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针对影响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的精子活力、密度、输精量及输精次数进行探讨.结果表现为:瘦肉型猪进行人工授精时,精液精子活力达0.7,3~5倍稀释,输精量100 mL/次,进行2次输精时,经产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分别达81.58%和10头以上,青年初产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分别为70%和7.82头以上,与本交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瘦肉型二元杂母猪进行人工授精可取得理想的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达到与本交相当的效果,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麦达兴 《中国猪业》2022,17(2):56-59
摘要:本文对母猪深部输精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观察试验。临床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母猪深部输精、常规输精、本交配种的受胎率分别为83.33%、78.13%和82.14%,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1.2头、9.72头和11.04头,表明深部输精的配种受胎率、窝均产仔数显著优于常规输精(P<0.05),与本交配种相当,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输精量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输精量分别为20 mL/次、40 mL/次、60 mL/次、80 mL/次的配种受胎率分别为75.58%、82.14%、81.48%和82.50%,窝均产仔数分别为8.58头、10.57头、10.82头和10.95头;表明深部输精的理想剂量为40 mL/次(有效精子数为15亿个),与输精量为20 mL/次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输精量为60 mL/次、80 mL/次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深部输精技术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影响试验发现,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母猪子宫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78%和5.88%;母猪发情率分别为94.44%和89.47%;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4.12%和89.47%。由此表明,深部输精造成母猪子宫损伤的概率极低(2%~5%),一般不影响母猪的再次发情和排卵,是成熟的输精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母猪子宫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的差异,选择153头2~3胎滇陆母猪分成3组,即60 m L深部输精组48头、40 m L深部输精组52头和80 m L常规输精组53头;选择同场台系杜洛克公猪人工授精。另选择67头2~3胎丹麦大约克母猪分成3组,即60 m L深部输精组21头、20m L深部输精组22头和80 m L常规输精组24头;选择同场的丹麦长白种公猪人工授精。结果表明,与常规输精80 m L组相比,滇陆母猪子宫深部输精60 m L组情期受胎率、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82个百分点(P0.05)、0.20头(P0.05)和0.65头(P0.05);子宫深部输精40 m L组情期受胎率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1.70个百分点(P0.05)和0.27头(P0.05),窝产仔数降低0.04头(P0.05)。丹麦大约克母猪子宫深部输精60 m L组情期受胎率、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2.97个百分点(P0.05)、0.78头(P0.05)和0.85头(P0.05);子宫深部输精20 m L组情期受胎率提高3.40个百分点(P0.05),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降低0.30头(P0.05)和0.52头(P0.05)。结论:母猪子宫深部输精可减少精液使用量而不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建议扩大试验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深部输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78头经产大白母猪为试验材料,采用深部输精技术,以探明深部输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三个处理组:第Ⅰ组采用常规输精方法,输精次数3次;第Ⅱ组采用深部输精方法,输精次数3次;第Ⅲ组采用深部输精方法,输精次数为2次。试验结果:常规输精组(第Ⅰ组)和深部输精组(第Ⅱ组)比较,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和窝平均产健仔数分别为11.39头、11.84头、10.52头,和12.40头、11.07头、10.43头,窝均产仔数深度输精高于常规输精,经分析二者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窝均产活仔数和窝均产健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健仔率比较,常规输精组为91.54%,深部输精组为84.84%,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深度输精三次(第Ⅱ组)和深度输精两次(第Ⅲ组)相比母猪繁殖性状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深部输精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均产仔数,但不能提高窝均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同时深部输精降低健仔率。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6,(5)
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完成免疫注射、体况良好的大白后备母猪82头,每天进行2次发情鉴定,将第2~3个发情期发情的试验母猪根据发情时间随机分为深部输精组和常规输精组,每组41头。输精精液来源于3头优秀大白公猪,每头母猪均输精2次。结果表明,深部输精组和常规输精组受胎率分别为82.93%和90.24%,分娩率分别为80.49%和87.80%,窝产仔数分别为9.73头和11.08头,窝产活仔数分别为9.33头和10.44头,淘汰率分别为14.63%和9.76%。在后备母猪深部输精技术、输精器械及精液稀释剂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对328头1~3胎的大白母猪实施了人工授精(2次、3次)和自然交配(3次),比较了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3个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授精可以取代自然交配在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并且在规模化猪场实施2次人工授精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用LRH-A3治疗连续配种2、3、4个情期屡配不孕母猪40头,经配种输精受胎32头,受胎率为80%,窝平均产仔10.34头.试验组受胎率和产仔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7.78个百分点和1.84,差异极显著(P<0.01).LRH-A3对连续配种输精2个情期不孕母猪治疗效果最好,3个情期不孕次之,4个情期不孕效果最差.LRH-A3可极显著提高屡配不孕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但对患生殖道炎症和生殖机能衰退引起的不孕无效.  相似文献   

8.
