节。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