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蚕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对加快蚕豆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蚕豆不同品种(系)的生育日数(x_1)、株高(x_2)、有效分枝数(x_3)、结荚节数(x_4)、单株荚数(x_5)、单株粒数(x_6)、每荚粒数(x_7)、百粒质量(x_8)、荚长(x_9)、荚宽(x_(10))和单株产量(Y)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结荚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为:百粒质量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结荚节数株高荚长荚宽生育日数,其中生育日数与荚宽两个性状直接效应为负效应。所以蚕豆高产品种选育应从百粒质量、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入手,兼顾结荚节数、株高、生育日数等性状综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2.
对“普通型日本菜豌豆×半无叶型菜豌豆宝菜2号”后代株系的株高(x1)、分枝数(x2)、糖度(x3)、单株荚数(x4)、双荚率(x5)、单株粒数(x6)、鲜百粒重(x7)、鲜荚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鲜荚产量均有直接正向效应,其相对重要性排序为单株粒数>鲜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糖度>双荚率,其中各个农艺性状对鲜荚产量的直接效应中单株粒数最高,鲜百粒重次之。间接效应中单株荚数通过单株粒数对鲜荚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综合各影响因素,在选育半无叶型菜豌豆时应注意各农艺性状指标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3.
大豆荚粒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富厚  郑跃进  侯典云  韦淑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32-3633,3636
针对河南省内外14个大豆品种的若干荚粒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单株粒位数、单株粒数、百粒重、荚皮重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而荚皮重/粒重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对单株产量为直接正效应的性状的通径系数大小依次是单株荚重、单株粒位数、单株荚数、株高和百粒重,为直接负效应的性状依次是荚皮重/粒重、单株粒数和荚皮重。此结果对大豆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密度和磷肥对豌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豌豆品种成豌8号为试材,研究了种植密度、磷肥施用水平对豌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大部分农艺性状和产量均表现极显著影响,其中株高、结荚节数、百粒重以及籽粒产量的密度效应小于肥料效应,始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以及单株产量的密度效应大于肥料效应;始荚高度、结荚节数、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5个种植密度梯度和4个磷肥浓度梯度中,以种植密度为28.6万株/hm2和过磷酸钙施用量为500.0 kg/hm2时成豌8号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夏大豆8个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荚粒数与产量相关极显著(0.512 4★★、0.364 4★★),单株粒数与产量相关达到显著水平(0.3052★★),生育期和株高与产量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通径分析得出,株荚数的通径系数为0.663 4,荚粒数的通径系数为0.6860,百粒重的通径系数为0.5029,三者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力是荚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夏大豆新品种选育,从荚粒数和单株荚数入手,兼顾株高、生育期等性状,这样可提高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四川小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3个四川小豆(V.angularis)地方品种株高、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荚粒数、百粒重、荚长和单株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和决定系数极显著,其它性状直接效应不显著且主要通过这两个性状起间接作用.故在小豆育种和栽培中,以选择单株荚数和百粒重为主,并协调两者间的关系,对取得高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相关和通径分析,分析了四川54个地方品种的16种数量性状与产量(株粒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株粒数、完全粒、百粒重和总荚数与产量有密切的正相关。其它性状则与产量相关不显著。16种数量性状对于产量的总决定系数为0.959;通径分析表明:株粒数、百粒重于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由这一结果,讨论了这些特性于大豆育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0个广西夏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苹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百粒重7个状间相关及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及总贡献最大;单株苹数与单株产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总贡献仅次于单株粒数;单株产量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每苹粒数、株高相关不显著,与分枝数呈弱正相关,与丰粒重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97个福建绿豆地方品种的出苗至第一朵花天数、株高、单株结英数、单株总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及其构成单株产量诸因素间的相关和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100,150,200Gy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大豆品种87U-72、新大豆7号和黑农33号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后,通过对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系数和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200Gy处理效果最佳,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均高于CK,结荚高度均低于CK;单株产量与株高、结荚高度、茎粗、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单株粒数、株高、单株荚数和茎粗.  相似文献   

11.
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鲜食蚕豆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籽百粒重、百荚鲜重、单株荚数和荚长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7.88%、17.66%、13.66%和11.22%,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仅0.21%);在相关性上,鲜籽百粒重、百荚鲜重和荚长与鲜籽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荚鲜重、鲜籽百粒重、荚长、荚宽四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荚数、单株荚数与节数、出籽率和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主成分分析上,前2个主成分为产量因子和熟性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4.75%。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选择鲜荚较长、鲜籽百粒重和产量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个大豆参试新品系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系的百粒重平均表现高于对照品种;15个参试品系的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2)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遗传力较低;(3)单株荚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大豆M2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50 Gy60Co-γ射线对10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加以辐照处理,研究了 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为:结荚高度>主茎节数>主茎有效分枝始节>株高>荚长>茎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荚宽>主茎分枝数.(2)分别从各品种的M2分离群体中选出株高、茎粗、结荚高度、百粒重、生育期、种皮颜色等一批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4.
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荚高度、株高、百粒重、生育期。2)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和结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4)经新复极差分析分别选出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专用品种(系)。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33个绿豆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单位面积产量、单株荚数变异度较大,株高、荚长、主茎节数、百粒重变异度中等,单荚粒数变异度最小。籽粒大小以中粒型为主,占78.79%。单位面积产量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显著负相关性,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株高与主茎节数、荚长与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分枝数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荚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荚数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品种选育或品种改良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绿豆品种特性和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严格选择,获得高产、粒大、植株矮健的优良品种。综合33个绿豆品种各性状表现及相关性分析,获得综合性状优异、产量较高的绿豆材料3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对30份国外引进种、47份四川地方品种、20份推广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从回归系数、简单相关、偏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看,三类材料构成单株产量的关键因素为: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考察的6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贡献组成在三类材料中不同。推广品种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这三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远大于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国外引进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差异较推广品种中小;地方品种中除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较大外,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通过与其它性状相互作用,也很大程度上对单株产量起了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这三类材料遗传背景差异较大,在产量育种中,可针对育种材料的产量限制因素,合理选用不同遗传背景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近20年来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株高、有效节数、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底荚高度略有增加。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有效节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兼顾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是该区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宁夏黄灌区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茎粗、底荚高度和主茎节数,生育时间与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荚数与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单株粒数与单株粒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与百粒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确定4个主成分因子为产量、粒质量、茎粗和百粒质量。在所设计密度范围内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粒质量和经济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模拟产量回归方程表示为y=-1.962 6x2+6.639 2x+5.339 3(r2=0.846 5),解得密度在1.69×104/666.7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405.73kg/666.7m2。  相似文献   

19.
奚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694-2696
取20个品种,运用灰色育种理论,采取点关联度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大豆产量的各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产量与产量各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分枝数>节数>株高,说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数,粒数越多,产量越高;其次是单株荚数、百粒重,荚数多,百粒重越高,产量越高;分枝数、节数、株高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共10种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在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穗重、穗粗、单穗粒数、穗行数、株高和百粒重与小区产量有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穗重、行粒数、百粒重和穗行数与小区产量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通径分析表明,入选的4个性状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都是正的。除了单株穗重的直接作用较小外,其余3个因素都较大。但行粒数和百粒重各自通过对方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负间接作用,而穗行数的净作用主要由本身的直接作用决定。据此,穗行数的选择对其它主要产量因素影响不大,而百粒重和行粒数的选择必须兼顾对方,可望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