输精时催产素处理对猪受胎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分别通过向精液中添加适量催产素和在输精前5分钟向母猪子宫内注入适量催产素,以探讨外源性催产素对猪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大白后备母猪、经产母猪(3胎次)各36头,按胎次随机分为6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A组为后备母猪,每组12头,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对照B组为经产母猪,每组12头。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母猪在输精前5分钟分别向子宫内注入10国际单位的催产素,试验Ⅱ组、试验Ⅳ组母猪以含有催产素的稀释精液进行输精。结果为:试验Ⅰ组、试验Ⅲ组的受胎率均高达91.67%、窝均产仔数为7.57头和11.88头,均比试验Ⅱ组、试验Ⅳ组要高。经方差分析可知:各组的受胎率、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输精前5分钟向子宫内注入10国际单位的催产素对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增加产仔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群为研究对象,探究10 cm适度深部输精对3个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杜洛克母猪60头、长白母猪65头、大白母猪93头,按品种随机分为深部输精组和常规输精组,其中深部输精组采用10 cm适度深部输精方法。分析两种输精方式对3个品种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活仔率和健仔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输精前期操作时间看,3个品种母猪深部输精组极显著长于常规输精组(P〈0.01),长白和大白母猪深部输精组精液输入时间则明显短于常规输精组(P〈0.05)。从受胎率和分娩率看,大白母猪、杜洛克母猪和长白母猪深部输精和常规输精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组中杜洛克和大白母猪相比,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长白母猪深部输精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常规输精组(P〈0.05)。另外,两种输精方式对3个品种母猪活仔率和健仔率没有影响(P〉0.05)。因此,为提高人工授精技术的效率和产仔性能,建议在长白母猪繁育过程中采用10 cm适度深部输精技术。  相似文献   

10.
猪一次性人工授精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情母猪的发情规律采用一次输精,并结合生殖激素的方法,提高了一次输精的受胎率和产仔率.经过3年的生产应用,累计一次性输精12280头次,妊娠10854头次,受胎率88.4%,平均窝产仔数11.2头.其中输精并治疗520头次,妊娠392头次,治愈率(受胎率)75.5%,平均窝产仔数10.8头.应用生殖激素6030头次...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深部输精技术在高原地区利用可能性及应用效果,我们在海东地区将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效果进行对比,选择144头3~4胎杜长大母猪随机分成3组,A1深部输精组,20mL输精量; A2深部输精组,40mL输精量; B组为常规输精组,输精量60mL;选择同场杜洛克公猪进行人工授精。结果显示,与常规输精相比,A2组和A1组,情期受胎率分别提高1. 70%和1. 13%(P 0. 05),窝产仔数分别提高0. 89和0. 41头(P 0. 05); A1组窝产活仔数提高0. 14头,A2组下降0. 20头(P 0. 05)。结论:母猪子宫深部输精可以减少精液使用量33%~67%,受胎率、产仔数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窝产活子数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建议扩大试验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适度深部输精对提高产仔数和降低精液用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后3次利用391头经产母猪在规模化繁殖猪场进行适度深部输精试验.第1次试验参试母猪92头.试验组使用双重输精器,对照组用普通输精器输精,1个情期输精3次,每次输精80 mL.结果显示,适度深部输精后平均每胎总产仔数13.57头,活仔数12.62头,比常规输精的对照组窝产仔数增加1.44头(P<0.05),窝产活仔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分别通过向精液中添加适量催产素和在输精前5分钟向母猪子宫内注入适量催产素,以探讨外源性催产素对猪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大白后备母猪、经产母猪(3胎次)各36头,按胎次随机分为6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A组为后备母猪,每组12头,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对照B组为经产母猪,每组12头.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母猪在输精前5分钟分别向子宫内注入10国际单位的催产素,试验Ⅱ组、试验Ⅳ组母猪以含有催产素的稀释精液进行输精.结果为:试验Ⅰ组、试验Ⅲ组的受胎率均高达91.67%、窝均产仔数为7.57头和11.88头,均比试验Ⅱ组、试验Ⅳ组要高.经方差分析可知:各组的受胎率、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输精前5分钟向子宫内注入10国际单位的催产素对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增加产仔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应用FSH (促卵泡生成素)等药物对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进行疗效试验。结果发现,后备母猪的FSH组和PMSG (孕马血清)组发情率分别为65.39%和66.67%,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配种受胎率分别为82.35%和78.5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0.94头和9.14头,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母猪的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均不理想。对断奶30 d不发情的乏情母猪,FSH组和PMSG组发情率分别为85.71%和86.96%,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配种率受胎分别为86.67%和8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1.46头和10.06头,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母猪的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均不理想。表明FSH组和PMSG组对后备母猪、乏情母猪疗效显著,且FSH组优于PMSG组。  相似文献   

15.
