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淮河流域安徽段共采集到鱼类65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鲤形目39种,鲈形目12种,鲶形目和鲑形目各4种,鳉形目和鲱形目各3种,鳗鲡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淮河流域安徽段的鱼类可划分为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复合体、古第三纪鱼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复合体和海水鱼类复合体4个区系。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美水库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山美水库所有鱼类组成包括10科37种,其中鲤科22种,占59.46%;鮠科4种,占10.8%;鳢科和鳗鲡科各2种;鳅科、丽鱼科、鮨科、鲶科、青鳉科、银鱼科等各1种。鳙鱼的生长特性调查表明:鳙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0.0269×L2.9132,体长与鳞径关系为L=0.0129×R+3.532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07.2167×[1-e-0.1349(t+0.1561)]及Wt=22095.9566×[1-e-0.1349(t+0.1561)]3。生长拐点出现在7.99龄,生长系数k=0.1349,t0=-0.1561。山美水库鳙的渐进体长可达107.22cm,渐进体重可达22.1kg。  相似文献   

3.
于2008-2010年对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青海省湟水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并对渔业资源变化、生物多样性和鱼类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湟水流域有鱼类36种,隶属于4目8科26属,鲤形目鱼类为主要类群,有2科19属25种,鲑形有3科4属6种,鲈形目有2科2属4种,合鳃鱼目有1科1属1种,其中土著鱼类有14种,外来鱼类有22种;湟水流域土著鱼类呈现出个体小型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不高,水域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及外来鱼类物种的入侵,对湟水鱼类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提出了保护湟水渔业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3-2015年普洱市开展了土著野生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经对调查资料整理和实物标本鉴定,普洱市共记录土著鱼类158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共107种,占总种数的67.7%;鲇形目40种,占总种数的25.3%;鲈形目5种,占总种数的3.2%;鳗鲡目、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3%。调查发现,普洱市列入国家珍稀和保护物种的土著鱼类有16种,经济鱼类10余种,需要得到保护和利用,否则渔业资源将会进一步枯竭,甚至有物种灭绝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瓯江干流丽水段渔业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2009年6月—2010年2月,作者在瓯江干流丽水段设3个采样点,每月一次对瓯江干流丽水段的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共采集鱼类标本2 579尾,分别隶属于5目,13科,41属,53种。其中,鲤形目鱼类种数最多,鲤科鱼类37种,占样本总数的69.81%,其次是鲇形目和鲈形目;鳗鲡目和合鳃鱼目种数较少,仅1种。全年优势种为圆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3.00%、12.52%和11.36%;Margalef丰富度指数(D)2009年7月~翌年1月呈递减趋势,其中2009年7月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月变化幅度不大,只是2009年7月和8月稍高。Pielou均匀度指数(J’)全年较恒定。瓯江干流丽水段主要经济鱼类有唇鱼骨、鮠科鱼类(黄颡鱼等)、斑鳜和鳜等。2009年6月平均密度最高为15.53尾/网,全年在st.2采到的鱼类种数最多(40种),在st.3采到的鱼类种数最少(27种)。  相似文献   

6.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分析比较了鲤形目鲤亚目的其他8种淡水鱼和血清,体表粘液蛋白及其抗原相关性。这8种鱼分别是鲤亚目鲤形科的鲤,鲂草鱼,鳅科的泥鳅,鲇亚目鲇科的鲇,尝科的黄颡鱼,鳢形目乌鳢科的乌鳢和合鳃目合鳃科的黄鳝等。结果表明,在SDS-PAGE图谱中各种鱼的血清和体表粘液共有和特有蛋白组分的比例数在不同目,科和种之间判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赣江中下游的鱼类资源现状,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分别于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赣江峡江至南昌段的干流及2条支流共10个点的鱼类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内共发现记录鱼类90种(亚种),隶属6目16科60属,以鲤形目为主,鲶形目与鲈形目的居中,鲱形目、合鳃鱼目和颌针鱼目极少;且优势种类主要为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鲫(Carassiu aur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江湖洄游性鱼类(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数量大量减少,而一些江海洄游性鱼类和珍稀鱼类(如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鯮Luciobrama macrocephalalus、鲥Macrura reevesii等)在此次调查中没有发现。与历史资料相比,赣江峡江至南昌段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变化较大,资源量明显降低,小型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长宁河鱼类组成现状,为该流域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对长宁河鱼类进行捕捞收集及访问调查。在3个采样河段共采集鱼类标本482尾,经鉴定为41种,隶属于4目9科,在标本数量上,鲤科鱼中鲫最多,占总数的13.48%。结合访问调查,长宁河历史上共有鱼类47种,隶属于4目11科。长宁河鱼类以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为主,同时发现了一种长宁河的入侵鱼类物种,经鉴定为河川沙塘鳢。结合长宁河鱼类资源现状,提出了打击非法捕捞、增殖放流、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宣传4个方面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革胡子鲶庭院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革胡子鲶又称埃及胡子鲶,鲶形目、胡鲶科、胡鲶属;原产非洲尼罗河流域。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于养殖,肉质细腻,是大众喜食的鱼类;在农村利用庭院空闲地养殖革胡子鲶,养殖水体小,便于管理,放养密度大,产量高,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途径。 1 生态习性 1.1 形态特征。革胡子鲶体表光滑无鳞,体长,头大宽扁而坚硬,头背部有许多成放射状排列的骨质突起;胸鳍具硬棘;圆形尾,尾鳍铲状;具有发达的鳃上辅助呼吸器官;背  相似文献   

