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一、及时排泄越冬后的蜂群,肠内积满粪便,要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8℃以上的天气进行晒箱,促其出巢排泄,同时迅速检查蜂群有无失王、是否缺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蜜蜂排泄飞行后,箱内要适当保温。二、注意保温蜜蜂排泄后,蜂王开始产卵。早春蜂巢内外温差很大,为减少巢温的散失,防止冻伤子脾,必须做好保温工作。要撤出多余巢脾,使蜂脾相称,箱内空隙填满保温物。中午晴暖天气,要注意翻晒。另外,根据群势,缩小巢门,以不影响工蜂出入和工作为准。夜晩箱上和箱前加盖草帘和塑料薄膜。4月下旬,气温较稳定,蜂群满箱,应逐渐拆除内外包装,陈列蜂群。  相似文献   

2.
一、及时排泄。越冬后的蜂群,肠内积满粪便,要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8℃以上的天气进行晒箱,促其出巢排泄。同时迅速检查蜂群,看看有无失王,是否缺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蜜蜂排泄飞行后,箱内要适当保温。 二、注意保温。蜜蜂排泄后,蜂王开始产卵。早春检蜂巢内外温差很大,为减少巢温的散失,防止冻伤子脾,必须做好  相似文献   

3.
扩大蜂巢是早春繁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扩大蜂巢时,必须与外界气温(包括人工保温工作),蜜源(包括奖励饲养)以及蜂群的具体情况紧密地联系起来。早春松脾既要大胆、又要遵循客  相似文献   

4.
小经验     
我在实践中,采用热水法促进了蜂群的早春排泄。方法是:早春选择暖和天气(气温应在6—8℃以上),在上午十时以后,将蜂箱上部保温物拆除,并拿掉蜂箱大盖进行晒箱。近中午时分,当外界气温达到最高时,将事先烧好的热水,迅速灌入“暖水袋”、“塑料口袋”或“铝饭盒”之类传热迅速的物体内,拿去箱内保温物,将热水袋等物直接放置在箱内复布上。这样蜂巢内温度迅速升高,蜂群解团。加上外界温暖阳光的吸引,蜂群便迅速出巢排泄,尤其是病小弱群,经过这样处理后,能同大群一样迅速出巢排泄。从而使全场蜂群,不论其群势强  相似文献   

5.
<正>(一)加强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要低得多,有时还会遭到寒流的侵袭,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须采取保温措  相似文献   

6.
早春:要合理扩大蜂巢葛蓬早春除了防病治螨,紧脾保温,补充饲料外,扩大蜂巢是促使蜂群速繁的重要措施之一。春季的气温逐渐回升,蜂群经过新老蜂交替,开始增殖。外界的蜜粉植物也相继开花泌蜜,促使蜂王多产卵。此时要抓好时机,合理扩大蜂巢,补充饲料,给蜂群创造繁...  相似文献   

7.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蜜蜂也与其他生物一样,开始活动、生长、繁殖和生产。此期蜂群生长发育和繁殖速度的快慢,对全年的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春季加强对蜂群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一)加强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35℃左右)要低得多,有时还会遇到寒流的侵袭,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要使蜂群快速  相似文献   

8.
在长白山区越冬的蜂群,于3月上中旬排泄后,通过紧脾缩巢繁殖,至4月未5月初为早春繁殖阶段。本阶段外界气温:3月份平均-4~-6℃、4月份4~6℃左右,早春繁殖是在温度较低、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的不利条件下进行的。能否把蜂群管理好,关系到全年的养蜂生产。为此,要做好如下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9.
早春蜂群的保温工作,与蜜蜂的复壮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试验摸索,初步有了一些体会。一、两种保温包装的对比我们早春的蜂群保温工作,是由一般的箱内包装过渡到箱内箱外包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由于蜜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繁殖期间,不论在怎样的气温条件下,蜜蜂蜂  相似文献   

10.
正蜂群早春保温,养蜂人做法各有不同,效果有差异,说法也众说纷纭。早春蜂群保温的目的是辅助蜂群抗寒,减少蜜蜂劳动强度和饲料消耗,保证蜂群所需的繁殖巢温。辅助保温的方法有:一、自身保温利用蜂群自身的抗寒能力自我调节巢温。要达到自身保温和调温目的,必须是强群春繁。1.怎么实现强群春繁?可以利用双王或多王、多群、单箱春繁来实现。一种是将几箱弱群组成1箱多群的春繁方式来实现;另一种方式是单王单箱,单群应为  相似文献   

11.
抓好早春蜂群管理 ,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早春蜂群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保护工蜂 ,促王产卵 ,培养强群 ,恢复群势。主要技术措施有 :1、换脾紧框 选择气温在 1 0℃以上的晴好天气 ,彻底进行换脾。巢脾选用 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 ,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 ,要使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2、促蜂排泄 越冬末期 ,选择晴暖无风 ,气温在 1 0℃以上的天气 ,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 ,晒暖蜂巢 ,促蜂出巢飞翔 ,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 ,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 ,延长寿命。如天气晴好 ,可继续让其排泄…  相似文献   