定时输精对断奶母猪的发情、受胎率及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时输精具有减少人工劳力,减少精液成本及高效使用优秀公猪的精液,维持猪群健康状态,利于规模化猪场的批次生产,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等优点。为了研究定时输精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200头断奶母猪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断奶第2天开始查情。试验组断奶母猪断奶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进行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断奶母猪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精液剂量都为80 m L(2×109个精子细胞)。结果显示,试验组断奶母猪的发情率(97%vs.83%,P0.01)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胎率(85%vs.76%,P0.05)、窝产仔数(10.55±2.41 vs.10.03±1.71,P0.05)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性不显著。综上所述,通过肌注PMSG+Gn RH可提高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减少对隐性发情断奶母猪的漏配率。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输精时间间隔对异常发情母猪与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1选取健康且体况相近的1~5胎长大二元异常发情母猪210头,根据输精次数和输精间隔分为12 h组(发情立即配种,平均每间隔12 h输精1次,连续输精3次)和24 h组(发情立即输精,间隔24 h再输精1次),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头猪。实验2选取长大二元后备母猪390头,分为12 h组与24 h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5头猪。结果表明:后备母猪12 h组与24 h组间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健仔数以及繁殖力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异常发情母猪12 h组的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以及繁殖力指数均高于24 h组(P<0.05)。经济效益分析发现,生产中后备母猪采用间隔24 h复配1次的配种模式,异常发情母猪应采用每间隔12 h复配1次连续配种3次的配种模式,按照上述配种模式,生产批次内每配种10头异常发情母猪,可额外增加5 376.3元的盈利。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类型母猪采用不同配种方式可增加猪场盈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将56只大约克经产母猪平均分为2组,第Ⅰ组的经产母猪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第Ⅱ组的母猪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第Ⅰ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1.56头,窝平均产活仔数10.16头,窝平均产健仔数8.84头;第Ⅱ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0.20头,窝平均产活仔数9.32头,窝平均产健仔数9.04头。深部输精比常规输精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多1.36头(P0.05),窝平均产活仔数多0.84头(P0.05),但窝平均产健仔数少0.20头(P0.05)。说明深部输精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平均总产仔数和窝平均产活仔数,对母猪的窝平均产健仔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金江 《养猪》1991,(1):28-29
该试验采用规范化配方饲养技术使种公猪的次均射精量达到307.5毫升,比常规饲养的提高68.21%,同时,精子活力提高20%,精子密度提高35.71%,畸形精子率下降40.41%;用无毒聚乙稀塑料贮精瓶(以下简称贮精瓶)代替猪瘟冻干苗瓶分装,保存猪的稀释精液,使常温精液的有效保存期从52.3小时延长到73.7小时;改用注射器输精为贮精瓶直接输精,改一次输精为一个发情期两次输精,使母猪的情期受胎率从87.24%提高到92.34%;窝均产仔数从9.02头提高到9.74头,仔猪哺育率从87.8%提高到89.41%。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的商品仔猪数从15.7头提高到17.39头。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输精方式和有效精子数及输精剂量、输精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每周断奶母猪约60多头随机分成2组,即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了不同输精方式和有效精子数及输精剂量、输精次数的试验,每个试验2个重复(连续2周),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方式的受孕率、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初生窝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深部输精窝均产活仔数14.43头,高于常规输精0.61头,但差异不显著(P>0.05);深部输精15亿/60mL组、10亿/40mL组与常规输精22亿/80 mL组受孕率、窝均总产仔数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次深部输精组和3次深部输精组的受孕率和配种分娩率基本持平,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等指标2次深部输精组略高于3次深部输精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深部输精可以有效保证母猪的繁殖成绩,并且可以降低输精剂量(15亿/60mL)和输精次数(2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输精技术及输精剂量对大约克夏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记录与统计分析2011~2013年间1827头,3~6胎次大约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输精80ml相比,深部输精80ml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分娩率分别为3.23%和3.31%,产仔猪数提高了0.27头,显著提高断奶窝重4.04kg(P0.05);深部输精技术40ml和80ml输精量相比时,输精量为80ml的受胎率和分娩率分别提高1.97%和1.35%,显著提高总产仔猪数(P0.05)、断奶仔猪数(P0.05)、断奶窝重(P0.05)和哺乳成活率(P0.05),与此同时也显著增加死胎数及木乃伊数(P0.05),但对总活仔猪数和出生窝重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与常规输精技术相比深部输精技术能够在减少输精量的同时提高了受胎率、分娩率和断奶窝重,降低了死胎数、断奶仔猪数、哺乳成活率和出生窝重,但对活仔猪数、健仔猪数和木乃伊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