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模拟生态繁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鲵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主要介绍大鲵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还有人工模拟生态繁殖方面的内容,如繁殖基地的选择、基地的建设、亲鲵的选择、亲鲵的培育、亲鲵的配对、产卵、胚胎发育及变态等.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生态保护絮育基地始建于2002年。四年来,先后保护救护国家二级水生野生动物大鲵近百尾。在保护救护的同时,西安市水产学会组织技术人员在该基地进行了人工繁育大鲵试验研究.3年共孵出幼鲵420多尾,其中2005年孵化出幼鲵409尾,开创了秦岭北麓用仿生态池培育亲鲵、激素催情、自然交配产卵、人工孵化育茁的成功先例。  相似文献   

3.
1亲虾培育设施和水处理技术亲虾培育室:要求可调光、保温、防漏、通风、耐用。亲虾培育池:采用半埋式室内设计,以长方形或方形,大小为20~30 m2,深1.0~1.2 m为宜。消毒处理:先将育苗池注满淡水,用30 mg/L草酸浸泡15 d左右;再用浓度为50%的盐酸或硫酸将池壁、池底清洗干净;最后用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秦岭大鲵繁育基地的亲鲵人工繁殖技术。三年间连续催情32组,自然交配产卵雌鲵27尾,共获卵14000粒,并连年孵化出苗。其中,产空卵带亲鲵5尾,催繁成功率为84.4%。每年7月下旬至8月底性腺发育成熟为最佳催情期;交配产卵池要彻底清池,严控给水流量与水深;以及亲鲵繁殖与护卵行为等系列要素。  相似文献   

5.
大鲵驯养繁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大鲵驯养繁殖生产,促进陕西省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大鲵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大鲵生产社会化和管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渔业增效、渔农增收.笔者在经过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我省目前大鲵养殖生产实践,就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等技术进行了总结,起草了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推进大鲵驯养繁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大鲵驯养繁殖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促进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标准中关键性生产技术归纳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亲虾蛄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虾姑(Squilla)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是我国沿海常见的海产经济动物。亲虾姑培育是指已经过交配,卵巢已发育成熟的雌性虾姑,或卵巢虽发育但未成熟的雌性虾姑,放入专门的培育池中饲养,使其产卵抱卵孵化,直到假没状幼体孵出的培育阶段。亲虾姑培育的目的是使虾站卵巢发育基本同步,产卵、幼体排放整齐,能得到数量较大的假潘状幼体,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1培育他的条件亲虾站培育地有两种,一种是室内地,另一种是室外池。室内地多为水泥地,面积20-60m2/只,水深1.5m左右,池底铺有10cm左右的沙,还需要敷设人工洞穴,…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国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河南省范县初步建成了34公顷标准化"黄河金鳅"泥鳅苗种繁育基地。基地投资3000万元,建设孵化车间2000m2,一级培育池2公顷,二级培育池4公顷,亲鳅培育池3.4公顷,成鳅精养示范池8公顷,藕塘养殖示范2.7公顷,稻田养殖示范14公顷。基地利  相似文献   

8.
《水利渔业》2008,28(1):21-21
春季是亲鱼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适时早繁,亲鱼培育十分重要: 一是要抓好水质管理,亲鱼池要适时充水。早春最好大换水1次,3月以后,鲢、鳙鱼池每隔10~15d冲水1次;青鱼、草鱼池每隔2~3d冲水1次,逐步提高水位至1m以上。同时,要防止污水和敌害生物流入池内。  相似文献   

9.
1991年9月29日我局引进亲鳖并进行了亲鳖培育及孵化技术初探,取得了较好效果。 1 亲鳖培育 1.1 鳖池条件鳖池建在水库坝下,由石块砌成,面积533m~2。池水深1.2—1.5m,池底铺15—30cm厚的细沙。池的四周用砖砌成1.5m高的围墙,以防止偷盗及亲鳖逃跑。为了便于亲鳖安全越冬和  相似文献   