12.
张发 《蜜蜂杂志》1989,(6):13-13
高寒地区,蜂群早春繁殖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蜂群方面:刚刚经过越冬期群势弱小,工蜂个体的生理机能趋于老化,寿命和哺育能力有限。自然条件方面: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侵袭,昼夜温差大(-16℃~20℃)植物尚未开花,工蜂采不到花蜜、花粉,饲料不能自给。所以,我们应想力、法尽可能补足蜂群繁殖的各项欠缺条件。1.保温一般蜂场没有条件给蜂群人工恒温加热,只能靠蜂群本身产生的热量来维持繁殖所需的温度。我们应帮助蜜蜂减少这些热量的辐射、对流和传导机会。首先以蜂多于脾的蜂脾关系安排蜂巢,加强产热能力。巢内除蜜蜂活动区外其余空间都用保温物塞实。保温材料最好是干燥、导热慢、散热小、不带刺激性气味的柔  相似文献   

13.
-华北早春气温较低,气候变化很大,蜂群强弱直接影响它的发展和繁殖。蜂群越冬后,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蜂群衰弱,在早春就不易繁殖。弱群的蜜蜂,既要孵育蜂卵,又要采水、采粉,同时还要保持巢内繁殖所需要的温度(35℃)。劳动量增加,提前衰死。群势难以迅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我区早春气候寒冷,往往造成“倒春寒”。蜂群的饲养管理应加强蜂群保温,尽可能的扩大产卵圈,及时补饲,适时奖饲,扩大蜂巢,为蜂群繁殖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加快蜂群繁殖发展,为夺取全年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1.检查整理蜂群,组织单箱双群饲养蜂群经过几个月的越冬之后,蜂巢内部状况必然发生某些变化。雨水之后,应选择在晴暖无风的中午(气温在10℃以上),对蜂群  相似文献   

15.
1促蜂排泄越冬末期,选择晴暖无风、气温为10℃以上的天气,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晒暖蜂巢,促蜂出巢飞翔,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延长寿命。如果天气晴好,可继续让其排泄。待气温适宜时,再撤出保温物。2保温防冻早春气温低、温差大,要特别加强蜂群的保温、防冻工作。实践说明,如果放在阴处,蜜蜂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还有可能诱发大肚综合症,对治螨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故巢内要蜂脾相称,两侧加隔板,空隙加保温物,箱缝糊严,气窗贴紧,箱口覆盖布、纸壳或草帘,使之不散失热量。箱底要加垫10cm的谷壳或垫草,周围要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养蜂生产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周期变化,蜜粉源植物的花期和蜂群内部状况也呈周期性变化,蜂群的四季管理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蜜蜂的繁殖、生长、生产的特点。1注意保温早春气温偏低,蜂王产卵后,因蜜蜂虫蛹发育的需要,工蜂常消耗大量的饲料产热以维持巢内育子区恒温。蜂群靠密集结团来维持巢温,但  相似文献   

17.
早春蜂群的发展快慢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要特别抓好早春的管理,促进春繁。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进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措施有:1.换脾紧框。选择气温在10℃以上的晴好天气,彻底地换箱换脾,巢脾用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但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要使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2促蜂排泄。越冬末期,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10℃以上天气,取下箱外的的保温物及箱盖,晒暖蜂巢促蜂出巢飞翔,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恢复其正常代谢功能,延长寿命。如天气良…  相似文献   

18.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蜜蜂也与其他生物一样 ,开始活动、生长、繁殖。此期蜂群生长发育和繁殖速度的快慢 ,对全年的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 ,春季加强对蜂群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现介绍如下 :1、加强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要低得多 ,有时还会遇到寒流的侵袭 ,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 ,众多的蜜蜂从事增温工作 ,导致饲料消耗量加大 ,蜜蜂寿命缩短。要使蜂群快速繁殖 ,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可结合早春开箱检查 ,整理蜂巢 ,抽出多余空巢脾 ,保持蜂多于脾 ,并将蜂路缩小到 8mm ,对 1至 2脾蜂的小群 ,进行双王同箱…  相似文献   

19.
沿淮地区定地养蜂,早春有两大不利于蜂群繁殖的特殊情况。一是气温低,寒潮频繁,昼夜温差大又不稳定。另是适宜蜂群繁殖时间短,往往在油菜流蜜时蜂群发展不起来,流蜜过后才能强壮,但已失去采集蜜源的大好良机。因此,沿淮地区定地养蜂早春繁殖必须充分重视气温低,繁殖时间短的特性,应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包装保温繁殖,力争在油菜流蜜前把蜂群发展强壮,积极培育适龄采集蜂,争取春季油菜蜜源获得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7,(3):31-32
<正>春繁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年收成,春季的特点是早春气温低,天气寒冷,阴雨多,气候多变,寒潮频频,给蜂群出勤、排泄带来不便。尤其是早春,外界蜜源不足,全靠人工饲喂,给春繁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小气候,促进春繁快速发展,春繁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调整蜂群蜂数确保巢温稳定,调整早春群势,重点是群势低蜂要足。蜂一进入繁殖中心,巢温要保持在34.5℃上下,蜂群数量少,巢温难以达到要求,故需要调整群势,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