10.
胡子鲶俗称塘虱鱼,属鲧形目,胡子鲶科,是我国常见的野生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群众喜食的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大中型水库饵料生物量的计算,本文论述了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的鱼产潜力,对鱼场经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浙江路桥附近海域春秋季渔业资源。[方法]基于2016年11月路桥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路桥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春季渔业资源生物共4类35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为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为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浙江路桥附近海域的生态监测、评价提供依据,也为该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春季渔业资源进行调查。[方法]依据2014年4月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调查水域共鉴定游泳动物23种,隶属6目16科。其中,鱼类8种,占总种类数的34.78%,占渔获物总重量的80.08%。渔获物尾数组成以虾类为主,占渔获物总尾数的61.26%。拖网调查海域优势种为凤鲚、安氏白虾、日本鼓虾、鮸鱼、红狼牙虾虎鱼。渔业资源平均重量密度为93.365 kg/km2,平均尾数密度为7.265万尾/km2。虾类是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蟹类头足类在重量和尾数方面比例小。调查海域的12个站位多样性指数均小于2,个别站位小于1,总体而言调查海域游泳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偏低,均匀度分布水平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评价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观赏水族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赏水族业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具有大力发展热带观赏水族行业的潜力。对海南省观赏水族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和总结海南省观赏水族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海南区位优势、挖掘本地热带生物资源、加强科研力量、引进国外观赏水族新品种、加强产业引导和市场管理等建议,促进热带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观赏水族业结构的多元化,增加海南省观赏水族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乌伦古湖白斑狗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属鲑形目狗鱼科,是新疆渔业基地--乌伦古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在2000~2001年乌伦古湖与吉力湖渔业资源调查期间,发现白斑狗鱼个体生长大,渔获量较其它鱼类多;但自身的捕捞规格偏小,资源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为此,进行本项针对性的研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水域白斑狗鱼资源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2年9~12月的太湖鱼类资源调查,结合历年渔业捕捞数据及渔具渔法等资料,分析了太湖渔业的发展趋势及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湖鱼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近年来湖鲚等小型鱼类的比重不断增加,渔业资源的小型化衰退趋势明显。网簖与高踏网的捕捞产量主要集中在开捕初期,并且不同湖区的渔获物产量及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太湖各湖区的鱼类资源密度依次为湖心区〉东部湖区〉北部湖区;不同食性鱼类的资源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浮游食性鱼类的资源密度在湖心区最高,草食性鱼类则在东部湖区最高,这与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饵料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针对太湖捕捞渔业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合理调整开捕时间和强化大型经济鱼类的增殖放流等建议,以期为太湖渔业资源的合理调控和有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浙江省青田县鲜活田鱼产地的环境质量状况。[方法]采取均匀布点的方法对青田县鲜活田鱼基地的土壤(底泥)、渔业用水和空气进行调查监测,采用指数评价法,分析评价基地的环境质量。[结果]该基地渔业用水的严控环境污染单项指数和一般控制环境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pH值、溶解氧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色、臭、味及漂浮物等感官指标也都合格,水质良好;土壤质量各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全部合格;大气环境质量严控指标和一般控制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大气环境质量良好。[结论]该基地土壤、渔业用水和空气的各项严控指标和一般控制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均属合格,其生态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适宜开发A级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淡水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行环保部山东省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对山东内陆水系的淡水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和采集,共采集到:野生鱼类153种,分别隶属于15个目31个科,其中鲤形目2科79种,占51.6%,在山东淡水鱼资源中占优势。对所调查的120个县级单元内淡水鱼类分布的区域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