10.
“太湖1号”杂交青虾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3hm2标准化鱼池,采用雌雄亲虾同池的放养模式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2种模式进行“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规模化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本期共繁殖生产虾苗33533.86万尾,31878.33kg。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产苗量比集中投放抱卵青虾培育的产苗量要低36.49~69.26kg/hm2,或132.85万。143.607万尾/hm2,苗种规格大小差异大。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捕苗时间从7月18日到8月25日,共计38d,集中投放抱卵亲虾培育池的苗规格较一致,捕苗时间为期25d,捕捞时间缩短了13d。这表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可作为青虾规模化繁殖生产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1.
黄鳝的人繁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其中亲鳝培育池1口,为水泥护坡结构,面积8亩,池塘淤泥厚度20厘米,产卵池为新开挖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6亩、5亩,池埂铺垫塑料薄膜防止渗漏,产卵池在繁殖前进行修整、除杂、消毒,放入过滤新水1.5米深度。2.网箱设施60目聚乙烯网片人工缝制:亲鳝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起,我场进行鳅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目前已基本掌握了人工繁殖技术及苗种培育的关键性环节,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1996年人工孵化鳜鱼苗20万尾,孵化率达90%~95%,育成3cm左右鱼种8.9万尾。现将主要技术环节综述如一下:一、鳜鱼的人工繁殖(1)亲鳜选择及培育选用本地大湖内捕捞的成鳜作亲本,共引进亲鳜20尾,搭养在两只3.5亩的草亲鱼池中,饵料鱼靠池塘中原有的野杂鱼虾类。经一年培育后,捕起放入0.3亩暂养池中培育,以便繁殖时操作。冬、春季投放足够的小型野杂鱼类作饵料,加强亲鱼营养。(2)催产选择成熟度好…  相似文献   

13.
亲鳜培育及选择:1.培育池。培育池面积3.2亩,南北走向,池底淤泥8~10厘米,池深2.2米,水深1.5米以上,注排水方便。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共施生石灰400千克。  相似文献   

14.
鱼塘两张,位于武呜县城厢镇东门,1号池为试验池,面积4亩,水深1.2m,实行科学养鱼,生态防病,进行生产性育种试验12号池面积1.7亩,水深1m,采用传统方法培育鱼种,作为对照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叙述了秦岭山区大鲵(Andrias davidanus)从异地转运到繁育基地亲鲵45尾,在仿生态条件下培育,其中雄鲵25尾,雌鲵19尾,无法鉴别的1尾,并分析了大鲵转运后雌、雄亲鲵体重变化的情况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亲虾催熟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白对虾亲虾的催熟培育是指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对人工选育亲虾进行切除眼柄、强化营养以促进性腺发育,达到获得优质卵子的过程。亲虾培育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亲虾产卵的质量以及对虾育苗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生产场地与设施 生产场地为对虾良种场的亲虾车间,亲虾培育池采用半埋式室内设计,每池面积40m2,深度1.0m;产卵孵化池每池面积25m2,深度1.4m。车间配备供电、供气、供热、供水等系统,并能调节光照的强弱。2.亲虾来源 亲虾是省级(湛江)对虾良种场通过引进良种SPF亲虾自育出的子一代F1,并对F1进行严格检测、追踪养殖,选…  相似文献   

17.
庆生  学凤 《齐鲁渔业》2002,19(11):29-29
1.培育池的建造土池或水泥池,面积80~100 m2,水深50~60 cm,池底铺20 cm的松软土。池的排水口处建 1鱼坑,面积4~5 m2。池子进排水口设双层过滤网,以防操作过程中跑苗。 2.鳅苗放养 鳅苗孵出后3天即可入池培育,一般采用二级培育。规格小于3cm,每平方米放养鳅苗800尾左右,规格在3cm以上时,要分池饲养,每平方米放  相似文献   

18.
翁祖桐 《淡水渔业》1996,26(1):37-38
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翁祖桐(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我所在连江康隆养鳗场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从1994年10月30日亲虾入池过冬至1995年2月25日提温强化培育到1995年3月23日放水清塘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在生产的实践中,采用温室快速培育亲鳖的方法,获得了两冬龄鳖达到性成熟的结果,通过繁殖试验的观测,其亲鳖繁殖率为100%,雌鳖的年产蛋量达到平均每只产43枚,现将培育方法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和方法11试验条件①试验场情况本试验在...  相似文献   

20.
仿生态亲鲵繁育池建造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仿生态亲鲵繁育池建造的基本要求,包括场址的选择、仿生态池的建造、防逃措施等方面,为高效繁育技术的推广、借鉴与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